胶东游记:丁字湾跨海大桥之步行体验
连接在海阳与即墨之间的丁字湾跨海大桥,不仅是胶东半岛南部的一处重要交通孔道,同时也是一道靓丽的地标风景。很多朋友都喜欢到大桥附近打卡,而笔者对它也是情有独钟。平时只要到海莱即交界处探访,就算绕路,也总想着从大桥上经过一番。日积月累。算起来,笔者这几年途径丁字湾大桥少说也有十多次(大桥免费通行)。不过,这十多次都是乘车而行,大概四五分钟就可驶完全程。这种“走马观花”的方式,虽然也能感受到大桥的壮观,但终究不够细致。因此,步行跨过丁字湾大桥的想法,逐渐在笔者心中产生。想法虽成形,但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有无“天时地利人和”。眼下刚刚入夏,天气不冷不热,适合户外运动,可视为“天时”;丁字湾大桥属于免费的开放式桥梁,桥上设有专门的非机动车道,可视为“地利”;而热心朋友亦有此计划,愿一道同行,可视为“人和”。天时地利人和兼有之,于是,在这个周末,笔者跟朋友就体验了一次步行跨过丁字湾大桥的过程。
丁字湾大桥于2012年正式通车,根据当时的资料介绍,大桥全长为3291.6米。这一数据换算之后接近七里,因此民间一般把这段距离称作“七里地”。通常来说,人在体力好的情况下,一小时步行十里路(五公里)并不是难事。这样估算,步行跨过大桥,单程四十分钟左右就差不多。我们选定的起点,在丁字湾的西岸,也就是大桥的即墨一侧。在地图上,这里被称作“栲栳头”,附近有里栲栳和外栲栳两村。由于地处丁字湾口,古代往来金口港的商船大多要从这里经过,而这两个村庄也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老辈有不少人因经商而致富。至今在里栲栳村,还能看到不少建筑精美、用料讲究的老房子。它们也是丁字湾辉煌历史的一个见证了。在栲栳头附近,有一处位置很显眼的加油站。笔者与朋友就是从那里出发,过岔路口(可以通往丰城方向),走上引桥,然后正式开启此次步行之旅。
整座大桥呈现一个拱形,中间两座桥塔的位置,就相当于这个拱形的最高点。换句话说,过桥如同攀登小山,先上坡后下坡。在上坡阶段,随着高度的升高,视野也逐渐开阔。只不过因为周末的阴雨天气,能见度不是太高。以往可眺望见的莱阳羊郡沿海以及即墨雄崖所群山,这次都没有看清。但雨天也带来了另外的好效果,桥头里栲栳村附近的几座山头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海中的小岛一般。这也难怪古代的史志当中,对此有“栲栳岛”的称呼。
过了大桥的双塔之后,开始进入下坡路段,此时迎面看到的就是海阳市辛安镇的地界。由于雨势逐渐增大,周边的风景大多隐入雾中,我们也因此加快了步伐,不多时就走到了桥头。算了一下时间,前后也就是四十分钟左右。海阳一侧的桥头,地形相对平缓,有空地可临海观桥。我们到达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在桥头空地处重新眺望了一遍刚才走过的路途,风雨之中,颇有感触。这次冒雨过桥,虽然没有观赏到最美的风景,但亲身与这座胶东有名的跨海大桥相接触,有了与乘车不同的近距离体验,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对于外来的游客而言,步行跨过丁字湾大桥或许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但对于世居周边的人们来说,这其实就是一顿“家常便饭”。丁字湾周边虽分属海、莱、即三县管辖,但就风土人情来说,实际上是同一个次级文化区域。大桥两岸的村庄,老一辈之间常有联姻,走动也相当频繁。听说在2012年大桥正式启用当天,即墨丰城那边就有不少老人专门步行过桥,来海阳这边赶集、走亲戚。从这个意义上讲,丁字湾大桥在作为交通孔道和地标风景的同时,也是沿岸之间的一条情感纽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