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袁崇焕

五载离家别悠悠,送君寒浸宝刀头。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任去留。

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边中送别》

这是我开通订阅号的第一篇文章,正在我纠结开篇写什么内容的时候,我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6》(学有余力),其中不乏令我血脉偾张,激动落泪的段落,不仅仅是因为当年明月写作手法如何的高超,如何地能调动读者的情绪,也是因为那些隶属大明臣子充满个性,而又立体的历史人物,于是我又通过更多的书籍文献资料和历史片去了解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世界,这些人物如崇祯帝朱由检、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孙传庭等。崇祯是一国之君,自然不必多说,其他四位皆是统领边防将领,因为明末内忧外患,两件大事,一方面要抵抗满清的侵略,另一方面还要清剿农民起义军,而且文官也有很大一部分被安排赴前线就职。所以这一时期的历史舞台上最主要的都是他们的身影,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以身殉国的崇祯帝,另一位则是开篇《边中送别》的作者,一个饱受争议的爱国将领,诗人,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一个威震辽东,凌迟屈死的袁崇焕。

他于天启年间多次击退后金军进犯,先后创造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后因不满魏忠贤及其阉党赏罚不均,辞官回乡,崇祯帝即位后,忠贤已除,又重新得到启用,袁崇焕临危受命,镇守辽东,巩固关宁防线,后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不料阉党余孽及朝廷奸臣诽谤袁崇焕通敌,崇祯帝刚愎自用,生性多疑,中了皇太极反间计,忍无可忍,结果新账旧账一起算,判了袁崇焕通敌叛国等罪,凌迟处死,京城市民也因流言对其恨之入骨,行刑时争相生食其肉。依律,家人还要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实则家无余财。写到这里不禁让我再次扼腕痛惜。在这个过程中袁崇焕固然做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这可能与他的性格和思考角度有关,但他的光明磊落,忠勇爱国是毋庸置疑的,这些都可以从他留下的仅有的几首诗中读出来:(只选三首,后文又继续引用了四首)

-南还别陈翼所总戎 

慷慨同仇日,间关百战时。

功高明主眷,心苦后人知。

麋鹿还山便,麒麟绘阁宜。

去留都莫讶,秋草正离离。

-山海关送季弟南还 

公车犹记昔年情,万里从我塞上征。

牧圉此时犹捍御,驰驱何日慰升平?

由来友爱钟吾辈,肯把须眉负此生?

去住安危俱莫问,燕然曾勒古人名。

-无题 (吊熊廷弼)其一

记得相逢一笑迎,亲承指教夜谈兵。

才兼文武无余子,功到雄奇即罪名。

慷慨裂眦须欲动,模糊热血面如生。

背人痛极为私祭,洒泪深宵哭失声。

足以见得,袁崇焕一直是忧国忧民,忠诚,善良,正直,他的诗句无一不传达一种真善美的内心世界。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却不尽人意,说他通敌叛国,消极抵抗,也

是极其荒谬的。

袁崇焕和大多数有志青年一样,追求入仕考取功名,然而并非易事,他何时开始参加科举考了几次无从考证,但他在一次落第后留下一句诗"故园泉石好,归去把渔竿",话虽这么说,但30岁左右的崇焕并没放弃自己,因为这份坚持,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35岁的袁崇焕终于考中进士!真替他高兴,但有时又不想让他考中,因为他随后躲过了豺狼虎豹,刀山火海,炮林弹雨,却没躲过奸臣的舌头,可怕的人心,最终落得个不得善终的下场,但是在我几番矛盾之后,还是考中吧,考中了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以去镇守辽东,干出一番事业而后名垂青史。当我翻阅明史在无数个名字中看到加粗的“袁崇焕”三个字的时候,我就明白了,这是袁崇焕的选择。与此同时我还看到了方孝孺,于谦,张居正,戚继光,俞大猷的名字,对,这就是袁崇焕的选择。
袁崇焕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广东东莞,字元素,号自如。《明史》称他“为人慷慨富胆略,好谈兵……以边才自许。”从这短短的几句描述中,我似乎可以看到袁崇焕谈兵时神采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金庸先生在他的《袁崇焕评传》中如是说"'焕',是火光,是明亮显赫、光彩辉煌;'素'是直率的质朴,是自然的本性。他大火熊熊般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的确是人如其名。这样的性格,和他所生长的那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我深以为然。这段话完美地概括了导致袁崇焕悲惨结局的双重因素。
袁崇焕富有才华,理想和激情,是个优秀的实干家,但他又直率质朴,爱说大话,不唯命是从,我行我素,无视规则,专断独行,机杼己出,刚愎自用。他身任兵部职方主事时,曾独自一人未经请示骑马赴山海关外视阅地形,连家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向。回来后大言不惭对皇帝说只要钱粮足够多,镇守辽东,一人足矣。他认为自己的上级无谋略,即使上级很器重他,也并不全听,甚至对命令提出反对意见,并直接向首辅反应。在努尔哈赤去世时,身为宁远前线最高指挥官派人前去吊唁,而未向朝廷请示,其实是打探军情,崇焕一方面也想议和,但是背着朝廷去敌人营帐,实属蠢人行为啊!但话又说回来,大明朝276年历史,从未有过议和的历史,在明朝子民看来这是无能懦弱的表现,所以袁崇焕估计是想私下偷偷地议和,表面上形成辽东被平定的局面。但崇焕还是把敌人和皇帝想的太简单了。
即便这样,凭借着他的才能和报国热情,也打出了一番事业,两场大捷,是明朝末年黑暗下的一束光,关宁防线,固若金汤,使后金(清)的铁蹄不得已而放慢。然而胜利只是暂时的,袁崇焕的性格弱点会使他走向深渊。
明熹宗(天启)朱由校在位七年,英年早逝,随后信王朱由检即位,年号崇祯(他也是个极有意思的人,有时间可能会写),即位之初就着力对付魏忠贤极其阉党,除掉魏忠贤后,崇祯起用早已辞官回乡的袁崇焕,亲自召见他讨论平辽策略,谁知袁崇焕还是和几年前一样地爱说大话,竟对皇帝承诺“计五年,全辽可复”。崇祯和阁臣们听了皆大喜,但也有人对五年平辽计划表示怀疑,对崇焕说,五年平辽并非易事,是否真的有良策,若五年后承诺无法兑现,可犯了欺君之罪啊!袁崇焕却说:“聊慰圣心耳!”这话让对方瞠目结舌,顿时哑口无言。袁崇焕这时似乎也明白了自己口气太大,并对崇祯皇帝提出更多苛刻的要求:第一保证粮草不断,第二是保证武器不断,第三是给予袁崇焕用人权。袁认为皇帝听到这些要求可以重新判断平辽任务是否可以继续交给自己,从而让皇帝收回成命,然而崇祯不仅满足了袁崇焕所有的要求,而且还赐予了袁崇焕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正是这个尚方宝剑让袁崇焕又一次为自己埋下祸根——斩杀毛文龙
袁崇焕虽久经沙场,身着甲胄,驾战马飞驰,迎干戈火炮,但他仍具有知识分子好夸夸其谈,桀骜不驯的特性,他对国家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人品也是无可挑剔的,但是他即使空有报国之情而难免志大才疏,认为光凭一腔热血就能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这里分享《三国志-魏书》里的一句话:“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袁崇焕没有做到。史学界大多把袁崇焕定为历史洪流中的过客,他的存在与不存在都无法阻止明朝的灭亡,他难比岳飞,张居正等人,真替他惋惜。
介绍毛文龙前,我们先介绍一下皮岛,皮岛靠近朝鲜半岛西南侧(见图),可谓是整个辽东地区的咽喉之地,军事地位举足轻重,他的作用主要牵制敌后,曾在皇太极侵略朝鲜时,予以痛击。他的最高统帅就是毛文龙。然而袁崇焕认为其拥兵自重,对朝廷阳奉阴违,为人嚣张跋扈,列数十二大罪,擅杀毛文龙,要知道在有明一朝,上到阁臣下到庶民,杀一人都要皇帝亲手红笔御批,即使有尚方宝剑。这个行为,又正值与皇太极议和之际,当议和计划通过皇太极的反间计演义为通敌叛国时,朝中佞臣就以杀毛文龙之事大做文章,再加崇祯帝本身就是个生性多疑之君,以为袁崇焕杀毛文龙以行通敌之事,这是后话了。但是袁崇焕处死毛文龙并非一己私利,而是为国除害,是维护辽东内部的稳定,因为他在擅杀毛文龙之后上报给了朝廷表明斩杀毛文龙的缘由,承认自己的错误,他还写了一首诗:

《偕诸将游海岛》

战守逶迤不自由,偏因胜地重深愁。
       荣华我已知庄梦,忠愤人将谓杞忧。

边衅久开终是定,室戈方操几时休?

片云孤月应肠断,桩树凋零又一秋。

可见他实在无可奈何,也毫无意识到自己犯的错误是致命的,《明史》记载“崇焕妄杀文龙,至是帝误杀崇焕。”

袁崇焕的关宁防线固若金汤,皇太极军队久攻不下,然而皇太极非泛泛之辈,而是个精明有谋略的人,绕道喜峰口(见图),直抵大明都城北京,被袁崇焕察觉时,已经到达蓟州,袁崇焕连夜星驰奔赴京师,他一路尾随皇太极未动一兵一卒,即使后金部队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也无动于衷。袁到达北京后,北京早已人心惶惶,竟要求军队驻扎城内,并向皇帝表示皇太极的后金军队是如何的强大,告知皇太极何时称帝等等,在明朝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刚愎而多疑的崇祯已经中了皇太极反间计,早已不相信他,亦或许崇祯对袁崇焕的信任也是薄如蝉翼。那为什么袁崇焕会这么纵容皇太极,让崇祯及群臣百姓对袁崇焕通敌这件事深信不疑呢?

因为他想议和,他想将计就计利用皇太极的军队给朝廷施加压力,让明廷议和,因为他知道五年平辽已然不可能,但是他不知道崇祯已经不信任他了,京城也早已流言四起他暗中投敌,他也不知道他纵容皇太极在京城外掳掠的后果是触犯了京宦富绅的利益,他早已无力回天。

第二次召见时,但崇祯没有立即处置他,还把自己身上的大衣亲自围在袁崇焕身上。

他再一次击败了皇太极,成功解京师之围,也是最后一次。

在崇祯看来,现在站在他面前的这位通敌叛国,消极出战的叛徒,仅仅消灭他的肉体是不够的,还要让他死得很难看。崇焕的命运就这样被决定了,他或许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死。是的,袁崇焕入狱,等待他的是凌迟。在狱中袁崇焕还写信安抚其部下继续为大明效力,镇守辽东。

八个月后,袁崇焕被押赴刑场,面对将是千刀万剐和来自他以生命护卫的平民的谩骂。

他应该很绝望,很失落,他要和自己亲手经营的辽东说再见了,他报国雪耻的梦想还未实现也已化为泡影。他开始想念等他回家的母亲,开始回想与人谈兵论道时的神采飞扬,开始回想起夜里单骑赴关外时满腔的抱负,回想起宁远城三十尺城墙。

-记 母(我觉得这首诗写得非常好)

梦绕高堂最可哀,牵衣曾嘱早归来。

母年已老家何有,国法难容子不才。

负米当时原可乐,读书今日反为灾。

思亲想及黄泉见,泪血纷纷洒不开。

-狱中对月

天上月分明,看来感旧情。

当年驰万马,半夜出长城。

锋镝曾求死,囹圄敢望生。

心中无限事,宵柝击来惊。

正如他行刑前留下的绝笔诗:

-临刑口占

一生事业总成空,
         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
        忠魂依旧守辽东。

我们没有读到一丝抱怨和委屈,只有坚持。

“蛮荒之地的苦读书生,福建的县令,京城的小主事,坚守孤城的宁远道,威震天下的蓟辽督师,逮捕入狱的将领,背负着冤屈死去的囚犯。无论得意,失意,起或是落,始终坚持。或许不能改变什么,或许并不能扭转乾坤的关键人物,或许所作所为并无意义,但他依然坚定地毫无退缩地坚持下来。知道生命最后一刻,他也没有放弃。”

据说袁崇焕在受了3543刀之后才死去。《明季北略》记载了袁崇焕受刑时的两个细节 , 那是两个令人感慨万千的细节 : 第一个是,袁崇焕被凌迟到皮肉已尽时 ,还没有断气 , “ 心肺之间叫声不绝 ” 。第二个是 “ 百姓将银一钱 , 买肉一块 , 如手指大 ,瞰之 。 食时必骂一声 。 须臾 , 崇焕肉悉卖尽 ” 。

写到这里,伴随少年游激昂的音乐,我仿佛看见了雄姿英发的袁崇焕站在山丘上,勒马回首,朝着辽东望去,宁远依在,雄关依在,大明依在。

下面就以一首距袁崇焕400多年前的南宋爱国文学家刘过的《唐多令·芦叶满汀洲》作结吧!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