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己语录七(鼎然修行文章摘编)
圆达佛理的目的就是为深入实修禅定服务的,除此之外,徒增知见,惘然无义。纵然你把佛理宣讲给所有众生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他们深入实修禅定,别无二路。为什么把深入禅定看得这么重要呢?因为理虽圆达,心业难除。也就是说你圆达了佛理,只是断了润生无明。所谓润生无明,就是不再疑惑佛理,疑根冥灭的意思。但是,发业无明依旧根深蒂固地扎在你的根本业当中,即八识。什么是发业无明?就是生死障。方便地说就是你与生俱来的根本愚痴种子。若想冥灭发业无明,唯有深入佛陀三昧,别无二路。
1. 通过善知识的讲解和自己善根的领悟方才可以浅显地明白佛理。所明白的佛理只是因为外在助缘与内在善根相应而现。所以这种明理或悟理是虚妄的,不真实的。这如同你拿别人的种子种在自己的土地里发芽是一样的。倘若你拿别人种子种植在自己的土地里一旦无法发芽或因无常中途残缺死亡,你不可能自己再制造出种子来。
2. 既然选择了修行,走上了修行佛陀正法的道路,你就必须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修行。如实深入禅定、安然启用觉力、平等显露本智,清净无取地修行。
3. 在没有深入佛陀三昧前,你就没有资格给众生讲经说法、更没有资格向众生说禅论道,也没有资格自称佛教大师、禅宗大师、唯学大师、净土大师,密宗上师。
4.其实,人很可怜的,可怜到几乎自己无法看清自己,可怜到自己连自己到底活着干什么,也无从知晓,还依旧疯狂炫耀,愚痴攀取。
5. 拜佛的如实之义就是消除心妄;烧香的如实之义就是安明自心;供养的如实之义就是法智相应;消业的如实之义就是清净无想;忏悔的如实之义就是觉醒自心;念佛的如实之义就是当觉本心;读经的如实之义就是三业清净;放生的如实之义就是舍生趣生;行善的如实之义就是念无所想;坐禅的如实之义就是心不妄动;
6. 欲想彻底脱离六道,若不进入实修禅定,一切免谈。
7. 众生愚痴,不知常住真性,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8. 要想出离六道,必须要让你的意识时常于禅定中形成平稳和柔顺。然后,再着力培养意念的坚固和明净。当意念有了充足的能量脱离意识的纠缠时,则六道自然出离。说的通俗点就是要让意识彻底清净下来而意念彻底明净起来时,在意念瞬间脱离意识的牵引而形成空性状态时要清醒地认知此状态并安住其中,就是脱离六道的最佳时机。
9. 心与性本来是相应一体的。因业识的参与,所以才会有分别自我与他我。这个业识所产生的力,就是轮回。轮回的强弱,是由业力决定的。业力的强弱,是由心识决定的。所以,一旦我们明白了这个难得的佛陀密示,也就不难出离六道,彻见本性了。
10. 经云:“具说多闻,状似贫人,昔夜数计他珍,终无半钱入己。”如人见他造业,即须克已修营。岂得委彼自赊,而望福报。事无斯理,浪受贫究。唯须一一自专,论他无益。
11.安禅打坐,如清水无影一样。心的清透是在面临心识种种业相当中打磨出来的,这样的打磨必须借助觉力方才清透。而觉力在佛经当中指的是本觉或本利。本来的觉智,本有的福德。
12.理明,不是让你仅仅停留在所谓明理当中,而是明理后的真正去行理才是明理的真实。这就好比吃饱饭不是让你停留在吃饱当中,而是让你真实体现自己本有着的活的价值。
13. 不要刻意在禅境中去追逐或扑捉某些看似神奇和玄妙的东西。因为它们的存在恰恰是你迷失自我的开始——大僧那僧涅samnaddha秘密语
14. 心识界如雪花飘落的状态,但凡你看不到虚空无相的实态时。每一片飘落的雪花足可以让你窒息于禅境当中——大僧那僧涅samnaddha秘密语
15.人,都有附体乃至动物以及植物甚至地球乃至银河系以及各种星系甚至所谓宇宙的本身。什么意思?再干净的玻璃总是有灰尘粘连的。只是粘连的灰尘仅仅是因缘和合的微尘性相罢了,于玻璃本有的净亮毫无关联。
16. 空气无所不在,遍满宇宙,也就是说在你还没有启用所谓的见时,它早已经存在,何况你洞察到所谓气球里面的空气呢!因此,你的所谓洞察到的见正是你的见业而非正见。换句话说你的所谓感悟乃至感悟到所谓的事物或状态都不是真正的感悟而是你最初一念妄动的结果.
修行切忌空谈和卖弄。如实善知自心虚妄,如实了知自心烦垢。这样的善知就是平等智,这样的了知就是无所住——ालचल एऐॡॠ अमषड अईय(伽摩迦悉)
把自己放的低一些,再低一些。你就会发现任何所谓高大的人,都会自我膨胀起来,以至膨胀到连自己也看不清楚——ालचल
正修行人是这个世界最现实的人。他们对于每一念的贪恋和抓取,都会清楚地了知并设法降伏它们而心保持永久不昏——
真正的修行,是没有方法的。因为它的平等,也因为平等于它的修行——ालचल एऐॡॠ अमषड अईय(伽摩迦悉)
消业如同让天空永远不要下雨、永远不要乌云满天、永远不要刮风打雷,永远不要艳阳四射一样的愚蠢。消业不是消业,而是假借消业来浮现原本就清明的心,本来就明朗的行,本就智慧的体。这就好比把水壶底部的水垢清除干净的目的不是为了清除水垢而去清除,是为了让水壶回复到原本的样子便于更好地烧水。如果你走不出这个消业的误区,恐怕你一辈子妄想消业反倒更加愚蠢。何故?因地愚痴、心识颠倒,不识周转遍照故。
任何善的恶的都是我们需去感悟的,但你必须用脑去学,而不是盲目去学。分清楚哪些可以让你醒悟、哪些可以让你堕落,哪些暂时需要放置一段时间等以后逐渐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