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要慢!

乱水通人过;

悬崖置屋牢。

启功书论,很有意思。用笔和结字的要点,两句诗就给解释清晰了。笔不论钢与毛,腕不论低与高,行笔如“乱水通人过”,结字如“悬崖置屋牢”。

很多朋友练字的时候都会纠结执笔的问题,也会纠结运指运腕的问题。虽然执笔方法有别,指腕运动差异也会有不同效果,但这些着实不是练字时该担心的问题,起码不应该当做思考的重心。

毕竟,练的终究是字,不是如何拿笔,会写字的人用嘴叼笔也能把字写好。这些外在招式只是一些辅助作用,只能让自己运笔更加顺畅,决定不了书写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无论何种书法,硬笔书法或软笔书法,何种执笔方式,三指或五指,悬腕或枕腕,高执笔或低执笔,最后都离不开字本身。用笔,也是要用到字身上。

用笔写字的过程,即便再多技巧,也无外乎一个“运”字,笔的运动是通过手指运动来完成的。所以在一开始的阶段,体会“运笔”尤为重要。

运笔如“乱水通人过”怎么理解呢?

相信大多数人都下过河,意思是趟过急流的河水。因为水流急,稍有轻佻就容易栽倒,所以在河里行走的时候会愈发小心,每走一步都非常稳。这样慢慢的往前趟着走才能安全到对岸。练字时的行笔,就应该是这个感觉。

一定要慢。“慢”就一个字,很简单,很浅显,但是很多人做不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我曾对很多人说过,慢点写,运笔慢一点,可能他们也听,但是到写的时候就又回到了放飞自我的状态。

划重点:为什么要“慢”呢?

说通俗一点,会走才能跑。说的玄妙一点,那就是只有运笔慢,笔才会稳,笔稳,墨就实,力就实,这样的笔画或线条才是完整的。

在往深处说一点,你笔上走的慢,你的眼睛也就跟着慢,你一点点行笔,你眼睛看字帖也就一点点往前推。

你眼睛看帖慢,你就能发现更多更细致的东西。

以前一个笔画,一秒写完,现在写二十秒,只要你能克制住自己那颗想放飞自我的心,你就会发现你的眼睛也会不自觉盯住帖中笔画二十秒。

细节怎么看出来的,首先要收心。

(上边两个字起笔略不同,字就不同)

告诉很多人行笔慢,也并没有说过眼睛的问题,因为你只要你慢下来,眼睛却是可以多看到很多细节。估计很多人是没领会到这层关系,所以也只是把行笔慢当成一种教条主义。

乱水通人过,拿出过河的这份小心谨慎去临帖,根本不用一天临多少字,一点用没有。如果写对,临一次就有收获,如果写错,临一百次也只是加深一百次错误的印象。运笔只有慢下来,只有以你最舒服的方式慢下来,你才会有心思去察觉更多东西。

悬肘慢写很吃力,那全部心思都放在控制笔的平稳上了,即便慢,也没时间去看帖,自然也会忽略掉很多东西。

如果先写对,先了解了笔锋的运行状态变化,那悬肘练时不过是抖的问题,时间就能解决,反正心里有正确的笔路感觉,可以无限贴近,这样的练习才是轻松的。

乱水通人过,这是最需要体会的,无论软硬毛笔,枕腕悬腕。慢下来才会更细致。

至于“悬崖置屋牢”,说的就是间架结构要准,要一紧,跟在悬崖上搭屋子一样。这个没什么好说的,结构是一种感觉,死学没啥用,只要保持尽量像就可以了。

无论结构怎么变,都脱离不了主框架和重心,就像一个天平,只要保持,'T'形,至于左边低一点还是右边低一点都没问题,因为中间的支撑线重心是在的。明白了这个,即便字写的再散,他也是一个可以呼应的整体。

学习的重点还是在于领会运笔,慢是为了稳,是为了发现更多细节,复刻更多细节。

乱水通人过,水是阻力。笔行纸上,纸是阻力。一个道理。

最后可以告诉你们一个事实。所有的高手临帖,都不快,都比平时写字慢。

为什么?

因为帖中处处是规矩,只有慢临,才能一遍遍加深印象。写的时候,自己不守规矩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少,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所以临帖是一辈子的功夫,名家大师也无可例外,高手临帖未必像,但都很稳,稳处就是规矩。

就像打乒乓球,打遍全世界,得了大满贯,平常跟别人打比赛技巧用的再多,攻势再强,私下也得练习发球接球等基础动作。我虽然爱写大草,但练字也得时常写小草,比临大草还要多,因为小草法度更严谨,写得多了,规矩自然烂在肚子里,大草也就不容易出格。

这话能得者自得之,能解释,但解释不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