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北京】细数京城小吃:“炒肝儿”“油条”和“半焦”
博杂中现传统
粗犷中见讲究
留住北京味道
传承美食文化
北京的饮食文化
和长城、故宫、颐和园一样
都是城市不可或缺的
重要标志和文化符号
“小吃”
正是北京饮食文化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天,文旅君为您介绍
“炒肝儿”“油条”和“半焦”
炒肝儿
炒肝儿很有意思,名字叫炒肝儿,其实既不是炒的,也不是用的肝脏。它是北京当地特有的小吃,清朝末年兴起于前门。
“炒”,实则是“煮”。肝儿,原来指的是“沙肝”,就是胰脏。后来,变成了用肝脏。
(图片来源:老字号天兴居。侵权即删)
炒肝儿也是用猪的下水做的,可以说是卤煮或者吊子的简易版。因为里面只有两样食材:猪大肠和肝儿。
自打一百多年前,炒肝儿面世,宠爱它的食客,大多是南城人。即便是今天,经营炒肝儿的人,在选址的时候,也会首选南城的场地。
餐饮业本身就是勤行,做炒肝儿,更是辛苦。冬三九夏三伏,起早贪黑,洗肠子。北京人爱吃炒肝儿,但是店并不多,名店更少。大抵是因为辛苦吧。
(图片来源:老字号天兴居。侵权即删)
卖炒肝儿的店,一般都做包子。小包子,猪肉大葱馅儿,或者素馅。炒肝儿就包子,就是一顿丰盛的早餐。
前门的会仙居,据说是发明炒肝儿的地方,然而会仙居已经没有了,接班的天兴居将炒肝儿继续下来。
(图片来源:老字号天兴居。侵权即删)
油条
油条是北京常见的早点品种,一般不单独销售,会配着豆腐脑、粥、煎饼一起经营。
都是油炸面,炸油条就比炸油饼难。
炸好了的油条,中间是空的,外表酥脆,有微微的咸味。
油条的历史可长了,《说岳全传》里,讲了一个故事。
说为了给大英雄岳飞鸣不平,有个做早点的小伙子就把面放在油锅里炸,就算是炸害死岳飞的大奸臣秦桧了,还给这个起名字叫“炸秦桧”,后来传着传着,就叫成油炸鬼,也叫馃子。传说到底是传说,不过也说明大家对油条的接受度很高,不分南北方,而且吃了许多许多年。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侵权即删)
北京国营的炸油条的师傅,早就把炸油条标准化了。一根油条出锅的时候,必须长六寸,重一两六。而且,谁炸的油条站不住,软塌塌的,谁就算丢脸了。
油条的吃法也很丰富,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泡豆浆、就豆腐脑、卷煎饼、做肠粉,甚至可以当作食材,剁碎了做馅儿。
油条就是这样一种随和的吃食,老幼皆宜。
半焦
半焦,也是一种炸货,比油条高级。
说它高级,主要是因为半焦比油条有技术难度,很多人都不会做。
因为很多人都不会做,所以,现在半焦已经在北京消失了。
民国时期,半焦相当于一种标准,哪个小吃铺子里的师傅能炸半焦,那就说明这个铺子的厨艺水平高。连带着,觉得这家的其他东西都好吃。
从半焦的名字来看,应该有点像焦圈儿。老师傅说,半焦就是大焦圈儿的一半,所以叫半焦。
做的时候,得先会炸油条。通俗地讲,就是在油条中间开个缝,炸出来两头尖,中间鼓,就像个枣核的样子。讲究放在筐里能站住,不变形、不发软,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脆生生,一咬,往下掉渣儿,往桌子上一摔就碎成渣渣。吃的就是这么个干脆劲儿。
要说应该不难吃。同类竞品也不是特别多,相似的也就是有焦圈儿、馓子,半焦的消亡,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也许是大家都忙,计算成本也越来越精确。这样一道费时费力的小吃,卖贵了,食客觉得吃亏;卖便宜了,店家不划算。
北京饮食种类实在是太丰富了,少了一样,也不会觉得特别明显。但是,这些老味道、老手艺,还是应该在现代,有立锥之地吧。
毕竟,那是这座城市的过去,也是这座城市里的人的生活气息。
今天的“吃在北京”
就讲述到这里
下期再见
内容来源:
《老北京述闻 饮食名馔》
图片来源:
老字号天兴居
央视新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