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小虫的“亲吻”,可能困扰了达尔文一生

1835年,26岁的达尔文跟随“小猎犬号”军舰来到南美洲,船行至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度过卢克桑河,一行人在卢克桑村过夜。那一晚,达尔文被一种黑色的昆虫叮咬了,他在日记中记录:“我遭到了一只昆虫的攻击,这是一种猎蝽。当一英寸长、柔软无翅的大黑软虫爬到身上时,这感觉太恶心了。”

小猎犬号在南美洲 |  Wikimedia Commons

“吸血前它们的身体扁扁的,吸血后它们的身体就变得圆鼓鼓的,很容易压碎。这种虫子在秘鲁和智利都有。把它放在桌上时,如果有人伸一根手指过去,这种虫子就会冲过来吸血,但是被吸的伤口并没有疼痛感。吸血后不到十分钟,它们的身体就从薄片变成了圆球。感谢某位军官提供的'血液盛宴’,它一直胖了四个多月,仅隔了两周,它就开始跃跃欲试准备再次吸血了。”

吸血中的骚扰锥蝽若虫 | Wikimedia Commons

不浪漫的接吻虫

达尔文和这位“以手试虫”的军官并不知道,这种黑色的猎蝽正是一种致命疾病的病原体携带者,被后来的分类学家们命名为骚扰锥蝽,学名Triatoma infestans,在英文里俗称kissing bug,即接吻虫。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种昆虫会在人们睡着时叮咬人的脸和嘴唇

骚扰锥蝽在动物分类上属于昆虫纲猎蝽科锥蝽属,锥蝽属已知的有130多种,大多数种类都以脊椎动物的血液为食,少数种类吸食其他无脊椎动物的血液。锥蝽属主要分布在美洲,在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也有少数种类分布。

骚扰锥蝽成虫 | Bärbel Stock / Wikimedia Commons

骚扰锥蝽是一种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一只吸饱了血的雌虫一生可以产下100-600枚卵,它们常常把卵产在房屋的墙壁或屋顶裂缝中,或是产在脊椎动物的巢穴里。卵孵化出约2毫米的一龄若虫,若虫没有翅膀,身体扁扁的,这时候它们就可以吸血了。此后,若虫通过吸血和蜕皮继续长大,蜕一次皮就增加一龄,长到5龄后羽化变为成虫。在成虫阶段拥有了两对翅膀,也有了飞行和繁殖的能力

骚扰锥蝽的成虫和若虫 | AFPMB / Flickr

在达尔文的描述中,我们已经知道了锥蝽叮人并没有强烈的疼痛感,这反而让它们变成更不易察觉、更危险。在卫生条件差的破旧房屋,一个房间可能就有上百只骚扰锥蝽潜伏,到了晚上,一个人会遭遇很多“接吻虫”的“亲吻”,到醒来时才察觉。这种“亲吻”并不浪漫,甚至带着“死亡之吻”的意味,它所带来的,是一种可怕的传染病

克氏锥虫与查加斯病

在达尔文时代,生活在南美的人们都知道这种吸血昆虫,但是并不知道它们是一种致命疾病的元凶。1909年,巴西的医生卡洛斯·查加斯(Carlos Chagas)在巴西的一个村庄研究疟疾的时候,当地有很多病人告诉他,这里有一种晚上会吸人血的虫子,令人困扰。通过了解这种昆虫在人类居所中的分布情况,加之自身的专业敏感度,查加斯意识到这种吸血昆虫可能携带了一种未知的寄生虫,通过叮咬吸血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疾病。

卡洛斯·查加斯医生 | ZEISS Microscopy / Wikimedia Commons

后来的研究证实了他的判断,他在骚扰锥蝽体内发现了一种叫做克氏锥虫的原生生物,之后在一个两岁的患者身上也发现了同样的生物。由克氏锥虫引起的疾病,被命名为美洲锥虫病,又叫查加斯病(Chagas disease)。只是,克氏锥虫并不像蚊子一样通过叮咬吸血传播,它们是通过锥蝽的排泄物传播的。所有的锥蝽都是克氏锥虫的潜在传播者,而骚扰锥蝽因为数量多、分布广、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成为了锥蝽属里传播克氏锥虫的最主要媒介。

当骚扰锥蝽咬人时,会留下排泄物。人们在抓挠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伸手把锥蝽的排泄物抹到叮咬处、眼睛、鼻子、口腔或其他皮肤破损处,这时,克氏锥虫也就趁机进入了人体。此外,如果不慎食用了克氏锥虫污染的食物、接触受锥虫感染的动物的排泄物,或是输入了来自感染了锥虫的患者的血液,都可能罹患查加斯病,感染了锥虫病的孕妇可以直接将疾病传给新生儿。

中美洲乡下的防治查加斯病的标语 | Kent MacElwee / Flickr

查加斯病主要流行于中美洲和南美洲18个国家,从美国南部至阿根廷南部范围,巴西、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委内瑞拉等国都是主要流行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约有600~700万人感染过克氏锥虫,主要是在拉丁美洲的农村,随着全球化带来的人口流动,这种疾病也扩散到了城市与其他地区。

知己知彼 预防疾病

查加斯病分急性期和慢性期。最初感染之后约2个月的时间处于急性期,大量克氏锥虫随着血液循环在人体扩散。在被锥蝽叮咬后的1-2周内,不同人会出现不同的反应。少数人会出现红斑和硬结(被称为查加斯结节),如果被叮咬的是结膜,会出现结膜炎和耳前淋巴结肿大(被称为罗曼尼亚征),还有发热、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极少数人会由于并发急性心肌炎导致急性心衰或急性脑膜炎,而导致死亡。

自然环境中的骚扰锥蝽 | juanghi / inaturalist.org

某种意义上,有症状反而是好事——有症状的人会及时去医院治疗。主要方法是使用苄(biàn)硝唑(zuò)和硝呋(fū)莫斯这两种药物杀灭寄生虫,除了孕妇和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病患等特殊人群,其他人都可以使用。在急性期及时用药,治愈率非常高。年龄越小,治疗时间越早,治愈的可能性越大。

麻烦的是,超过半数的人感染克氏锥虫后都是无症状患者,或者症状很轻。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过了急性期,查加斯病就到了下一阶段——隐匿期。这一阶段会持续数周或数月,有50-70%的患者会在这一阶段消退急性期的症状,之后也不再发病。

血液样本中的克氏锥虫 | CDC / Wikimedia Commons

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隐匿期后会进入最麻烦的慢性期。在慢性期,克氏锥虫潜伏在心脏和消化道的肌肉中。多达30%的患者出现心脏障碍,多达10%出现消化道(典型的情况是食道或结肠扩大)、神经或混合病变。在随后数年至数十年里,患者会可因心律失常导致猝死,或因心肌及其神经系统损害造成心脏增大、水肿和心力衰竭,这也被称为查加斯心脏病。

后来的研究者推断,达尔文的死因之一可能就是查加斯病,也许就是因为那一次叮咬感染了克氏锥虫,经过潜伏期后,查加斯病的慢性病症伴随了他的余生。

达尔文:大意了  | Wikimedia Commons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了世界,它给我们带来的血泪教训就是提前重视和认知传染病,提前预防。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不需要乘坐小猎犬号长途远渡,乘坐飞机可以在一天之内飞到另一个半球。如果我们到了不熟悉的热带地区,尤其是拉美、非洲这些地区时,一定要提前查清楚当地的疫情动态,提前避雷。如果旅行后出现发热症状一定要重视,及时去医院告知情况和进行传染病排查。

由于查拉斯病没有疫苗和药物提前预防,如果去到查拉斯病流行的拉美地区,我们要尽可能地选择住在卫生条件好的地方,避免食用沙拉、未煮熟的蔬菜、未去皮的水果和未经过巴氏消毒的果汁,在裸露的皮肤喷洒驱虫剂,随时注意锥蝽和其他昆虫的叮咬

蚊帐是预防锥蝽叮咬的好办法 | Mx.Granger / Wikimedia Commons

在近些年,某些媒体把查加斯病称为“新型艾滋病”,这并不恰当,也增加了人们的无端恐慌。实际上中国并不是查加斯病的主要疫区,锥蝽种类极少,并不用太担心在国内被感染上查加斯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