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之息以踵 释道摩
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这是庄子《大宗师》的名句。何为大宗师?庄子经过“吾师乎!吾师乎!”的感叹之后,做了独特而精湛的描述,翻译成当今的白话文即:毁坏万物不是为了信义,恩惠流传万代不是为了仁爱,比上古更古并不是老,包含着天地,雕刻万物的形貌而不显露技巧。
这就是你所向往的道!古人称其为先天祖炁,也就是当代实证科学要寻觅的宇宙本源。
释迦牟尼说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法空相。
老子更明白地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绣呵缪呵。可以为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寡人在修炼中也感应到,它既是宇宙之中,也是人体之中。虽然说语言文字表达的道,都不是真道,但为了遗传,历代圣人又不得不用语言文字来表达。
而庄子在《大宗师》中,对真人的描述,从外表到内心,从宏观到微观,从细枝到末节,可说是达到了淋漓至尽。
修真不读大宗师,修来修去一凡痴。
光读还不行,必须真修实修达到一定的层次,才能感同身受,理解文之内涵。
就说文中这一句,真者得道之士也,息者呼吸之中也,踵者脚后跟是也。凡人是口鼻呼吸,其通道在喉,对脚后跟能呼吸,根本不可理解。
其实脚后跟仅仅是代表,浑身八万四千毛细孔,都是呼吸之息出入的门户。只有自己的感同身受,才能赞同庄子说的事实,不仅是真人和众人的区别,而且是所有登真入圣者的必经途径。
禅宗辨息相有四种。凡鼻呼吸时出入有声者,此风相也;有散之弊,最不可用。出入无声而急促滞涩不通畅者,此喘相也;有结之弊,亦不可用。
出入无声,亦不急促不滞涩,而不静细匀融,往来有迹者,此气相也;有劳之弊,仍不可用。能细长深匀,呈于极静之时,自己亦不觉有气之出入,有若无出无入者,是名息相,此方可用。达此程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胎息,如婴儿在母腹之中。
为什么出入有声?因为喉是口鼻呼吸之通道,特别是在小染之时,这种声音更明显。从出入有声的风相,到有若无出无入的息相,是在虚极静笃中,经过封闭外窍,收心止念,凝神调息,元气回流,气机发动,开通浑身气脉来实现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无眼耳鼻舌身意”以及那若干个“无”字,就是最基本的标杆,是性命双修的精髓。
老子《道德经》第六章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谷神是虚谷中之灵气,即天谷元神,乃宇宙之根。人从母腹中产出,未有此身即有此虚灵。谷神不离开人体,是因为玄牝之故。玄牝即一阴一阳,心中神为阳,肾中气为阴,神气合一产生之虚无一炁,便是谷神。若以呼吸论之,呼接天根为阳为玄,吸接地根为阴为牝,呼吸所育之清阳,便是谷神。一呼一吸为一息,是因为息在呼吸之中也。
人若停止呼吸,心中神则不能沟通肾中气,人体指挥中心失灵,元神则离体而归宇宙之根,人体则为尸体。
这是凡体之理,修炼者却要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停止了口鼻呼吸还能存活?
是因为由气变息之故。气相不死,息相不活。息相既活,玄牝之门仍在噏动,一开一阖,一收一放。收如抽丝,深细匀长;放则短暂,而且是向内不向外。这就是汉钟离的多入少出法则。
寡人在此基层上,还发现了只入不出的现象,犹如车轮胎的单向进气,充满了气则自然匀融,达到做功之目的后,自然而然从毛细孔排出。这是由气变息之后的感觉,与有若无出无入相同。不出是假的,只不过是出入之通道的改变而已。
以踵为代表的毛细孔,代替了喉的出入之通道,而喉却成了毛细孔之一。围绕庄子这个“踵”字,历代许多学者名人以及宗教大师,都有自己的见解,寡人受益匪浅。本来自己已经无话可说了,但最近在网上看了一些文章,却令人啼笑皆非。有人意守其踵,结果出了偏差,这是必然的。有人滔滔不绝谈高见,但谈到练功时,要求每日十五到二十分钟。我不知道这能做什么,晨练中太极拳者,也远远超过了这个时间。禅定是最庄严的修炼,清静下来,是需要时间的;静是为了“复命”,复命却不是蜻蜓点水做样子。
如果是这样,还不如去坐茶馆闲聊。看了我最崇拜的大师的文章,有清澈见底之感。收藏起来仔细阅读,却发现略有瑕疵。他反对意守下丹田,说那是小肠装粪便的地方,有什么可守的。如果从守而不守,不守而守的角度来看,是可以理解的。人各不同,修为方式各异。但不能以装粪便的地方,去否定这个风水宝地。老子选择的“下帮”,就是下丹田。张三丰大师说的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也是指的下丹田。只看到了小肠装粪便,看不到内肾也在那个部位。内肾者两仪也,中间有连环,是我真精内藏赤白二炁,在母腹中,未有此身先有此穴,因有此穴始生此身。左为玄阳,右为牝阴。人体没有小腰子就是尸体。天谷元神都不嫌弃小肠的粪便,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下这个结论。那晶莹剔透的宝玉,不是也埋藏在污泥之中吗?张伯端在《悟真篇》中曰:“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原是药王”。清代著名内丹家刘一明诗曰:“终身睡在鸿蒙窍,任他时人牛马呼。”他们都是修炼成真的神仙,所言之处也属于下丹田,并非因为小肠之粪便影响他们修仙悟道。
当然,不守窍也是一种修为方式,但起码也要守住自己的清静之躯。守窍也不是死守,得窍须忘窍,守于是还有知道止于是。不能以自己的修为方式去改变其它的修为方式,更不能以不恰当的理由去贬低其它方式。寡人写下此篇是与大师商榷。如有不妥,还望大师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