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日寻芳古莲池

胜日寻芳古莲池

作 者: 郝中实

盛夏,又到一年一度的观荷赏莲时节。

说起赏荷胜景,各地都可举出一二。在北京周边,若论荷景的贵气,有承德避暑山庄皇家园林,可于夏日在烟雨楼、水心榭看翠盖凌波、芙蓉出水;论荷景的浩瀚,有 “华北明珠”白洋淀,可于酷暑在“荷花大观园”观霞包霓荷、千娇照水。而到湖北洪湖观荷长廊,可看十里荷花带、万亩莲藕区;到杭州西湖曲院风荷,可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然而我最喜欢的赏荷胜地,还是与京城近在咫尺的河北保定“古莲花池”。她以“涟漪夏艳”、“城市蓬莱”美誉,赢得观荷胜地美名,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的法眼,深受天南海北游客的青睐。

笔者近日乘北京作家协会组织河北采风的机会,重游保定古莲花池,得以细细观赏她的幽美。

古莲池最具特色的还是其苑囿之幽、园林之美。古莲池原名“雪香园”,为中国十大历史名园之一,与苏州拙政园、无锡寄畅园、扬州个园、上海豫园等齐名。从唐高宗上元二年在临漪亭基础上建立,经元代重修,明代扩建,至清代辟为皇帝行宫,形成以莲花池为主体,以临漪亭为中心,沿岸的水东楼、藻咏厅、君子长生馆、响琴榭、高芬轩、寒绿轩、观澜亭等相邻相望、步步有景的古建群落。优雅中显别致、质朴中见奇崛,荟萃南北古典园林建筑之精华,并巧妙地将山水楼台、亭堂庑榭融于一园,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园区总面积2.4万平方米,其中池水面积7900平方米。方圆大小适中,古建错落有致,既不肆意铺陈,又不局促紧皱,仿佛一切都是“量身定做”,全无半点不讲造园章法之嫌。游一园而尽赏古典苑囿之幽、园林之美,真是何乐而不为?

古莲花池分为南北两塘,其中北塘呈不规则矩形,中间有宛虹桥、宛虹亭和曲步桥隔开,别有味道。东西两面,栽种的莲荷品种还不相同,东面红莲灼灼,西面白莲依依,各显秀色、各有其美。让人不由想起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今日古莲池完美诠释着古人诗意,也是难得一绝。

正值莲荷盛开,满池芬芳,可以尽览莲荷之韵。步入古莲花池不过数十米,满池莲花便扑入眼帘。这里,虽然不似白洋淀荷花大观园云集几百种荷花,但其密密匝匝、迎风摇曳的身姿仍给人以震撼。“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唐代诗人卢照邻的诗句用在这里格外贴切。满池波光潋潋,花叶相依,真是如梦如幻、如诗如画。

同行的作家朋友不似摄影发烧友,有“长枪短炮”横扫取景,仅以手机、“微单”争相留影,也颇有“人面荷花相映红”之趣。

徜徉古莲池,满目荷影,满园荷香,自不待言。同时,弥漫其中的,还有众多观荷赏莲胜地没有或少有的书卷之气。因为这里,有闻名于世二百多年的莲池书院。

建于1909年的直隶图书馆,则延续着莲池书院的荣光,虽是新式图书楼,但与古老园林相得益彰,并不违和,曾是展示河北深厚文化底蕴的又一窗口,显示着中华杰出文化的渊源与传承。

公元1733年,时任直隶总督李卫奉雍正皇帝旨意,在风景绝佳的莲池建起直隶书院,又名莲池书院,为直隶最高学府。乾隆南下曾数次出游驻跸,为莲池十二景分别题有诗句,偏爱有加。有官府鼎力扶持,有名师、名家执教,莲池书院一时名声大噪,成为清末全国书院之冠,一批又一批饱学之士从这里走出,包括前清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可以说,莲池书院的“硬件和软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令各省书院羡慕不已。建于元代的万春楼藏书曾达到三万册以上,一般书院难以望其项背。

竹静似闻苍玉佩,松寒欲傍绿荷衣。” 游古莲池,小方壶是不应错过的一处景致,据说是以神话中东海仙山“方壶”命名。原为君子长生馆的南配房,现在成为 “荷花淀派”的保定作家群成就展室,吸引了同行的作家朋友在此久久驻足。

创立“荷花淀派”的文坛巨擘孙犁先生,是在保定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奠定“荷花淀”流派厚重基石。其后成长起来的“保定作家群”,名家大腕云集,写出《新儿女英雄传》的袁静、孔厥,写出《红旗谱》的梁斌,写出《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李英儒,写出《小兵张嘎》的徐光耀,写出《敌后武工队》的冯志,写出《烈火金刚》的刘流,都是保定作家群代表人物,咱北京人熟悉的词作家阎肃、剧作家苏叔阳,也来自保定。

其中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创作了《哦,香雪》《玫瑰门》《大浴女》《麦秸垛》等众多影响深远的力作,更是河北保定作家群的骄傲。粗粗一看,入围“荷花淀派”的保定知名作家有38人之多,老中青三代阵容甚是齐整。看着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回味他们脍炙人口的佳作,引人遐思,令人感奋。

对作家而言,写出无愧时代的好作品无疑应是最高追求,在这个意义上说,北京作家参观“荷花淀派”保定作家成就展,既像一次培训班,更像一个加油站。是啊,“荷花一派”已经满池芬芳,期待“京城月季”竞相激情绽放……

在君子长生馆,笔者还被清代朱焕彪撰写的对联吸引:花落庭闲  爱光景随时 且作清游寻胜地;莲香池静 问弦歌何处 更教思古发幽情。”的确,胜日寻芳古莲池,赏花观景,思古品联实在是炎炎夏日一件雅事。

惜采风日程安排紧凑所限,此次无法将园中每个景点都一一游遍,以发现更多值得回味的绝妙景致。好在河北保定离京城并不遥远,且“凌波仙子”会每年如期展瓣吐蕊、酣醉红妆,不必担忧难以再见。   未踏归程,已经与同行朋友相约,再择盛夏荷花飘香之际,故地重游,以好好品味一泓潋滟的古莲池“无边光景时时新”……

(0)

相关推荐

  • 100年前,保定莲池公园恢复了古莲花池的本名

    100年前,也就是1921年,那时候的保定古莲花池,高高挂起的匾额上,写的名字是: 莲池公园 其实,在这之前,这处城市蓬莱的名字,并不叫莲池公园.我们一起看一下保定古莲城的曾用名: 元代,保州处都元帅 ...

  • 保定画报:六月的古莲池,已是莲叶接天、荷花映日

    保定古莲池,那可是个不得了的地方. 在有清一代,那是培养读书人的地方,那时候的读书人,理想就是学而优则仕. 古莲池里的莲池书院,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 后来,有一年毛泽东同志在保定考察时曾经说过一句话, ...

  • 花南研北 鲜为人知——莲池书院师生漫谈

    (张鳞甲.夏宗澜.张叙.毕沅) 转自微信公众号   莲池周刊 <莲池周刊>记者 赵琳女士,已在<莲池周刊>上发表了有关古莲花池及莲池书院文化的随笔二十余篇.现选发她的" ...

  • 古莲花池:兼有江南之秀的北方名园

    莲池书院博物馆 金贞元年(1227年),蒙古大军攻占保州(今保定市),古莲花池的缘起,便要从保州城的风雨飘摇讲起. 枋心篆书"古莲花池"的牌楼 戏剧化的身份演变史 古莲花池起于元代 ...

  • 建国初期的保定古莲花池(附照片11幅)

    建国初期的保定古莲花池 (附照片11幅) 吴蔚 古莲池位于裕华路南侧,地处保定旧城中心,是保定现存最早的一座园林以"十大名园""莲池书院"享誉海内外. 现就建国 ...

  • 保定上谷八景之:​莲漪夏艳,曾是芳辰趋走地,隔帘犹透御香来

    @白 莲漪夏艳,指古莲花池. 古莲花池大门,是歇山翘角三门三楹朱漆彩绘古典建筑门楼,上悬民国初年大总统徐世昌所书"古莲花池"大字匾额,古香古色.绕过假山.春午坡,便满眼是" ...

  • 古莲花池,中国最美的十大园林之一,保定最美古典园林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保定市区直隶总督署对过,有一座风光优美的园林,这就是中国最美十大园林之一的古莲花池,它和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成为中国最美十大园林中长江以北仅有的三座园林.圆明园和颐和园能够入选 ...

  • 【春夏秋冬】保定八百年古莲花池

    在康熙年间,当时负责管理古莲池的清苑县令时来敏曾赋诗 <涟漪夏艳> 一泓潋滟绝尘埃,夹岸亭台倒影来. 风动红装香细送,波摇锦缆鉴初开. 宜晴宜雨堪临赏,轻暖轻寒足溯洄. 宴罢不知游上谷,几 ...

  • 散文:胜日寻芳

    写在春季 2021-5-9 我知道自己对生活的宽恕 是内心的芬芳散发出的温柔 胜日寻芳 文/香袭书卷 满目芳草,绿意荫荫.不敢去郊外,担心被绿色留住归家的脚步.立夏后,世界变得愈加葱茏.心间的坪上,欢 ...

  • 胜日寻芳渭河边 平淡人生

    胜日寻芳渭河边 平淡人生 回      乡 (2019年7月) 久居城中烦,避暑回乡间. 倏尔空气新,豁然天地宽. 田野七彩锦,晴空宝石蓝. 园内瓜果香,地头青菜鲜. 树上雀蝉叫,圈里猪鸡欢. 瓦房土 ...

  • 行走丨胜日寻芳

    许多年后你一定会想起这个春日,你和你的几位学生去黄河滩区一个叫"程坡"的小村庄,祭奠一位学生去世三年的母亲. 熟悉的道路,从菏泽出发,途经马岭岗.王浩屯.大黄集.庄寨.马头.三春, ...

  • 应景的春天诗歌朱熹春日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应景的春天诗歌朱熹春日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邹贵虎】胜日寻芳田野中

    <民间文学>杂志:576294162@qq.com 胜日寻芳田野中  文/邹贵虎 春天一到,城里人便会趁个好时日,迫不及待地到效野乡下去寻春踏春,就像寻奶的小孩直扑母亲的胸怀,见到乳头欣喜 ...

  • 周末随笔——胜日寻芳上梅山

    胜日寻芳上梅山 文/ libera 自由 今天的天气有点意外,预告阴天转雨,却来了个大晴天,冬季春节前,能够见到明媚的阳光,在阴冷的武汉有点少见,特别是梅花绽放的时节,遇到晴天着实难得.事情天天有,好 ...

  • 【雷语过后】张雯婷:胜日寻芳记

    踏着春风,迎着朝阳,我们跟随着孙老师的脚步一起感受春天的魅力.关于胜日寻芳,据孙老师介绍这是个连续举办了好几年的课外实践活动,起初是上百人的浩荡团队后来渐渐没有了之前的热度,来的同学熙熙攘攘,到了8点 ...

  • 【雷语过后】赵富佳:胜日寻芳记

    2021年3月20日上午,我们跟随孙老师的步伐,一起去欣赏校园里的春日景象,在春分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一起告别了捧着手机宅在宿舍的生活,去寻找春风的脚步.在将近三个小时的徒步中,我们走过了许多之前从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