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河西走廊更重要的另一条地理大通道:辽西走廊
今天写一点关于辽西走廊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这么一句话:“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而事实上,日本在整个侵华战争中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先是东三省全面沦陷,继而热河被攻占,日军一度推进到长城一线,接下来就是轰轰烈烈的“华北危机、平津危机”!!!这“满蒙”首当其冲的就是东北了,所以有必要先看一下东北的地理概况:
整个东三省的地形跟中国西南的四川有点相像,四周由西往东分别被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包围,西南方向是跟阴山接壤的燕山山脉,东南是渤海湾,中间是肥沃的三江平原,而辽西走廊背山面海像一把锁子一样牢牢的把控着东北的南大门,这条走廊跟四川盆地中重庆到宜昌这段很是相像。
如果把中国的版图看作是一只雄鸡的话,东三省就是它的头部所在,辽西走廊就是雄鸡的“咽喉”,它就像一条扁担一样,一头挑着东北,另一头连着雄鸡的心脏华北,其地理重要性可想而知。跟河西走廊一样,都是曾经抵御外族入侵的前沿阵地。以明末抗清为例:
这里曾经是当年的关宁锦防线,即从山海关到宁远再到锦州的纵向防御体系,中间更有多处堡垒相互联络中转,宁远卫是今葫芦岛下辖兴城市。
当关宁锦防线的北端宁锦防线尚未完善之前,辽西走廊上还只是宁远一座孤城,可就是在这座孤城下,袁崇焕一战成名,令后金遭遇政权建立以来的第一次重创,打破了后金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史称宁远大捷。
太祖努尔哈赤征战一生,却在这儿马失前蹄。经此一战,郁忿成疾,不到一年也一命呜呼了。继任者皇太极在面对整条关宁锦防线的时候更是望城兴叹、无可奈何!那么问题来了,难道后金军就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吗?当然不是。
这是大明朝后期的整个防御体系,除了关宁锦防线之外,还有北边的长城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满清军队要想入关有三个选择:一:直接进攻宁锦防线,大明朝所有的精锐全都在这儿,连皇太极他爹都无可奈何更别说他了。二:走海路,从天津卫登陆,直接威胁京师,就跟侵华日军一样直接在上海登陆,组织一场规模空前的淞沪会战。满清很显然做不到,大明水师可不是浪得虚名,虽然是日落西山,但是瘦死的骆驼毕竟还是骆驼。那么就只能往西进入大山走长城一线了,就像当年的匈奴、蒙古一样。
长城防线上靠近京师的有居庸关、古北口、喜峰口、冷口。逢关必守嘛,但是长城绵延数千里,处处设防却又处处无防,满清不止一次的从长城防线深入华北腹地劫掠,每次都是满载而归,除京师跟辽西之外华北地各地都深受其害、苦不堪言。这也说明了长城从来都不是真正意义上为军事防御而存在的。但毕竟是长途跋涉,山路崎岖难行,八旗军的机动性大打折扣,不说别的,光后勤这一块就难以保障。这就注定了绕行部队只能是分散的小股力量,可就是这样的小股力量竟然多次的在华北腹地肆意劫掠能长达半年之久,而明军却毫无作为,大明朝的战斗力可见羸弱到何种地步,可悲可叹。
从古到今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必经之路”,只是是否具有可行性罢了。大规模绕行会造成大本营空虚,锦州这边完全可以直捣黄龙,所以皇太极还得回到关宁锦防线上来,他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他的志向是整个天下。
没有攻不破的堡垒,关宁锦防线有自己的弱点,它不是完整的现代立体梯度防御体系,整个防线是单点防御,这对于大规模骑兵而言,并不能完全的起到拦截作用,最致命的是大明军队的野战能力跟八旗铁骑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这就给了清军各个击破的可能性。
公元1641年,皇太极相继攻破锦州外围各个据点并完成对锦州的包围,宁远方向的洪承畴闻讯急救,在松山一带与八旗主力遭遇,一场围城打援的大战就这样上演了,史称松锦大战。
松锦大战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洪承畴被俘、大明精锐尽失,宁锦防线土崩瓦解,明朝的最后力量就剩驻守在山海关的吴三桂了。不久吴三桂投降、清军入关,开始了长达268年的统治。
还记得解放战争时期那场塔山阻击战吗,辽沈战役打响,锦州首当其冲,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阻止从葫芦岛方向来的国民党东进兵团,保障我军主力夺取锦州,截断东北国军的退路,关门打狗一战解决东北问题。
国共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远没有淮海战役那么大的规模,但却是三大战役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场,东北问题不解决,东北、华北国民党军就会连成一片,后面的事情就不好说了。
咽喉咽喉,如鲠在喉,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无论是明清之战还是侵华战争,都差点让我们亡族灭种。这就是辽西走廊,长期被人忽视的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