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法之秘:究竟什么是“绵里针”?

這是目前網絡上

頗受好評的書法講座

香港“黃簡藝術工作室”出品──

書法三級課程「裹束」

第十六集|血的作用2

“血”就是墨法

书法入门(ID:shufarume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筆記|

L3-16 血的作用 2

二、用筆對濃淡的影響

繼續上一課(链接),還是血法第二節“用筆對濃淡的影響”。

上次講到有兩種基本用筆法,表現兩種墨色:第一種是筆心聚鋒,寫出來的線條就“畫有中線”。這種線條不是純骨線,是肉中有骨。另一種筆心和副毫都鋪平,類似於刷子,這樣寫出來的線條兩邊有界,稱為“雙鈎”。這是兩種相對的用筆法,寫出兩種基本的線條,關鍵是筆心聚鋒還是鋪鋒。

有一位著名的美術界前輩呂鳳子先生,他著有《中國畫法研究》,對墨法有這樣的論述。

呂先生說:“使筆直立,鋒在正中,用濃墨畫一線條,在日光中映視之,就會看見線的中間有更濃的一絲痕跡,像圓柱的中軸,給人以圓感,所以叫做圓線或圓筆。...前人最樂道的'綿裡針’就是指這樣的線條和這樣使筆而埋藏其鋒說的,這也就是所說的篆書筆畫。”

注意,畫有中線,這裡多了一個別稱,前輩所說的“綿裡針”,就是肉線中有骨。五級專題課程我會講解篆書,“綿裡針”為基本筆法。如果你現在基礎課就學會這用筆,寫篆書就容易了。

书法入门(ID:shufarume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十一課(链接)我講到,歷史記載南唐徐鉉寫篆書,畫有中線,就是綿裡針。可惜我現在看不到真跡,拓本根本無法看墨色。

線條中間有一縷濃墨線,效果好像一根水管,所以叫圓線條。那末究竟有沒有很明顯的書有中線的作品呢?

當然有。明朝程南雲題《元趙孟頫重江疊障圖》,墨色比較淡,這時濃黑的中線就很明顯。

呂先生說用濃墨寫、對著陽光看,你自己寫幅作品可以試試。但古代作品,你到博物館去借肯定碰壁。所以找一幅肉線比較淡,而中間骨線比較濃的古代作品,不用對著陽光就可以看到什麼是“綿裡針”了。

书法入门(ID:shufarume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中比較明顯的是“江”字,線條中間一縷濃墨特別清楚。書寫時,因為用腕施加壓力有輕重。有些筆畫墨色比較平均,有些筆畫骨線深刻。

我們現在買本字帖,那是印刷品。雖然說印刷術越來越發達,但同一本字帖各家出版社的質量還有差別。

书法入门(ID:shufarume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黑色有很多層次,如果濃淡對比明顯,濃黑的中線就顯露出來,如張即之這一筆。古人說是對光看,比較清楚,其實用慣了毛筆,不對光也可以看到的。今後讀帖時各位可以留心一下。

呂鳳子先生接著又說:“使全毫鋪平像刷子,略臥其管倒向前進,就是線向上、下、左、右延,管即向它的相反方向作側到勢,倒推毫進。這樣畫成的線條,映視之,就會看見線的兩沿特黑,中間平,有方感,所以叫做方筆,也叫隸書筆畫。”

這裡講的“倒推毫進”,清代碑派非常強調這樣運筆。但推拖是兩個相對的動作,在王羲之帖派中,順拖逆推都用的,並非只推不拖。對於搖腕的人來說,一左一右是相對的動作,一左是推,一右必然是拖,反之亦然。

其次,鋪鋒寫出來的線條是扁平,好像一片黑紙。叫它方筆只是跟畫有中線的圓筆相對,實際上是扁平線條。

隸書用於兩漢,當時普遍還用竹簡木牘,所以和後代寫在紙張上的書法經驗不同。

所謂隸書用方筆,最著名的如《張遷碑》。 原作不是寫在紙張上的,後代根據拓本上的線條來看,這是鋪鋒肉線。不過日本有學者研究,認為線條方是刻碑引起的。換句話說,是刻碑刻的不好,所以看起來是鋪鋒方筆。

其實隸書並非全用方筆,用圓筆的也不少。如《曹全碑》、《石門頌》等等。

你看《曹全碑》的拓本,是圓筆聚鋒為多。這碑和《張遷碑》同時期,但用筆方法很不相同。

後代人寫隸書,有鋪鋒寫,也有聚鋒寫。鋪鋒寫稱之為隸書線條,聚鋒寫稱之為篆書線條,這是從歷史源頭著眼,大概而言。至於作者怎樣運用這兩種線條,那是非常靈活的。

书法入门(ID:shufarume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清代金農這個隸書作品,一望而知也是鋪鋒寫的。這些都是印刷品,沒能見到原作,所以也不能確定有沒有邊界雙鈎,還是要看原作真跡才能定。

上一課(链接)的作業就是請各位寫出這兩條線。畫有中線,這是以前的內容。扁平的雙鈎線,有些同學反映說寫不出。

你想想我上次講的故事,嘉慶七年,安徽包世臣在常州見到了書法家錢伯坰(錢魯斯),魯斯說他練習雙鉤五十年,只有三成把握。但包世臣一寫就是雙鉤,他有什么妙法呢?

說穿了很簡單,普通人用側鋒壓得不夠緊,不夠平。他們把筆頭壓成扁圓形就停止了,所以箭頭所指處有空隙,這樣就不能把墨汁壓出來,形成明顯的雙鉤線。

包世臣把筆用力鋪成油畫筆那樣的扁平狀,箭頭所指處沒有空隙,這樣拖過去,就把筆毫底下的濃稠墨汁全擠到兩邊去了。你看油漆工刷油漆,就有這個效果。我上次示範特地用枝油畫筆,其實就是用刷子。

壓力大小,對線條最后的效果有巨大的影響。

北京大學前校長將夢麟先生,寫過一本《書法探源》,他這樣說:“張長史云'用筆如錐劃沙,使其藏鋒,畫乃沈著。當其用筆,常使其透過紙背,此功成之極矣。’此言透過紙背,蓋指毫與紙之磨擦力,即中郎之所謂澀也。”

“中郞”就是蔡邕。“澀”跟“飄”相對。“磨擦力”現在通常寫為“摩擦力”。筆鋒和紙面摩擦力大,行筆困難這叫“澀”,行筆時摩擦力小,那就是犯了“飄”的毛病。

將先生又說:“毫愈挺健,則迫紙之壓力愈強。毫之壓力迫紙切,則紙吸墨深而透,力若透紙背矣。”正因為這樣,就產生了書法方圓兩種基本線條。

將先生又說:“蔡襄畫之兩旁如界,而成'烏絲欄’。徐鉉小篆映日視之,畫之中心有一縷濃墨。胥由此成焉,然亦須紙墨相稱,而線始顯。”

“胥”在古文中的意思就是“全”、“都”。“兩旁如界”和“畫有中線”的秘訣,就是下壓力大,都是因為這個原因由此而成的。我們有時候稱之為“咬得住紙”,“頂得住紙面”。這跟“錐畫石”、“印印泥”都是一個意思。

古人之所以稱贊“兩旁如界”和“畫中有線”,本意就是稱贊作者的筆力大,下壓力大。最後這句要留心,紙墨相稱,“兩旁如界”和“畫中有線”才能顯露出來,否則是看不見的。

將先生把“兩旁如界”稱之為“烏絲欄”。“烏絲欄”在古文中有多種解釋。所謂“烏絲”就是黑色的絲,如果是紅色的,那就是朱絲。

唐李肇《唐國史補》說:“宋毫間有織成界道絹素。謂之烏絲欄、朱絲欄”。“欄”就是界線,早期在絹素上織出界線,這就是欄。有黑絲就稱為烏絲欄,紅絲就是朱絲欄。我們現在見到的馬王堆帛書,也是有格線的。后來紙張盛行,沿用烏絲欄、朱絲欄這個名稱。陸游詩有“烏絲欄展新詩就”。他用了有格線箋紙寫詩。

书法入门(ID:shufarume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將先生把線條“兩旁如界”,稱之為“烏絲欄”。說宋代蔡襄的字,就是這樣的。這是老一輩人的稱呼,“烏絲欄”就是雙鈎的意思。

十三課(链接)

中我講到,從用筆的角度看只有四條線,這就是用尖鋒寫出來的純骨線,以及側鋒寫的肉線,分別是一分筆、二分筆和三分筆。

純骨線用得很少,只有一種墨色。其他三種肉線就不是了,我畫的圖是中間深,兩邊淡,這是肉中有骨,畫有中線,或者說綿裡針。

反過來,這三條肉線也可以做到兩邊深、中間淡的。但這只是理論上的說法,因為你要把毫毛鋪成刷子,那就只有用二分筆、三分筆才容易做到。一分筆和純骨線很相近,難以鋪開。二分筆要鋪成刷子,不如三分筆容易。所以包世臣特別強調“平鋪紙上”。

簡言之:

“畫有中線”和“邊界雙鈎”都是肉線。

“畫有中線”須筆心聚鋒,或略為開鋒。

“邊界雙鈎”是筆毫平鋪紙上,下壓運筆。

三、毛筆結構對墨色的影響

要寫出“畫有中線”和“兩旁如界”,這毛筆影響很大。

“畫有中線”筆心要聚不要散,那韋誕筆當然比較好,韋誕筆筆心小,是硬毫做的,寫中線有優勢。“兩旁如界”筆心要鋪不要聚,那散卓筆就方便一點。散卓筆筆心大,硬毫少,鋪開就容易。清代流行純羊毫筆,那是有利於肉線的。

清代蘇惇元這樣說:“晉、唐人皆用硬筆濃墨,......宋、元、明人間用軟筆。若用軟筆,則不能用濃墨柔紙,此必然之理也。董思白用羊毫,弱筆淡墨,書綾絹及光紙,然其字外柔而內有骨力。玩其筆畫,當係羊毫中兼兔毫,斷非用純羊毫也。總之,即用軟筆,亦只可用羊毫兼兔毫,若用爛純羊毫,究非書法之正傳。近世人多因用純羊毫之說誤也。”

董思白就是董其昌,思白是他的號。以前我講過,晉唐人用韋誕筆也是兼毫,筆心必須有兔毫,另加青羊毛。現在的純羊毫筆,做得好也有彈性,但筆心也用純羊毫,跟兔毫的分別還是很大的。

书法入门(ID:shufarume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次講到劉墉的書法,劉墉是用紫毫筆、濃墨的。王潛剛《清人書評》說:“清人行書惟劉石庵能集古帖眾長,變化新意,小行書尤妙。楹帖亦有甚佳者,五寸以外之字精神頓減。石庵用紫毫濃墨,其工力非人可及,而紫毫最長鋒不過寸四五分,故其一尺以外大字只可用他種毫筆,不能得心應手。”

韋誕筆筆心用兔毫,兔毫不長,寫不了大字。羊毫筆可以做得很大,各有優點。劉墉寫一尺以上的大字,沒辦法只好放棄兔毫筆,結果就不能得心應手。

书法入门(ID:shufarume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錢魯斯的書法,本來是學唐朝李邕。乾隆年間,他的書法成就逼近劉墉。劉墉去世以後,論者推錢魯斯為海內第一,評價很高。正因為這樣,所以包世臣特地來拜師,請他指點。問題是和劉墉一樣,錢魯斯也是用紫毫濃墨的,對於鋪鋒這件事情,功力就差一些了。聽人說線條雙鈎,魯斯搞了五十年還沒有搞定。

聚鋒和鋪鋒是相對的兩種功夫,包世臣是鋪鋒大王,他後來提倡“萬毫齊力,平鋪紙上”,成為碑派用筆的標準。如果比賽聚鋒寫字,包世臣就望塵莫及了。

下面是重要的話:

簡言之:

晉唐王羲之系統,筆心是以聚鋒為主的。

即使寫粗筆畫,也是肉中有骨。

平鋪紙上,用筆如刷,是清代碑派理論。

在王羲之系統中,聚鋒是常態,鋪鋒只是變化;而碑派用筆中,鋪鋒成了常態,甚至不用聚鋒。這種用筆跟用刷子差不多,所以碑派用筆是帖派的反動。

我這兩堂課只是介紹墨色的變化,並非要你學會用刷子。如果你用筆就是刷來刷去,那不是成功,而是失敗。

謝謝。

本節要點:

“畫有中線”和“雙鈎”都要下壓。

什麼是“綿裡針”和“烏絲欄”。

毛筆結構和筆毫軟硬對墨色有影響。

複習思考:

劉墉用慣紫毫硬筆,換用軟毫大筆不能得心應手。那學書法的人,究竟應該先用什麼樣的毛筆才好呢?

古人說“硬筆用軟紙,軟筆用硬紙”,這是為什麼?如果紙筆的軟硬不配,會不會影響墨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