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白静生老师

    河北师院中文系有很多名师。远的不说,就是20世纪70年代我们在河北师院读书期间,一提起公兰谷、朱泽吉、萧望卿、白静生等老师的大名,都如雷贯耳,令学生肃然起敬。

  2017年9月,一位名叫曾殷的校友在《牛城晚报》发表了一篇《师恩难忘》的文章,回忆给他印象深刻的河北师院中文系的几位老师,其中有朱泽吉、萧望卿、王学奇、韩阙林、白静生、欧阳方润、王惠云、许秀京、张祖彬、赵九兴、常林炎等11位老师。在介绍白静生老师讲课时,文章作者说白静生老师的《司马迁与〈史记〉》,汩汩滔滔,旁征博引,气场极为强大。

中文系1978级校友张丽钧在《眉梢一颗星》文章中,也曾这样讲述白静生老师的上课情景:

  清楚地记得,河北师院的白静生教授在为我们讲授白居易的《卧疾来早晚》时那莫名悲戚的神情。“你看,她是不是快要哭了?”姝文悄声对我说。我盯着虚胖的白先生看,见她苍老的眼睛里没有泪水,却在眉梢挑着一滴亮晶晶的东西,不是汗水(教室里奇冷),更不是倒流的泪水,仿若一颗星,好不神奇!“卧疾来早晚,悬悬将十旬。婢能寻本草,犬不吠医人……”她分明是在背诵了。

  白静生老师1929年6月出生在河北昌黎,1950年毕业于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天津),同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在河北昌黎师范学校、唐山专署教育科任职,1954年8月调到河北师范专科学校(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前身)中文科任教。1988年2月退休,1989年8月14日病逝。白静生老师曾任中文系古典文学副教授、教授,中国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兼任河北省诗词协会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员。在古典文学领域,特别是《史记》研究方面,白静生老师有很深的造诣,取得许多重要成果。著有《班兰台集校注》和有关《史记》研究的论文多篇。1985年,身体多病的她还在《 河北师院学报 》第一期上发表《灵活多彩的“太史公曰”》,就“太史公曰”的论断形式和语体风格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白静生老师勤奋工作,不辞劳苦,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记得白静生老师退休前,虽然身体有病,每天吃药,却一直担任着教学任务,不但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也常有夜大生的课。有一次,入托不久的外孙崔晨病了,女儿又不在身边,如果说她请假或请其他老师代课都在情理之中,可她还是把外孙托付给幼儿园主任安秀清。连续几个夜晚,外孙都是跟着安秀清度过的,只因为白老师坚持不耽误学生一节课。记得还有一次,我在学习古典文学的过程中,就一些问题登门去向白老师求教。当时白老师正在书房写作,她放下手中的书和笔,针对我请教的问题给予热情而耐心的讲解。看见她身体虚胖,额头上也浸出汗水,我深为感动并几次劝她休息,她摆摆手坚持把问题讲完。

在白静生老师的身上,体现出一名人民教师的高尚品质和情操,正如她的词作《 江城子·教师赞 》所言:

楼上栏杆横斗柄,

正人间,鼻息鸣,

万籁俱寂,

伊自伴孤灯。

许身孺子呕心血,

振笔书,目炯炯。

九死不悔继初衷,

鬓霜浓,愈劲挺,

雕琢良材,

他日大厦擎。

百年树人汗滴尽,

苦其中,乐其中。

  白静生老师逝世后,中文系安栋梁老师将白静生的这首词谱上了曲,如下:

当年9月份,也就是白静生老师逝世不久,我见到了这首词及歌谱。反复吟诵中,我对白静生老师的怀念和敬仰油然而生,感情溢满胸膛,提笔写了一篇读后感:

九死不悔继初衷

  这首词,是我院中文系白静生教授逝世前不久而写作的。在这首绝笔词中,作者表达了一个人民教师“许身孺子”“九死不悔继初衷”的思想境界,描写了“伊自伴孤灯”的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抒发了“呕心血”“汗滴尽”,“苦其中,乐其中”的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这既是作者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广大教师的高度赞扬。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人民教师的追求就是“雕琢良材”。新中国成立40年来,人民教师和我们的共和国一样,经历了一场场风风雨雨的磨难,但人民教师的理想追求却“九死不悔”。虽然社会上有些人瞧不起教师职业,认为教师一没权二没钱,但广大教师依然“继初衷”,这种精神实为可敬可叹!

  实现四化,教育是基础。没有教育,社会就无以进步。愿广大教师以实现四化为己任,以培养人才为天职,不为世俗偏见所压倒,“许身孺子”“九死不悔”。

  30年过去了,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北师院也与其他三校合并为新的河北师范大学。但不管时光怎样流逝,人民教师的献身精神不会消失。对于白静生老师,我们会永远怀念她!

(0)

相关推荐

  • 悼念任茂棠老师

    今天在山西大学历史系77级同学群里得知,任茂棠教授于今天凌晨去世,享年91岁.微信里还说,后事一切从简,在家不设灵堂,不发讣告.三天火化,遗体告别仪式殡仪馆只许7人参加.任老师已住院两个半月,没什么特 ...

  • 大学岁月(后记)(三)

    大学岁月(后记)(三) 二.部分新三届朋友点评摘抄 作为同样的一位过来人,读了培坤兄的作品,倍觉亲切,很受感动.多年前的一幕幕场景又十分清晰地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注定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有人 ...

  • 周纪鸿:怀念恩师汤吉夫

    2017年11月19日中午,我刚从秦皇岛市文联讲座回到天津,在微信上惊悉,我亲爱并敬仰的恩师汤吉夫先生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了,简直不敢相信!因为大约1个多月前的9月27日,那是老师81岁生日前一天, ...

  • 命运在这里转折 ——师专生活琐忆(一)

     作者简介 茗香斋主--王锋,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人,1959年10月3日生,蒙古族,1980年毕业于昭乌达蒙族师专中文系,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曾任政协松山区第五.六.七届委员,中国教育学 ...

  • 徐泽林丨信阳师院87级中文(专)同学30年纪念

    看89毕业纪念册有感 (2017年8月20日) 周末休闲在家,整理东西时,发现了1989年6月信阳师院中文(专)毕业纪念册,又仔细拜读老师同学留言,感触良多,特作小诗记之. 看花开花谢, 品聚散离别. ...

  • 钱仓水 | 忆于北山先生

    我先前钻研文体分类,便要搜集相关著述.上世纪60年代初,从报屁股的书讯得知,于北山和罗根泽先生校点的<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已由人民文学社出版,眼睛为之一亮,因为早在中国文学批评史里 ...

  • 王晨:那些年,我们这样走过

    我曾是原廊坊师专的学生,又留校工作近十年,我人生最美好的岁月(1974--1986),是在那里度过的,从哪个角度来说我都很难将之忘怀.一想起她,即思绪如潮,记忆的闸门一经打开,就有了如下星星点点的碎片 ...

  • 【原创】苏州大学学子忆恩师

    岁月悠悠,师恩悠悠. 人的一生中,有一种幸福的恩典叫师恩.因为我们都是吃饭长大的,我们都是读书长大的,我们也都是在老师的恩爱中长大的.这个世界上,老师的爱和恩典是仅次于父母的一种成长陪伴. 天地君亲师 ...

  • [资讯] 廊坊师院教师编著的《荷花淀派名家名作精读》亮相北京书展

    据近日<河北日报>和凤凰网消息,8月22日,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拉开帷幕,我省12家出版传媒单位携1600余种优秀冀版出版物精彩亮相. 本届图博会河北展区的 ...

  • 城市记忆

    (本文作者和成振鹏老师当年的合影) 题   记 年华流逝,热情退却,而其中滋味,欲说还休.是否在庸常忙碌中想起白马轻裘的从前?是否忘记那张笑与泪交织成的坚毅脸庞?是否在清澈的梦境深处,遇见月光下的日记 ...

  • 「高考四十年」永远的回忆——1977年高考之后的回忆

    按语: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四十周年,本栏特推出"高考四十年"专栏.欢迎大家撰写回忆自己的高考岁月.讨论我国的高考制度.人才培养及选拔体制等文章.今特刊廊坊师范学院中文专业78级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