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资料汇编 音乐大家:黄友葵、喻宜萱、郎毓yù秀、周小燕,中国女高音"四大名旦",不分主次,各有突出地方!
讲座
音乐大家:黄友葵、喻宜萱、郎毓yù秀、周小燕,中国女高音"四大名旦",不分主次,各有突出地方!
周小燕
(1917年8月17日--2016年3月4日,享年99岁)出生于武汉,早年曾就学与上海国立音专,师从外籍教授苏石林学习声乐,抗战爆发后,积极参加救亡歌咏运动,演唱了《长城谣》、《救亡三部曲》等宣传抗日救国的歌曲。1938年赴法国留学,1938年年底,进入了巴黎俄罗斯音乐学院学习声乐。1945年在经过七年的辛苦磨练之后,周小燕终于登上了巴黎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初次登台,她便以精湛的技艺和美妙的歌喉征服了挑剔的法国观众。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被誉为“中国的夜莺”。1945年在巴黎国立大剧院登台演出清唱剧《蚌壳》。1947年,周小燕回到了告别九年的祖国,当时中国还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之下,人民仍旧生活在苦难之中,1949年新中国成立,她受聘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师。
先后荣获中国音乐艺术最高荣誉奖“金钟奖”,第14届华鼎奖华人音乐终身成就奖,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国国家军官勋章”等。周小燕的学生:鞠秀芳、张建一、高曼华、刘捷、廖昌永、魏松、雷岩、李彩琴、万山红、杨小勇、般桂兰、李秀英、朱秋玲、王丰、王歌群、张峰、方琼等。1952年,周小燕与张骏祥举办婚礼。张骏祥(1910年12月—1996年),江苏省镇江,内陆导演、编剧、作家,编导《鸡毛信》,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美国耶鲁大学戏剧研究院。学生:达式常。
黄友葵
(1908年4月3日~1990年9月1日),生于湖南湘潭。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被声乐界誉为“四大女高音歌唱家”之一。自幼学习音乐,1927年入苏州东吴大学学习生物,同时进修钢琴。1930年赴美国入亨廷顿大学主修声乐,兼学美术。193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获特立西格荣誉学会会员奖,并参加了芝加哥世界博览会的独唱演出。1933年回国后演出轻歌剧《杏眼》;
1934年春,黄友葵在东吴大学工作的同时,又随苏联著名男低音歌唱家苏石林学习声乐演唱。1939年在昆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声乐教授。1940年在重庆国立音乐院任声乐教授兼声乐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教于南京大学艺术系、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南京艺术学院,1979年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江苏分会主席。代表作《远望姐妮下田来》等,著有《论歌唱艺术》。30年代中期以后一直从事声乐演唱,曾在上海、苏州,南京等地举行独唱音乐会,在歌剧《柳娘》《图兰朵》《茶花女》《蝴蝶夫人》中任女主角。她擅长演唱中外艺术歌曲。黄友葵先后在东吴大学、昆明艺专和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专任教,是我国最早介绍欧洲“美声唱法”的声乐家之一,梅百器当时誉她为中国第一女高音。梅百器(Mario Paci,1878~1946年)意大利人。是傅雷之子傅聪的师父。生于佛罗伦萨。7岁开始在拿不勒斯音乐学校学习钢琴,11岁即登台演出。14岁时去罗马随钢琴家李斯特的关门弟子斯加姆巴蒂习钢琴。1895年曾获得"李斯特钢琴比赛"大奖。次年,在音乐大师普契尼的推荐下,考入米兰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及音乐理论。学成后被米兰著名的三大歌剧院聘为副指挥,使其有机会向托斯卡尼等音乐大师学习技艺。1902年,梅百器开始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
她的演唱含蓄、细腻、深情,音色优美,技巧娴熟;在教学上她不断探索将美声学派同中国民族唱法相结合,寻求实践声乐民族化的途径,并培养出大批声乐人才。她从事声乐教学50年,培养了如张权,魏启贤,马秋华等。著名歌唱家。魏启贤和藏玉琰(三声yan),歌唱多年蜚声中外,还都经常回到黄老师这里来聆听教诲。
喻宜萱
(1909年9月6日-2008年1月8日 )江西萍乡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新中国声乐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上海国立音专,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并创建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在20世纪50年代,喻宜萱为建立和完善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的声乐界培养了几代人才,到晚年却仍在为了音乐发展不遗余力的贡献。著有《我与音乐》《中国歌曲独唱歌曲集》等作品。首届中国声乐“金钟奖”获得者,信仰共产主义。喻宜萱:老师是周淑安。周一生中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歌唱家、音乐家,建国前后著名的中国声乐界有名的人物,就有三人是她的学生———喻宜萱、张权、郎毓秀。
1935年,喻宜萱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生院主修音乐及教育方面的研究生课程,师从意大利美声学派的男中音歌唱家、指挥家E.达德利。留美期间,喻宜萱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在纽约、旧金山等17个城市举行独唱音乐会。从此,喻宜萱名扬海外乐坛。1946年至1948年间,在上海、杭州、南京、武汉、长治、成都、重庆、兰州、新疆以及香港等地多次举行独唱音乐会。
1947年,喻宜萱演唱了《康定情歌》灌制唱片,从此这首歌就传扬全国。1948年至1949年秋,喻宜萱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先后前往德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考察音乐教育,并在巴黎、伦敦举行个人独唱音乐会。1949年10月,喻宜萱回国;11月,应邀赴中南海怀仁堂进行演出,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50年,任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授兼声乐系主任。
1951年,随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赴捷克斯洛伐克参加“布拉格之春”音乐节,在布拉格及其它城市进行巡回演出。
1950年以来,喻宜萱陆续培养出聂中明、黎信昌、张凤宜、李双江、谭雅涛,文征平、吴雁泽、胡静华、周美玉、刘育芳、李兴伦、刘淑芳,汪明洁等歌唱家和教学骨干。1953年冬,喻宜萱与周小燕等一起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演出。喻宜萱还曾先后同梅兰芳、马思聪、老舍、巴金、阳翰笙、王昆、郭兰英等人参加“布拉格之春”音乐节。1979年,喻宜萱70岁生日时,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主办了她的学生专场音乐会,不少弟子已成为蜚声中外的歌唱家。她80大寿前后出版了著作《我与音乐》。1999年,中央音乐学院为祝贺她90华诞,出版了画册《岁月回眸》。同年9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的陪同下,来到喻宜萱家,祝贺她90岁生日。2008年1月8日,喻宜萱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喻宜萱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艺术造诣,早在30年代即成为中国乐坛上富有盛名的抒情戏剧女高音。她的音色饱满洪亮,气息控制稳定,运用自如,音质柔润,色彩浓郁,富于抒情戏剧性,演唱风格朴素严谨又不失热情奔放。她演唱的曲目中外并蓄,重视表现不同作品的艺术风格,尤其重视现代创作歌曲和民间歌曲。喻宜萱长期从事声乐教育,致力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教学体系,培养了不少具有较高水平的声乐人才,并在声乐理论研究和声乐教材建设上多有建树。欣赏喻宜萱演唱的《桂花开放幸福来》等歌曲。
郎毓秀:上海国立音专,
(1918.11.04~2012.07.07)生于上海,祖籍杭州。中国女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被声乐界誉为“中国四大女高音”之一。被誉为中国音乐界泰斗级人物。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代表作品《天伦》《乡愁》《早行乐》《满园春色》《飘零的落花》等。同时从事电影录音和演唱活动。1934年入上海国立音专,师从周淑安、外籍声乐教授苏石林等主修声乐。1937年8月,郎毓秀登上了意大利的威尔第伯爵号海轮奔赴欧洲,赴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主修声乐。1941年,郎毓秀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国,在上海、天津、北平等地举行独唱音乐会。
因在北平无法忍受“亡国奴”的屈辱生活,郎毓秀与丈夫肖济悄悄离开沦陷的北平,几经周折,到达了西安,1945年定居成都。1946年,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深造,进修声乐。1948年回国。先后在成都华西大学音乐系、西南音乐专科学校任教授。任华西协合大学音乐系教授、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四川音乐学院任教。1953年,郎毓秀参加第三次赴朝鲜慰问团四个月之久。郎毓秀同小提琴家张季时和钢琴伴奏石中强赴西南三省演出。期间逐渐改变了以西洋唱法为主的风格,先后学习了民间的京韵大鼓、四川清音、京剧、评弹、粤剧的唱腔。1981年冬,63岁的郎毓秀开始了她的“告别舞台音乐会”,走遍7大城市(昆明、重庆、成都、北京、天津、上海、武汉),举行了17场演出。1987年冬和1988年9月,郎毓秀两次应邀去美国纽约担任罗莎·庞赛尔国际声乐比赛评委。
1993年6月,美国休士顿《国际日报》刊载了中国著名女声乐家郎毓秀76岁高龄登台演唱60年前唱红的《天伦歌》,演出时由其子萧楫指挥,其女萧桐钢琴伴奏,还有她的学生赶来同台演唱,在休士顿乐坛上创下了一台母女儿子、师生同台演唱的纪录,为祖国争得荣誉。2001年5月,郎毓秀获得了由中国文联及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颁发的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2012年7月7日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94岁。
著名的《天伦歌》就是由她首先唱开的。深得好评。郎毓秀的音色优美圆润,吐字准确清晰,行腔委婉,对语言深有考究,善于从整体上提示歌曲的内容,表达不同的艺术风格。她还长期向戏曲艺人潜心学习,为探索中西结合的演唱方法做出了努力。30多年来,郎毓秀除了培养出一批歌唱人才之外,还从事有关音乐专业的编译工作,将西方声乐理论系统地引入中国。
讲座精索版
音乐大家:黄友葵、喻宜萱、郎毓yù秀、周小燕,中国女高音"四大名旦",不分主次,各有突出地方!
周小燕
生于武汉,早年曾就学上海国立音专,师从外籍教授苏石林学习声乐,抗战爆发,积极参加救亡歌咏运动,演唱了《长城谣》《救亡三部曲》等宣传抗日救国的歌曲。1938年赴法国留学,年底,入巴黎俄罗斯音乐学院学习声乐。1945年经过七年辛苦磨练,周小燕终于登上了巴黎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初次登台,她便以精湛的技艺和美妙的歌喉征服了挑剔的法国观众,被誉为“中国的夜莺”。1947年,周小燕回到了阔别九年的祖国,当时中国还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之下,1949年新中国成立,她受聘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师。她先后荣获中国音乐艺术最高荣誉奖“金钟奖”,第14届华鼎奖,华人音乐终身成就奖,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国国家军官勋章”等。周小燕的学生:鞠秀芳、张建一、高曼华、刘捷、廖昌永、魏松、雷岩、李彩琴、万山红、杨小勇、般桂兰、李秀英、朱秋玲、王丰、王歌群、张峰、方琼等。1952年,周小燕与张骏祥结婚。张骏祥,江苏省镇江,内陆导演、编剧、作家,编导了《鸡毛信》,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美国耶鲁大学戏剧研究院。学生:达式常。
黄友葵
生于湖南湘潭。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被声乐界誉为“四大女高音歌唱家”之一。自幼学习音乐,1927年入苏州东吴大学学习生物,同时进修钢琴。1930年赴美国入亨廷顿大学主修声乐,兼学美术。193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获特立西格荣誉学会会员奖,并参加了芝加哥世界博览会的独唱演出。1934年春,黄友葵在东吴大学工作的同时,又随苏联著名男低音歌唱家苏石林学习声乐演唱。1939年在昆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声乐教授。1940年在重庆国立音乐学院任声乐教授兼声乐系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教于南京大学艺术系、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南京艺术学院,1979年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代表作《远望姐妮下田来》等,著有《论歌唱艺术》。30年代中期以后一直从事声乐演唱,曾在上海、苏州,南京等地举行独唱音乐会,在歌剧《柳娘》《图兰朵》《茶花女》《蝴蝶夫人》中任女主角。她擅长演唱中外艺术歌曲。
黄友葵是我国最早介绍欧洲“美声唱法”的声乐家之一,梅百器当时誉她为中国第一女高音。梅百器(Mario Paci,1878~1946年)意大利人。是傅雷之子傅聪的师父。生于佛罗伦萨。7岁开始在拿不勒斯音乐学校学习钢琴,11岁即登台演出。14岁时去罗马随钢琴家李斯特的关门弟子斯加姆巴蒂习钢琴。1895年曾获得"李斯特钢琴比赛"大奖。次年,在音乐大师普契尼的推荐下,考入米兰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及音乐理论。学成后被米兰著名的三大歌剧院聘为副指挥,使其有机会向托斯卡尼等音乐大师学习技艺。1902年,梅百器开始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
她的演唱含蓄、细腻、深情,音色优美,技巧娴熟;在教学上她不断探索将美声学派同中国民族唱法相结合,寻求实践声乐民族化的途径,并培养出大批声乐人才。她从事声乐教学50年,培养了如张权,魏启贤,马秋华等著名歌唱家。魏启贤和藏玉琰(三声yan),歌唱多年蜚声中外,还都经常回到黄老师这里来聆听教诲。
喻宜萱,演唱会最多
(1909年9月6日-2008年1月8日 )江西萍乡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新中国声乐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上海国立音专,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并创建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在20世纪50年代,喻宜萱为建立和完善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的声乐界培养了几代人才,到晚年却仍在为了音乐发展不遗余力的贡献。著有《我与音乐》《中国歌曲独唱歌曲集》等作品。首届中国声乐“金钟奖”获得者,喻宜萱:老师是周淑安。周一生中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歌唱家、音乐家,建国前后著名的中国声乐界有名的人物,就有三人是她的学生———喻宜萱、张权、郎毓秀。
1947年,喻宜萱演唱了《康定情歌》灌制唱片,唱红。1949年10月,喻宜萱回国;11月,应邀赴中南海怀仁堂进行演出,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50年,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兼声乐系主任。
1951年,随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赴捷克斯洛伐克参加“布拉格之春”音乐节,在布拉格及其它城市进行巡回演出。1950年以来,喻宜萱陆续培养出聂中明、黎信昌、张凤宜、李双江、谭雅涛,文征平、吴雁泽、胡静华、周美玉、刘育芳、李兴伦、刘淑芳,汪明洁等歌唱家和教学骨干。1953年冬,喻宜萱与周小燕等一起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演出。喻宜萱还曾先后同梅兰芳、马思聪、老舍、巴金、阳翰笙、王昆、郭兰英等人参加“布拉格之春”音乐节。她80大寿前后出版了著作《我与音乐》。1999年9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的陪同下,来到喻宜萱家,祝贺她90岁生日。2008年1月8日,喻宜萱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喻宜萱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艺术造诣,早在30年代即成为中国乐坛上富有盛名的抒情戏剧女高音。她的音色饱满洪亮,气息控制稳定,运用自如,音质柔润,色彩浓郁,富于抒情戏剧性,演唱风格朴素严谨又不失热情奔放。她演唱的曲目中外并蓄,重视表现不同作品的艺术风格,尤其重视现代创作歌曲和民间歌曲。并在声乐理论研究和声乐教材建设上多有建树。欣赏喻宜萱演唱的《桂花开放幸福来》等歌曲。
郎毓秀:
(1918.11.04~2012.07.07)生于上海,祖籍杭州。中国女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被声乐界誉为“中国四大女高音”之一。中国音乐界泰斗级人物。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代表作品《天伦》《乡愁》《早行乐》《满园春色》《飘零的落花》等。同时从事电影录音和演唱活动。1934年入上海国立音专,师从周淑安、外籍声乐教授苏石林等主修声乐。1937年8月赴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主修声乐。1941年,郎毓秀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国,在上海、天津、北平等地举行独唱音乐会。
因在北平无法忍受“亡国奴”的屈辱生活,郎毓秀与丈夫肖济悄悄离开沦陷的北平,几经周折,到达了西安,1945年定居成都。1946年,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深造,进修声乐。1948年回国。先后在成都华西大学音乐系、西南音乐专科学校任教授。任华西协合大学音乐系教授、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四川音乐学院任教。
1953年,郎毓秀参加第三次赴朝鲜慰问团四个月之久。郎毓秀同小提琴家张季时和钢琴伴奏石中强赴西南三省演出。期间逐渐改变了以西洋唱法为主的风格,先后学习了民间的京韵大鼓、四川清音、京剧、评弹、粤剧的唱腔。1981年冬,63岁的郎毓秀开始了她的“告别舞台音乐会”,走遍7大城市(昆明、重庆、成都、北京、天津、上海、武汉),举行了17场演出。1987年冬和1988年9月,郎毓秀两次应邀去美国纽约担任罗莎·庞赛尔国际声乐比赛评委。
1993年6月,美国休士顿《国际日报》刊载了中国著名女声乐家郎毓秀76岁高龄登台演唱60年前唱红的《天伦歌》,演出时由其子萧楫指挥,其女萧桐钢琴伴奏,还有她的学生赶来同台演唱,在休士顿乐坛上创下了一台母女儿子、师生同台演唱的纪录,为祖国争得荣誉。2001年5月,郎毓秀获得了由中国文联及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颁发的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2012年7月7日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94岁。郎毓秀的音色优美圆润,吐字准确清晰,行腔委婉,对语言深有考究,善于从整体上提示歌曲的内容,表达不同的艺术风格。她还长期向戏曲艺人潜心学习,为探索中西结合的演唱方法做出了努力。30多年来,她除了培养出一批歌唱人才之外,还从事有关音乐专业的编译工作,将西方声乐理论系统地引入中国。
沈大师的学生:程志殷秀梅刘跃金铁霖梁宁迪里拜尔关牧村刘跃 程达黑海涛,范竞马丁毅
李双江,喻宜萱,金铁霖,谭雅涛。谭雅涛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期间经过三位教授,依次是喻宜萱、沈湘和蒋英。蒋英也是谭雅涛所在中央实验歌剧院的同事。
百年张权
2019年
作为“中国民族声乐学派”的开创和实践者,张权虽历经坎坷和罹难,但仍穷尽其生地孜孜以求。
今年是一代声乐艺术家张权的百岁诞辰。作为“中国民族声乐学派”的开创和实践者,她虽历经坎坷和罹难,但仍穷尽其生地孜孜以求。很多年前,我接触采访过晚年的张权,并与她的大女儿——女高音歌唱家莫纪纲相熟,从而又了解到她母亲的许多过往。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旅美的歌唱家张权和指挥家莫桂新夫妇闻讯后,就急切地回国报效祖国。最初,她被安排在中央实验歌剧院工作。张权担任独唱演员、主演歌剧;而莫桂新则担任管弦乐队指挥。
那时百废待兴,中国歌坛的振兴、发展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和所有从业人员共同追求的目标。但对如何走向世界却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大多数声音认为:全身心地学习西洋唱法和作品,尽力在国际比赛中获奖;许多音乐院校的学生更是深信: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是事业成功的唯一途径。受此思潮和舆论的影响,一般的观众也常常以得奖与否,来衡量一个歌唱者水平的高低。但有着多年海外学习、歌唱体验的张权却认为:这是对声乐艺术整体的误解,如不及时纠正,会导致青年学生走上畸形发展之路,并误导、妨碍人民群众对真正歌唱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张权说:歌唱不是简单、抽象的人声,而是音乐与语言高度结合的表演艺术。
离开民族的语言,当然还包括歌词内容,民族的声乐艺术也就无从存在和发展。作为世界公认的唱法科学的意大利、德国、法国学派,也都是通过自己本民族的艺术,解释、传递给各国听众,并被广泛接受和喜爱,才登上世界舞台的。现今的国际比赛的曲目,绝大多数是西方古典艺术歌曲和歌剧选段,我国选手能获奖,也只说明其在运用西洋唱法解释表达外国声乐作品的艺术水准上,已达到或超越了外国选手。但要整体真正走向世界,还要等到我们把西洋美声唱法的优点,结合我国声乐艺术传统和语言特点,从而形成中国自己的声乐学派,并逐渐被世界接受,直至广泛认可。概言之,就是洋为中用。这就需要我们竭尽全力去探索开创一条适合我国人种和语言特点,借鉴结合西洋科学唱法为我们自己民族所用的一条独到之路。而且,中国歌唱家要走向世界,首先要立足本土,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喜爱,同时还需要我们的作曲家们,谱写更多旋律更美、有着鲜明中国风格的作品。
张权所倡导的“中国民族声乐学派”得到了贺绿汀、周巍峙、李凌等许多音乐前辈的支持。她本人也一直身先垂范。长期从事西洋歌唱的张权,在举办的每场独唱会曲目中,至少有三分之二是中国作品。在她主持哈尔滨歌剧院的那些日子里,创作、移植和复排了大量的民族歌剧,在这些剧目中,她都亲自担纲主演。“文革”后复出的张权担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其间,她旗帜鲜明地亮出了“中国民族声乐学派”这面大旗。眼下,金铁霖、马秋华们更是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地继承高举着这面旗帜。张权策划、组织了举世闻名的“哈尔滨之夏”音乐周;并组建了影响深远的“哈尔滨歌剧院”。前者至今还是东北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而后者则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歌剧人才。张权在艰难的人生时刻,还为中国歌坛留下了重彩浓墨的绚烂华章。(李定国)
那个时代的人,爱国是从骨子里流淌的!致敬那一代的人们!努力的成为他们!
201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