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遮百丑?被“以白为美”绑架的中国式审美

“白富美”、“白幼痩”、“肤白貌美大长腿”……社会对“美丽女人”的定义,总是随着时尚风向的改变和文化交流的加深而不断调整,唯独“肤白”屹立不倒,从古至今,作为汉族的独特审美席卷全国。

如今的影视剧里,无论男女、无论主角配角、无论文生武生,都抹着比肤色浅好几个度的粉底,大灯补光,美白滤镜加持,看起来长得极其相似。白色弱化了立体感,弱化了线条感,弱化了年龄感,人人都是精致的瓷娃娃。

图| 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剧照

你能想象常胜将军肤如凝脂么?你能想象耄耋老人白得反光么?征战暴晒而成的黝黑皮肤、沧桑岁月而得的肤色暗沉,究竟为什么入不了现在主流审美的法眼?

01

“以白为美”古来有之

我国自古就崇尚白皙的皮肤,它作为美丽女子必不可少的特点之一,赞扬于各类文献中:“眉如翠羽,肌如白雪”、“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粉鼻儿倚琼瑶,淡白梨花面”……

著名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声容部》中写道:“妇人本质,惟白最难。常有眉目口齿般般入画,而缺陷独在肌肤者。”意思是女人肤白最难得,有些女人五官绝好,但肤色不白,着实遗憾。

他作为我国古代文人对于女性美观念的集大成者,认为“肤白”是女性美的第一标准,可见“以白为美”的观念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甚至随着主流话语权的扩大而愈演愈烈。

究其原因,古代百姓日日耕作、风吹雨淋,皮肤总是不如读书人和权贵们来得白净。如此醒目的外貌特征,逐渐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肤色黝黑意味着常年下地干活或者在外奔波,肤色白皙意味着养尊处优,不需要出门就能活得很好。

图| 清·陈枚《耕织图》

所谓时尚,所谓风气,常常是底层仰望和模仿上层的结果。

“以白为美”就像女娲的手掌拂过大地,先是涌现等级,然后努力消灭等级。当等级坚如磐石,就用虚假的方式掩盖等级。

于是,古代人们学会了抹粉。上到官宦世家,下到平民百姓,虽然粉质参差不齐、毒性时高时低,颜色却雷打不动地越来越白。

图| 清朝美白粉

《阿房宫赋》有言:“渭流涨腻,弃脂水也。”当时的“粉底”是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因此嫔妃们卸妆后的水会使渭河泛起油腻。

宋代发展出以石膏、滑石、蚌粉、蜡脂、壳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调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明代更新技术,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炼而成“珍珠粉”;清代则直接用珍珠加工而成“珠粉”,或用滑石等细石研磨而成“石粉”等。

唐代医学家王焘在《外台秘要》里记载过一篇“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也就是武则天的美白秘籍:

五月五日采集益母草,根上不能带土。晒干,用泥炉烧成灰,用水搅和,发酵,捏成鸡蛋大小的团子,再晒干,再用炉子烤,烤出白色。最后用玉锤研碎,过筛,连续研三天,得到成品。据说用它洗脸洗手,可以使皮肤白嫩。

图| 武则天画像

延续到今天,大多数女性仍然会在“不假白”的范围内,尽量选择更白的粉底色号。而之所以不盲目追求最白色号,只是因为那样“不自然”,而不是“不好看”。

短暂的肤白还不够,我们还会服用各种美白药丸,涂抹美白护肤品,奢求美白“由内而外”。

看,我们比历朝历代的古人聪明多了,她们覆盖拙劣的“假面”,我们则想让“假面”成为真正的自己。

图| 宋·苏汉臣《妆靓仕女图》

明清时候,京剧脸谱的形制基本确定,红脸象征忠义血性(如关公),黑脸象征严肃睿智,或威武有力(如包拯、张飞),蓝脸象征性格刚直(如窦尔敦),白脸表现奸诈多疑(如曹操)。

涂抹千年的“白脸”最终被文化先行者识破,随手甩上一顶“奸诈多疑”的帽子,帽子上横竖写着“欺骗”二字!

图| 曹操脸谱

02

“以白为美”东西有之

不仅中国,“美白”其实是全世界的母题。从古至今,人们趋之若鹜。

无论是古希腊以铅制成的铅白、造成伊丽莎白一世血液中毒的“威尼斯白粉”,还是放血术、水蛭吸血术,或是用恶臭的“鳄鱼粪”敷脸,都表现了欧洲人对“白”的病态苛求。

图|《伊丽莎白》剧照

即便是黑皮肤的非洲人,也加入“美白大军”久矣。

非洲的尼日利亚、多哥、南非和马里,分别有多达77%、59%、35%和25%的女性日常有使用美白产品的习惯。而且对“美白”的追求不分年龄段,老一辈倾向于外敷,年轻一辈则采用服药加注射这种更加“彻底”的美白招式。

图| 非洲人在漂白皮肤

不同地区追求肤白的理由不同,欧洲人认为苍白、半透明的肌肤意味着身体健康、血统高贵,尤其对女性而言,它是青春、生育能力和贞操的标志。

黑人则是受到白人奴隶主和殖民统治者的影响,认为较浅色的皮肤才能获得尊重。

和中国一样,“美白”在各地都是一种被人认可的捷径。“肤白”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社会地位。被这样的思想浪潮裹挟,不追求美白的、“顺其自然”的人们,便成了异类。

左上图| 日本《源氏物语》插图

右上图| 欧洲《白雪公主》插图

左下图| 日本艺伎 右下图| 白皇后

03

究竟该以何为美?

吉克隽逸和王菊的小麦色皮肤几乎人尽皆知,凡是提及,必然夸奖。什么“勇敢做自己”、“打破女性刻板印象”、“自信就是美丽”……看上去极尽溢美之词。但几年过去了,“美黑”圈子还是只有这两人,夸赞的话术循环往复。

无人跟随,大家都在看热闹,装模作样鼓个掌,然后退回人流深处。影视剧里的滤镜还是一如既往地白,P图工具里的美白指数还是习惯性拉满,什么都没有改变。

因为“特例”永远不是主流,逆水行舟太难了。但主流在最初的时候永远是“特例”,只要方向正确,符合社会和人类的自然发展规律,它总会慢慢被时代跟上。

如今,社会上倡导“审美多元”的声音越来越频繁地传出,也时常有全新的、“不符合大众审美”的形象出现。不仅有不白的,还有不瘦的、不高的……各种各样,鲜活可爱。

左图| 小麦色的吉克隽逸

右图| 宽眼距的雎晓雯

图| 可可爱爱的贾玲和辣目洋子

图| 中性风的李宇春和刘雨昕

当“美”不再千篇一律,我们的目光就不会再紧盯外貌。当注意力集中在品质和性格上,我们就能从肤浅且官方的“感官美”,进入到深层次的“精神美”与“文化美”的体验中去。

大概没有人会觉得花木兰逊色于四大美女,因为她代父从军,勇敢刚毅,忠诚孝顺。即便满脸尘土,不修边幅,也毫无疑问是“美”的。这种美完全无关于长相,无关于地位,甚至无关于性别。

图|《花木兰》剧照

感动中国的“最美乡村教师”、“最美逆行者”、“最美铁路人”等,也绝不是通过外貌评判,而是看到了人的内在美。他们或无私奉献,或兢兢业业,或坚守国土。在认识到他们“美”的瞬间,很多人得到了救赎。这就是“美”的价值,这就是“美”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图| 乡村教师

同样道理,为了梦想风雨兼程的人不美么?经营好自己幸福小家庭的人不美么?微小却努力的普通人不美么?

当“美”不再局限于外表,我们才能真正看见“美”。

图|《最美逆行者》宣传照

皮囊只是“假面”,它带来的成功既不必然,也不持久。依赖这条“捷径”看风景,看到的都是伪善和片面。忘掉那些禁锢千年的、关于“美”的统一标准吧,让品质和性格发出光来,一切只在于你喜不喜欢、你的灵魂是否充实。

希望你能在不迎合、不反叛的情绪中做自己,悦纳独属你的美丽,感受真实的快乐。

你我先行,时代随后跟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