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 | 交易鬼才杰西·利弗莫尔:三次违反原则导致交易惨败
很快,他就发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天赋,开始了自己的交易生涯,当年就获得了人生第一个1000美元,相当于现在的20万美元以上。1893年,利弗莫尔获得了人生第一个1万美元。随即,他离开波士顿,进军华尔街所在的纽约。
一天晚上,利弗莫尔得知,棉花大王帕西·托马斯想轧空棉花,岂料在3月份的棉花上爆了仓。
托马斯的消息激发了利弗莫尔对棉花的兴趣。乘专列回纽约的路上,他仔细研究了交易报告,显然大家都重磅打压7月的棉花。于是他开始买入棉花,心里清楚空头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平掉空仓。5月份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多12万包棉花。不久市场就转而上涨,但交易量增长缓慢,利弗莫尔现在是重仓,时间急迫很难脱手。
利弗莫尔表演了他的拿手绝活:周六最后的10分钟,他突然出击,一下发出四个指令,各买进5000包,在闭市前价格一跃上涨了30点。利弗莫尔知道伦敦市场周一会追涨,保持与纽约市场一致。他明白自己的境地:正在按阻力最小的轨迹前进。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手里拿的是巨大的,很难平掉的持仓。
他的策略生效了,伦敦棉花强势高开,不是30点,而是50点。芝加哥也表现强劲,但还不足以全部消化他巨大的持仓,他有点担心了。第二天上班路上,他遇到一位朋友,给他看了《纽约世界》的头条,标题赫然是“杰西·利弗莫尔轧空棉花七月合约”。
利弗莫尔声称对报道毫不知情,但很多人都持肯定态度。不管怎样,反正机会来的时候他抓住了。利弗莫尔的声望与日俱增,有一些故事是真的,有一些是经过华尔街街头巷尾的口口相传,有捏造和修饰的成分。利弗莫尔对此只是摇摇头,暗自笑笑,沉默,悄然如故。
他自我感觉良好,对成就暗自得意,毫无察觉史无前例的大灾难正步步逼近,迫在眉睫。
“棉花大王”和“小豪客”
一天,利弗莫尔和朋友布拉德利到酒吧喝酒。“棉花大王”托马斯也独自在另一桌喝酒。利弗莫尔说:“棉花大王太可惜了。”
“是呀。他曾是我们最好的客户之一。”布拉德利接着他的话说,“我很喜欢他。我们都明白他等重整旗鼓了才会再坐到赌桌上,但随时欢迎他来吃吃喝喝。”
他们随之转移了话题。布拉德利喝完他的苏打水就离开了。托马斯走过来说:“一起喝一杯吧,利弗莫尔先生?”
两人交谈甚欢,托马斯最后道出来意,“我有一些打算,就开门见山直说了吧。我们合伙操作棉花期货吧。”
“这太看得起我了。如果我要找人合伙的话,可能就只能找你了。但你肯定知道,我一向都是单干,将来也是。我知道你想成为棉花市场的霸主,我也久仰你的本事。但我只一个人干,这是我的原则。”
他很长时间都没有开口,而是仔细打量利弗莫尔—身穿黑色丝绸燕尾服,金黄色的头发向后梳,牙齿洁白整齐,蓝色的眼睛炯炯有神。随后他笑了,对这个年轻人说:“那也不妨碍我们成为朋友吧?”
第二天晚上,他们共享晚餐。二人相约去浪花酒吧喝酒,到沙滩上散步,或坐在舞厅欣赏乐队的演奏,最后两人成为亲密的朋友。“棉花大王”和“小豪客”,只要他们一出现在人群里,所有人都在交头接耳。
听信小道消息
“棉花大王”向“小豪客”介绍了美国棉花期货的历史,世界范围内棉花需求的根源、满足日渐高涨需求的棉花的来源、埃及新开辟的棉花产地以及其效果如何、是否会影响整个世界的棉花贸易,如此这般,事无巨细。这是一堂完整的、深入的大学高级棉花课,任课教师为这行业最厉害、声望最高的专家。
利弗莫尔洗耳恭听,聪明绝顶的脑袭无一遗漏。但有个问题,利弗莫尔对这位多学的朋友并非言听计从,他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利弗莫尔只看市场行为、市场的真相是什么,而不理会棉花行业的基本原理,他不追究市场行为发生的原因,而是尽量预测市场未来的行为,只在乎市场每天的情况,只听着纸带说什么了——现在情况怎样,价格几何。
他还认为,市场不会按照已知的情况运行,而是按照未来的情况运行。甚至那些连专家当时都未知的因素。市场一直都是掰玉米的猴子,只看重还没到手的下一个。他不认为市场会按照合理的基本因素运行,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感情战胜理智。
而且据他观察,纸带常常不听棉花专家的指挥。利弗莫尔内心还为一个小问题绞尽脑汁:“棉花大王”破产了,如果他无所不知,怎么还会破产?利弗莫尔也破产过,但不同的是他知道自己并非无所不知。他对市场的研究结果是,市场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不是你让它怎么样它就怎么样,而且你还没办法一下子搞明白为什么。尽管如此,利弗莫尔还是集中精力,想要长点见识。
利弗莫尔一直只身作战,不加宣扬。他几经生死才研究出自己的交易规则。但人不是机器,无法一直控制感情,抑制内心的冲动,难免有恐惧和贪婪。尽管他早有防范,但不久就在“棉花大王”的威力下俯首贴耳。
他谆谆教导的那些棉花市场信息不容置疑、合情合理,而这边利弗莫尔对商品市场行为的认识少得可怜。利弗莫尔是个投机商,从业16年,对棉花的了解不比对钢铁、煤炭、玉米、燕麦、小麦或其他任何商品多,但对市场如何行动、有何反应胸有成竹。
利弗莫尔也把市场运行情况和棉花大王介绍的信息进行了对照。他开始认为:“可能我做交易时真的思考不周,可能分析市场运行还有更好的办法。”
而且,棉花大王有获取信息的绝招。他在南部的棉花种植园安插了很多间谍,能了解生产情况。基于这些事实,用什么办法做交易似乎一目了然——市场的涨跌看的是未来供需量的内幕消息。每个精明的律师、哲学家、销售员甚至骗子都知道,说服别人先要让他们相信基本事实,认可基本前提条件,他们就会相信最终结论,推理过程显然合情合理。一旦利弗莫尔承认了棉花大王“秘密”情报的威力,也就和棉花大王一样相信了结论。
这是利弗莫尔一生最有价值的课程之一。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向谁透露过他的操作,而且他会告诫别人千万别把自己的交易情况和秘诀告诉别人。
未抛亏留赢
利弗莫尔结识棉花大王的时候,看空棉花合约,持有少量空仓。二人交流大约一个月后,他扭转了自己的看法。他经常基于演绎法扭转自己的股票头寸。“如果我错以为股票会上涨而买空,那么卖空就肯定没错,根据就是股市历来不上涨就最有可能要下跌。”
他大举入市,买了6万包棉花,既然他已经违反了不采纳小道消息的重要原则,索性就违反到底,试试另一种玩法。棉花合约价格与他的预期相反,因此他接着购入,要将价格拉低,因此没有卖出或降低仓位。然后他又大笔购入小麦,这次有了收益。他还是持续购买棉花,囤积了15万包。
然后他又违反了一条原则。保证金不足,他还持有一再亏损的棉花,反而卖掉了盈利的小麦。切记“抛亏留赢”,虽然明知这条原则,但他并未遵守。他一平仓,小麦就涨了20美分,他少赚了800万美元,这个事实更加动摇了他的判断。判断完全错误,他的信心也彻底丧失,反常行为愈演愈烈。
他买了更多的棉花,觉得该见底了,但事实恰恰相反。破产的时候他还有44万包未脱手,这才一下明白自己有多傻了。平仓之后,损失百万。投入300万元,收回30万元,巨亏270万元。
他被棉花大王和他的理论带到了泥沟里。利弗莫尔明白棉花大王本人都没因此受益,但他个人的魅力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听到他的棉花市场理论,不由自主地信服了,他在精神上就战胜了利弗莫尔。棉花大王就是杰西·利弗莫尔此次毁灭的导火索。
利弗莫尔却对棉花大王恨不起来。他觉得他重蹈覆辙了,这是听信小道消息的另一种形式。上一次他并没有好好吸取教训。后来利弗莫尔想通了,棉花大王提供的是“狡猾的消息”,精密设计、完美展现、好心好意、绝无私利,非常诱人。价值300万的教训。
成为情绪的傀儡
百万富翁做了还不到一年。他被迫卖了安妮塔·威尼斯、河岸街的公寓以及里面的精致摆设。谁都知道棉花大王破产了,就是因为3月份的棉花合约,他为什么会步棉花大王的后尘?利弗莫尔就只能昙花一现,就和华尔街众多的“小奇迹”一样——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华尔街街头巷尾都在纳闷:“这个交易高手到底怎么了?”
利弗莫尔眼下需要钱重回宝座,要很快赚回来。然后他又犯了一个错,又违反了一项原则。他想让市场把吃了他的吐出来。他满怀复仇的怒火回到市场,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的交易能力受到了影响,自己成了情绪的傀儡。他不应该重回市场,而应该远离市场,等待情绪恢复平静。但是他依然坚信自己是众所周知的操作老手,随而鲁莽行事,输掉了老本;他还不善罢甘休,去向支持他的人借钱。
几个月后,他最后算了一笔账,欠经纪人和债主的钱远远超过100万了。这下不仅自己300万的积累没了,还又欠了100万。“有个操盘手。”他自我反省,“手臭死了。”
在芝加哥,利弗莫尔精神一度崩溃。他研究过自己的交易记录后,心情更是雪上加霜。棉花惨败后做的几笔交易荒谬至极,完全是另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根本就不像是他的手笔,就像一个疯了的赌徒,甚至还不如他小时候的手法。他的信心完全丧失,难以恢复平静。
几个月后,他最后还是鼓起勇气,分析了自己的擅自妄为,并极力不去烦恼过去的蠢事。利弗莫尔需要了解自己个性中人性的一面——情绪和感情,虽然他一生都拒绝这样做。他清楚市场的技术面,但还不了解自己的情绪。他怎么能摒弃自己的市场原则、自己的交易理论、自己千辛万苦一点一点积累的原理。他的疯狂行为不仅在经济上打垮了他,而且在精神上也打击得他一蹶不振,简直是下了十八层地狱!
来源:金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