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中医病名溯源、生理病理、方药简析

现代医学认为多汗症(Hyperhidrosisi,HH)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汗腺分泌过多的一种疾病。一般来讲引起多汗的原因无非功能性与器质性两类。功能性多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器质性则多与神经损伤有关。根据病变的范围,又可以分为局限性多汗症和泛发性多汗症。但现代医学尚未就多汗症的诊断标准达成共识。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多汗症多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外用止汗剂、自来水电解、抽脂法、汗腺切除、交感神经切除。

中医对于汗证的认识自《内经》时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医家对于汗证的治疗积累了大量临床宝贵经验,因疗效确切,至今仍为临床广泛应用,值得总结学习并加以推广。本文将从汗证的病名溯源、生理病理、方药分析三个方面进行小结,如下:

一、汗症病名溯源

中医对于汗证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至《内经》(成书年代及作者待考),有人统计其中载汗200余处,其中有魄汗、多汗、炅汗、大汗、漉汗、灌汗、寝汗、夺汗、绝汗、漏泄等称谓,这是迄今为止现存文献最早对汗的分类记载。其中魄汗、多汗、炅汗、漏泄等类似于后世之自汗,寝汗则类似于后世之盗汗。

1、汗证

最早完整出现则见于《医学正传》卷之五(公元1515年,明·虞抟),虞抟将诸汗出异常统称为汗证并进行了专篇论述。

2、自汗

首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公元219年,东汉·张仲景):“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仲景所言“自汗”为风温脉证特点,有异于后世之自汗。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又有“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此处自汗为太阳病误用下法后,养正气以汗自出,与后世所论自汗也不同。

3、盗汗

首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也载有相关表述:“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喜盗汗也”。

4、阳汗、阴汗

《景岳全书・杂证谟》卷之十二从集(公元1624年,明·张景岳)“汗证有阴阳。阳汗者,热汗也;阴汗者,冷汗也。人但知热能致汗,而不知寒亦致汗。”“所以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5、偏沮

《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偏沮即汗出偏于半身,即半身有汗,半身无汗。沮,音jǔ,意为阻塞,指无汗的一侧;音jù则意为湿润,指代出汗的一侧。诸家注解不一。马莳注:或左或右,一偏阻塞而无汗,则无汗之半体,他日必有偏枯之患。

6、头汗

指汗出仅在头面部,《伤寒论》中计有10余处涉及到头额部位汗出,如“阳明病,下之,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侬,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等。

7、手足汗

即手足之多汗证。最早见于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卷上:“四肢者,诸阳之本,而胃主四肢。手足汗出者,阳明之证也。”《赤水玄珠》第十一卷则记载:“手足汗乃脾胃湿热内郁所致,脾胃主四肢。亦有肠胃中有实热者,仲景承气症,谓手足濈濈然汗出,乃肠胃热甚而傍达四肢也。”《吴中医集》曰:“又有手足汗,属脾胃虚寒,不能运行津液,乃乘虚阳外越而溢,如阴盛而淫雨滂沱也,其汗必冷,与实热之汗不同。”

8、战汗

即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为正气与邪气相争的表现。正胜于邪,邪随汗解,病趋痊愈。正不胜邪,则战而汗不出;邪盛正虚,汗出可复热,亦可见气随津脱。《广温热论·战汗》:“温证不论初起未传,俱以战汗为佳兆。以战则邪正相争,汗则正逐邪出”;《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曰:“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9、黄汗

首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蘖汁,脉自沉。”《诸病源候论》卷之十二:“此由脾胃有热,汗出而入水中浴,若水入汗孔中,得成黄汗也。”黄汗亦可作为症状出现,如《金匮要略·水气历节病篇》载“历节黄汗出。”

10、红汗

肌衄之别称。见《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血汗者,或有病,或无病;汗出而色红染衣,亦谓之红汗。”《诸病源候论·汗血候》曰:“肝藏血,心主液也汗,言肝心俱伤于邪故血从肌腠而出也”。此外又可为伤寒阳明热盛时的鼻衄,《三指禅》卷二:“伤寒鼻衄,名曰红汗。热随血解,不必止血,亦不必再发汗”。也有泛指一般鼻衄者。《伤寒家秘的本》:“俗人以血为红汗。”

汗出一证,看似寻常,实则繁杂。《望诊遵经》卷下载“诊汗望法提纲”言汗证“有部位之分,有形色之辨。”分类不同,其说各异。文献史载,林林总总,不一而论,举不胜举。又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肺脉软而散者,当病灌汗”。《灵枢·经脉》:“六阳气绝,则阴与阳分离,离则揍理发泄,绝汗乃出。”以上仅上择其要,溯名求源,以了然史记,以利参考。

二、汗症生理病理

正常出汗是人体的生理功能,如《灵枢·五癃津液别》“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对于汗出的机制,《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是为《内经》对人体汗出机理的经典性概括,说明汗乃津液受气取汁变化而出的结果。《温病条辨》卷四:“盖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阳化气,阴成形,津液是汗的基本物质基础,阳气气化功能是汗产生的动力条件。

1、汗与玄府、腠理、气门

1·1玄府  《素问·水热穴论》:“所谓玄府者,汗空也。”“玄”,《说文解字》解释为:“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素问识》卷七引马云:“汗空虽细微,最为玄远,故曰玄。”张景岳在《类经》二十一卷解读为:“汗属水,水色玄,汗之所居,故曰玄府。从孔而出,故曰汗空。然汗由气化,出乎玄微,是亦玄府之义。空,孔同。”玄府不通,闭郁发热,故《素问·调经论》云:“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玄府蔽塞,若见浮肿,故《素问·水热穴论》云:“肾汗出逢遇风,内不得入于脏府,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金元时期医家刘完素则对玄府大力发挥,扩大其运用。《素问玄机原病式》说:“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

1·2腠理  《素问·举痛论》:“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灵枢·决气》:“腠理发泄,汗出腠理,是谓津。”《类经》十三卷注曰:“腠,肤腠也。理,肉理也。”《康熙字典》:“肤腠也,肉理分际也。”腠的意义实际包含了皮肤以及肌肉之间的间隙纹理,这一点是被广泛认可的。清代医著《医钞类编》肢体门载:“腠理,亦曰玄府。玄府者,汗孔也。”是说欠全面。腠理的疏密,直接影响着汗孔的开合及汗液的排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腠理闭,......,汗不出。”《灵枢·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

1·3气门  《素问·生气通天论》:“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王冰注释:“气门,谓玄府也。所以发泄经脉营卫之气,故谓之气门也。”《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卷中直言:“气门,谓玄府,即汗孔。”可见,气门、玄府均为汗孔之谓。唐容川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载述“皮毛属肺,肺多孔窍以行气。而皮毛尽是孔窍,所以宣肺气,使出于皮毛以卫外也。”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气门则为皮毛的重要组成部分。

2、汗与营卫

营卫  出《灵枢·营卫生会》,为营气和卫气的合称。《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卷之二:“营气阴性精专,随宗气以运行于经隧之中,故谓之营行脉中者是也。”“卫气阳性剽悍,不随宗气而行,而自行于各经皮肤分肉之间,故谓之卫行脉外者是也。”两者皆属于水谷精微之气,对内起营养作用者为营,对外起捍卫作用者为卫。津液的充盈和输布是汗出的物质基础,营卫协调运行是汗正常排泄的基本条件。

《景岳全书》卷之十二:“汗发于阴而出于阳,此其本根则由阴中之营气,而其启闭则由阳中之卫气。”《冯氏锦囊秘录》:“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内外卫护,互为滋养,得天地生生之道,而无咎矣。”营卫互根互用,营卫二气和谐,外固皮毛腠理,内充脏腑经络,故《灵枢·本藏》载:“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类经》十三卷:“开谓皮腠发泄,阖谓玄府闭封,皆卫气为之主也。”

《张氏医通》卷九:“汗之源不一,有因于卫气疏者,有因于营气热者,有因于营卫不和者。”营卫失和,营阴失守,卫外不固,则汗出异常。《医述》卷十引娄全善:“卫气虚则多汗,营血虚则无汗。”《医学入门》外集亦载:“荣血阴也,阴主闭藏,故寒喜伤荣而无汗;卫气阳也,阳主开泄,故风喜伤卫而有汗。”

3、汗与五脏

3·1汗与心:心在液为汗

《素问·宣明五气论》:“五脏化液,心为汗。”《类经》十五卷:“心主血,汗则血之余也。”《景岳全书》卷之十二:“汗由血液,本乎阴也。”汗由津液所化。津液与血关系非常密切,二者均为水谷精气所化,是为“津血同源”。津在脉中与营气结合为血;渗出脉外,与营气分开,即为津液。故《灵枢·营卫生会篇》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说。《素问·灵兰秘典论》有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藏神,主神明,汗液的排泄也受心神的影响,故《素问·经脉别论》认为:“惊而夺精,汗出于心。”《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四注解:“血乃心之精,汗乃血之液,惊伤心气,汗出于心,故曰夺精。”《古今医统大全》卷五十一:“心液汗证,人多有之,乃心气溢盛故也,面常发赤。小儿因惊得之,宜用收心气,凉心血。”

3·2汗与肝:肝为汗之调

《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所谓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肝藏血功能正常,汗液化生有源,收摄有度。《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载:“司疏泄者,肝也。”《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九十六曰:“肝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调解促进气血津液正常代谢。肝阴亏虚,疏泄失司,均可见汗出异常。《素问·经脉别论》:“疾走恐惧,汗出于肝。”《罗氏会约医镜》 卷十二:“凡两胁下动辄有汗,此肝虚乘热也,宜养血补肝。”《类证治裁》卷二:“两腋汗,脚心汗,为湿热流注。”

3·3汗与脾:脾为汗之源

《医宗必读》卷一:“后天之本在脾,脾为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胃主纳,脾主运化,胃主降浊,脾主升清,化水谷为气血津液精微,为汗之源。脾胃虚弱,运化失宜,斡旋失司则汗出异常。《素问·经脉别论》:“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摇体劳苦,汗出于脾。”《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五十一:“脚汗为脾经湿热内淫于四肢,故令手足心常有汗,至冬阳气内伏而汗愈多,由此知其湿热内淫也。”《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手足濈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即是正阳阳明胃家实也。”“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必大便初硬后溏。”

3·4汗与肺:肺为汗之司

《素问·五藏生成篇》:“诸气者,皆属于肺。”“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灵枢·痈疽》:“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主行水,主治节,直接关系到全身水液的输布与排泄。肺气不利,宣化治节失常则汗出异常。《素问·咳论》:“皮毛者,肺之合也。”《内经》不言肺汗,《黄帝素问直解》卷三注解曰:“不言肺者,以汗皆出于肺主之皮肤也。”《诸病源候论》卷一:“肺中风,偃卧而胸满短气,冒闷汗出。”《诸病源候论》卷十五:“肺气盛,为气有余,则病喘咳上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踹胫足皆痛,是为肺气之实也。”《笔花医镜》卷二:“肺虚之症,右寸脉必细,其症为自汗。.......气虚表不固也。”《症因脉治》卷三:“肌肉消瘦,咳嗽面红,多汗骨蒸,此肺经阴虚之症。”

3·5汗与肾:肾为汗之化

《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医碥》卷三则直言:“汗者,水也,肾之所主也。内藏则为液,上升则为津,下降则为尿,外泄则为汗。”体内水液的输布、排泄,及其代谢的平衡,有赖于肾气的温煦蒸腾气化作用。劳力过度,肾阴内损等易致汗出异常。《素问·经脉别论》:“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素问·水热穴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张氏医通》卷九:“肾之阴不能退藏于密,则盗汗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大虚劳损,肾气不足,故阴冷,汗液自泄,风邪乘之,则瘙痒。”《赤水玄珠》卷十一:“三焦之火,涸其肾水,沟渠之余,迫而上入于心之分,故发为头汗。”

然五脏之中,汗与心肾关系殊为密切。《难经》四十九难:“肾主液,自入为唾,入肝为泣,入心为汗,入脾为涎,入肺为涕,故知肾邪入心,为汗出不可止也。”《丹溪心法》卷三:“汗乃心之液,而自汗之证,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之者。故阴虚阳必凑,发热而自汗;阳虚阴必乘,发厥而自汗。故阴阳偏胜所致也。”《临证指南医案》卷三亦载:“经云:汗者心之液,又云肾主五液。故凡汗症,未有不由心肾虚而得之者。”“心之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则外伤而自汗。……肾之阴虚,不能内营而退藏,则内伤而盗汗。”

三、汗症证治解析

1、汗症治则汇总

基于汗症的生理病理解析,汗症常见基本治则可以概括如下:益气止汗、滋阴止汗、养血止汗、潜阳止汗、通腑止汗、收涩止汗、调和营卫止汗、清热化湿止汗、活血化瘀止汗、回阳救逆止汗。

2、古今方药分析

(以上图表分析来源:艾志福,汗病中医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以上数据分析来源:韩苗苗,治疗汗证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

临证汗症总以虚证为多。常用药物择要简介如下。

①黄芪,能补脾肺之气,益卫固表,常与牡蛎、麻黄根等止汗之品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若因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而易感风邪者,宜与白术、防风等品同用,如玉屏风散(《丹溪心法》)。《本草汇言》:“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

②白术,对于脾气虚弱,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者,其作用与黄芪相似而力稍逊,亦能补脾益气,固表止汗。《千金方》单用本品治汗出不止。脾肺气虚,卫气不固,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宜与黄芪、防风等补益脾肺、祛风之品配伍,以固表御邪,如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③牡蛎,治自汗,盗汗,常与麻黄根、浮小麦等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方》),亦可用牡蛎粉扑撒汗处,有止汗作用。

④浮小麦,甘凉入心, 能益心气、敛心液;轻浮走表,能实腠理、固皮毛、为养心敛液,固表止汗之佳品。凡自汗,盗汗者,均可应用。可单用炒焦研末,米汤调服。治气虚自汗者,可与黄芪、煅牡蛎、麻黄根等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方》);治阴虚盗汗者,可与五味子、麦冬、地骨皮等药同用。

⑤麻黄根,甘平性涩,入肺经而能行肌表、实卫气、 固腠理、 闭毛窍,为敛肺固表止汗之要药。 治气虚自汗,常与黄芪、牡蛎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方》)。 治阴虚盗汗,常与熟地黄、当归等同用,如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治产后虚汗不止,常与当归、黄芪等配伍,如麻黄根散(《圣惠方》)。外用配伍牡蛎共研细末,扑于身上,可治各种虚汗证。

⑥白芍,敛阴止汗。若外感风寒,营卫不和之汗出恶风,可敛阴和营,与温经通阳的桂枝等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伤寒论》);至于阴虚盗汗,则须与龙骨、牡蛎、浮小麦等同用,可收敛阴止汗的功效。

⑦山茱萸,酸涩性温,能收敛止汗,固涩滑脱,为防止元气虚脱之要药。治大汗欲脱或久病虚脱者,常与人参、附子、龙骨等同用,如来复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⑧酸枣仁,味酸能敛而有收敛止汗之功效,常用治体虚自汗、盗汗,每与五味子、山茱萸、黄芪等益气固表止汗药同用。《别录》:“主心烦不得眠,……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

⑨熟地黄,古人谓之“大补五脏真阴”,“大补真水”。常与山药、山茱萸等同用,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及消渴等。

⑩龟甲,长于滋补肾阴,兼能滋养肝阴,治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者,常与滋阴降火之熟地、知母、黄柏等品同用,如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古今临床选方用药,灵活多变。诸如五味子、五倍子、知母、黄柏、银柴胡、地骨皮、西洋参、太子参、麦冬、黄连、桑白皮、青蒿等,亦为治疗汗证多用药物。

参考资料: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