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历史逻辑还是要讲
【影视锐论】
作者:闫 伟(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部副主任)、朱 斌(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近期,随着《大宋宫词》《上阳赋》《锦心似玉》《燕云台》等剧的热播,古装剧再次引发关注。这些作品大多植根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演绎传奇故事,在彰显文化气质、营构古风意境等方面着实可圈可点,但同时也在“如何处理好创作与史实的关系”方面存在值得商榷之处。
作为广义上古装剧的两种类型,严肃正剧与传奇剧曾经各擅胜场、佳作迭出,前者以严谨的创作态度还原历史,后者尽管虚构却力求艺术表达的真实,使观众在审美需求层面得以有所选择。一段时间以来,荧屏上却滋生出一类有着真实历史背景的“悬浮”古装剧,在明确了真实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前提下,充斥着诸多与史实相悖的“魔改”桥段,造成了时空背景的混沌不清与情节逻辑的纰漏失真,不仅容易对青少年观众的历史认知产生误导,而且这种本想增强历史感的做法其实恰恰破坏了作品的历史感。依笔者所见,古装剧创作要么就彻底架空地讲一个正能量的情义故事,要么就在尊重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建构情节、设置人物。后者尤其应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于再现史实的同时重点在历史的缝隙处施以符合历史本质的艺术创造。
近年来,古装剧的服装造型愈加精致考究,场景道具愈加古香古色,但故事筋骨却显力道不足,套路化的情节设定屡屡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个中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过多地着墨于官场权谋和后宫争斗,而忽视了古代平民百姓的烟火人生与万千气象,导致故事主脉的千篇一律、苍白疲软。事实上,我国的文艺作品自古以来便蕴含着深厚的民间情怀,宋金时期南戏的代表剧目如《张协状元》《赵贞女蔡二郎》等正是因为真实反映了人世的悲欢离合,才牵动了广大民众的情感与心灵,产生了口耳相传、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古装剧营造历史感的要旨不在于聚焦某一阶层,而在于充分体现具有普遍价值、传承意义的民族文化精神。创作者如能立足民间立场的审美形态,以紧接地气的戏剧冲突、朴实熨帖的情节流淌、凡常真切的人物情感表现古代社会大众的人生况味,或是将历史话题沉潜于平凡个体的成长、命运与价值判断之中,而非植入王侯公卿的夙世冤业,或许更容易切合当代观众对历史本真、生活本真的理解与想象,从而产生一种“文随俗远”的民间传播效应。
同历史对话,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古装剧的终极价值诉求应接轨现代语境,让观众跨越时空反观自身,找寻处理现实矛盾的历史经验与智慧。但这种对话绝不是呆滞的、肤浅的,而是有机的、纵深的。需要注意的是,当下古装剧中占据过多篇幅的情爱戏份如不能加以“克制”,只会演化为以“古装”为皮囊的“四不像”,最终呈现给观众的只是“悬疑爱情的戏码”而非“历史的逻辑”。此外,从“宫斗”到“宅斗”所不变的争宠夺嫡的内核,为了展现主人公的“成长”和“独立”不惜拉低他人的智商和情商水平等,均是当下古装剧的创作通病。
“古装”本身就是历史的一种显性符号,因而古装剧无论以何种面目出现,都摆脱不了与历史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古装剧不仅需要在“硬件”上追求高度还原和匠心品质,更需要在“软件”上保持与历史的血脉通联。创作者只有以“大历史观”把握好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在作品中实现历史的整体性、连续性和发展性的辩证统一,才能让古装剧真正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21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