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统编版五下六下国内外经典名著教学的思考
按照昨天我的观点,“经典”就是意义的“经”,生活的“典”。那么关于五下六下的经典名教什么,自然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当然是意义,当然是生活。当然,其次我们还得看编者想让我们教点什么。这次统编版教材的编写有许多来自一线的特级教师参与,所以他们提出来的教什么还是值得我们去重视的。下面我一点点说。
首先看起来是能概括选文的内容。比如《草船借箭》的课后习题第一题就直接提出了“方法”和“目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概括实际上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就像写论文,当我们进行“摘要”时,你会很快发现你这篇论文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其逻辑自洽。同样的,当孩子们能够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时,也基本上能够理解名著的意思了。这个要求在六下变成了写故事梗概,这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在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时,可以教孩子把故事的经过结构化,也就是这个经过是i由哪几个主要的片段过程的。正如《景阳冈》这篇课文将故事的发展顺序用“箭头”结构化出来一样。一样的,教学《猴王出世》《红楼春趣》也可以这样做。这实际上也为六下教学为世界经典名著写梗概奠定了基础。
任何一个文本,它的形式或者轮廓或者梗概实际上已决定了它的意义,意义当然是贯穿在一个个小片段(小标题)当中的。比如喝酒、上冈、打虎、下冈这几个步骤,就能让我们一下子想起了武松这个形象,一个既普通又不平凡的英雄形象。
其次看起来是能够分析人物形象。这是很重要的一环。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很大的气场,因此其特点是丰富的,其内心是复杂的,其性格是鲜明的,其气质是唯一的。而这些都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整个行动轨迹和一些展示出来。比如周瑜见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显得十分高兴。这个“高兴”就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再比如对于武松猜忌店小二这样的表现,我们也会发生多元的解读。而这多元的解读实际上正丰满了人物的形象特点。接着如鲁滨逊这个形象,他冷静的叙述,他不骄不躁地对待困难,他未雨绸缪的智慧,他生活的哲学,都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他是那么伟大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骑鹅历险记》中的尼尔斯在变成了小人之后,他的经历一直在变化,他的思想也一直在变化,这些都从他的动作、心理中展现了出来。《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索亚,也是如此。他们看起来很孩子气的行为,实际上充满了对社会的讽刺。
从思考的角度来说,先了解故事大概,实际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通过对故事结构化的梳理,让我们大致上能够明了名著的意义。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其实是一个演绎的过程,用人物形象让名著的意义更加饱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