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缺乏“维生素T”的孩子,一生都在寻找安全感,很多父母都在后悔
文丨父母堂 编辑丨金雀儿
来源丨父母堂(ID: askjane)
推荐丨布谷学习(ID: iBookgood)
布谷老师
孩子要求父母抱一抱,你会满足ta吗?
不少爸妈常会抱怨:
孩子到了三四岁已经会走路的年纪,还时不时地要求抱抱,爸妈们会担心养成孩子“不独立”的坏习惯,因而拒绝孩子的“拥抱请求”。
多抱抱孩子,难不成还有什么坏处吗?
其实除了吃得饱,穿得暖之外,孩子还需要来自家长的肌肤接触,美国婴幼儿大脑开发专家吉尔·斯坦姆将这种肌肤接触称作“维生素T(Touch/触摸)”,是孩子身心系统发展不可缺少的元素。
无论在哪个年纪,孩子都非常需要来自父母的拥抱。
没有父母拥抱的孩子
真的好可怜
电影《天使爱美丽》里有个有趣的片段:
主人公爱美丽就像所有的小女孩一样,想要常常和爸爸妈妈拥抱。
无奈他的爸爸妈妈为人古板,从来不给她拥抱,除了爸爸每个月都会进行的健康体检。
每当这时她都会心跳加速,爸爸误以为她有心脏病,从此爱美丽和学校绝缘,只能在家上课。
这个片段令人既无奈又好笑,不过却说明了一个事实,小朋友的内心是多么渴望被家长“拥抱”。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指出,安全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建立在孩子幼年时期,特别是在孩子 3 岁前。
因为孩子刚刚从母亲温暖的子宫来到这个世界上,身体的接触无疑是建立安全感的基础。
婴幼儿从一出生就已经学会了通过“触感”感知世界,他们从父母的拥抱和抚摸中获得信息输入,通过两方面的触觉感知,孩子学会了依恋、运动、思考和学习。
蒂法尼·菲尔德(Tiffany Field)博士是迈阿密大学医学院心理学家,担任该学院触摸研究所主任,她做了一项前沿研究:
给弱小的早产儿每天做3次抚触持续10天,与不做按摩的参照组相比,平均多增重47%,而且增重速度更快。
因为皮肤是身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的触摸可以让宝宝的大脑分泌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
此外,心理学家认为,拥抱是宝宝和妈妈培养“安全依恋”的基础。
新生儿的父母们一定会有这样的疑惑:
一、宝宝哭了,抱还是不抱?
二、孩子一哭就抱,会不会宠坏孩子?
研究发现,6个月之前,饿了、尿不湿需要换了、肚子里胀气或者周围任何一点新的变化都会让宝宝啼哭。
这个阶段的宝宝哭了,肯定是有真实的需要,我们在这一阶段及时地满足宝宝的需要不能算“宠”。
婴儿就是这样通过妈妈迅速、稳定和重复的行为来认识自己和妈妈的关系,建立对妈妈的安全依恋,进而建立对外部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在这一阶段若能即时满足孩子的需要,及时地拥抱他,到了宝宝8~12个月的时候,和那些父母反应不及时的宝宝相比,他们反而哭得次数更少。
孩子到了一岁左右,渐渐学会走路。但出门后反而更喜欢让大人抱着了,为什么?
很多大人会把孩子索求抱抱的行为解读为懒、怕累、或者黏人,所以就简单粗暴地让孩子自己走,培养孩子“独立”。
其实我们如果从孩子的身高和视角去想想,1米不到的孩子在路上行走时,看到的都是大人的腿,这对他来说充满着不安全感。
为了寻求安全感,孩子才会提出要大人抱的请求,他们想要从父母这里获得安全感。
此外,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深陷“分离焦虑”,孩子担心自己“行走”后失去妈妈的爱和关注,担心被抛弃,所以他们迫切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确认妈妈对自己的爱。
这时候,我们同样需要尽可能回应孩子的“拥抱请求”,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孩子才会有安全感。
当然,父母在实在抱不动的情况下,也可以和孩子商量:
妈妈就抱你到路灯那里,可以吗?接下来妈妈会牵着你的小手,自己走。
孩子这时候会表现得很听话,自己走路。因为他们的需求被看见,被尊重了。
有奶不一定是娘
上世纪50年代,有一位叫哈洛的美国心理学家,曾经找来了许多的恒河猴做了一系列关于母婴依恋的实验。
为什么要用恒河猴呢?因为恒河猴的基因和人类有高达94%的相同,它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和人类非常类似或相近。
哈洛做的第一个实验是——代母实验。
哈洛把刚出生的小猴子放进笼中,然后用两个假猴子代替母猴。一只假猴是用铁丝做的,胸前安装了一个奶瓶,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另一个假猴是用绒布做的,摸起来比较舒适和柔软。
实验的结果出人意料,所有参与实验的小猴子,都选择了没有奶瓶的“绒布妈妈”。
几乎在所有时间里,小猴都会趴在“绒布妈妈”的胸前,用细瘦的手抚摸她的脸,轻咬她的身体,或在她腹部背部磨蹭好几个小时。
只有在感到饥饿难耐的时候,才会跑到“铁丝妈妈”那里喝奶。而且只要一吃饱,它就会迅速回到“绒布妈妈”的怀里。
有的小猴子甚至饿了也不愿意过去,把身子挂在“绒布妈妈”身上,只把头探到“铁丝妈妈”那里吃奶。
接着哈洛搞了一个恶作剧,他制作了一些发条玩具放进笼子里。小猴子害怕极了,赶忙跳到“绒布妈妈”的身上,紧紧地抱住了她(如下图所见),慢慢地安定了下来。
哈洛又将“绒布妈妈”移到了另外一个房间,继续用发条玩具吓唬小猴子。即使再害怕,小猴子也不奔向“铁丝妈妈”,而是眼巴巴地望着另一边的“绒布妈妈”。
哈洛由此确认,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
母亲总有一天不再分泌乳汁,孩子依然爱着母亲,因为他们感受到爱,保有被爱的记忆,只是形态改变了。
每一次亲子互动,都源自于幼时感受到的温柔抚触。
哈洛写道:“只有奶水,人类绝对活不久”。
对于婴儿的安抚也是一样的道理,在还小的时候,由妈妈给予充分的,温柔的抚触和拥抱。
等到了需要渐渐离开妈妈的怀抱的过渡阶段,很多孩子都喜欢捏个毛毯或者小毛巾。
为何都是选择毛茸茸的东西呢?
因为这是用来替代妈妈的爱抚的,当妈妈不在的时候,摸着小毛毯的触感很像被妈妈抚摸。
这就进一步证明,肌肤渴望对小小孩说很重要。
孩子的肌肤渴望没被满足
后果太可怕了
演员马伊琍曾经发过这么一则微博,说自己非常后悔在大女儿爱马一岁时进行的“哭声免疫训练”,孩子夜哭的时候,应该多给她一些抱抱。
不少父母认为,孩子哭了不抱是一种培养孩子“独立”精神的好方法,其实恰恰相反,0-6个月的孩子如果得不到安抚的拥抱,会对他的一生产生不良后果。
在胡慎之和曾路的《陪孩子读过第一个三年》那本书中,有说过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个30多岁的求助者,经常怀疑妻子有外遇,不信任任何人,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严重到被公司辞退。
妻子带他去看了心理老师。他谈起自己的故事,原来他妈妈是个医生,有严重的洁癖,他出生以后,他妈妈有段时间精神状态很糟糕,每天要花很多时间洗手和打扫卫生。
有很多时间,他已经被饿哭了半个小时,他妈妈却还是依然仪式化的洗完手才去抱她。妈妈没有奶水,冲奶粉喂他,又要来一遍消毒、调制。自然冷却,等他吃到奶,一个小时都过去了。
然而在这一个小时中,妈妈也不抱她,任由她大哭。而且,妈妈还不允许别人抱他,理由是宝宝多哭可以增加肺活量。
于是从4个月开始,他就认人,别人一抱他就哭,只要妈妈抱。
长大成人后的他养成了偏执型人格,现在他对妻子的要求是要立刻满足他的要求,不然就会来时谩骂妻子,甚至动手。
孩子小时候会有“肌肤渴望”,这种需求是非常正常的。
但如果这种“肌肤渴望”在小时候没有被满足,长大后便会固结,成为“肌肤渴望症”,在独处的时候会非常不安,产生强烈的被拥抱的欲望,以及产生更多的心理病症。
布谷老师说
孩子要抱抱,本来就是他的正常需求。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只有7%通过语言沟通,高达93%的沟通是通过非语言进行的。
沟通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肢体语言。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拥抱比任何语言都有力量。
只是一个拥抱,有什么不愿意给的呢?
当孩子伸手希望得到你的拥抱的时候,请满足ta吧!
文章转自公众号:父母堂(ID: askjane)。融合中西,聚集海内外精英家长,开拓国际化教育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