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九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概述
肱骨外上髁炎是指肱骨外上髁桡骨头,肱桡关节滑囊处无菌性炎症而言,常因前臂用力不当,致使前臂伸腕肌起点处肌腱劳损或不完全撕裂所致,属祖国医学的“肘劳”范畴。
症状
肘外侧疼痛,前臂和腕部活动时可诱发剧烈疼痛,如握拳,拧毛巾,扫地等动作,遇寒受凉疼痛时加重,夜间静止时也酸痛。疼痛有时向上臂、前臂或手指放射,但不向拇指放射。严重时,吃饭穿衣均感困难。检查时,肘关节外侧,肱骨外上髁,肱桡关节和桡骨头的前缘局部胀痛,有明显压痛。腕关节背伸时,于手背部加压,也可引起肘部疼痛。
治疗
操作步骤
1、磁圆梅针或梅花针
磁圆梅针中度手法或梅花针重度手法叩刺手三阳经,患处局部3~5遍,至皮肤发红。
2、鍉针
局部寻找压痛点。
3、火针
①细或中火针,点刺压痛点,每处3~5针,速刺不留针,深度1~3分。
②细或中火针点刺曲池,手三里,手五里,速刺不留针,深度3~5分,若点刺压痛点有积液,可拔罐。
疗程
2~3个疗程。每疗程3次,每周3次。
不同的针具有不同的作用和主治,这就是“新九针”的特异性,临证前必须熟练掌握各种针具的用法与主治,才能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针具进行治疗。另外在运用“新九针”时要因证、因人、因地、因时,选用不同针具、不同手法、不同配针、不同配穴的“四不同”辨证观点而施治。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师怀堂先生认为“新九针”的形状不同,其作用也各异,临证时要根据患者的寒热虚实,分别选用不同的针具而调之。先生在运用“新九针”调理寒热虚实证方面有自己的独特经验。
临证善于多针配合以求取得速效、实效。师老认为用针如用兵,不同的针有各自的特异性,同时又有相互配合、相互协同的整体性特点,因此首先要熟悉各种针具的性能与用途,然后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选取不同针具,使它们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以此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新九针”在临床运用时,大多数病症都需要多针配合,但不同体质,不同病情,配针也不同,临证须认真审视,灵活选用,不可拘泥,或单一使用,或多针配合,但也并非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要适可而止,切忌盲从,以防伤及正气,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
作为一名针灸医师应做到精研岐黄,胆大心细,心存仁术,行方智圆,技法熟练,非此者,不是一个好的针灸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