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切击接发球”假动作,林丹都曾被这招晃到过
(李士伟教练)
记得刚学球的时候,教练总是强调:“打准球,打准球(打正球头的侧面或底部)。”今天菜师兄带来的是另一种理念:切击。简单的可以理解为“不翻转拍面 在不用打正球头的情况下击球。今天的素材借用《小球场大名堂》李士伟教练的接发球练习。
视频专辑更新14个视频2020-09-30
一、切击的优点:
(1)动作更简化,不用翻转拍面
(传统的发力方式,一般都带有拍面的翻转,利用小臂的内外旋发力)
(切击,不翻转拍面,直接通过手指挤压或小臂绷紧来击球)
(2)一致性更高,整体动作和搓球极其相似
(搓球有一个端平拍面的动作)
(切击正好利用了“端平拍面”这个架势,在此基础上突然挤压手指击球,动作一致性强,发力隐蔽)
切击的优点是动作比较简洁,同时发力的架势很像搓球,一致性很突出。当然切球也有难度,切太薄太厚都吃不上力,需要良好的球感去掌控。
二、切击操作演示
(1)正拍切击
(正拍,轻切网前近角)
(正拍,切腰部)
(正拍切直线底线)
通过手指挤压轻重的不同,可以打出不同力量的切击球。注意切击底线的时候,往往单独依靠手指力量是不足的,这时往往还需要结合一定的小臂发力。
(2)反拍切击
(反拍切网前对角;这个线路风险大,要慎用)
(反拍切网前对角,角度越大说明切到球头的左侧面越多)
(反拍切追身,这是反拍切击最多的线路,因为发力最自然,顺势而为)
(反拍切对角底线)
反拍切击往往在击球点比较靠身体左侧的位置时使用。操作上来说顺势切斜线使用非常多,切直线相对少。
三、发力原理
(1)利用杠杆原理,手指挤压发力
(前三指是支点,后两指相当于发力点;前三指固定拍柄,后两指以小拇指为主导发力,撬动拍柄)
在实际运用中中指的感受比较特殊,既有明显的固定拍柄的作用,也有参与挤压发力,撬动拍柄的感觉。
(2)手心留空
(发力前,手心一定要留空,留出手指挤压发力的空间)
(3)手指分工要清晰
(前三指重在固定球拍)
(后两指重在挤压发力)
前三指主要负责固定拍柄,做杠杆的支点,后两指挤压拍柄,做杠杆的发力点。
(4)发力大小控制:手指挤压力量的大小和小臂是否助力
(切网前球时:小臂放松 轻快挤压后三指)
(切后场球时:收紧小臂 加力快速挤压后三指)
(想切出攻击底线的平快球,小臂的助力是一个关键,光靠手指积压的力量往往不够)
力量大小的控制首先是看手指,手指轻重的挤压可以打出不同力量的球,另一方面在切后场底线这种需要大力量的球路时,小臂的助力也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