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抓主证用经方的一些体会
《伤寒论》所载的一百一十三方(缺禹余粮一方),为后世采用汤液治病广开了途径,被后人称之为经方。
为什么称为经方的说法很多,简而言之,主要是因为它具有组方严密,用药少而精,疗效迅速等特点。用经方治病,除宿疾大症以外,一般地说,服一、二剂便可收到明显的疗效,所以清人陈修园在《长沙方歌括·劝读》中曾说:“经方效如桴鼓……。”
我个人在临床上的体会是:使用经方,必须抓住主证。
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客观地总结了六经辨证的规律,在每一经中他又详细地确定了主证、兼证、变证和挟杂证的不同证侯,示人临床辨证应先抓主证。主证是纲,纲举目张,抓住主证,对兼证、变证、挟杂证等,自然地也就迎刃而解了。
什么是主证?
主证是指决定全局而占主导地位的证侯而言。以太阳病中风证的桂枝汤为例:其主证是以发热,汗出,恶风为主;伤寒证的麻黄汤是以恶寒,无汗,身痛为主证;少阳证的柴胡汤是以口苦,喜呕,胸胁苦满为主证。这是有关方证中的主证。此外,还有六经为病的提纲主证,如太阳病的脉浮和头项强痛而恶寒;少阴病的脉微细和但欲寐等,也都属于主证范围。
主证是第一位的,它们都反映了疾病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对主证要抓而不放,“擒贼先擒王”。只有抓住了主攻的堡垒,才能有效地战胜病魔。但是,如果我们只抓主证,而置兼证于不顾,就不可能随证应变,也不会把疾病制服。因此,既要抓主证又要顾兼证。主证反映病之常,兼证反映病之变,知常而达变,方符合辨证之法。那么,什么是兼证?举例来说,桂枝汤的主证,如果又出现了气喘或项背强几几,这便是桂枝汤的兼证。
主证和兼证是随六经为病而出现的,它的来龙去脉比较清晰,针对性比较集中而又有规律可循。至于变证和挟杂证则不然,它们不受六经的范围所限制,灵活多变。从表面上看,好象也是从伤寒演变而来,但实际上是仲景抛开伤寒而论杂病的一种方法。
什么是变证?
变证指的是太阳病,或者是少阳病,由于医生的误治,使原有的主证面目全非,此时不能以正证名之,就叫做变证。以太阳病为例:如在治疗中经过或汗、或吐、或下、或温针等种种方法,由于治疗的差错,此时原有的表证已不复存在,产生了另一些新的病证,这些新病与兼证丝毫无关,所以不叫兼证,而叫做变证。
变证由误治而来,是张仲景在伤寒中论杂病的一种方法。为此,对变证也要从辨证出发施治,切不得拘泥于误治而缚住手脚。变证大半是脱离了伤寒,而已属于杂病之范畴。
什么是挟杂证呢?
如在伤寒发病中,挟虚的有小建中汤证、炙甘草汤证,挟实的有大承气汤治宿食,抵当汤之治病血等。总之,由于人的体质不同,所以感邪虽一,发病则殊。因此,在临床上我们不能只在外感上求原因,还必须从内因上找根据。
只有弄清了什么是主证、兼证、变证和挟杂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抓住主证。
01
芍药甘草汤证
有一次我治一位姓贾的男性患者,年有53岁。患者左腿肚子经常转筋,转筋时腿肚子聚起一个硬包,腿不能伸直。同时,大脚趾向足心方向抽缩疼痛难忍。切其脉弦,视其舌红少苔。证为血不养筋,筋脉绌急所致。乃用:白芍24克,炙甘草12克,连服四剂,而获痊愈。
《伤寒论》第29条说:“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本案“脚挛急”是芍药甘草汤的主证,而脉弦、舌红又与其证相应,故用之立即见效。
02
黄连阿胶汤证
其一:有一位姓陈的女青年,25岁,未婚。月经淋漓不止,已有数月。面色发黄,气色不佳,西医检查:血小板减至52,000,其父母忧之,请余为之诊治。切其六脉滑数,舌色红又以舌尖突出。乃问其睡眠,则称心烦难寐,若偶尔得眠,又乱梦纷纭,反增疲倦。索其前服之方,率多温补与固涩之品,亦无效可言。
细究其证,参以舌脉,实为心火上炎,无水以制,故心烦少寐而难眠;心主血脉,火盛则使血不循经,而月经淋漓不止。夫心火之不降,而由于肾水之不升,水火不济,为本证之因。遂用:黄连10克,黄芩6克,白芍10克,阿胶10克,鸡子黄两枚。
此方共服五剂而月经方止,夜间得睡,心烦不发,饮食增加。照方又服三剂,血小板升至13万之多,其病寻愈。
按:《伤寒论》第308条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说明“心中烦,不得卧”为黄连阿胶汤的主证,而脉滑数与舌尖红绛又与其证相符合,故用后不但心烦失眠得效,而崩漏亦随之而愈。
其二,赵生之父,年49岁,因患肝炎病来京诊治。患者最感苦恼的是口中太干,无津液分泌,舌体缺乏滋润,板硬而捲伸不利,言语亦为之不便。其脉沉弦,舌红而苔薄黄。初诊用益胃汤无效,继用白虎加人参汤效亦不显。此证从证候上讲,属阴虚津少似无可疑,然又不效,殊为困惑不解。继问其起居详况,答称夜间睡眠不佳,心烦殊甚,失眠之后而口干则重。于是改用黄连阿胶汤,给三剂即夜间得睡,而口腔之干得滋。
按:此证为心火不解,而肾水不能上升。第一、二次用药未抓住主证故无效。第三次诊抓住心烦、睡眠不佳与舌红的特点,用黄连阿胶汤取效而如此之捷。
03
猪苓汤证
崔某,女,35岁。因产后患腹泻,误以为虚,屡进温补,并无实效。切其脉沉而略滑,视其舌色红绛,而苔薄黄。初诊以其下利而又口渴,作厥阴下利治之,投白头翁汤不甚效。一日又来诊治,自述:睡眠不佳,咳嗽而下肢浮肿,小便不利,大便每日三、四次,无红白粘液与里急后重,以及口渴欲饮等。我听了以后,思之良久,乃恍然而悟,此乃猪苓汤证。《伤寒论》第319条说:“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今主证已见,治当无疑。
遂处方:猪苓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滑石10克,阿胶10克。
服五剂而小便利,腹泻止,诸证悉蠲,以上说明,凡是抓住主证而使用经方,多能收效。然此事亦非易易,往往经过碰壁之后,方始发现主证、修改治法,而转败为胜。可见,要更深入学习前人的系统理论,不断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才能得心应手,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伤寒杂病论》后又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
经方根据组成和功效可以分为14类,包括桂枝汤类、麻黄汤类、葛根汤类、柴胡汤类、泻心汤类、白虎汤类、承气汤类、陷胸汤类、抵当汤类、五苓散类、苓桂剂类、四逆汤类、理中汤类、附子汤类等。
经方治疗现代疾病:如用小柴胡汤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用小建中汤治疗骨髓纤维化、用泻心汤加安宫牛黄丸治疗颅内出血后失忆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等,效果都很显著。
如麻杏止咳片是麻杏石甘汤原方,桂芍镇痫片是柴胡桂枝汤原方,寒喘丸即射干麻黄汤,黄芪健胃膏即黄芪建中汤,一清胶囊和三黄片是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原方,归羊冲剂即当归生姜羊肉汤的药物,健肝乐颗粒即芍药甘草汤。
清肺止咳口服液以麻杏石甘汤为基本方,表虚感冒颗粒即桂枝加葛根汤加杏仁,桂龙咳喘宁胶囊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药物再加杏仁,茵栀黄口服液是茵陈蒿汤去大黄加黄芩、银花。
有些病症,应用经方治疗的效果特别好。比如亚健康状态、睡眠障碍、不良情绪、胃肠功能紊乱、慢性咽炎、某些老年病和女性的疾病等等。
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根据这一定义,WHO进行了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确有疾病的人占20%。其余75%的人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这就是亚健康状态。
经方中,如桂枝汤、四逆汤、桂枝人参汤、甘姜苓术汤、薯蓣丸、肾气丸等,都可以用于调整亚健康状态的调治。其中,桂枝汤是调整亚健康状态的主方。
桂枝汤主要适用于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又感受风寒的人;对于大病之后、产后体质虚弱者,也有良好的效果。
桂枝汤可以用于治疗几十种病症:如不明原因的低热、多汗症、胃肠功能紊乱、妊娠呕吐、虚性便秘、频发性室性早搏、多发性动脉炎、面神经麻痹、偏头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过敏性紫癜、过敏性鼻炎、寒冷性多形红斑、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冻疮、产后发热、阑尾炎、大动脉炎、睾丸炎等。
桂枝汤组成:桂枝15克,生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6枚。煎服法:用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汤的4种禁忌症:表实无汗,表寒里热,不汗出而烦躁,温病初起,见发热口渴,咽喉疼痛,阴虚火旺者忌用。
不良情绪多见于青少年。是指一个人对客观刺激进行反映之后所产生的过度体验。包括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难过、不快、忧郁、郁闷等,都属于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原因:①生活环境不协调②过度的情感刺激③工作学习压力过大④生活作息不规律⑤亚健康状态⑥其他因素
用经方调治不良情绪:①正当宣泄:苦闷时,与亲友聊天倾诉,化解苦衷。②适当控制:不要在火头上做冲动之事。通过听音乐、读书,来化解和转移苦闷不满。③及时察觉:在不良情绪产生前,应及时察觉,想想后果,及时扫除不良情绪的爆发。④充实内心: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爱好、运动、旅游、读书、做慈善等,充实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
治疗不良情绪的经方有①四逆散②栀子豉汤③百合地黄汤④甘麦大枣汤⑤桂枝加桂汤
四逆散方:炙甘草15克,炒枳实15克,柴胡15克,生白芍15克。水煎服。
栀子豉汤:焦栀子15克,香豆豉15克。以水800毫升,先煮栀子得500毫升;内豉,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为二服。温进150毫升,得吐者,止后服。 禁忌症:怕冷、手脚冰凉、大便溏薄的虚寒型失眠不能用。
百合地黄汤:百合30克,生地30克。水煎取汁500毫升,每次25毫升,分两次服用。中病,勿更取。大便当如漆。
百合地黄汤适应人群:①精神、饮食、行动异于常人:沉默少言,欲睡不能眠,欲行不能走,饮食不能吃,寒热似有似无,精神恍惚心烦,或自言自语,口苦,尿赤。舌红,脉微数。②更年期阴虚失眠。③抑郁性精神病,证属于心肺阴虚者。
甘麦大枣汤:炙甘草15克,陈小麦40克,大枣十枚。用水1200毫升,煮取600毫升,温分三服。
适应症:①更年期妇女,以失眠、多汗、身体虚弱者。②女士以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睡眠不实、言行失常、哈欠频作者。注意:重症患者,建议到神经内科或医学心理科进行检测,明确诊断。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觉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睡眠质量下降。
失眠类型:1失眠2过度嗜睡3睡眠呼吸障碍:睡眠行为异常(1睡眠行走(梦游)2睡眠惊恐(梦魇)3不宁腿综合征
许多经方都能调整睡眠障碍,如桂枝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小柴胡汤、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半夏秫米汤、栀子豉汤、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白虎汤、桃核承气汤、下瘀血汤、调胃承气汤、泻心汤、四逆散、四逆汤等。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30克,炙甘草1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
应用要点:胃寒怕冷,心悸喜按,手脚冰凉的虚寒性失眠;对于梦游、梦魇属于阳虚者,也可以使用;桂枝量要大;温服,忌食生冷;午饭后、睡觉前1小时服药。
酸枣仁汤:炒酸枣仁45克,甘草5克,知母10克,茯苓10克,川芎10克。用水1600毫升,煮酸枣仁,得1200毫升,加其他药,煮取900毫升,分温三服。午饭后、睡觉前1小时服用。
应用要点:患者虚弱不眠,心烦不安,舌苔不厚,大便不溏。酸枣仁用量要大。可以生熟各半。严格按照原书煎法。午饭后、睡觉前1小时服用。症状轻浅者,可以服用酸枣饮料。也可用酸枣仁粥食疗。
胃肠道疾病分为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消化性溃疡、胃肠道肿瘤(胃癌、食道癌、大肠癌)、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细菌性痢疾、肠梗阻等。
胃肠道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嗳气、胃胀、烧心、泛酸、恶心呕吐、胃痛、腹痛、腹泻、便秘、呕血便血等。医生常根据这些症状初步判定是否属于胃肠道疾病,也是中医辨证论治、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
能够调治胃肠道疾病的经方非常多。如桂枝汤、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黄芩汤、小建中汤、大建中汤、理中汤、大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麻仁丸、白头翁汤、四逆汤、四逆散、桃花汤乌梅丸等等。
小建中汤:现代用法: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大枣6枚(擘),生白芍30克,生姜15克,饴糖45克。用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加入饴糖,再用小火消解,温服200毫升,一天三服。适应人群:本方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证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禁忌症:呕吐,中满者不宜使用;阴虚火旺者忌用
大建中汤:花椒6克,干姜24克,人参12克,饴糖45克。用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加入饴糖,微火煎溶化,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每次相隔约一小时。药后可饮粥适量。当天流质饮食,注意温覆保暖。
适应人群:本方温中补虚,降逆止痛。主治脾胃虚寒,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
现在用于各种原因的寒性腹痛和呕吐,腹中痛,甚则有块,伴有呕吐酸水。蛔虫症及蛔虫性肠梗阻。用药症:实热内结、湿热积滞、阴虚血热等腹痛忌用。
应用要点:胃寒怕冷,心悸喜按,手脚冰凉的虚寒性失眠;对于梦游、梦魇属于阳虚者,也可以使用;桂枝量要大;温服,忌食生冷;午饭后、睡觉前1小时服药。
酸枣仁汤:炒酸枣仁45克,甘草5克,知母10克,茯苓10克,川芎10克。用水1600毫升,煮酸枣仁,得1200毫升,加其他药,煮取900毫升,分温三服。午饭后、睡觉前1小时服用。
应用要点:患者虚弱不眠,心烦不安,舌苔不厚,大便不溏。酸枣仁用量要大。可以生熟各半。严格按照原书煎法。午饭后、睡觉前1小时服用。症状轻浅者,可以服用酸枣饮料。也可用酸枣仁粥食疗。
老年病的病理特点:肾精亏虚,血脉不通
老年人的病证特点:①多病丛生②久病入络③情志失调④虚实夹杂
老年病的中医调治策略:①解决主要痛苦②重视身心并调③强调带病延年④维护基本生理
适合老年人的三个经方:①甘草干姜汤②芍药甘草汤③肾气丸
甘草干姜汤:炙甘草20g,干姜10g。功效:温复阳气。
主治:脾胃阳虚,胃脘痛,吐酸,怕冷,肠鸣腹泄,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老年虚弱尿频,下半身冷,咳唾痰稀,眩晕,短气;禁忌:怕热而口干舌燥者禁用。注意:及时查明原因。
芍药甘草汤:生白芍30克,炙甘草15克。7副,水煎30分钟,日服两次。
影响美容的主要因素:面黄,有痤疮,有斑,面浮、有眼袋,肥胖,口臭,便秘,情绪急躁,痛经。
一张美容养颜的经典名方:当归9克,生白芍30克,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泽泻15克,川芎9克。
美容养颜的经典名方功效: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健脾利湿。主治:妇人妊娠,肝郁气滞,脾虚湿胜,腹中疠痛。
现用于妇女功能性水肿、慢性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妊娠阑尾炎,以及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脾功能亢进等属脾虚肝郁者。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妇女面黄,气色不佳;痤疮暗红,经期明显;面黄有斑,心情不佳;面浮目肿,形体肥胖;口臭便秘,情绪急躁;痛经,经前明显,有血块。
寒者,加桂枝、干姜;热者,加柴胡、黄芩;不良反应:长期服用本方,少数患者可出现口舌生疮、口干咽燥、胃脘不适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