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五年(11):螽

---   01   ---
原文:
桓公五年:螽(读钟)
---   02   ---

在《诗经》中,螽是一种可爱的动物,繁殖能力强,群居生活,个头虽小却叫声宏亮,经常被用来祝福新婚之人多子多福。
当然,唯阶级论和阴谋论者说这首诗是讽刺贵族不事生产,像螽虫一样只知道繁殖,蚕食老百姓的利益,也没错。看你怎么理解,也看你在何种场合下使用。
一首诗具体想表达什么意思,跟用这首诗的场合有关,也跟吟诵这首诗的人有关。就像菜刀一样,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看拿在什么人的手里。诗是死的,人是活的。
下面我们欣赏一下原文。
《螽斯》
螽斯羽,诜shēn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hōng 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yī 揖兮。宜尔子孙,蛰zhi蛰兮。
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从“宜尔子孙”来看,这恐怕多用于婚礼中,就像我们现在说“早生贵子”一样,可见讽刺的意味不是那么强。当然,你要硬说这是讽刺劳动人民“生的起养不起”,反映了权贵阶层对劳动人民的压迫,我也无话可说。
读《诗经》会遇到很多生僻字,古代没有字典,遇到生僻字就免不了要用“训诂”的方法去研究一下这个字。
因为先秦时代各国文字不同,同一个字,南方楚国的发音和北方燕国的发音可能有天壤之别。而当时的知识大多是口传心授,然后由当地人用本地文字记录下来,这就造成同样的发音会有不同的字来代替,称为“假借”。
实际上汉代以前的文献中,假借字就非常多,比如著名的越王勾践剑,上面就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字样,8个字里有两个字就是假借字,说明在吴越方言中,勾和鸠的发音是类似的,践和浅的发音是类似的,所以才会这么假借。
汉代以后的假借也不少,比如敦煌文献中一篇唐开元年间沙洲会计历的军械记录,其中一段文字为:
陆拾玖事掩腋甲并铁,数内壹拾陆是明光。
这段文字中“事”就是假借了“是”,这段文字的意思是:
有69件掩腋甲全是铁制的,其中又有16件是明光样式。(明光:五代和唐时期的铠甲名称,称为明光铠)
假借“事”为“是”,也是因为这两者的发音差不多。
这么一来,我们就知道,训诂一学入手的门径应该是先音韵后结构,先搞清楚文字的发音,再去研究文字的结构。
实际上古代就是这么做的。
训诂学在汉代成型,南北朝时由翻译佛经而发明音韵反切法,成为一个完善的学问,唐宋时正式成为蒙学中的必学科目。
就像现在幼儿园和小学的拼音认字一样,学制一般是三个月到半年,叫做“小学”,学完以后,开始学习《三字经》等启蒙书籍,然后逐步学《论语》和《大学》。
宋真宗和宋仁宗时代,对前朝各种关于文字发音的书籍进行汇总,形成一本书《广韵》,作为“小学”基准教材刊行天下,一共有二万九千多个字,从此以后,关于文字发音的教材就基本定型,一直延续到民国。
民国以后,因清后期的洋务运动从科技上无法挽救中国,清末的变法维新从政治制度上也无法改变中国,所以新青年们就寻求从精神上改变旧中国,从开启民智上下手。
开启民智就是要加强文化教育,文化教育的根底就在文字,所以如果要和万恶旧社会的一切割裂,旧文字就要重新编排,变成新文字,之前的“小学”自然属于糟粕,被扔到了垃圾箱里。
文化大家们借拉丁字母和英语的发音法则,研究出了字母拼音法,字母拼音法比之前的反切法要好用很多,一下子就推广开来,所以很少人学习《广韵》了。
《广韵》学习人数下降的副作用就是文字的发音由来搞不清楚了,一个字先秦发什么音,两汉发什么音,隋唐五代发什么音,明清发什么音,通通搞不清楚,自然影响了训诂学。
所以训诂学就从“先发音后解构”的方法转为“先解构不一定发音”。这样做的好处是入手快捷,自学一两个月就能说的头头是道,甚至可以开培训班讲文字结构,但坏处就是,音韵不通,研究到一定深度的时候就没有什么进展了,非得拐回头重新把音韵搞明白才可以。
但学音韵比较慢,至少那二万九千多个字得先搞明白,能静下心来学音韵的人毕竟不多,所以,我们会看到讲训诂的老师,大多是都一上来就给你讲文字结构是怎么组成的,然后天南地北海扯一通,一堂课就结束了。
这里顺便说一下,台湾目前很多研究训诂学的专家,师承就是新文化运动的那些大学问家们,那些大学问家自己是先通了音韵后解构文字结构才成为一代宗师的,但往下传的时候,因为要和旧文化割裂,所以音韵这一块没有作为主要内容往下传。
因此现在台湾传过来的训诂学大多是从文字结构入手,缺了一半,不完整。江浙一代很多人学习了台湾传过来的方法,当成秘宝,其实大可不必。
了解一点民国历史就知道,那个年代固然有很多可以称颂的文化创新,但也有矫枉过正,为了新而新的文化扭曲,言必称“三代”是腐朽,言必称“民国”也是腐朽,有很多文化体系,大陆还是正统的,毕竟一个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政权,临走时能带走全部文化传承吗?想想就知道,不可能。
---   03  ---

说着说着就扯远了,我们接着上文说。
只着力于文字结构去解构也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宋代王安石就走入过这么一个“歧途”。
王安石不但是政治家,改革家,还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他当时就提倡用“解构文字结构但不一定要通音韵”的方法去理解文字,但苏轼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歪门邪道,想出名的毛头小伙子搞搞这个捷径可以,王安石你一个文坛领袖搞这个有点掉价。
有一天苏轼遇到王安石,就问他:“波字如何解?”
王安石说:“波字乃水之皮也,故波在水面。”
苏轼说:“那按你这么说,滑字就是水的骨头,浪字就是水的良心喽。”
一下子把王安石噎得说不出话来。
这固然有苏轼对王安石半开玩笑半顶撞的因素在里面,但也反映出王安石这套只看文字结构不考虑音韵的“训诂”法是有缺陷的。
那说回这个“螽”,先从字音上去看,这个字读“zhong”音,通“钟”,钟是可以敲响的,所以这个虫子“善鸣”的特点就出来了。
上古时代,螽斯是连用的,斯的发音类似于“析”,劈木曰析,这个“析”字我们现在也经常用,比如“分析”、“分崩离析”、“条分缕析”,都表示把一个整块的东西劈开,分成细条条或碎块块的样子。
秦国商鞅变法时有一条法律:
民有二男以上则析产。
这个“析产”字就是分家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老百姓家里有两个儿子及两个儿子以上的人,要分家另过。
所以这里用“斯”,就是形容这个虫子的翅膀就像劈开的两条细木条,且翅膀分得很开。
然后才去看字形,“螽”为冬天之虫,且是两个虫字,说明这个虫子不但是冬天容易出现,而且一出现就是一大群。实际上,这个“螽斯”就是上古时代对蝗虫、蚂蚱的统称。这时候的动物学分类没那么明细,还混用着,后来学科越分越细,蚂蚱和蝗虫就分开了。
“诜”字读shen,也读xi熙,上古时代字少,一个字多个读音的事情很常见,现在也有很多字是这样的,比如:
  • “折”字就读zhe和she两个音;

  • “模”字就读mu和mo两个音。

为什么出现多音字,还是前文说的原因,来源于先秦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文字和方言不同,这是只有地大物博且后来大一统的国家才会出现的语言现象。
《史记·货殖列传》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可见“熙熙”代表人多,热闹,就是形容螽斯繁殖后代很快,很多,一繁殖就是一群。
同时,“诜诜”也读“shenshen”,与“生生”的发音相通,“生生不息”和“诜诜螽斯”发音很接近,按先秦音来发音的话,几乎发音是一样的。
“生生不息”这个词的词源很可能就在这里,这个词表明螽斯的繁殖能力很强。确实,蝗虫现在还大规模存在,可以说是野火烧不尽,秋风吹又生。
我们今天不是专讲训诂的,所以后面的就不详细解说了,简短截说。
诜诜、振振、薨薨(通轰轰、嗡嗡)、绳绳(通沙沙)、揖揖(通集集)、蛰蛰(通庶庶(又通蔗)、多多)。
这些词都是拟声词同时又是形容词,用极度精炼的语言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诗经》的美感所在。如果不从音韵入手,是体会不到这种美感的。
---   04  ---
那么为什么要在“大雩”之后记载“螽”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
从上文我们知道,大雩是求雨的祭祀,一旦举行大雩祭祀,就说明遇到了不正常的旱灾。《春秋》的另一本教辅材料《春秋公羊传》说:
大雩者何?旱祭也。然则何以不言旱?言旱,则雩不见。何以书,记灾也。
说明鲁桓公五年秋季,确实遇到了大旱灾。旱灾除了导致粮食减产,还会导致什么呢?
2000年以后的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治蝗书》中用秦代以后到明代的案例说明:
逢蝗必起旱,大旱之后必有蝗灾。
他总结了如下三个原因:
  1. 蝗虫喜欢在干燥的土壤产卵,越是干旱的气候环境,对于它们的繁殖越有利。

  2. 当干旱出现以后,因为地面的植被都变得稀少,土壤开始慢慢变得僵硬,会让蝗虫的产卵面积大很多。

  3. 在干旱的环境中,很多湖泊河流也都缩小了面积,甚至会出现干涸的情况,这些低洼地就变成了蝗虫们天然的产卵房,而且在干旱的情况下,河流附近的植被都被旱死,蝗虫吃了这些植物以后,就会长得更快。在“诜诜兮”的助攻下,一个季节可以生育五代虫卵。

徐光启总结的只是秦朝到明朝的文献,如果他当时对《春秋》进行总结的话,就会发现先秦时代也是如此.
在春秋时期,一共有12次蝗灾的记录,每次蝗灾记录都伴随着大旱的记载,充分印证了徐光启"蝗灾和旱灾是一体两面"的推论。
蝗灾有多可怕?
蝗虫铺天盖地,所过之处寸草不生,而且因为蝗虫聚集在一起以后会发生变异,变得有攻击性和毒性,并且移动迅速,所以在古代的社会条件下,根本无法抵御。一旦爆发蝗灾,老百姓颗粒无收,发生大饥荒的的情况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全国蝗虫灾害可持续治理规划(2014-2020 年)》:
“目前,我国蝗虫常年发生面积 2.8 亿亩次左右,分布在 20 个省(区、市)”。
其中,“草原蝗虫常年发生 1.8 亿亩次左右”,剩下的1亿亩次,基本就是农牧业地区。“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四川、新疆等常发区和吉林、黑龙江等偶发高密度蝗群危害仍时有发生。”
但为什么我们并没有感觉到蝗灾的威胁呢?
为什么这么严重的蝗灾,一旦爆发很快就被控制住了,不会危机农业生产呢?能有这样的成果,都要感谢一个人,新中国治蝗专家马世骏。
马世骏,又名马宜亭,1915年出生于山东兖州。
1948年前往美国留学,专攻昆虫生态学。1949年马世骏仅仅用一年时间取得了犹他州立大学的硕士学位,前往明尼苏达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这一年新中国解放的消息传到美国,让马世骏振奋不已。马世骏迅速在2年时间内取得博士学位,向导师查普曼申请回到中国。查普曼非常欣赏马世骏,竭力劝他留下来,马世骏毅然说道:“我要用我的知识改变落后的中国,我离开祖国很久了,我想念我的同胞。”
马世骏并没有放弃,他假意接受了学校的聘请,1951年,他代替查普曼参加荷兰的国际昆虫学大会,他在荷兰申请去比利时访问,又从比利时来到英国。在英国,他终于联系上中国驻英机构,当晚就悄然登上了前往香港的邮轮。从荷兰到家乡,马世骏辗转多地,耗费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他抛弃了所有的行李和家当,只为心中回归祖国的心愿。
回归祖国的马世骏成为了上海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生态学研究室。那时候的中国蝗虫问题依旧严峻,从1950年开始,政府就在积极组织农民捕蝗,后来又用飞机进行药物喷洒。1953年,我国农药生产有了很好的发展,喷洒药物成了最主要的手段。
但数年之后,蝗虫的耐药性增强,这种方式的效果越来越差。
马世骏知道,如果不寻找一条新的思路,大规模的蝗灾依旧会卷土重来。为此,马世骏不辞劳苦,几乎走遍了中国所有的蝗灾高发区,当时的农村不像今天,路难走,吃住条件不好。马世骏骑着一辆旧自行车进行考察,有的时候车坏了,他就扛着车回家。还曾出现在考察期间迷路,携带的给养全部用完,吃了三天水草才被老乡救下的事情。
50年代末,马世骏终于完成了考察,提出了根治洪泽湖和微山湖蝗害的建议。马世骏提出改造洪泽湖和微山湖附近的生态结构,用修建堤坝和控制水位等方式转变蝗虫生殖繁衍的有利条件。
马世骏从蝗虫的源头开始,从根本上遏制了蝗虫的大量繁殖。从那时候开始,危害中国两千多年的蝗灾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今天,我们再也不会遇到像2700年前祖先们遇到的蝗灾,我们也再也不会遇到像1942年大蝗灾时发生的惨剧。
我们可以拿着手机看非洲闹蝗灾,还可以优哉游哉的讨论沙漠飞蝗和东亚蝗虫的区别,全然不用担心饭桌上没有米饭,没有白面馒头,都是因为这位老人研究出了一套成熟的的根治蝗虫的体系,从源头入手,发现一群,消灭一群,使肆虐中国3000年的大规模蝗灾变成了小范围的蝗虫灾害。
所以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那都是无数伟大的人放弃了轿车和优渥的生活,推着自行车在泥泞的土地上负重前行,划着小船吃着水草,在无人的湖区考察,我们才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才能以“忆苦思甜”的心态,看着电影上1942年遭受蝗灾的人们为了活下去而付出的艰辛。
前段时间都在谈前浪后浪,我觉得没有必要去区分什么浪,这世界本来没有什么前浪和后浪,有人硬要区分一下,搞个噱头,博个眼球,于是有了前浪和后浪。
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不在于后浪比前浪强,或者前浪比后浪强,我们的伟大在于:
  • 不管前浪还是后浪,我们中的任何一朵浪花,对整个民族的责任心和对文明延续的责任感,一直都在我们的基因中传承和延续。当遇到自然灾害、瘟疫、动物性灾害的时候,自然有许多或老或新的浪花会自觉的站出来,结合在一起,形成承载文明和文化,抵抗任何侵害的防波堤。

因为不管是前浪还是后浪,每一朵浪花的“浪”字中间,都有一个“良心”的“良”。这,就是我们之间的纽带。
---   End   ---
端午节旅游不更新,节后更新

欢迎理性探讨,怒发冲冠、一叶障目者及鸣翠柳者不回复。
E-mail:youwushuzhai@126.com
(0)

相关推荐

  • 8000万蝗虫袭击印度,这是该国25年来最大蝗灾,更大灾难还在后面

    这是唐宁街上的猫第1338篇原创文章 一群多达8000万只蝗虫在印度肆虐,这是该国25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蝗虫入侵.这些害虫已经摧毁了50多万公顷农作物,侵袭了城市和乡村.一个中等大小的蝗虫群约有四千万到 ...

  • 随笔||也说蝗虫

    也说蝗虫 初春时节,乡村的夜晚虽暖还寒,清冷的月色如严霜一般洒照在庭前.病中的父亲喝了一口温水后又躺下去睡.独坐窗前浏览网页,意外地看到莫言的<蝗虫奇谈>,说的是1927年遭遇蝗灾,蝗虫所 ...

  • 《诗经》里的小秘密(五)《螽斯》,中国人眼中的蝗虫形象变迁史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我译: 蝗虫聚,"森森森",如你子孙,旺旺旺! 蝗虫飞,"轰轰 ...

  • [连载]桓公五年(1):陈侯鲍卒,齐侯郑伯如纪

    第461篇原创,本文约2272字,阅读需要5min 上图中铭文是<己侯貉子簋>的铭文:"己侯貉子分己姜宝,乍(作)簋."大意是:己侯貉子分给女儿己姜宝,己姜为此作了这个 ...

  • 桓公五年(2):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

    第465篇原创,本文约1924字,阅读需要3min 01 上一集里说到:"聘,是天子或诸侯派使者通问邻国,执圭以致君命".这叫做聘.那么在齐侯和郑伯到山东东部莱州湾附近做了个夏日清 ...

  • 桓公五年(3):蔡卫陈从王伐郑(一)

    第468篇原创,本文约2806字,阅读需要6min 01 公元前707年的秋天只发生了一件事,事情很大,但官方记载很简略,只有一句.但这件事吸引了华夏地区二百多诸侯国的眼光,并且不断产生涟漪,被这涟漪 ...

  • 桓公五年:蔡卫陈从王伐郑(二)

    第471篇原创,本文约1531字,阅读需要4min 01 秦灭六国之前,改变天下格局的战役,繻葛之战绝对能排到前五.从第一到第四分别是:黄帝战蚩尤的涿鹿之战,商汤灭夏桀的鸣条之战,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和 ...

  • 桓公五年:蔡卫陈从王伐郑(三)

    第475篇原创,本文约1960字,阅读需要3min 01 其实文首配的这张图有问题. 首先这是一乘驷马战车,外面的两匹马称为"两骖",中间的两匹马称为"两服", ...

  • 桓公五年:蔡卫陈从王伐郑(四)

    第480篇原创,本文约1860字,阅读需要5min 01 上一集我们说完先秦老司机的座位与现代民主制和君主制国家驾驶习惯的联系,这一集我们说说老司机们的盔甲. 战车乘员的头盔,叫做"胄&qu ...

  • 桓公五年:蔡卫陈从王伐郑(五)

    本篇是第483篇原创 01 上一集我们说过,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烈度很低,战争基本在两到三次的车阵对冲以后就结束了,类似"演武"的性质,战争在这个时代远远没有露出它本来狰狞的面目,所 ...

  • 桓公五年:蔡卫陈从王伐郑(六)

    本篇是第490篇原创 01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 ...

  • 桓公五年(7):大雩(一)

    ---   01   --- 原文: 桓公五年:大雩(yu读鱼) ---   02   --- 唐代名臣魏征编写<北史·源师传>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源师是北齐的重臣,有一次农历夏四月,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