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38章“上德不德”应该怎么解读好?

上德应该理解为最高的德。比如,经文中亦说“上善若水”,这里的上善也应当理解为最高的善。所以上字在经文中应当是最高的意思。经文中还有太上、上仁、上义、上礼等概念,其中的上字的意义也是理解为最高为妥。

那么,什么是最高的德呢?老子所说的最高的德,即上德,也其实也是符合无为定义的德。什么是无为?根据老子所给出的定义,无为不是不为,而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这样上德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之德。

如何理解上德的这一定义呢? 这时就不能单纯从文字出发,我们先来想象一个最高的道德状态,并考察这一状态的特性。设想我们来到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中,在这个社会里所有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无一例外的符合着理想的道德法则。这样,当我们置身于这一环境时,我们将发现不了任何不道德的行为。没有不德的现象,也就不会形成不德的观念。于是,没不德的观念,德的观念也将无从发生。这意味着什么呢? 在上德的状态里,人们虽然在思想和行为上实现了德,但在观念里却不知道什么是德,甚至不知道有德的存在。

由于人们在上德的社会里没有不德的现象的发生,所以也不会有人来宣传道德和引导道德。道德的知识对上德状态中的人们没有意义。所以,在上德的环境下,人们虽然实现了有德的生活,却不会形成德的知识与观念,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德。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上德的状态中,德支持着实际的社会秩序,却不将自身显示给这个社会的成员。这就是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于社会秩序而不居。上德的状态,即是德无为的状态。

在上德的状态下,人们都实现着有德的生活,但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德,甚至不知道有德存在,这就是上德不德的意义。德存在于实际的社会秩序中,但却不存在于社会成员的意识中。上德的状态里,人们没有德的观念与知识,也从不会有将道德作为专门的学问拿出来宣讲。当我们置身于其中,没有人会告诉你什么是德,什么是不德之类的知识,也不会有道德仁义的宣传。这就是不德。有了上述观念作为基础,我们就可以理解经文三十八章中的相关内容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是因为在上德的状态下,没有德的知识,没有道德说教,而每个成员却能实现着有道德的生活。

那么,又该如何理解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呢?要理解这句经文的意义,就不需要再做任何假设了,我们只需要考察一下任意现实的社会状态的道德特性即可。因为哲学家不满意现实社会的道德状态,所以才设计了最高的理想的道德状态。无论在哪个社会形态中,都会有仁义道德的知识与说教,几乎每个人都有道德的观念,都知道什么是德。但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正因为现实社会中存在着不道德的现象,所以才会发生道德知识与宣传。道德知识与说教的目的就是为了纠正现实社会中不道德的现象。

比如,如果没有不孝的行为与现象,那么也就没有提倡孝道与宣讲孝的知识的必要。我们之所以讲孝是因为有不孝的存在。所以,在下德的状态里,离不开德的知识与说教,是因为不德现象大量存在的缘故。这就是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在下德的状态里,人们部分的实现着有德的生活,正因为有不德存在,所以德要现身说法,以至于人们产生了德知识,这就是德在生有社会秩序的同时又将自身显现给社会,这就是德生而有,为而恃,功而居了。所以,下德是德有为的状态。

下德是德有为的状态,上德是德无为的状态。下德有为是因为有不德存在,所以说下德为之有以为,也就是有令德有所为的原因。上德无为是因为没有不德存在,所以是上德无为无以为,也就是没有令德有所为的理由。

所以,理解经文决不能单纯从文字出发,经文所讲的道理是对于某些现象或事实及其特性的概括,理解这些道理就需要通过了解这些事实或事物。如果我们单纯从文字出发,将上德不德解释为上德不表现为德,是永远都无法将道理讲清说明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