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乾州蕞娃:远山之旅系列散文(二)
【前言】路过蓝田县辋川的时候,路边山体上那副巨大的读书人画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几经查证才知道那读书人是唐代伟大的山水田园诗人、被人们誉为“诗佛”的王维。这是蓝田县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开发一处人文旅游景点。
20年前回山阳的时候,我是在东六路的东郊汽车站坐车的,现在是要在西安市火车站对面的陕西省长途汽车站坐长途汽车。那个时候,长途班车在行驶过程中有很多意外发生。你可能会与上车费路霸,也可能会一不小心被突然上车的小偷偷了钱包。那次,在我回西安的过程中就遇到了这样的一件事情。山阳县的汽车在蓝田县上了一位乘客,结果被后边当地的长途班车追上,逼停,提走了线路牌。结果,这司机也不着急,直接开到了自己经常加油的一家当地加油站。加油站的站长听说了事情的缘由之后,直接派了一位小伙子,提了一把长起子,追上对方的车辆,简单说了两句之后,就要来了汽车牌子,真是“一物降一物”。
那个时候走的还是低速公路,要翻秦岭,一路上坐车坐的人提心吊胆。现在好多了,走的是G70高速公路,而且再也没有车费路霸。
一个小时后,车子经过洩湖服务区。洩湖,现在也写作泄湖,有关“泄湖”名称都由来有很多传说。传说一:《长安志》载:唐代学者李荃能熟诵经书,通阴解阳,皇帝令其解读一“天书”,荃久读不解。翌日,一龙钟老妪来访荃家,传《黄帝阴符经》与他。荃听之茅塞顿开,得知老妪原是骊山老母,荃汲吮了圣经,解读了天书。老母讲经口渴,赐瓢李荃于泉中取水,返回时老母不知去向,荃持瓢咽泣,后将此泉称之为“咽瓠泉”,讹传得“泄湖”。
传说二:商山牧护关(称之没壶关),有一神泉与咽瓠泉相通。一日,一牧童用宝壶在神泉取水,宝壶沉没,后宝壶在蓝田咽瓠泉捞出,故称之泄湖(拽壶)。
过了洩湖服务区后,远远地看见了山了。山雾迷蒙,看得不是很真切,不知道是不是要进隧道了。很快就看到“辋川一号”字样了。辋川一号隧道因为比较短,所以隧道内没有照明灯。二号、三号隧道比较长,有明亮的灯光,车鸣喇叭特别响亮。
对面的山上用金漆刻画了一个巨幅的古代读书人形象,很是显眼。过后,才明白这里是辋川,那古代读书人模样的应该是唐代诗人,人称“诗佛”的王维。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才找到这张“王维欹湖”的照片。
《欹湖》“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这是一首送别诗。洞箫声远,长天日暮,湖上回首,山静云飞,一片萧瑟哀婉的意象,烘托出离别的气氛。诗中动静相交,声色间杂,无一字言情,离情却浓郁其中。全诗境界开阔,意味深沉。唐汝询《唐诗解》:摩诘辋川诗并偶然托兴,初不着题模拟。此盖送客欹湖而吹箫以别,回首山云,有怅望意。
位于陕西蓝田县城西南约5公里处的辋川,本是一个僻静幽深、交通不便的地点。但在历史上,这里不仅为“秦楚之要冲,三秦之屏障”,且是文人墨客心醉神驰的风景胜地。唐代许多名士,把私家庄园建在了这里。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名园如大唐的诗情一样,消散在风里。如果没有那个叫王维的人,和他的那座名叫“辋川别业”的庄园,这里恐怕就如中国无数林泉高致的山旮旯那样,美,但不知名。
青山绿水,让人赏心悦目,也温润滋养着伟大的灵魂。王维隐居于此,与友饮酒赋诗,与僧谈经论道,与邻共话桑麻。徜徉山水间,诸多闪耀文学史册的诗作,如汩汩山泉流淌而出。
王维传诸后世的华章大多收于《辋川集》中。王维自序曰: “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沜、宫槐陌、临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
同时,摘录王维的《终南别业》于此,感受王维那种一心向佛,置身山水,逃离俗世,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写作本文的时候,我专门上网查了一下,据了解从福银高速西安到山阳全程大约150公里,要经过辋川一号、二号、三号隧道,山地村隧道,白家坪一号、二号隧道,董家岩一号、二号隧道、李家河隧道、秦岭隧道、夏家村一号、老虎岭隧道、陈家沟隧道等众多隧道。
公路平原段主要采用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秦岭山区段旨在保留原生态景观。按照“秦风雅颂、山水秦岭”的人文主题,全线设置有华胥图腾柱、蓝田猿人雕塑群、王维、商山四皓、仓颉造字雕塑等5个节点,将华夏文化遗存与现代高速公路文明实现立体结合,给行人带来舒适美观的旅途情趣。沿线白鹿原出入口、秦岭、小黄川、黄沙岭等隧道进出口还增设有景观点缀,以展现秦岭奇、秀、险、峻、美的自然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