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20):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原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译文:
预见胜利不能超过平常人的见识,算不上最高明:交战而后取胜,即使天下都称赞,也不算上最高明。正如举起秋毫称不上力大,能看见日月算不上视力好,听见雷鸣算不上耳聪。古代所谓善于用兵的人,只是战胜了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所以,真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智慧过人的名声,没有勇武盖世的战功,而他既能打胜仗又不出任何闪失,原因在于其谋划、措施能够保证,他所战胜的是已经注定失败的敌人。所以善于打仗的人,不但使自己始终处于不被战胜的境地,也决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击败敌人的机会。
解读:
上述为《孙子兵法·军形篇》中第三段,这段可以总结成一句话——穿越迷雾,看透本质。
此段认为,那些显而易见的表象,大家普遍可以看到,能看到表象的人都不算高明。换句话说,真正高明的人,往往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
《孙子兵法》这段也表明,那些知名度高的“领导者”其实不算真正善于用兵的人,真正善于用兵的是将军手下的军“谋士”。一定程度上来说,孙子也以此自喻,他本人跟同朝伍子胥相比,伍子胥声名显赫,他本人要不是《孙子兵法》十三篇流传后世,知名度比伍子胥小得多。
举个例子,我们平常所说的“背水一战”,就常常与《孙子兵法·军形篇》中这一段联系在一起。
开战之前,手下将领觉得这样必输无疑,很明显,手下将领没有预见当时的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而韩信有预见性,看到了本质,按照他的安排,最后以少胜多。
有人就有疑问了,按照《孙子兵法》来说,从背水一战看来,韩信名满天下,这就是“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如果这样认为,那就是我们浅薄了,韩信的一生不仅仅是只打这一仗,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仗都取得了胜利,而这些就是属于“无智名,无勇功”的案例,所以说韩信还是属于“善之善者”的队列。
背水一战,不过是特殊情况下的小概率事件,现在很多人都想借这个案例复制成功。简单地认为,只要破釜沉舟,就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大家只看到了背水一战的表象,而忽略了众多客观及主观条件,盲目地尝试,往往一败涂地。
这就好比我们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个美女,穿着、身段是如此令人如痴如醉,正当你沉浸在美的享受的时候,她突然往地上吐了一口浓痰,对撞到她的路人恶语相向、污言秽语,你会怎么想?
所以说很多的东西,我们只看到了美丽的外表,却没有透过美丽的外表看到本质,这本质或许是美丽的,也或许是丑陋的。
这跟吃苹果一个道理,有些苹果外表漂亮,咬一口却很酸;有些苹果外表丑陋,咬一口却很甜。同样是苹果,我们往往却忽略了“咬一口”这个过程,去挖掘深层的本质,于是,我们被表象欺骗了。
当世人还在吃苹果的时候,牛顿却在想,为什么苹果熟了,是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上飞?这种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没有人去追根究底,然而牛顿去追寻了,并因此深入地研究、推理,最终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他就成了《孙子兵法》中的“善之善者”。
记得曾经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故事大致意思是: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装备胎的时候没有螺丝,教授一筹莫展。一个疯子却告诉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
这个教授犯的错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犯,没有跳出迷雾,一直被惯性思维包围,只是浅薄地认为,疯子就是傻子,于是,我们自己成了一个不是疯子却是呆子的人。
读《孙子兵法》和看世界一样,我们上学的时候,总不理解老师;我们在家的时候,总不理解父母;我们工作的时候,经常不理解上级。现在,细细想来,很多的时候,我们当时并没有达到父母、老师、上级的“善之善者”的水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