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255
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治愈阳痿
高某,男,36岁,已婚,从上个月起发现房事时阳痿不举,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因为前段时间得大叶性肺炎造成体虚引起的。就自行去药店买过壮阳补肾的中成药,无效。这段时间人消瘦了很多,还老是干咳,总觉得喉咙那里不舒服,老觉得的口干、心烦睡眠差。于是就去医院中医科就诊。
中医问诊:形体消瘦,时见咳嗽,但无痰,口干欲饮,咽喉不利,心烦眠差,舌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
辩证:属热伤肺津,清肃失令,宗筋失养之阳痿。
治疗:宜以清肺养阴生津为治,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15克,麦冬10克,玉竹10克,花粉30克,桔梗10克,百合10克,合欢皮10克,炒枣仁10克,白芍15克,牛膝15克,蜈蚣2条,10剂。每日一剂,分早晚服用。暂禁房事。
10天后复查,干咳口渴等肺津不足之症明显减轻,阴茎时有勃动,就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生地15克,枸杞10克,山萸10克以双补肺肾,20剂。一个月后复查,阳痿不举等症状已消失。可以正常进行性生活。
煮麻黄没泡沫你要注意了
黄是一味很重要的中药,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一名龙沙,味甘,温,无毒,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汗解表,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后世的中医大家都十分重视麻黄的使用,一是把它当作发汗解表的要药,二是当作是生发阳气的阳药。其在伤寒论中应用极为广泛。在《伤寒论》中用麻黄的方剂有13首,它们分别是麻黄汤、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杏甘石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升麻汤。它们既有解表的,也有去水肿的。
但伤寒论中有关麻黄的方剂中,均注明了麻黄要先煎,而且去上沫。主要是麻黄含有麻黄碱这样成份,对心脏具有不良影响,会使人产生晕眩,所以心脏不好的人一般慎用麻黄。先煎会使这些物质成泡沫状出现。把泡沫去掉会减轻这些现象的发生。这显然是古人经过实践观察而总结的结果,这是不容置疑的了。
但现在很多人在药店购买的麻黄(是生麻黄不是炙麻黄),在先煎的过程中却发现没有泡沫,与古人所说不一样,那么碰到这个问题就要注意了。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关于这个问题网络上也有讨论,不过经过分析以下几个解析相对合理:
一是有的人没有按古煎法来煮,古代煎麻黄是用的武火,即大火。但现在很多人煎药是用电药煲,是文火。其实白沫需要大火烧沸后才会出现,很多人都是等小火久煮才开盖查看自然没有白沫。
二是使用了去节的麻黄。现代制药不按伤寒论的要求来,伤寒论中的麻黄要求是去节的。但事实上很多药店店的麻黄不去节,购买的时候还看见很多的麻黄是带节的。《金匮玉函经·方药炮制》说:“麻黄亦折之,皆先煮数沸,生则令人烦,汗出不可止,折节益佳。”张仲景使用麻黄注明“去节”必有其理,麻黄节的存在使用不有害成份的析出受到了阻碍,这个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而且麻黄节有止汗作用,削弱了麻黄枝的发汗功效。
三是麻黄的剂量少了,煎起来不一定会有沫。仲景《金匮方论》中一些麻黄用量较小的方剂原本就没有要求先煮去沫。老中医李可说“我们煎麻黄很少见沫,因为剂量太小,一两以上,水开了一分到一分半钟左右上边有一层沫,10g左右不会有沫”。
还有个值得讨论的解析就是是否使用了陈麻黄,因为中医历史上有很多人喜爱使用陈麻黄,认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产害成份。因此有的人怀疑煎麻黄没有泡沫与陈麻黄有关。不过这种说法有待证实。
实际上,使用大剂量的麻黄,用大火煎还是会出现泡沫的,如果没有出现泡沫,又怕副作用的产生,那么可以使用以下办法来解决:一是把麻黄装入水壶里,最好有过滤网的,先冷水摇洗一次,然后倒入半壶沸水,盖上后使劲摇洗就会出现很多白沫,然后到处白沫水,再用冷水滤洗一次就行了,感觉去除不太干净可以沸水多摇洗一次。方法很简单也省去了先煎的麻烦。二是用麻黄量很大时可以用布包先煎。
雌雄四黄散
【处方】 石黄、雄黄、硫黄、白附子、雌黄、川槿皮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紫白癜风皮肤作痒,日渐开大。
【用法用量】 紫癜醋调,用竖槿木毛头蘸药擦患上;白癜用姜切开,蘸药擦之。
【注意】 擦后三日,忌下汤水;戒食鸡、鹅、牛、羊、煎炒、海腥、火酒等件,不复发。
【摘录】 《外科正宗》卷四
膈气
雌雄散
【处方】 壁虎2条(1雌1雄)。
【制法】 先备小竹筒2个,内置香油,入虎浸1宿,在古瓦上慢慢炙脆,研末,每1钱加麝香3分。
【功能主治】 膈气。
【用法用量】 每服只用1分2厘,作3次服下,1次5厘,2次4厘,3次3厘,烧酒送下。即开关,先吃稀粥,3-5日后,方可吃饭;初起者一服,久者2服全愈。
【摘录】 《仙拈集》卷一引《原体集》
瘰疬
雌雄散
【处方】 斑猫1雌1雄(足翅全者,新瓦焙焦,去头翅足),贯众2钱,鹤虱5分,甘草5分。
【制法】 上为细末,作两服。
【功能主治】 瘰疬。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好茶浓点调下。
【摘录】 《直指》卷二十三
痛风的原因预防和治疗
现在年轻人,为啥年纪轻轻就痛风了?
1. 肉吃太多了。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是国人痛风由以前“罕见”变成如今“多发”甚至“高发”的祸首。我们的祖辈都是以谷类食物为主,而到了我们这一代人食物结构突然发生了变化,变成以肉类食物为主。大量肉类食物中的嘌呤,就会转化为尿酸,大大超出了生理代谢和排泄能力,导致高尿酸血症,所以痛风的发病率迅速升高。
2. 甜饮料喝多了。现在不少人喜欢饮料当水喝。然而,大部分甜饮料中都含有“果葡糖浆”,而痛风发作和果葡糖浆的摄入量,存在正比关系。研究发现:每周喝5-6 次含有果葡糖浆饮料的人,患痛风几率比正常人高出29%,而每天喝2次以上含有果葡糖浆饮料的人,痛风几率竟高达85%!
3. 嗜好吸烟和喝酒。不良嗜好吸烟和喝酒,会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别管什么酒,痛风面前,没有哪个酒是好的。酒中并不含嘌呤,也不产生尿酸,其代谢产物是乳酸。但恰恰是这个乳酸,会和尿酸在肾脏竞争性抑制其排出。戒酒很关键,所有的酒类都会诱发痛风,啤酒最快,啤酒中含二氧化碳,吸收迅速,且二氧化碳会转化成碳酸,降低pH值,引起尿酸排出受阻。
4. 肥胖太多了。肥胖人群更容易高尿酸,毕竟大部分都是吃的太好,大鱼大肉、甜饮料,但运动不足。超重或肥胖是引发痛风的因素之一,减重可以帮助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
5. 运动太少了。现在久坐不动的人太多了,而适量的运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废物的排泄,其中就包括尿酸。
6. 熬夜太多,压力太大。近年来的分析发现,压力过大成为诱发年轻人痛风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加班熬夜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不可避免,过度劳累可使人体自主神经调节紊乱,易致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包括肾血管的收缩,从而引起尿酸排泄减少。如果长时间紧张工作,过度疲劳,就有可能诱发痛风。
02
防痛风,一定记好4点!
调整生活方式是预防尿酸升高的核心,防痛风要从生活中入手。
1. 每天喝够1500ml水。防尿酸升高的首要任务是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要保证尿量在1500ml以上,差不多相当于两瓶多矿泉水。
2. 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每日应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比如游泳、健走、跳健身操、练气功、骑行等都可以。
3. 控制每天肉类摄入量。要注意控制肉类摄入。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的建议,每天摄入水产品40-75克、畜禽肉40-75克,那么肉类一天的量就是80-150克。这里重量是肉类的生重,即烹调前的重量。
一般,一个手掌心(不包括手指)大小及厚度的肉约50克,猪肉、鸡肉、鸭肉和鱼肉等瘦肉都可以按照这种方法计算。如果是脂肪更少的肉,比如虾贝类,则一个掌心的量要稍微多点,约为85克左右。
4. 少吃高糖食物。少吃高糖食物,尤其是果葡糖浆食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的建议是:每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比如:多吃天造食物,少吃人造食物。适当吃一些甜甜的西瓜、桃子等,就比直接吃甜蛋糕、喝糖饮料要好。不主动喝糖饮料,少喝乳酸菌饮料。喝咖啡、豆浆时,少加或不加糖。
03
中医如何治疗痛风?
曾有位商人,痛风六年,暴饮暴食,经常吃海鲜,右膝关节肿大,扪之发热,不得弯曲,已经见不到“骨性标志” 了,走路需拐杖相助,常常晚上痛醒,难以入睡。
问,中医能不能治痛风?答曰:看起来很凶猛,常常很快能制服。
如果深谙益气活血、通利关节、清热除湿之法,这匹老虎也不过是纸老虎。我给他写了个方子,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创立的,这个方子叫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大概过了一个月,给我打电话说,腿没有以前那么疼了,晚上也睡得着觉了。
朱丹溪的医术有多高超呢?朱丹溪为众民治病,卓越的医术和显著的治愈疗效,而被世人誉为“神医”,与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等人并称为金元四大名医。朱丹溪本名朱震亨,因家乡有条美丽的丹溪和开方一帖便见疗效的缘故,人们称其“朱丹溪“。因医术卓越、医德高尚,在当地很有威望。
这个痛风方是朱丹溪治疗痛风的名方,《丹溪心法》不出方名,仅说“治上中下疼痛”,《金匮钩玄》命名为“上中下痛风方”,《丹溪治法心要》称作“治上中下痛风方”。痛风的发病多因血分有热,血分有热就犹如水气沸腾,而在这个时候身体受到冷水、水湿、凉风等邪气侵入,就会导致“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从而导致痛风发作。再一个肥甘厚味也会化湿化热,所以说这个湿热就是痛风的罪魁祸首。
为什么腿脚先痛风?因为湿性重浊,总是沉积到下面去,像那个淤泥缸一搅过后呢,等一段时间那些浊的都往下沉。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姜南星、苍术、炒黄柏各60克,川芎30克,白芷15克,炒神曲30克,桃仁15克,威灵仙9克,羌活9克,防己15克,桂枝9克,红花4.5克,龙胆草1.5克。
用法:将这些药研为细末,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6克。一天三次。饭后半小时服用。其实你也不用做成丸子,就打成粉,每次服用6克就好。
中医的奇妙之处在于用方,用方的奇妙之处在于配伍,这个治疗痛风的方子也一样,配伍才是其中的奥秘所在。姜南星燥痰散风,尤能化经络间痰浊之气。龙胆草清利肝胆湿热。黄柏苦寒,把热直接往下清,苍术健脾燥湿,此为二妙散,二妙散是针对邪气而立论的,往往湿邪下陷会伴随着身体中焦之气升提不起来,苍术加强脾胃的功能,往上走,这一上一下,整个气机就流动起来了。这时你再加上点风药,给它一股助力,风能胜湿,那么下焦潮湿的情况就能解决了。人体下焦潮湿环境一解决,许多杂病怪病不治自愈。因为湿气生长依存的环境改变了。
所以朱丹溪用了四味祛风的药:防己、羌活、威灵仙、白芷。防己有风药的特点,羌活祛百节之风,白芷祛头面之风,威灵仙更猛,可以祛十二经络的风。
川芎为血中气药,不单能升,而且能降,通行十二经络,所以古人说:“川芎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旁开郁结。”通上彻下之功,非同一般。正是有了川芎,上中下痛风方才实至名归。
湿热久了,会阻碍气血运行,血脉就会出现淤血,出现淤血就会不通,不通就痛。
用桂枝温经通络,桃仁、红花活血去瘀,经络通畅了,正气才进得来,邪气才排得出去,气血运行就畅快。
神曲消积滞,为什么要消积滞呢?朱丹溪认为痛风病患者肯定存在积食,正是这些积食没有化掉才会产生湿热嘛,就像沼气池发酵的原理一样。
就这样,上中下痛风方轻轻松松就把痛风征服了。
骨质增生、足跟痛调理方
材料:食用醋250毫升,白术30克,川芎15克。
使用方法:把白术、川芎加上适量的水,大火煮开,小火煎煮25分钟,然后在泡脚前加250毫升食用醋,一天泡1~2次,每次泡脚之前都要加醋。
注意:一般来说我们泡脚时间不要超过25分钟。
作用:缓解骨质增生、足跟痛。
适宜人群:骨质增生、足跟痛。
雌雄霹雳火
【处方】 艾绒6克 丁香 雄黄 雌黄各0.6克 麝香3克
【制法】 将后四味共研极细末,搓入艾绒中,作丸安豆大。
【功能主治】 主脱疽及发背初起,不痛疼者。
【用法用量】 灸患处,无论痛痒,以肉焦为度。如毒已走散,就红晕尽处排炷灸之,痛则至痒,痒则至痛为妙。
【摘录】 《外科正宗》卷二
雌鸡炙
【处方】 黄雌鸡1只(净如常)。
【功能主治】 极补脏腑。主老人脾胃虚冷下痢。
【用法用量】 上以椒酱刷,炙令熟。空心渐食。
【摘录】 《医统》卷八十七
雌鸡散
【处方】 黄雌鸡(先以粉滑石为末,和饭与鸡食之。后取鸡食)。
【功能主治】 甚补益。主阴下湿痒。
【用法用量】 取鸡食之。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一
治眼科常见病便方
方1
【组成】绿茶1 克,桑叶、菊花各15 克,甘草5 克。
【用法】加水350 毫升,煮沸5 分钟,分3 次饭后服,每日1 剂。
【主治】慢性青光眼、目硬瞳混,渐至失明。
方2
【组成】绿茶适量。
【用法】沸水泡饮,每日2 杯。
【主治】白内障,可控制病情。
【说明】切不可用红茶。白内障是指晶珠混浊,视力逐渐下降以至失明的眼病。
方3
【组成】茶叶(研极细末)、生清油等量。
【用法】调如糊状,以挑起不流动为宜,装瓷罐备用。眼科用敷料纱布1 块,厚3~4 层,挑清茶油膏涂于纱布上,上盖单纱布1 块(防止药汁入眼),贴于眼睑病灶上,胶布条固定,热敷1 日3次,每次20 分钟,日换1 剂,脓尽肿消为止,不热敷无效,病重者应加服中药。
【主治】麦粒肿,俗称“针眼”。
方4
【组成】胡黄连130 克、密陀僧15 克、蜂蜜120 克、龙脑0.75 克。
【用法】先将胡黄连于蜂蜜内浸1 宿,次日入密陀僧末和匀,用白瓷碗盛。再用黑豆10 克,于锅内以水煮,候热,将药碗放在豆上,勿令豆汁入内,候豆熟为度。将药过滤,龙脑0.75 克入内,搅匀,停3 日后再用。点眼,每日数次。
【主治】目赤生胬肉。
【说明】龙脑即冰片。
方5
【组成】郁李仁10 克、白酒适量。
【用法】郁李仁放入砂锅,加酒,煮成汤剂,饮服,饮至尽醉则愈。
【主治】两目昼夜不闭。
方6
【组成】茶叶30 克。
【用法】用2 茶杯热泡开,待冷后用。患者仰卧床上,湿茶叶贴敷在眼皮周围,轻轻启合眼皮数次,此时会有热泪流出,不久疼痛消失。每隔半小时换茶叶1 次,7~8 次即可。或用湿茶叶贴住双眼一夜。
【主治】电光性眼炎,多因操作电焊或气焊时未加防护设备所致,证见双目涩的,畏光流泪,疼痛剧烈。
方7
【组成】五倍子30 克(研细末)、蜂蜜或醋适量。
【用法】调匀成糊状。先洗净眼睑,再将适量糊剂涂于距睑缘2 毫米处,每日1 次,连贴3~10 次可望矫正。
【主治】倒睫。
方8
【组成】大蒜90 克。
【用法】捣烂取汁,温酒取下。
【主治】眼睑肌肉痉挛。
方9
【组成】决明子、韭莱子各6 克(研末),姜汁适量。
【用法】调敷两侧太阳穴。
【主治】眼珠痛。
方10
【组成】枸杞子200 克、酒1000 毫升。
【用法】浸泡15~20 日,每日1 小盅服。
【主治】肝虚流泪。
治夜盲症便方
方1
【组成】绿茶1 克、密蒙花5 克、蜜糖25 克。
【用法】前2 味加水350 毫升,煮沸3 分钟,过滤去渣,加入蜜糖再煮沸即可,分3 次饭后服,每日1~2 剂。
【主治】夜盲、视力下降。
方2
【组成】大头菜籽1000 克、烧酒适量、蜂蜜若干。
【用法】菜籽入酒中浸1 夜,取出,隔水蒸20 分钟,晒干研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小,每天服2 次,每次6 克,用米汤冲服,连服数天。
【主治】夜盲症。
方3
【组成】绿茶1 克、决明子10 克(文火炒至鼓起)、冰糖25 克。
【用法】沸水冲泡约300 毫升,分3 次饭后服,每日1 剂。
【主治】夜盲症;青光眼。
治中耳炎便方
方1
【组成】槐花、菊花、绿茶各3 克。
【用法】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主治】慢性中耳炎,听力减退。
方2
【组成】青茶叶、荷叶、细辛各2~4 克,蝉蜕3 克,庸香0.3 克。
【用法】共研细末,用葱尖捣泥与之和匀,作小捻,绢裹,纳于耳内。
【主治】中耳炎及耳鸣。
方3
【组成】茶叶、菖蒲各3 克,粉丹皮、川苔各5 克。
【用法】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主治】卡他性、真菌性慢性中耳炎。
方4
【组成】黄连5 克、高度白酒25 毫升。
【用法】浸3 天去渣,取药滴耳中,每日3 次。
【主治】慢性中耳炎。
治异物入耳便方
方1
【组成】大葱1 根。
【用法】取葱心插入耳内。
【主治】壁虎尾入耳。
方2
【组成】大蒜适量。
【用法】捣烂取汁,滴入耳内,未出可再滴。
【主治】蚰蜒入耳。
方3
【组成】生姜适量。
【用法】捣烂取汁,滴入耳内。
【主治】蜈蚣入耳。
方4
【组成】生姜汁、韭菜汁。
【用法】混合滴入耳内。
【主治】蜈蚣入耳。
雌鸡面
【处方】 肥雌鸡1只。
【功能主治】 赤白痢,不下食。
【用法用量】 上细研作臛,煮汁,作面或馄饨。空心食。
【摘录】 《医统》卷八十七
09:28来自HUAWEI Mate 30 Pro
雌鸡方
【别名】 雌鸡粥
【处方】 黄雌鸡1只(去毛羽肠脏),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切),生薯药1两(切),阿魏少许(炼过),米2合(淘入)。
【功能主治】 益下元,壮气海。主五劳七伤。
【用法用量】 雌鸡粥(《养老奉亲》)。
【摘录】 《圣惠》卷九十七
口疮。多痰涎,久不愈
雌黄丸
【处方】 雌黄1分(细研),蟾酥粉。
【制法】 上药相和,以瓷器盛,于饭甑内蒸一饮,熟久候冷,看得所,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口疮。多痰涎,久不愈。
【用法用量】 绵裹1丸,含咽津。
【摘录】 《圣惠》卷三十六
【面诊小口诀】老中医从不外传
肾亏眼肚黑,肺热准头红,
肝盛两眸赤,寨喘两颧乌。
多风蓝眼白,痰湿眼中黄,
多痰眼肚肿,寒胃口唇青,肾绝耳黑稿。
湿盛面皮黄,肝热皮毛燥,
脾热眼颧红,夹色眼昏暗,足伤月脖沉。
失血乌年寿,遗泄面青黄,
气虚面浮肿,多汗面唇青,痛病眉心皱。
火燥额堂乌,额焦宜补水,
唇白勿尝寒,颧赤清肝肺,肥盛痰要除。
瘦人肝火盛,赢弱气虚防,
困喉发噎食,困口发胃寒,泄泻面黄白。
腹痛白面唇 面黑蓝防泄,眼圆突防狂,
似鹤成痨症,如紫定骨蒸。
鬼惊面蓝黑,绝胃口门青,
服毒白人口,发红下血症,面黄如染纸
肠风及血崩,眼沉成眼病,
鼻丑腰不宁,怪部黑忧症,斑缠亦同评。
悬针灵锁印,中焦病必成 ,
鼻上成三折,手足断宜惊,痰盛面光亮。
气紧腰痹防,鼻耳暗将亡,
诸病宜查此,临症不张忙。
白及止泻效佳
六十年代末,笔者随诊于一中医,曾用白及粉、鱼腥草、金荞麦治愈一褚姓空洞性肺结核伴有肠结核患者。愈后师曰:白及不仅止咳止血,其止泻功能亦佳,当时不以为然。
1978年仲夏,一周姓男患者因支气管扩张咯血来院诊治。主诉由于家中有事劳累过度,致使旧恙发作,咯血次频,色鲜量多。且因饮食不洁,伴见脘腹不适,大便溏薄。作大便常规检査,诊为“肠炎”。随处方白及粉200g,嘱每服10g,日4服。5日后来诊告知,不仅咯血渐宁,腹泻亦于次日得止。后用数例,皆见效验,至此信服师言。
1992年季春,病员封某,年届不惑,诉患腹泻年余。服西药十数种,中药近百剂罔效,疑为肠癌,求诊于余。作肠镜及钡剂灌肠检査,诊为“溃疡性结肠炎”。试以白及粉灌肠治之,嘱其每晚寐前净便后,取白及粉20g用温开水调成稀水样,从肛门迅速灌入(其保留时间越长越好),每日1次。1周后来诉,大便已从每日6~7次减至1~2次,色质亦趋正常。继灌1周后,大便已如常人,巩固治疗计月余,半年后复査,溃疡已不存在。随访2年,腹泻未见发作。
《本草汇言》云:\"白及……此药质极粘腻,性极收涩……以此研末日服,能坚敛肺脏,封填破损,痈肿可消,溃败可托,死肌可祛,脓血可洁,有托旧生新之妙用也。”由此可见,白及粉用于腹泻之治,不仅在于收敛固涩之性,更在于其祛腐生新之能。对于便下脓血之菌痢腹泻,笔者曾观察数例,亦有疗效。
风寒咳嗽食疗方
咳嗽是一种反射性,保护性动作。借以将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排出。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实际上往往是声与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而统称为“咳嗽”。
咳嗽是多种原因和多种疾病引起的。伤风,流感,百日咳,气管及支气管炎,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肺心病,呼吸系统肿瘤,心脏病引起肺瘀血等等,均可导致咳嗽。咳嗽是一个症状,不是单独的疾病。下面的三个食疗方,但凡有咳嗽症状,可以试用一下,如未见效果,请速到医院就医。
一 风寒咳嗽:白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生姜,煮成一碗,连渣一起内服。
二 风寒咳嗽,多痰:玉米须30克,桔皮10。水煎,日服2次。
三 咳嗽多痰:鲜桔皮或干桔皮适量,切成丝,放入锅內,加大约桔皮重量一半的白糖,加水煮沸,改小火煮到将干时,取桔皮待冷,再撒入约桔皮半量的白糖,拌匀,食用。
在家治感冒
非常时期,要求不出门,尽量不出门。那么得了感冒怎么办?有人说,那我得去医院。在我看来,得感冒同样可以不出门,在家一样治感冒,况且,药物都是药食同源的食物,在厨房里就可以找到。现在,我推荐三个治感冒的食疗方。
一 感冒初期可服红糖姜汤。姜中的姜辣素,姜油酮可以发汗,驱除体内蓄积的热气,尤其是水分较少的老姜,促进血液循环效果更好,添加红糖则可补充热量。但姜汤只适于外感风寒,得了热伤风的人,则不适合饮用。若有发炎,出血情况,也不可饮用。
二 风热感冒:金银花30克,山楂10克,蜂蜜250克。将前二味加水煮沸,滤取药汁,稍凉后,加蜂蜜搅勻,分2次饮服。
三 感冒,流清涕,咳嗽,发冷:鸡蛋1个,冰糖30克。将鸡蛋打破,调入冰糖粉,临睡前用开水冲服,微微出汗更好。
避热,夏可重衣
雌黄丸
【处方】 雌黄、白礜石、黑石脂各等分。
【制法】 上以白松脂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避热,夏可重衣。主
【用法用量】 每次吞5丸。
【摘录】 《医心方》卷二十六引《灵奇方》
吐血,衄血
雌黄丸
【处方】 雌黄1两(用小瓷盒子内盛,上用不灰木末1钱,云母末1钱,蚯蚓粪1钱,水飞黄丹1钱,滴水和匀作饼子,盖头石脂(钅巢)口灰半碗,盖盒子上,用3斤炭烧。如不闻药香,未得住火,如闻药香,即住火为度,放冷取出,净去上面樻子药滓,令净,研细末,秤约及钱许,入下2味),马兜铃子(去皮)4钱,甘草4钱半。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 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 以绵裹1丸,含化。
【摘录】 《博济》卷一
风痫。欲发即精神不定,眼目不明,瘈疭恶声,嚼舌吐沫
雌黄丸
【处方】 雌黄1两(细研,炒令褐色),黄丹1两(炒令褐色),麝香1钱(细研)。
【制法】 上药相和,研令匀,用牛乳1升,慢火熬成膏,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痫。欲发即精神不定,眼目不明,瘈疭恶声,嚼舌吐沫。
【用法用量】 每服7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二
香砂六君子汤 (《古今名医方论》)
组成:人参一钱(3g) 白术二钱(6g) 茯苓二钱(6g) 甘草七分(2g) 陈皮八分(2.5g) 半夏一钱(3g) 砂仁八分(2.5g) 木香七分(2g) 上加生姜二钱(6g),
功用:益气化痰,行气温中。
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症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等。
六君子汤 (《医学正传》)
组成:陈皮一钱(3g) 半夏一钱五分(4.5g) 茯苓一钱(3g) 甘草一钱(3g) 人参一钱(3g) 白术一钱五分(4.5g)
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症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恶心呕吐,胸脘痞闷或咳嗽痰多稀白等,舌淡苔白腻,脉虚。
异功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人参切,去顶 茯苓去皮 白术 陈皮锉 甘草炒,各等分(各6g)
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滞。
主治:脾胃气虚兼气滞证。症见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等。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祛。
【组成】 人参去芦 白术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炙(6g),各等分
【功用】 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缓。
头上生疮,及一切恶疮,诸药治不愈者
雌黄膏
【处方】 雌黄1两(细研),黄连1两半(去须),苦参1两,礜石、(艹闾)茹1两,莽草半两,朱砂2分(细研)。
【制法】 上先细锉四味,以腊月猪脂1斤,慢火同煎,三上三下,去滓,下研了药,不住手搅令成膏,入瓷盒中盛。
【功能主治】 头上生疮,及一切恶疮,诸药治不愈者。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涂于疮上。
【摘录】 《圣惠》卷四十
妇人妬乳生疮
雌黄膏
【处方】 雌黄1两,白蔹1两,雄黄1两,漆头芦茹1两,乱发1团(如鸡子大)。
【制法】 上共为末,以不中水猪脂2升,先煎乱发令尽,下诸药再微火煎,候膏成,放凝。
【功能主治】 妇人妬乳生疮。
【用法用量】 涂疮上,日3-4次。
【摘录】 《鬼遗》卷五
雌黄丹
【处方】 雌黄(细研)1两,雄黄(研细)1两,川大黄(慢火炮黑)1两,鬼臼(去毛)1两,桃仁30个(汤浸,去皮尖,研),白头翁半两(以上并为细末,次用),麝香1分(别研),巴豆10粒(去皮心膜,纸裹出油)。
【制法】 上都研匀,以羊脂5两熔和诸药成膏,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尸疰病。
【用法用量】 每服3-5粒,荆芥汤冷下。
【摘录】 《幼幼新书》卷三十二引张涣方
羊痫风
甜丝瓜七个(研细),白矾一钱,无根水调送吐痰,过五日再一服愈。
羊儿风
哺退鹅蛋,入蒜捣烂,火煨熟,服四五个,除根。
又青草或菜叶,塞口中即醒。
邪狂癫痫
于寅初时,勿令人见,用左手摘向东桃叶七瓣,暗藏病患发内。
又方 苦参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汤下,诸方不效者,惟此独神。
惊忧发狂
丝瓜蒂五钱,为末,每服一钱,井水一盏调,即大吐得睡,勿惊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