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253
膏淋。小便肥如膏
磁石丸
【处方】 磁石(火煅,醋淬3-7遍)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泽泻1两,滑石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膏淋。小便肥如膏。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雷头风,恐成内障
磁石丸
【处方】 磁石2两(烧赤,醋淬7遍),五味子(炒)1两,牡丹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玄参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雷头风,恐成内障。
【用法用量】 《眼科龙木论》有干姜。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下利与自利的区别
中医名词名目繁多,大多传承着古义古意。所以,对于名词的来源,出处和真实含义的考究尤为重要。
有的术语仅有一字之差,却代表的病症病机不同,比如\"下利\"与\"自利\"。
了解他们之问的区别,先从\"利\"字开始。利字的异体字是痢,痢的异体字是利字,疾病的\"利\"从其本义引申而来,古文利字,是力至切之意。下利,下者意指排泄大便,利者意即排泄大便力至切,快而急,力度峻大,与现代讲腹泻同义。
古代讲到关于\"利\"这种疾病时,也有的称之为\"痢\"的,实指是指腹泻,泻泄状态。早期古医籍中痢疾与泄泻没有区分得那么开,统称为\"下利\"。后世区分为利与痢,以利为泄泻,痢为痢疾。
自利是指由于身体内部因素如脾肾阳虚或中气不运所致的慢性腹泻,一般不伴有其他胃肠道症状。自者,有自发内发之意。
下利相当于现在说的急性腹泻,可以见于多种疾病,多指外感伤寒或疫病等外源性病因引起的。如伤寒论讲: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自利一般说是慢性腹泻,主要见于肠胃内在疾病。
方剂学解表药
下面呢,我们看止嗽散这个方子。止嗽散是个止咳的方子,用于伤风感冒,其实是风寒感冒导致的咳嗽。这个在大人小孩身上均有良效。症状可见什么呢?他得了风寒感冒,有这个鼻塞,鼻子不透气,流鼻涕,他还有嗓子痒痒,一痒痒就要咳嗽,痰是白的,可能他还有点轻度的发热,但是发热不是主症或者不发热,就像桑菊饮一样,它治疗的病症是“身不甚热,但咳者”。
这个方子中紫苑百部,这是止咳嗽最常用的一个对药,为君,用来治疗咳嗽,缓解症状。桔梗来加强紫苑百部的止咳清肺的作用。白前是辛温,功擅降气,所以他能够降气化痰,他和桔梗的一升一降,能够恢复肺的宣降功能,是臣药。桔梗和白前是臣药。佐以荆芥它能发散风寒,解表散热,他虽然是佐药,用的很少,却是一个对因治疗的药物。因为这是伤风,风中夹寒的这种感冒,你不治风寒是不行的,但是风寒在这不是主证,表证不剧烈,所以我就用很少的发散风寒的药才行,一点不用是不行的。陈皮是利气化痰。甘草呢,也能够利咽也能够止咳,在这里呢,它也能够调节诸药。
在临床上,如果是表邪比较重,像恶寒发热比较突出,这个时候你光用一个荆芥是不行的,可以再加点防风,荆芥防风成一个对药。如果咳的很厉害,肺气上逆得很厉害,可以多加一些苦降的药物,像这个杏仁啊,旋复花呀,加强肃降肺气的作用。
如果发热成了主症,可以把止嗽散先放一边,换成荆防败毒散先解表,等不发热了再止咳。
这个方子的原著,是清朝的程钟龄,他这个《医学心悟》中所记载的,他说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只要气候稍微有点变化,就会让人们感冒咳嗽,就是肺为娇脏不耐寒,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体质虚弱的人马上就要感冒就要咳嗽,咳上一个月不止。这个娇脏,它还表现在肺病咳嗽在治疗的时候,你不能用重药。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好多人,他在治疗气管炎也好肺炎也好,总是喜欢用很多的鱼腥草板蓝根贯众各30克60克。效果都不是很好,他都不如这个原方原量管用,所以说不管你治的是小感冒,还是疫病,只要病位在肺,你都不要忘了肺为清虚之脏,受不得重药,这是个原则。所以用止嗽散,用小剂量,要么你就磨成散让它煮一会就喝,要么你就用汤药,也用很小的剂量,煮的时间不要太长,频服,都是很有效的。
下面说这个方子叫柴葛解肌汤,这是明朝的陶节庵的《伤寒六书》中的一首方子。陶节庵的书中他记载的都是他自己家的祖传秘方,都是奇效无比的一些方子,这个柴葛解肌汤也是一样,希望我们不要忽视了这么一个优秀的退烧的方子。它用于治疗伤寒的三阳合病,说白了他还是用来退烧的药。我们中医退烧有好多好多的绝招,好多好多的妙方,这个柴葛解肌汤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治疗外感发热,他用六经辨证,太阳的发热,阳明的发热,少阳的发热,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这三种类型的发热很难说是截然不同的,分阶段的给我们出现。我们发现某一次感冒往往是既有太阳的发热恶寒无汗,也有阳明的这个浑身的炎热,满面通红,还有少阳那个口苦咽干等等这样的症状,他三阳合并在一起。
这个时候我们在治疗上就要三阳的药物都用。入太阳的羌活,入阳明的葛根、白芷、石膏,入少阳的柴胡、黄芩都用了。这是三阳都用了,那么这三阳中用阳明的药比较多,葛根白芷石膏,然后少阳的药次之,柴胡黄芩。在这个阳明和少阳中,他又以柴胡葛根为主药,就说这两个药是必不可少的,量可以稍微大一点,其他的药量可以少一点。再加上桔梗呢,入肺,白芍呢来养阴,预防这些个发散药过度,养阴类似于这个桂枝汤中的白芍一样。最后加一个甘草。
它来退烧,效果是非常非常好的。我这个方子主要是从我的老师张家口的名医,王涛陶冶老师那学的。柴胡用10克,葛根也是10克,黄芩也是10克,白芷10克,羌活10克就足够了。有人说柴胡要用到20克,有人说30克,有人说60克90克才能退烧。我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柴胡葛根用在一起,10克,顶多15克,足足能够退烧了。那么石膏呢,要稍微多一点用到30克。也用不着先煎,一块煎就行了。桔梗和白芍,也是10克左右也就够了。
如果是流感,传染性比较强的时候,再加上这个僵蚕蝉蜕啊,这样的升降散,效果就更好,希望我们重视这个柴葛解肌汤,你治疗风寒发热就心里有底了。
这个方子在煎煮的时候也是不要时间太长,这个药味很大。时间长了以后要把药味全挥发出去了,光剩下苦汤子,没有一点效果了,他就不再走皮毛肌肉了。
我们看下一个方子败毒散,它又叫人参败毒散,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方子,在好多书中都把它作为治疗瘟疫的起手第一方。
这个方子,荆芥防风是个君药,他能够发散风邪,还有一些寒邪。但是这个荆芥防风发散风寒作用不是很强大,所以还需要用二活,羌活独活来加强它的散寒之力,用柴湖前胡来加强它的疏散之力。共为臣药。这个君臣合用对于风邪和寒邪的治疗就比较彻底。这个佐药还有个川芎,他偏于活血理气,治疗寒邪的凝滞和营卫不通。同时呢,川芎他也和荆芥防风一样,也是一个辛温解表药。还有那个桔梗,枳壳一升一降,用于恢复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从这两个药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败毒散或者人参败毒散,他治疗中心是在肺上,以恢复肺的宣肃为主。
前面说的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他是疏散风寒。疏散哪的风寒?他不是太阳的风寒,而是肺的风寒,风寒束肺,这是他和柴葛解肌汤的区别。
那既然在肺,肺系的症状就是这个方症的主症。比如说肺开窍于鼻,这个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就是一个主要的症状。还有头痛啊,眼睛也是水汪汪的,头痛头胀,嗓子痒咳嗽,这都是主症。从人参这个角度来看,肺主气,肺气虚容易伤风感冒,所以这个补肺气就要用到人参,从人参这个角度来说他也是治肺为主,而不是治太阳病的。那么荆芥防风呢,他这两味药虽然是用来解表的,它既可以解肺经的风寒,他也可以解太阳经的风寒。你在熬荆防败毒散的时候,你去闻一闻这个味儿去,你那个堵塞的鼻窍一下子就通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它这个药力都是趋向于上焦,趋向于肺,用来通鼻窍,宣发卫气,解肺中的风寒。你在熬柴葛解肌汤的时候,你闻一闻这个药味,对鼻窍就没什么反应。
这个原方中还用茯苓来利湿,我的经验经常就去掉他,因为我感觉在北方啊,这个湿没有那么重、,用利湿利的太多的话,伤阴,更容易化热。川芎也去掉他,不影响效果,以免燥热之性太强。甘草调和诸药,因为辛温药太多了,所以用甘草,他有养阴的作用,也能够让所有的药拧成一股绳。……
头癣外治经典良方
◆涂擦疗方
1.取鸡蛋加水煮熟,去蛋壳与蛋白,将蛋黄置于锅内,用文火将蛋黄边炒边挤压,将蛋黄熬成黑色时,即可见油溢出,每只蛋黄可炼油4~5毫升。先将头癣处的头发剃光,然后,将蛋黄油涂擦患处,每日3~4次。
2.乌梅适量,煅存性,研末,生芝麻油调涂患处。
3.芦荟25克,炙甘草18克,共研末,涂擦患处。
4.富强面粉适量,拌以人鲜乳呈糊状,每日3次,涂抹患处。
5.大蒜适量,去皮后,冷水洗2~3次,捣烂成浆,消毒纱布滤去残渣,取滤汁备用。患者剃头后,用温水肥皂洗头揩干,用棉球蘸药液涂擦患处,擦时由癣区外围向内,早晚各1次。擦后最好戴上布帽,以防搔抓,连续50~60日。
◆药酊疗方:川黄连50克,花椒25克,共置瓶内,加入75%酒精浸泡7日后备用。使用时,以棉签取药液均匀涂于患处,每日3~4次,10日为1个疗程。
◆外敷疗方:新鲜独头蒜3个,去皮捣烂成膏状,兑入蓖麻油或芝麻油适量,搅拌均匀敷于头癣处,每日1次,连续15日。
保持健康长寿的经典秘诀句子
导读:学习深钻细研,学识博大精湛。吃饭细嚼慢咽,身心健康平安;学习马虎粗心,知识真伪不分。吃饭虎咽狼吞,肠胃撑胀伤身。下面是励志故事网小编为你精选的保持健康长寿的经典秘诀句子。
1.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
2. 不要用珍宝装饰自己,而要用健康武装身体。——欧洲谚语
3. 任凭世间沧桑变,我心平静身体健。细推物理须行乐,何为浮名羁绊我。
4. 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5.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6. 智者要事业不忘健康,愚者只顾赶路而不顾一切。
7. 好儿好孙子,不如好身子。身体有精神,全家乐滋滋。少病少累赘,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省钱省药费。
8. 治病花钱不要细,别跟自己过不去。病来身上心放宽,战胜疾病须乐观。
9. 心中欢乐,强身健体;心中烦愁,伤神减寿。
10. 病有五来:吃出来,喝出来,吸出来,懒出来,气出来。
11. 学习深钻细研,学识博大精湛。吃饭细嚼慢咽,身心健康平安;学习马虎粗心,知识真伪不分。吃饭虎咽狼吞,肠胃撑胀伤身。
12. 德靠自修,神靠自养。
13. 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14. 病从口中入,寒从脚下起;无病要早防,有病要早治。
15. 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16. 一个经常锻炼的人,必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
17. 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18. 吃生萝卜喝热茶。
19. 千金难买老来瘦;有钱莫买少年肥。
20. 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
21. “四不”益寿又延年:不急不恼百年不老,不懒不谗益寿延年。
22. 观念比能力重要,策划比实施重要,行动比承诺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尊重生命比别人看法重要!
23. 必须明白是自己创造了自己身体每一个“疾病”,掌握了自己的身体,也就掌握了自己的生活。给身体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就会彻底改变自己生活。
24. 常洗衣,常洗澡,常晒被服疾病少。
25. 针灸拔罐,病去一半。
26. 一日三枣,长生不老。
27. 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运动。
28. 生活,就是理解。生活,就是理智。幸福生活,来自健康的身体。
29. 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30. 尽量少喝酒,病魔绕道走。
31. 吃饭七成饱,穿戴适当少,耐点饥和寒,益寿又延年。这就应验了,千古之名言:“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32.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多吃水果多吃菜,清理肠胃又补钙。降压降脂又抗癌,健身防病心愉快。
33. 甜言夺志,甜食坏齿。
34. 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
35. 你坐轿车我步走,看谁生命更长久。每天步行二十里,百病皆无健身体。
36. 一饱为足,十饱伤人。
37. 人生有缘才相聚,何必与人过不去。人逢花甲叹时短,我命在我不在天。
38. 烟有百害,而无一利。吞云吐雾,伤害身体,污染环境,损人害己,劝瘾君子,戒烟勿吸。
39. 指甲常剪,疾病不染。
40. 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41. 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42.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头,天天发愁,添病减寿。
43. 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44. 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博弈圣首藏
45. 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46. 你有一万种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变人种,你没有健康,只能是空谈。
47. 酒吃头杯,茶吃二盏。
48. 健康是个宝,要靠平时的保养,而不能靠药物。
49. 娱乐有制,失制则精疲力竭。
50. 临大事静气为先,遇险滩宁静致远。博弈圣首藏
51. 运动好比灵芝草,何苦去把仙方找。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52. 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53.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如果健康失去了,那你什么都没有。
54.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55. 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56. 人生四愈:良好的决断愈多,幸福的生活愈美,抵抗疾病的能力愈强,身心健康的状况愈好
瘴气
磁石丸
【处方】 磁石3两(煅,醋淬7遍)。
【制法】 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瘴气。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新汲水送下,临卧一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补肝肾虚,上止冷泪,散黑花
磁石丸
【处方】 磁石1两(煅,醋淬),菖蒲、川乌(焙,去皮尖)、巴戟、黄耆、苁蓉、玄参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肝肾虚,上止冷泪,散黑花。主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盐酒、盐汤送下,空心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七十二引《卫生家宝》
补肾脏,明目,暖丹田
磁石丸
【处方】 磁石2两(紧者),硇砂半两(去石)。
【制法】 上药同捣研为末,于瓷盒子内固济,烧令通赤,候冷,细研为末,以酒煮羊肾子细切,研,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肾脏,明目,暖丹田。主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食前盐酒、盐汤送下。
【摘录】 《医方类聚》卷九引《简要济众方》
老年人防新冠特别注意4件事
羊城晚报讯 记者余燕红、通讯员粤疾控报道:老年人多喜欢聚在一起聊天、打麻将等,尤其是春节,老人家外出串门几率增加。广东省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提醒, 老年人因身体各方面机能下降,免疫力也较低,且多合并慢性疾病,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出现重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也指出,大于65岁的老年人是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之一。因此建议老年人尽量少外出、少串门,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必须外出时做好防护。
要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要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商场、超市或农贸市场),如需前往,应在购物前列好物品清单,减少逗留时间。
注意正确佩戴口罩。不建议老年人使用N95或KN95等防护口罩,因为这类口罩密闭性太强,呼吸阻力较大,长期佩戴后可能出现缺氧而导致的胸闷、气短、憋喘等呼吸困难症状。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更要谨慎。特别提醒老年人要及时更换口罩,口罩为一次性用品,如果出现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要及时更换,并正确处理丢弃,切勿重复使用。
每天开窗通风。天冷老年人为了保暖往往会把门窗紧闭。要提醒的是,即使天气冷也要注意每天开窗通风,建议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可以选择在上午、下午气温较高的时候开窗通风;不要一下子打开全部窗户,可以逐个房间开窗通风;开窗通风时注意保暖,适当增加衣物,尽量避免穿堂风。
注意及时就医。老年人新冠肺炎早期症状难以鉴别,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老年人日常要密切留意自己的健康状况,一旦有上述症状,第一时间做好自我隔离,并告知家人,尽快就医。
胸腔积液
化痰祛瘀,泻肺逐饮,益气养阴法治疗饮证(胸腔积液)
患者姓名:徐某 男 1948-05-04
就诊时间:2001-04-03
主诉:咳嗽、咯痰、胸水1月余
现病史: 去年12月因胆结石检查发现右侧胸腔积水,在皖医附院抽胸水三次,胸水仍难吸收,引流35天积液不尽,右胸有痠胀感,闷咳,支气管镜:右下肺支气管开口处狭窄、充血,诊断不明,疑为肺癌或结核,介入治疗一次,大便干结如栗,体重下降22-30斤。舌质:质暗红 舌苔:苔淡黄腻 脉象:细脉,滑脉
辅助检查:胸片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
辨证分析:证属痰瘀阻肺,饮停胸胁,气阴两伤。
中医诊断:饮证
方名:泻肺逐饮方
组成:生芪20g,葶苈子20g,炙桑白皮25g,泽漆15g,北沙参12g,南沙参12g,海藻12g,山茨菇15g,桃仁10g,泽兰15g,泽泻15g,杏仁10g,苡仁15g,天冬10g,麦冬10g,猫爪草20g,漏芦10g,蛇舌草25g
用法:7剂,每日一剂,一日两次,水煎
医嘱:注意休息,增加营养
喝茶七大禁忌
喝茶能安定心神、化油解腻,对人体有很多好处,而喝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事项,以下这七大禁忌你都了解吗?
一忌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会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还会引起“醉茶”,表现为心慌、头晕、头痛、乏力、站立不稳等。另外,空腹喝茶会加重饥饿感,严重者可致低血糖性休克空腹喝茶。空腹或早上起床后,应先喝一杯温开水,再吃点东西后,方可喝茶。
二忌喝烫茶
太烫的茶水对人的咽喉、食道和胃刺激较强。如果长期喝太烫的茶水,可能引起这些器官的病变。据国外研究显示,常喝温度超过62℃水的人,胃壁较容易受损,易出现胃病的病症。茶泡好后,稍等片刻,待茶水温度冷却至60℃后再慢慢饮用。
三忌喝冷茶
老人常说“薄酒”、“冷茶”最伤身。冷茶对身体有滞寒,聚痰的副作用,特别是对于体寒的女性来说,更不宜喝冷茶。泡好茶后及时喝完,如果喝不完应倒掉,不可放冰箱更不可隔夜后再喝。
四忌喝浓茶
古人云“淡茶温饮最养人”。浓茶含有较多咖啡因、茶碱,刺激性较强,易引起头痛,失眠等。同时还易引起心跳过快,对患有心动过速、早搏和房颤的冠心病患者不利。
五忌饭前喝茶
饭前喝茶会冲淡唾液,使饮食无味,还能暂时使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质的功能下降。
六忌饭后马上喝茶
饭后不宜马上饮茶。饭后立即饮茶,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同时茶中的单宁酸能使食物中的凝固物质,给胃增加负担,并影响蛋白质的吸收。最好是在饭后一小时后再喝茶,可促进消化,消除油腻。
七忌用茶水服药
茶叶中含有大量鞣质,可分解成鞣酸,与许多药物结合而产生沉淀,阻碍吸收,影响药效。俗话说:“茶叶水解药”,所以尽量不要用茶水服药。
腹泻
腹泻:我父亲在长征路上患上非常严重腹泻,无法继续行军打仗,父亲只能在一老乡家暂住,只住两天,老乡给父亲用了个一个偏方,此偏方一止二愈,父亲第三天又跟上部队行军打仗,解放后身边有此病患者,就将此方介绍给他们,效果都非常好。此偏方如下:鸡蛋两个,食醋二两左右,锅烧热下入鸡蛋炒熟,放入醋再烧一会,稍凉即可食用,连蛋带醋一起食下,一般一次就能止住,两次就能治愈,如果吃不下两个鸡蛋就少吃一点,小孩用一个鸡蛋醋炒就可以。
陈川阳老师献方,胡兵偏方工作室整理。
一切瘫痪暗风
磁石丸
【处方】 磁石1两,蛇含1两,石燕1两,石碌半两(并煅,醋淬7次),雄黄半两,轻粉半两,朱砂半两,牛黄半两,麝香2钱。
【制法】 上为细末,以好酒瓷器内熬之,可丸则丸,入麝香一处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 一切瘫痪暗风。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荆芥薄荷酒化下。如是大段风涎暗风,昏迷不省事,更入轻粉少许,白矾半钱(研),用药2丸磨,尽作1服灌下便安,服后有汗出见效。3日1服,小儿1丸分3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一一五引《仁存方》
脱肛
磁石丸
【处方】 磁石4两(好者),桂2两,猬皮1枚。
【制法】 上为细末,汤泡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脱肛。
【用法用量】 候服药了、吃食罢,腹中稍空,即用新生铁加水一斗,煮取汁五升,微热淋洗,至夜临卧时再淋洗一次,用鳖头一枚(自死者)烧成灰,为细末,掺凸出肛门上,炙旧履底按熨之令入。
【摘录】 《鸡峰》卷二十五
骨鲠在喉中不出
磁石丸
【处方】 磁石(煅,醋淬,研)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白矾灰1分,恶实(炒)1分,浆水脚(多年者。晒干,炒紫色)1分。
【制法】 上为散,别用浆水脚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 骨鲠在喉中不出。
【用法用量】 每含1丸,咽津。
【摘录】 《圣惠》卷一二四
黄芪建中汤 (《金匮要略》)
黄芪建中补不足,表虚身痛效无过。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9g) 甘草炙,二两(6g) 大枣擘,十二枚(4枚) 芍药六两(18g) 生姜切,三两(9g) 胶饴一升(30g) 黄芪一两半(5g)
功用:温中补气,和里缓急。
主治:阴阳气血俱虚证。症见里急腹痛,喜温喜按,形体羸瘦,面色无华,心悸气短,自汗盗汗等。
当归建中汤 (《千金翼方》)
又有当归建中汤,产后诸虚皆可却。
组成:当归四两(12g) 桂心三两(9g) 甘草炙,二两(6g) 芍药六两(18g) 生姜三两(9g) 大枣擘,十二枚(4枚)
功用:温补气血,缓急止痛。
主治:产后虚羸不足,腹中痛不已,吸吸少气,或少腹拘急挛痛引腰背,不能饮食者。
【鉴别】 小建中汤由桂枝汤倍芍药,重加饴糖而成。虽组成相近,然理法有异。桂枝汤以桂枝为君,桂枝与芍药用量相等,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营卫不和证;小建中汤以饴糖为君,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功,芍药倍桂枝,意在温中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虚劳里急证。
小建中汤与理中丸皆为温中祛寒之剂。但理中丸纯用温补,以温中健脾为主;小建中汤则于温补之中配以调理肝脾之品,重在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小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均具温中补虚,柔肝理脾之功。然黄芪建中汤加黄芪一味,则补气之功为著;当归建中汤加当归一味,则养血之能更旺。
吴茱萸汤 《伤寒论》
吴茱萸汤参枣姜,肝胃虚寒此方良;
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亦堪尝。
【组成】 吴茱萸洗,一升(9g) 人参三两(9g) 生姜切,六两(18g) 大枣擘,十二枚(4枚)
【功用】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
1.胃寒呕吐证。食谷欲呕,或兼胃脘疼痛,吞酸嘈杂,舌淡,脉沉弦而迟。
2.肝寒上逆证。干呕吐涎沫,头痛,巅顶痛甚,舌淡,脉沉弦。
3.肾寒上逆证。呕吐下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舌淡,脉沉细。
吴茱萸加生姜半夏汤
若加半夏能降逆,化痰止呕功力强。
大建中汤 《金匮要略》
大建中汤建中阳,蜀椒干姜参饴糖,
阴盛阳虚腹冷痛,温补中焦止痛强。
【组成】 蜀椒炒去汗,二合(6g) 干姜四两(12g) 人参二两(6g)
【功用】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主治】 中阳虚衰,阴寒内盛之脘腹疼痛。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舌苔白滑,脉细沉紧,甚则肢厥脉伏。
【鉴别】 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大建中汤四方均属温中补虚之剂。但小建中汤以辛甘为主,佐重剂芍药,寓酸甘化阴之意,阴阳并补,但以温阳为主;黄芪建中汤于小建中汤加黄芪,偏于甘温益气;当归建中汤于小建中汤加当归,重在补血和血;大建中汤则纯用辛甘之品温建中阳,其补虚散寒之力较小建中汤为峻,且有降逆止呕之功。
理中丸 《伤寒论》
理中丸主温中阳,人参甘草朮干姜。
【组成】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各9g)
【功用】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
1.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呕吐便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面色㿠白,气短神疲,脉沉细或虚大无力。
3.中阳不足,阴寒上乘之胸痹;脾气虚寒,不能摄津之病后多涎唾;中阳虚损,土不荣木之小儿慢惊;食饮不节,损伤脾胃阳气,清浊相干,升降失常之霍乱等。
附子理中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呕哕腹痛阴寒盛,再加附子更扶阳。
组成:附子炮,去皮、脐 人参去芦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各 三两(各9g)
功用:温阳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较甚,或脾肾阳虚证。症见脘腹疼痛,下利清谷,恶心呕吐,畏寒肢冷,或霍乱吐利转筋等。
桂枝人参汤 (《伤寒论》)
桂枝加入理中内,温里解表两兼长。
组成:桂枝别切,四两(12g) 甘草炙,四两(9g) 白术三两(9g) 人参三两(9g) 干姜三两(9g)
功用:温阳健脾,解表散寒。
主治:脾胃虚寒,复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腹痛,下利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滑,脉浮虚者。
理中化痰丸
理中化痰加苓夏,擅治停饮大便溏。
【鉴别】 理中丸为治疗中焦脾胃虚寒证之基础方,附子理中丸、桂枝人参汤均为理中丸加味而成。附子理中丸加用大辛大热之附子,其温中散寒之力更强,且能温肾,适用于脾胃虚寒之重证或脾肾虚寒者;桂枝人参汤即人参汤加桂枝,温阳健脾,兼解表寒,表里同治,适用于脾胃虚寒而外兼风寒表证者。
小建中汤 《伤寒论》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气,虚劳腹痛服之瘥。
【组成】 桂枝去皮,三两(9g) 甘草炙,二两(6g) 大枣擘,十二枚(4枚) 芍药六两(18g) 生姜切,三两(9g) 胶饴一升(30g)
【功用】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 中焦虚寒,肝脾失调,阴阳不和证。脘腹拘急疼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兼见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舌淡苔白,脉细弦。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
当归四逆芍桂枝,细辛甘草通草施,
血虚寒厥四末冷,温经通脉最相宜。
【组成】 当归三两(9g) 桂枝去皮,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3g) 甘草炙,二两(6g) 通草二两(6g) 大枣擘,二十五枚(8枚)
【功用】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 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伤寒论》)
上方再加姜萸配,温经散寒功更超。
组成:当归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甘草炙,二两(6g) 通草二两(6g) 桂枝去皮,三两(9g) 细辛三两(3g) 生姜切,半斤(12g) 吴茱萸二升(9g) 大枣擘,二十五枚(8枚)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和中止呕。
主治:血虚寒凝,手足厥冷,兼寒邪在胃,呕吐腹痛者。
【鉴别】 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三方主治证中皆见“四逆”,然其病机用药迥异。四逆散证是因外邪传经,气机郁滞,阳气被遏,不达四末所致,故其逆冷仅在肢端,不过腕踝,尚可见身热、脉弦等;四逆汤证是因阴寒内盛,阳气衰微,无力到于四末而致,故其厥逆严重,冷过肘膝,并伴有神衰欲寐、腹痛下利、脉微欲绝等;当归四逆汤证之手足厥寒是血虚受寒,寒凝经脉,血行不畅所致,因其寒在经脉不在脏腑,故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证为轻,并兼见肢体疼痛等症。正如周扬俊所言:“四逆汤全在回阳起见,四逆散全在和解表里起见,当归四逆汤全在养血通脉起见。”(《温热暑疫全书》)
黄芪桂枝五物汤 《金匮要略》
桂枝汤中去甘草,加入黄耆名五物;
益气温经和营卫,善治血痹肌麻木。
又:
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
益气温经和营卫,血痹风痹功效良。
【组成】 黄芪三两(9g) 芍药三两(9g) 桂枝三两(9g) 生姜六两(18g) 大枣十二枚(4枚)
【功用】 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主治】 血痹。肌肤麻木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脉微涩而紧。
【鉴别】 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均系桂枝汤演化而成。当归四逆汤由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通草、细辛组成;主治血虚受寒,寒凝经脉的手足逆冷及疼痛证。黄芪桂枝五物汤由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而成;主治素体虚弱,微受风邪,邪滞血脉,凝涩不通所致肌肤麻木不仁之血痹。
暖肝煎 《景岳全书》
暖肝煎中杞茯归,茴沉乌药姜肉桂,
下焦虚寒疝气痛,温补肝肾此方推。
又:
暖肝煎中用当归,杞苓乌药与小茴;
行气逐寒桂沉配,小腹疝痛一并摧。
【组成】 当归二三钱(6~9g) 枸杞子三钱(9g) 茯苓二钱(6g) 小茴香二钱(6g) 肉桂一二钱(3~6g) 乌药二钱(6g) 沉香或木香亦可,一钱(3g)
【功用】 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主治】 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疝气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