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古画,十个有九个画泛舟垂钓,古人怎么就这么喜欢这个划船?
蓝瑛《秋山渔隐图》天津博物馆藏 ▼
▲ 远处山峰高耸,山脚下农舍排列整齐,近处河面上两只棚船停泊,岸上古木黝黑挺直,船中共有三人正在交谈。
在钓鱼这件事,不仅现代中老年喜欢,古人更是沉迷,而且在古代,泛舟垂钓可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娱乐活动,它还被赋予了更加深厚的人生意义。
自姜太公钓鱼以来,渔夫的身份更多了一层文化上的解释,尤其是和'渔隐’文化挂上钩。
中国古代的隐逸文化十分悠久,方式也多样,有大隐隐于市的,也有隐于山林的,如商山四皓、陶渊明,还有就是这渔隐,所谓渔樵耕读,古时文人高士就常以渔樵的身份寄托投身山水之间,享受自由的乐趣,如唐代张志和泛舟为宅,自号烟波钓叟。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楚辞》中渔父的这句回答,就包含着中国式的处世智慧,人生在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为官,若是世道浑浊,也可以与世沉浮,大可不必一根筋争个鱼死网破。
而这也是渔隐文化的最初体现,将其呈现在图像符号上来,在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作品中,泛舟垂钓就成了许多名家都喜欢表现的方式。画家画这样的场景,除了少数的单纯体现渔夫生活,大部分还是有抒发胸怀、言明心志的自我写照之意。
翻开古画,随处都可见泛舟垂钓的画面。南宋马远有一幅经典的《寒江垂钓图》,画中寥寥风景,仅一舟一人,蓑衣斗笠,舟下划拉上几条水纹,如此简单就达成了意境大成。画面简单却不空泛,反而有一种精彩的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是空疏寂静,是萧条淡泊,是耐人寻味。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那首绝句刚好与之相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寒江独钓图》就是一幅诗意画,几笔水纹就给人以烟波浩渺之感,古人有“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高级趣味,大概就是这样的了。
南宋佚名画家的《松湖钓隐图》,简洁的场景非常美妙,这幅画虽然不知道作者是谁,但能看出很有马远和夏圭的风格。
画里左侧是突起峰峦,石上不同种类的树木郁茂葱茏,瘦硬峭拔;树石之下,一叶小舟浮于湖上,一人独坐垂钓,远山逐渐隐于雾中。这意境也是绝了,整个场景都太美好了。
唐寅的《溪山渔隐图》,以一江水贯穿全卷,随着荡漾的湖水展开画面,耸立的山石和苍翠绿树之中,几间渔舍水榭坐落其中,文人雅士或在岸上吟诗作赋,或在湖中舟上垂钓吹笛,显得十分的风韵典雅。
这幅画本身就以“渔隐”为题,这是唐寅晚年时候的作品,那个时候他已经经历了几乎所有的人生厄运,装疯卖傻回来后,唐寅对仕途已心灰意冷,画中的几个情节都隐藏着一些历史典故,比如太公钓鱼、陆羽烹茶等,这些意象都表明了他此刻的隐逸情结。
当然,说到'渔隐’这个话题,自然少不了元代的画家吴镇,他对渔隐山水也诗情有独钟,不仅常画渔隐画,还会作渔父词以词画合一,被称为“集以渔父为题一类词画之大成”。
“洞庭湖上晚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
在历史发展中,尤其是唐代诗人张志和得渔父词以后,渔父给人的形象已不再是单纯地为讨生活而撒网捕鱼了,他们在江湖之上饮酒取乐,是远离俗世喧嚣的真性情行为,历代文人都喜欢渔父形象来表达自己不求名利的高洁志向。
元代的渔隐山水就很盛行,吴镇“隐于乡,生则渔钓咏歌书画以为乐”,他最喜欢以渔父的形象来作画,在画里,自然出现了许多渔人泛舟垂钓的名场面。
他一口气画过一幅长达5米多的《渔父图》,在江面上画了十五艘渔船及渔人,每一小幅上都题有一首诗词,比如用张志和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搭配以此来相唱和,展现自己与世无争的隐居之乐。
当然还有更多的单独绘制的渔父图,如《芦滩钓艇图》,画崖畔水面上一叶扁舟,渔父正奋力划水,周边景色荒寂,情致却很闲适。▼
《清江春晓图》,山峦叠嶂,苍松翠柏,一艘小船处于视角中间,水面之上是工整的屋宇、木桥,可谓小桥流水人家,情景皆宜。▼
《芦花寒雁图》,这幅的意境也很妙,画中绘秋日水滨景色,蒹葭苍苍,芦雁振翅飞起,渔父正坐在小舟上抬头仰望,远处的天空和山景仿佛空阔无际,这场景太淡然冷寂了,有着诗一般的意境感,孤独而宁静。▼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下该知道泛舟垂钓对古人来说,可不没有表面那么简单,其中的渔隐山水不仅是中国文人的审美体现,更是一种遗世独立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