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复代楮石汤治疗眩晕 35 例
旋复代楮石汤治疗眩晕 35 例
刘美林刘长生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鄂尔多斯 017000)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7 例,女18例,年龄 35~40 岁,病程 7d~3a;其中高血压眩晕 12 例,内耳眩晕9例,脑供血不足眩晕14例,中医辨证大多为痰浊阻滞,伴有阴虚阳亢及气虚型,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典型的眩晕症状,自觉有眩转感,不能站立,如坐车船或目眩,或景物旋转,或自觉头晕昏沉或晕胀不适伴有耳鸣,恶心呕吐等症,可有反复发作史。
2 治疗方法
旋复代猪石汤组成:旋复花15g,代猪石30g,半夏10g,生姜25g,人参15g,炙甘草10g,大枣12枚。加减:阴虚阳亢加玄参、天冬、生地黄各20g,生石决明30g,痰独阻滞塞盛加陈皮10g、苓24g、胆南星10g;气虚型加黄花30g、白术15g、升麻6g。
3 治疗结果
痊愈:症状消失 14 例;显效:眩晕明显减轻可正常工作9例,有效:眩晕减轻,但仍感头晕发沉,工作稍有影响9例;无效:眩晕无改善或加重3例,总有效率为91.4%。
4 典型病例
贺某,男,38岁,2001年元月31日初诊:头晕反复发作半年,但能坚持工作,近3天症状加重,头晕为旋转性,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轻,平卧闭目减轻,伴有面色潮红及阵发性面部发热,身体偏胖,平时痰多,舌边尖红,苔白腻,脉弦,查头颅CT,心电图以及耳科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血压21/16kpa,诊断为高血压型眩晕,中医辨证属痰浊阻滞兼阴虚阳亢。治以化痰降浊兼滋阴潜阳,方取旋复代猪石汤加味:旋复花15g,代猪石30g,党参20g,制半夏15g,生姜25g,玄参30g,夏枯草30g,葛根30g,生石决明30g,菊花1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天冬20g,每日1剂,水煎服。服 2剂后症状减轻,5剂后眩晕呕吐止,去代猪石,加白术15g、天麻10g,继服10剂巩固疗效。5 体会
中医对眩晕的病机记述颇详,总括其病因不外因风、因痰、因虚三个方面,根据笔者临床观察,眩晕患者(大多为)以本虚标实之症为多,痰浊阻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如《丹溪心法·头眩》说,“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降火药。”“无痰不作眩”,提出治痰为先等方法,经临床观察疗效确切可行,本方出自《伤寒论》,主治首选胃气上逆而致呕恶,其次是眩晕痰浊上逆者,方中代猪石平肝气之横逆,且质重,镇冲气之上逆;生姜、半夏、旋复花化痰降其浊阴,人参易党参益气,气旺则清气自升浊阴自降,佐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方中代猪石、半夏、旋复花量宜重。随证加减:有肝阳上亢宜加龙骨、牡蛎、石决明、玄参、天冬、夏枯草,滋阴潜阳;有痰浊者宜加陈皮、获苓、胆南星等化痰涤饮;有气虚则加黄花、白术,加葛根取其升举清阳,诸药合用,可使痰浊除,脉道通,正气充,清阳升,浊阴降,脑腑得养,眩晕自止。
(收稿日期:2002-05-16)
旋覆代赭汤治眩晕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情报部副研究员 蒲昭和
2018年02月23日08:52
梅尼埃病属于中医“眩晕”范畴,多与风邪犯肝、痰湿内阻等密切相关。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等。
在此,推荐一个治疗该病的方子:取旋覆花12克,茯苓、枣仁各15克,代赭石、白术、生龙牡、石决明、泽泻各30克,枳实、竹茹、清半夏、陈皮、天麻各10克,炙甘草6克,生姜5片,用水煎服,早晚各一次,一剂服两天,连服十天。一般连服5剂可明显缓解。
此方为旋覆代赭汤加上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加减方,前者重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后者则健脾燥湿、化痰熄风。方中,旋覆花下气化痰、降逆止呕,为君药;代赭石降逆下气,辅助旋覆花降逆化痰、止呕;佐以清半夏、陈皮能祛痰散结、降逆和胃;枳实破滞、化痰散痞;生姜温胃化痰、散寒止呕;竹茹能清热化痰,清肺防燥;茯苓、泽泻能利水渗湿;白术燥湿化痰,兼能健脾益气,加炙甘草、大枣,甘温益气、健脾。眩晕常由于内风引起,辅以天麻可平熄;加生龙牡、石决明能平肝潜阳、重镇安神,主治肝阳上亢、头目眩晕;枣仁宁心安神、养肝。诸味合用,有降逆化痰、健脾燥湿、平肝熄风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