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拜年的人越来越少,濮阳这种老习俗还能持续多久?
“我们老家现在还保持着正月初一家家户户早起到习惯,不到4点钟鞭炮又开始在村里炸响了,人们起来吃完饺子后,就开始在村里串着给年老的、长辈的以及各家供奉到“神主”磕头拜年。 6点钟,我们兄弟四人趁天还没完全放亮就出了门,挨家挨户拜年,挨家挨户磕头,转了大约一个多小时,足足磕了有上百个头,腿都磕酸了,特别是膝盖处更是酸麻。”这是濮阳一位45岁中年人的真实分享。
在河南濮阳,曾经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过年习俗,那就是给长辈磕头。每年的大年初一,人们大多以家族为单位,或者以家庭为单位,多则几十人,少则五六人,一块到村里或者家族里辈分大、威望高的人家里拜年。拜年的主要形式就是磕头,不管地上有多少灰尘,不管穿着多么昂贵的裤子,成群结队的人就直接跪在地上,表达对长辈的祝福。
长辈在接受孩子磕头后,必须做两件事,一是应当及时说:“好,起来吧。”一是要给孩子来点“赏赐”,例如小玩意儿,糖果等,或给个零钱,“头”是不能白受的!旧时代许多人在孩子说磕头还没跪下时,及时说:“不用啦。”而阻止孩子磕头,以免拿不出礼物的尴尬。
不仅仅是濮阳,磕头,是豫北乡村过春节的重要内容之一。每逢大年初一凌晨,孩子们就早早地爬出了被窝,大人们去张罗着煮饺子,孩子们张罗着放鞭炮。吃罢饺子,放过鞭炮,就开始了磕头的习俗。
濮阳著名民俗专家刘小江说:在乡村磕头是讲究顺序的,磕罢祖先磕长辈。给自家的爷爷奶奶磕头、给父母磕头,接着再到五服内的近门和邻居家磕,最后在孩子们的前呼后拥下成群结队地去村里排着门磕。大人们磕头为的是联络感情,完成街坊邻里一年一次的礼数,孩子们磕头则会拿到压岁钱以及美食。
乡下磕头不仅仅是一个礼节活动,还有很多讲究和作用。比如两家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闹了矛盾,互相谁也不搭理谁,但是作为邻居这样犟着也别扭,到了大年初一,输理这方跑到对方家给长辈把头一磕,矛盾就算和解了,如果矛盾大的,一时解不开,村里有头有脸的人就会出来劝导,督促双方互相去拜年,天大的事儿也就一解百解了。
再如有的亲戚连续两年不来磕头,就意味着这门亲戚断了。俗话说,走亲戚走亲戚,亲戚不走就不亲啦。发展至今,人们对于磕头这一习俗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落后的习俗,应该摒弃,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传统习俗,应该保留。无论如何争辩,但事实是,磕头习俗已渐行渐远。
“随着社会变化,现在过春节和以前有很大变化,以前比较封闭,春节处于农闲时期,但是现在好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有的大年三十才回家,有的甚至过年不回家,一些春节习俗自然而然就会流逝,但无论怎样变化,春节最核心的特点还是团圆、平安、欢乐、祥和。”刘小江认为,春节习俗应该保护的同时,还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
民国的时候,有一次一代大师辜鸿铭拖着辫子去北大讲课,却引起满堂学生的哄堂大笑。
等这些笑声过后,辜鸿铭这才缓缓地丢出一句话,“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学生们闻言后,无不自惭形秽,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必然性,那么“磕头礼”的出现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然而,随着乡村的凋敝和人们关系的疏远,磕头这个传统习俗已经渐渐在淡化,不想下跪,感觉丢人,感觉没有必要,已经成为新一代返乡年轻人的共识。
亲情、乡情日渐淡化的今天,那些组团磕头的场景或许即将消失。不过,濮记小编还是希望这种传递着孝道文化和春节文化的拜年方式能够继续延续下去,物质生活越来越好,我们的精神世界也不能空虚,有些形式感的还是需要的,优秀的传统习俗永远需要继承和发扬。
今年春节,你会磕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