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梦
人皆有梦
小男孩与其父在观天空中飞过的飞机,父亲给孩子讲述着张积慧(抗美援朝的空军英雄)的故事,男孩听得入神,安静片刻后突然发声:“爸!我长大后也要开飞机”。
奶奶病了,身子卷伏在床,牙关紧咬着,汗从额头上钻了出来,眉头紧锁。一副痛楚难耐的样子。奶奶的病态抽动着守在床前的六岁孙女的心,她多么希望能给奶奶分担些苦痛啊!但是她做不到。医生被女孩的父亲请到床前。医生一阵折腾后,奶奶紧锁的眉在舒展,牙关也御下了那霸蛮的咬力,脸上又恢复了平时故有的慈祥。她那孙女在想:医生真有本事,我长大了要当医生,为病者驱除痛苦,为家庭送去欢乐。
项羽跟在项梁的身后去看秦始皇游览会稽郡的壮观场景,项羽说道:“彼可取而代之”。这可吓坏了项梁,立即伸手去堵塞项羽的嘴。项梁耽心项羽的话招来杀身之祸,而童年无的项羽道出的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梦是触景生情时对未来生活的设计。
幼儿园里的孩子也是作梦的,当一个孩子见到另一个孩子吃糖粒子时,他就冒出了这样的一句话:“我长大后捞钱买糖分给大家吃”。当老师领着大家读”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意境宽广优美,豪气冲天的唐诗时,一个孩子沉思着:”我长大后也写出蛮多的诗来供大家读”。
幼儿园里的孩子梦是雅嫩的,它们直击生活。
梦自乎也随年龄、知识的增长而成长。在周恩来十二岁就读的班级里,老师要求学生谈谈自己上学的目的。有人说,”我读书是要掌握开店记帐的本事”。而当时只有
十二岁的周恩来却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豪言。
当用累积的知识与社会责任意识并经熟虑来构筑梦时,这梦才显精神。
单把梦停留在想的位置上是不行的,追梦、圆梦才可张显生命的辉煌。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就喜欢画虎,由于他没有见到真老虎,所以画出来的老虎只能称之为病猫。为了见到真老虎的扑闪腾挪的姿势,以圆他画虎的梦想,他不顾危险而随猎人入深山,见真虎而写生临摹。终于画出了各式栩栩如生的老虎,让自己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作梦不是青少年的专利,生命的各个时期都应有梦。那怕是古稀老者也不能无梦。看,如今多少退休老年人又作起了梦,喜欢学爱迪生的老人有了发明成果;喜欢书法的人创作出了令众人称好的条幅;喜欢码字的人写出了作品。……。有位七十岁学登山的外国老妪,九十岁时还登上了富士山。……。
人生因有梦,追梦、圆梦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