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关系创造机会(发现超级用户),强链接建立信任(整合超级用户)
1
我们写的《社群营销》第三版已经交稿,出版要走流程,要等。
我非常自信这将是国内社群运营领域最实操的一本书。
在书里面我有一个观点:
目前的社群还不能支持一个大产业,更多是提高个人用户黏性,形成重复购买,集中用户能量营销造浪。
我和很多鼓吹社群经济的人不同,我认为社群是很多圈子或者商业未来的标配,但这并不是改成很多行业商业困境的解药。
但是我也有困惑,社群到底能否成长为一个大生意呢?
2
强关系提供资源,弱关系带来机会。
罗家德的《复杂:信息时代的连接、机会与布局》启发我从社会学角度看社群,他在书中指出在西方外包已经成为工作的常态。
对此我的理解是一开始是组织业务外包,慢慢越来越多个人业务外包,要想借助外包形成高效协同模式,必然要求人越来越擅长建立自己的社交关系朋友圈,所以在西方社会,也越来越重视网络式组织的管理研究。
而在中国,整个社会结构天然就是一个关系网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圈子里面,加入核心的圈子,你就等于拿到通往某个领域的门票。
如果核心的圈子没有接纳你,大家就要讲交易成本,但是在圈子内部,大家首先讲交情,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回报,大家讲的是长长久久的合作,一起形成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小生态圈。
谈到大家对圈子的认同感建立时,罗家德的研究指出,圈子中心要有一个核心圈子,是意见领袖的小圈子,作为整个社群的价值观对外输出源。
我认为在此基础上一个个铁杆粉丝再去运营自己的小圈子,形成一个各个小圈子能自给自足,又能通过大圈子获得新的能量,同时又可以通过大圈子完成不同小圈子的能量交换,这样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稳定的社群部落。
这种圈子构成的社群不仅仅通过交易来建立信任,更多是通过“往来”,也就是不断在人情往来中构建彼此的信任,最终实现交易成本的最小化。
那么传统社会的社群有什么特点?——因为通讯和交通的落后,传统社会的社群是围绕着居住区域展开的。一个地方的人交往往往是强关系,通过血缘、宗族、同乡层层关系绑定,在强关系上大家进行链接合作。
这种社群稳定,进化缓慢,也很难诞生出意想不到的可能,一切按部就班。
今天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讯工具让我们一下子拥有了理论上链接所有人的可能。传统社会学认为一个人最多能关注150人的邓巴数,早就被你的朋友圈里的500好友,甚至是5000好友超越。
一个人哪里有可能深入关注到这么多人,如果和几千人几万人链接,其实都是很弱的关系,但正是这种看起来没有深度链接的弱关系里面,可能会碰撞出固有轨迹无法诞生的新可能。
所以罗家德在书里提到了一个深刻的观点:
强关系提供资源,弱关系带来机会。
我原来也有类似的表达,我的说法是“弱关系创造机会,强链接建立信任”。
另一个从书中看到有意思的点是,罗教授习惯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反对把社会问题简化成一个个单元问题解决的思路,这种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是值得借鉴的。
3
从关系学角度社群存在是必然的,那么从商业上讲社群价值在哪里?
古代社会就有社群,今天的互联网把社群放大了,但是代价就是从强关系转成了弱关系。
大量弱关系的叠加,并不一定产生强关系链接,更谈不上持续化产出。
所以我在运营社群三年后,我自己的思考是要在一定程度上在弱关系中筛选出可以形成强关系的人,大家组成一个核心的社群,这个核心社群如果组合好每一个人的资源和能量,就可以成为商业共同体。
秋叶PPT当年就是从网络上筛选出来一批核心小伙伴组建了“69群”,在69群里筛选出了一大批优秀小伙伴在武汉集体创业,这十多个核心小伙伴,加上外围的七八个紧密合作的小伙伴,就构成了秋叶PPT今天的整个人力资源团队,辐射和影响上百万爱学习的人。
深刻理解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应该看到在其它领域,也应该存在类似复制的可能,而且越是针对C端用户,也就是个人用户的市场,复制这种模式的可能性越大。
2018年,我说我的私房课要改成套餐模式,一年集中上四次课,其实本质不是办班收学费,而是想找一群符合未来孵化赛道的人,复制秋叶PPT当年走过的路。
只不过这一次吸引的人能量更高,起点更高,我相信势能起来也越快,一起来就不是一个人起来,而是一群人起来。
只有看懂我这一段话的人,才有资格被邀请加入我的2018年私房课,而且你的赛道一定要和我未来选择的赛道重合,这样才会考虑录取。
不在一个赛道,依然有合作的可能,但这就是互补合作,资源互通有无了。
如果你们看不出来我要做什么赛道的人,估计我们未来合作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商业是需要悟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