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孩子,并不是一种理所当然

前段时间,“鸡娃”一词,随着北大徐凯文教授的演讲《你们用焦虑养出来的娃,最后都送到我这里了》爆红了。
鸡娃,所代表的含义是:用过度的焦虑养出来的娃。
随后,有的声音开始指责父母,也有的父母开始反思自己,这个现象引发关注是件好事,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
养育中巨大的焦虑从何而来?
面对孩子,如今的父母们为何越来越焦虑?
父母们总是千方百计要养好孩子,为何孩子却越来越难养了?
 01 
养育中的无声压力,让家长们越来越焦虑


上学期,我儿子期末考试后,他有一个小伙伴据说只考了60多分,知道成绩的那几天,看到他们家长时,他们都低着头,就好像觉得:孩子考差了,自己也没脸见人一样。
都过了接近一个月了,在小区里听到大家说起那个家长时,都还在议论他们说: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家长没管好孩子!
后来放假了,孩子们出去旅行,我儿子在他伙伴的房间里跟大家抢烧烤吃,我看到视频时很生气,心想着:这个孩子,怎么可以这么没礼貌?
他回来后,我就很严肃地批判了他。后来,我想,我为什么这么生气?
或许,他们太开心了,玩闹也是可以的,而我很在意他有没有礼貌,是因为我很怕别人看到他这样子,会觉得我没有教育好他。
原来,其实更在意的是:孩子这么做,别人会怎么看我。如果我没有去觉察,有可能我真的以为我是在教他懂礼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养育孩子开始变成了大家心目中极其重要的事情,养育效果也变成了一个衡量家长称不称职的金标准。
在养育这座充满鄙视链的金字塔结构里,学习习惯好不好,行为习惯好不好,身体长得好不好,懂不懂礼貌,和不合群,都可以成为一个家长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好一点或者差一点的依据。
于是,如果不想处于鄙视链的底端,每一个家长都只得带着自己的孩子努力往上爬。
然而我们却忽略了,当我们处在这个结构里时,无论哪一个位置都会面临着比原来更大的压力。
因为,这时养育的目的将不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家长的自我证明。
在这样的结构里,都有一种隐形预设:好像养好孩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而若孩子的成长遇到任何问题,就是家长没有做好。
可实际上,很多家长都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养育孩子,但依然无法避开自己的局限和孩子的差异。
 02 
坦然承认养育中的挑战,才有更大的空间面对困难


我曾经为一些存在养育焦虑的来访咨询,他们大多都有一种最强烈的感觉:羞耻感。
当他们遇到养育问题求助朋友和亲人时,大多数人都会告诉他们:你可以怎么做啊?你应该管得更紧啊?你可以多跟老师沟通?……
与如何去解决这些养育问题相比,他们首先会被这些建议中的一种眼光伤害,就是:我都可以做到,你为什么不可以做到?
最终,他们会觉得自己很差劲,遇到问题也会默默承受,暗地里使劲努力,好让自己早日摆脱别人眼里“不称职”的位置。
这样,家长们越想努力,越容易下狠劲,就变成了一种弥漫在孩子周围的焦虑,让孩子变成了“鸡娃”。
这些不惜一切努力也要养好孩子的焦虑,是怎么来的呢?
是从整个社会的眼光中来的,是家长不知不觉认同了周围人的投射,最后剩下的,才是养育孩子的初衷。
所以,如果说没有自我的孩子是被家长“鸡”出来的,那么家长就是被社会的眼光鸡”出来的。
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打破这种闭环的不良模式,给整个养育系统带来多一些的希望呢?
我想,或许我们可以多一点来看见养育中的共同挑战,不是宣扬某种范式的养育成功。
家长们的初衷都希望孩子更好,但大家承受着理所应当把孩子养好的压力,胜过于养育本身带来的压力。
其实,面对养育,每一个家长都在面对挑战,但是很多人都在试图用努力来忽视挑战本身。
忽视之后,其实所有人被放置于有压力却不要觉得有压力的状态,就相当于无声地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
当家长们有空间去谈论这些压力,可以获得更多的理解,而不是被指责和看低时,才有空间来包容自己,也有更大的空间去容受一个孩子在成长经历中可能会遇上的挫败。
同样,作为面临巨大养育压力的家长,无论是否被他人理解,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给予自己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坦然承认养育过程的挑战,比埋头苦干地赶鸭子上架,更轻松更有效。
 03 
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珍惜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养育孩子,就是在跟自己的短板过招》,作为父母无论如何优秀,一定有自己的短板,所以不出意料在养育的过程中,也一定会遇上挑战。
如果我们把这种挑战视为正常现象,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不会被过度的焦虑淹没。哪怕自己一时没有做好,也可以不用那么内疚和自责。
所以,不要把养好孩子想得太容易,这样我们承受的压力就会小一些;但也不要把养育孩子想得太难,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
很多父母不想把时间花在帮助孩子的问题上,觉得会占据自己太多的时间;也有的父母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根本无力去帮助孩子。
实际上,孩子的问题和家长要面对的问题有很大的共通性。
每一位父母,都可以从孩子身上,看到曾经自己的影子。也可以从自己如今的无力里,折射出孩子无助的地方。
要解决养育中的问题,想要对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帮助,往往需要我们对自己更多的理解和觉察。
同样,要解决自己的某些问题,也可以从养育中去思考、去好奇,因为这很有可能在告诉我们一个惊天的秘密:当你个孩子的时候,你是如何被对待的?你又是如何长成今天的样子的?
所以,如果你不急着要成果,那么你又多了一次了解人生真相的机会。并且如今你不再是一个人,你可以跟你的孩子携手同行。
养育的问题和自我成长的问题,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分得很清楚。帮助孩子,也就是在帮助自己;帮助自己,也相当于在更好地帮助孩子。
希望更多的家长,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养育困境,不再觉得把孩子养好是一种理所当然。
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从养育孩子中更多的看见自己、悦纳自己,像养育孩子一样去温柔善待成长过程中的缺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