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衣无缝——古代漆木菩萨像专题展

2020,相信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往常紧张忙碌的生活,突然一切戛然而止,病毒的肆虐,让所有人措手不及。恐惧、不安、担忧是上半年的常态,伴随而来的焦虑,让身边很多人开始重新思考当下,审视自己的内心。

与其盲目追求遥不可及的目标,不如更多关注身边美好的事物。放慢节奏,回归本心,关爱家人,也要愉悦自己。美的艺术品无疑是能带来美的愉悦感的,在这段特殊时期,每每心有不安时,凝望慈悲温婉的菩萨面容,内心就会变得宁静。瞻仰神情沉静、目光坚定的菩萨,带来希冀与力量。历经千百年沧桑,依然秀美地挺立在世人面前,可想而知,这些美好的面容曾经治愈过多少内心的不安。

这些集慈、善、美于一身的菩萨像,注入的是古人对菩萨的所有美好想象。无论是发髻、配饰、天衣,或是体态,无不体现时代的审美情趣。而菩萨形象的丰富性,亦是其他题材不可比拟的。

——静哥

如今,2020已成过去。在2021年的伊始,很想将这些美好的面容做一个集结,来抚愈过去的不安,为我们打开一个新的生活面貌。于是,有了“天衣无缝”。

1月9号,《天衣无缝——古代漆木菩萨像专题展》将在佛像堂古雕塑馆举行。此次展览展示了不同朝代之下京、晋、闽、江浙、大理等各大主流地区,汉地及汉藏风格的漆木菩萨造像的独特艺术风貌。

菩萨源流考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佛造像就成为了一种宗教语言,讲述了不同朝代背景下,人们对佛教文化独特的见解。众多佛造像中,菩萨的形象和题材往往会受汉地文化以及各朝代历史等因素影响,形成多样性。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大势至、弥勒、胁侍菩萨等是较为常见的题材;其中观音又含有三十三个化身,造像中经常出现水月、狮犼、持经、男相观音等。

菩萨题材丰富,具体的形象虽有佛典仪轨规范,但也会受历史背景、社会风尚、审美观念等影响,形成独特的时代风貌;区域间的文化差异也会导致审美差异。时代风格与区域文化碰撞之下的菩萨造像,呈现出具有时代共性,却又风格各异的艺术特征。

漆木造像独特性在于取材便捷,从宫廷到民间都有匠师制作。每尊造像皆是手工雕刻,每尊造像都是独一无二。匠师在制作佛像过程中,会根据仪轨规范融入个人想法,发挥创作,使地区艺术风貌变得更多元化、更有生命力。

此文通过探讨不同地区、历朝历代漆木菩萨造像风格特征的演变,共同领略题材各异、朝代各异、区域特征各异的菩萨像风采。文中所介绍的只是此次展览的部分藏品,还将会推出精美图册,敬请期待。

宫廷风格

北京地区佛教艺术历史悠久,大约从东晋十六国开始,迄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京作造像包括宫廷御制风格是北京佛教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也是研究古代造像艺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

元朝,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史称大都,并设立宫廷制作造像的机构——梵相提举司,金铜、木雕、泥塑、夹纻等多种材质造像均有涉猎。13世纪,西藏政权归附中央,藏传佛教也随之被首次带入京城,自元至清,藏传佛教艺术在京城历久不衰,因此也为北京佛造像增添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汉藏结合。

汉藏结合风格开创者是尼泊尔雕刻师——阿尼哥,他在1262年随师父八思巴来入京觐见忽必烈,其过人的胆识和高超的技艺深受忽必烈赞赏,先后担任梵相提举司总管、领事等,地位显赫。他在雕塑方面成就尤为突出,其制作的佛像更被时人称为“西天梵相”

元大德九年 铜鎏金文殊菩萨 故宫博物院

元大都风格,是在传统汉地造像风格基础上,融入尼泊尔、西藏等地域文化元素,形成尊贵的皇室风范,也反映了元大都宗教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这尊藏于故宫博物院,有明确下款元大德九年(1305年)的铜鎏金文殊菩萨是标准汉藏风格的具现,圆形优钵罗花大耳环、通体裸露、饰物上皆镶嵌宝石等细节表明其尼泊尔元素所占比例更大,这都是前朝未有的风格。

元代 御制木胎髹漆菩萨

元代 御制木胎髹漆菩萨 局部

此次展品的这尊木胎髹漆菩萨像就是元大都汉藏风格的重要代表,与元大德九年文殊菩萨相比,整体风格更偏向汉地。束腰身形依旧延续了尼藏的表达手法,健硕的躯体,富有弹性的饱满胸脯,沉着内敛的法相却承袭了汉地宋代的气质,二者完美融合,将大都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菩萨面相方正,颇有点类似“国”字脸;上半身坦露,帔帛绕肩,环钏、臂饰及胸前华丽精致的璎珞交辉相应,是一尊不可多得的元大都造像典范之作。

明清时期,京城造像技法越趋成熟,宫廷为佛像制作制定了严谨的标准,严格规范佛造像每个细节、每个部位的雕刻指数,这也是京作地区佛像精品率高于其他地区的原因之一。正如北京智化寺内现藏有佛像,代表了明代中期宫廷审美标准,亦是流行的时代风格。

明代 夹纻卢舍那佛 北京智化寺

智化寺,皇家规模寺庙,明宗英时期权倾朝野的大太监王振的家庙,明宗英亲赐名「报恩智化寺」。

北京智化寺

明代 京作夹纻菩萨

明代 京作夹纻菩萨 侧面

这尊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释出藏品,明代京作夹纻菩萨像的风格气韵与智化寺的佛祖开相和身材比例都非常相近。面相宽平,脸型方中带圆,造型端庄,躯体浑厚,身材比例拿捏精准,手足丰满,肌肤质感表现得真实可触;双目微阖低视,是明代宫廷常见的表达方式,营造出一种神秘的庄严感,在金漆完美质感的映衬下,反映出一种至高无上的艺术气派。

明代 京作夹纻狮吼观音

明代 京作夹纻狮吼观音 局部

狮犼观音与骑狮的文殊菩萨、骑象的普贤菩萨合称“三大士”。“犼”乃中国古老传说神兽,形貌类马似犬。明代,犼发展为观音菩萨的坐骑,狮犼观音亦是当时非常流行的题材。此尊狮犼观音像体时代特色鲜明,五官刻画接近汉人审美,胸前U字形网状联珠纹璎珞是明代宫廷造像典型样式。台座形制特别,是明代宫廷匠师在承袭传统莲座造型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元素,为菩萨增添了强大的气势和华丽的美感,具有极强的艺术效果。从整体风格可看出与智化寺卢舍那佛和上述夹纻菩萨非常相近,应同为明中期御制风格

清早 京作木胎髹漆观音菩萨

清早 京作木胎髹漆观音菩萨 局部

明初的高僧汇聚之后,经历了一段消沉期,直至万历初年突然又爆发出活力,涌动出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佛教复兴浪潮,这个浪潮一直延续至清早期,此尊清早期的观音菩萨像,俨然一副贵族女性的容颜,延续了明代注重写实的汉地之风,清早期佛教造像呈现出蓬勃的创造力与多样性。

清康熙 御制夹纻观音菩萨

元朝伊始,藏传佛教艺术就以主流的趋势在北京发展,到了清朝,帝王对藏传佛教的重视与热情程度大大超越了元明两朝。这尊清康熙御制夹纻观音菩萨像具有显著的蒙古扎纳巴扎尔风格特征。扎纳巴扎尔是蒙古举足轻重的艺术家和宗教领袖,他吸取尼泊尔、印度造像的风格特征,参考西藏和清宫的塑像工艺,创造出后世以他命名的独特艺术风貌(简称扎派),亦是清代蒙古宫廷造像的典范。

清康熙 御制夹纻观音菩萨 局部

菩萨面容俊朗,头戴五叶宝冠,耳珰大且长,圆环下端坠璎珞,是内蒙古造像常见的耳环样式;身躯矫健,姿态挺拔,一脚横放,一脚踏于莲瓣上,整体比例舒展匀称,充分展现了草原民族健硕的体型特征;莲座形制特别,仰莲向上,共分四层,每瓣叶片独立开放,这种做法明显受蒙古喀尔喀造像风格影响。

明晚清初 御制木胎髹漆京菩萨

明晚清初 御制木胎髹漆京菩萨 局部

清代京城是佛教文化中心,明清造像也并非人们所说的一味地程式化,该时期绝对不乏精美且充满创新意韵的作品,如这尊御制木胎菩萨像,承袭了元明兴盛的汉藏风格,亦融入了创新元素。菩萨身姿婀娜,长裙曳地,裙摆飘扬,犹如涛涛江水翻卷而起的浪花,呈现出一股繁盛崛起的生命力,恰好代表了明晚清初佛教复兴的旺盛景象。所挽高髻保留宋代遗韵,侧身玉立,上身稍往左倾,从背后看扭动姿态明显,能感受到明清时期御制造像所能达到的高水平状态。

明代 京作夹纻观音菩萨

说到御制造像,就不得不提夹纻造像,夹纻造像因制作工艺难度极高而非常珍贵,其柔和、逼真,质地轻,并且不宜开裂,变形,能更好地保存造像原本的神韵,呈现出光润亮泽的质感,世人称之为“行像”。此尊明代的夹纻胎观音菩萨像神态温婉,又不失大气。

明代 京作夹纻观音菩萨 局部

干漆夹纻工艺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夹纻造像最早出现于古代西域地区,东晋时开始传入我国内陆,随后历代塑造不断,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元大都著名雕塑家刘元。《元史·刘元传》记载:“有塑土范金、搏换为佛者,出刘元之手,天下无可与比”,其中“搏换”意指夹纻胎像。由于夹纻塑像工艺复杂繁琐,对雕塑者技艺水平要求甚高,因此大多为宫廷御用雕刻师所掌握。

豪迈大气

山西一地,山岳延绵,道路险阻,历年屡免战火破坏,同时也因为地处北方,气候干燥少雨,为木造像留存创建了一个优质环境,山西也成为全国遗存古寺最多、保存佛教木造像最完好的地区,其留传的木雕佛造像大都古朴气韵浓重,年份较早,线条简练。

大尺寸高古自在观音

大尺寸高古自在观音 局部

大尺寸高古自在观音 局部

这尊高古观音于镂空的峭岩之上呈舒适自在游戏坐,一改造像的传统端坐姿态,这种一腿翘起,一腿横放在身前的姿势是“水月”的具体表现,自宋代起为木造像普遍流行的经典样式,亦是汉传佛教的独创造像题材。观音承袭了西域菩萨造像的男相风格,繁缛的宝冠是元代以前水月观音的典型表现,刀法深峻利落,简练的线条是山西造像的惯用语言。

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上半叶,契丹辽朝(916-1125)和女真金朝(1115-1234)相继统辖了我国北部广大地区,历时三百余年。从辽代行政管辖的区域看,山西一直至金末,从未进入北宋板块,因此该区域的佛造像也一直保持豪迈、大气的风格。

早期晋作木胎观音菩萨

此尊早期菩萨衣纹极具北方特色,以刀代笔,刻画利落,衣袖、裙摆、天衣等不同部位线条变化不一,但排列井然有序,落落大方,承袭唐代造像典雅端庄的遗风,灵活运用多种技法,使衣褶呈现出繁而不乱,流畅自然的艺术效果。

该时期的晋作造像一方面重现了唐代优雅的美感,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契丹民族和北方地区传统的审美倾向和艺术风貌,躯体壮实厚重,胸脯饱满微微隆起,但比起唐代浑圆就稍显扁薄。

早期晋作木胎髹漆观音菩萨

辽代之后,禅宗文化盛极一时,对佛教艺术的写实风格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尊早期观音菩萨坐像比起辽代躯体更加丰肥,面相也更为圆润,双目炯炯有神,凝视前方,不同于辽代造像涣散迷离的眼神,此尊造像五官刻画显然比较接近凡间容颜,形象更真实自然。尤其是线条明显的双下巴、微微鼓起的苹果肌和紧抿的樱桃小嘴,无一不体现出辽代之后,明代以前,山西造像传神的工艺特点。

山西由于地区干燥,造像皮壳大多呈现出比较斑驳沧桑的古朴状态,与原本色彩绚烂的状态截然不同,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造像直接显露木胎,形成自然风化的包浆,这也是该地区造像特征之一。

明代 晋作木胎胁侍菩萨 一对

如这对明代晋作木胎胁侍菩萨,两尊像大小和风格非常相似,皆为立像,只是手印稍有区别;头戴宝冠,面型圆润,其中一尊佩戴桃形项圈,将两尊菩萨作出了区分;仰覆莲式台座,莲瓣宽肥饱满,上下对称排列,是明代常见样式。

根据上述几尊不同年份的晋作菩萨造像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特点,基本可以窥见山西地区木胎佛造像艺术的基本风貌,对于我们梳理汉地造像风格有很大的帮助。

江浙

温婉细腻

《越绝书》记载:“吴与越,同气同俗”,春秋之后,吴、越合称,如今统称为江浙。江苏和浙江两地在民俗和文化上极为相似,佛教文化及造像艺术方面亦是如此。

苏州西园寺

佛教传入浙江的时间极早,五代期间,吴越境内因未受战乱侵扰,南宋统治者选择定都临安(如今的杭州),以“信佛顺天”为宗旨,大兴禅寺。

杭州灵隐寺

当时的禅院大多位于浙江境内,自然也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佛教文化圈,极大促进了江浙佛教文化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佛教氛围。其中不乏历史悠久的古刹和佛造像流传至今,例如苏州西园寺和杭州灵隐寺。

清代 苏作檀香菩萨一对

清代 苏作檀香菩萨 局部

江浙造像是典型南方风格,温婉细腻的特征尽显在每一尊造像上。这对清代苏作檀香菩萨,极好地展现了江浙造像的艺术风貌。菩萨脸颊丰盈,脸型偏方,衣褶风格与苏州西园寺内的一尊释迦牟尼佛如出一撤,显然是这一时期江浙佛像艺术的主流表现手法。

清代 苏州西园寺 释迦牟尼

菩萨弯眉细目,面容温婉慈祥,双眸微睁凝视前方,樱桃小嘴,嘴角含笑意,契合当地富家女子的容颜,神情温和,富有江南女子的柔情;外披敞口U领天衣,内着束腰长裙,衣饰纹理的刻画方式是江浙作造像最为突出的风格特征,褶皱翻卷层峦叠嶂,衣纹排列如水面泛起的涟漪层层堆叠,卷圈式往外散开。

南京 栖霞寺菩萨立像

苏州 千手观音

表达方式与南京栖霞寺一尊白衣立像观音、苏州一尊千手立像观音完全一致,可见,这是清代该地区造像标志性的艺术特点。

清代 浙作木胎髹漆自在观音

虽整体风格相近,但衣纹处理方面,浙作造像与苏作就略有区别。这尊清代浙作自在观音像五官秀气,坐姿随性自若,着通肩天衣,衣纹繁复,线条呈U字形堆叠,较随性写实的表达方式与苏作截然不同。江浙造像造型精美,外层通常会涂一层金箔或金漆,除上乘木质,如檀香木,整体呈现出一种亮眼光彩,给人金碧辉煌的视觉之感。

刚柔并济

福建三面环山,东畔临海,极少与内陆地区联系,但对外贸易经济发达,常年与日本、葡萄牙等海外国家交流,多方文化在此地交流融合,使福建成为一个地域特征十分显的省份,宗教艺术文化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方风貌。福建造像漆质精美,形式富创造性,是南方造像代表之一。

明代 闽作木胎髹漆观音

明清时期,是福建宗教造像发展的转折点。福建融汇多方文化,不仅有不少本土民间信仰,更比其他地区少了些规范,多了份随意性,种类和题材不受传统束缚,造像形式多变。如这尊明代闽作立像观音,衣摆飘逸的表达似糅合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和想象,将绘画的线条性融入到有体积感的雕塑中,塑造出山石般的块状感,同时期作品中极为罕见。

明代 闽作木胎髹漆观音 局部

衣袍纹理采用了漆线雕和敷彩两种闽地传统工艺,衣领、袖口等处饰浮雕式卷草纹、云龙纹等样式;暗纹则使用“把金”工艺描绘交错纵横的水波纹、几何纹等图案,工艺繁缛,千百年流传依然保存完好,是一尊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

元末战乱,明朝初年全国经济陷入低谷,统治者为恢复社会发展,在较为和平的山西发动了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这次官方策划的“移民”涉及人口多达百万,他们被派往全国各地,福建便是其一。

这次移民,为福建地区带来了一批技艺精湛的造像雕刻师,他们将山西造像的豪迈与本地风格融合,从而丰富了闽工造像特点,形成刚柔并济的独特风貌。

明代 闽作木胎髹漆观音菩萨

明代 闽作木胎髹漆观音菩萨 局部

这尊明早期白衣观音菩萨像是南北风格交融的最佳印证。菩萨头戴风帽,发丝梳理整齐细密,沿袭了早期风格;面容丰润,肃穆净美的脸庞带有一抹浅浅的笑意,给人一种亲切祥和之感,体现出南方独有的温婉;体态丰腴,身着宽袖敞领天衣,线条干脆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将北方造像的简练和大气展露无遗。之所以说这尊菩萨像是南北风格融合,就在于“白衣观音”这一题材。

白衣观音是佛教三十三观音之一,其表现形式一般是观音菩萨身着头罩风帽与衣袍一体的服饰。大约在晚唐五代,中国南北方几乎同时出现了白衣观音的造像和信仰,但辽代之后,就极少在北方造像出现。因此,这尊使用南方题材,但北方艺术风格明显的白衣观音菩萨像,可以说是闽作刚柔并济的典型代表。

明代 闽作木胎髹漆观音菩萨

随着时间推移,观音菩萨在承袭前期风貌的基础上,柔和了五官的气韵,融入了更多南方元素。这尊明晚期福建观音菩萨坐像,全跏趺坐于山石之上,山石镂空,天衣下摆自然垂落,恍若腾云驾雾;观音双颊丰腴,面相亲切,俨然呈现出一位神似当地容貌姣好贵妇,却又不失庄严神圣的菩萨形象,拉近了神佛与百姓间的距离,十分契合闽南人的精神需求。

这些历经千百年遗传下来不同地区的塑像,不仅全面展现出每个朝代佛像艺术的风格特征,更表现出地理文化差异、上层思想观念对社会审美情趣以及雕塑艺术水平的影响,也充分反映出佛教艺术文化的灿烂与多彩,十分值得我们不断钻研和探究个中奥秘。

E N 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