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拉斐尔前派收藏家,藏品多到想要买下唐顿庄园当仓库
▼
大家好,我是秋虫子。
当美和想象力结合,
我们就与万物更加近在咫尺了。
——伯恩·琼斯
▼
花团锦簇里,她一袭红袍似火焰般灼人,冶艳不可亵玩的脸上,一枚朱唇紧闭。深蓝双眸射出的静谧柔光,镇压着满屏的红光潋滟。一副桃羞杏让,燕妒莺惭的天人之貌,连波提切利《春》中的花神也难与之媲美!
《菲娅美达的愿景》/但丁·加百列·罗塞蒂/1878年
这幅拉斐尔前派的代表作属于当今一位名声赫赫的音乐家,一位音乐剧界的传奇缔造者。他不仅是这一流派的超级拥趸,还低调坐拥成百上千件拉斐尔前派们的作品,成为世纪顶级藏家。他就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爵士。
即使你未听过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爵士的尊名,至少当《Memory》、《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的音乐响起,能一起哼上几句。从80年代起,他的音乐剧席卷八荒,并力挽狂澜让流失了大量观众的百老汇重现旧时风华
对韦伯的音乐最初的记忆,是那部大名鼎鼎的《歌剧魅影》。随着水晶吊灯上的盖布拉下,音乐如通电一般点亮舞台,管风琴和爵士鼓点奏出当年巴黎歌剧院的流光溢彩。
—— 时论评价韦伯的美学
女主最后凄艳孤绝的高音拖腔将血液掀翻到顶点再瞬间凉透,一种致命引人入胜的恐怖美学
今天就让我们聊聊韦伯与百年前维多利亚时代的拉斐尔前派的不解之缘,领略这位伟大音乐家的艺术缪斯。
不爱艺术的神童不是好古典乐家
50年代百老汇音乐剧《窈窕淑女》来到伦敦西区巡演,年幼的韦伯当即就被音乐剧的魅力牢牢吸引/图为赫本饰演的电影版
韦伯的首次创作,就是7岁为自己用玩具搭建的剧院作曲,日后这个作品还用到了他的音乐剧《Aspects of love》(《爱情面面观》)中。
到这里,故事没有像神童莫扎特那样开展下去。
自古天才出少年,凭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修读历史仅仅是两年后的事情。此时他体内的家族基因却发生了势如破竹的表达,驱使他最终踏上音乐之路。于是辍学牛津转入皇家音乐学院。
然而,他与维多利亚时代艺术的渊源并未画上休止符。
情之所起,一往而深
——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
19世纪末的英国社会急剧变化,拉斐尔前派的成员们却跳出时代的窠臼,潜入比伟大的拉斐尔还要遥远的中世纪,去挖掘治愈现实的真义。他们探讨爱与死,探讨不知深浅的欲望,以及隐藏在平静下的冲突与背叛,从而发出振聋发聩的时代呐喊。
对此,年轻的韦伯心有戚戚焉。
拉斐尔前派的少年们像一群古老神话的歌颂者,追逐着那些具有残破美感的故事。可这一流派在诞生之初遭到权贵的贬斥,多少是由于在他们的画作在美轮美奂的画面之下,包罗了太多令人不安的现实意义
受到启发,韦伯日后创作主题的涉猎日渐深广,从神性到人伦,日渐推演开去。
而第一部让他名声大噪的剧作,是一部圣经题材,和一百年前米莱极具争议的“成名作”颇有异曲同工的命运。
万世巨星
而且他似乎也预料到了这些非议,因为一个世纪前先拉斐尔主义的精神,在他身上复活。
1850年,约翰·米莱的《基督在父母家中》展出,画坛一片哗然。如果不看名字,任谁都会以为这画得是被木屑扎破手的小男孩在向母亲撒娇吧。
如果说《基督在父母家中》是一次宗教世俗化的观点输出,那韦伯的《万世巨星》则是当今时代里对传统的彻底宣战。
—— 知名音乐人幕羽
对于天才,作曲是出自创作的欲望,而爱上艺术,却是无可阻挡的命中注定。
创作只是欲望 ,收藏却是命运
身陷厄运的囹圄险境,名誉攸关的踟躇一刻,以及面对死亡那一瞬的情绪,无一不让看画人惊心。
“致命女人”是拉斐尔前派尤其钟情的主题,他们用画笔讴歌那些孤高坚强的女性。《泊瑟芬》(Proserpine) 就是这样的代表,她也是韦伯众多藏品中的至爱。只见她侧身回眸,线条清晰如雕的面庞媲美古希腊女祭司,手握清香浑圆、轻啜一口便万劫不复的猩红石榴。
《泊瑟芬》/但丁·加百列·罗塞蒂/这幅取材于罗马神话题材的油画,描绘了冥王的妻子泊瑟芬,她曾被诅咒:食用石榴便会香消玉殒。墙上的常春藤、右上角的十四行诗、案上冒着烟的枯灯,皆暗示着记忆随光线淡去
“memory”/韦伯作曲/他取之不竭的创作才华像魔法师的帽子中抽不完的奇妙物什,淘不尽的迷人旋律,在林林总总的百老汇舞台上独树优雅而不失激情的曲风乐韵。
韦伯对他的至爱《泊瑟芬》的致敬不止一次。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同时也是韦伯曾经的妻子,莎拉·布莱曼,在唱出“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 "时的古典造型,便是一封韦伯写给《泊瑟芬》的情书。
从不示人的私藏
这次例外便是2003年借展英国皇家学院300幅画作参展。汗牛充栋的巨量收藏竟然填满了整个学院所有大间的墙面,如此壮观的景象在当今世上可谓寥若星辰。
传闻韦伯曾在1994年的三周内为买画豪掷一亿英镑,而今他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藏家之一
《维纳斯之镜》/伯恩·琼斯/伯恩琼斯的笔下永远毫不避讳地展现着美
—— 皇家学院策展人
如今在家里,韦伯把这些画视作凝固的戏剧,用剧场般的画框把它们装裱起来,有些甚至嵌入以壁龛供起来,朱红的背景墙和顶光恰如为它们搭起布景和舞美。
《歌剧魅影》剧照
韦伯对“美”的追求,从不曾耽于视觉享受。
艺术家之间相互影响与点化的精神繁衍,
在他这里发生了几乎令人难以察觉的魔法。
那些脍炙人口的音乐是他的灵感精华,
笔耕不辍的结晶,也是他不断师古、
与其它艺术门类通感的电光火石的成果
凝视着这幅画作,
我想韦伯曾被其中的景象和想象所鼓舞:
小编 | 秋虫子
收集资料整理报道
不可错过的精彩好文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
最近微信调整了推送规则,
请多点“在看”才能不错过小鹿的推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