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西方哲学三大转向

不读哲学的研究生不是好的英专生。🧐🤩🤓🤪👹

花一个周末梳理和总结了一下

一、什么是哲学?

据说在古希腊语中哲学“philosophy”一词原义为“philo(爱)+sophia(智慧)”,因此哲学从根本上是一门追求智慧的学科,是人类对于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思考、对真理的不断探索,这才有了人类文明的诞生和进步,正如陈嘉映(2007:导论)所指出:“科学不仅是从哲学中生长出来的,早先,哲学和科学本来就是一回事”,人类了解世界,认识自己,获得真知,因此哲学是一门“爱智”和“求真”的学问。

二、西方哲学的发展史

围绕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讨论,西方哲学聪古希腊时期便出现了两大阵营,认为前者决定后者的被称作“唯心主义”,或者说是“理性论”(Rationalism);认为后者决定前者的被称作“唯物主义”或者“感性论”(Perceptualism),这是横向的分析。在纵向上,学界认为西方哲学主要经历了三次转向:古希腊的本体论(毕因论)转向、近代认识论转向和20世纪的语言论转向。随着哲学的不断深入探索,人类对于自己和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全面,推动着人类的不断进步。

1)形而上学本体论

首先是前苏格拉底时期形成了“自然哲学(Natural Philosophy)”,先哲们受限于自然现象,提出了朴素唯物观,产生了一种用自然之物来解释客观世界的思想,如泰勒斯的水说、赫拉克利特的火说、阿那克西米亚的气说等(汪子嵩等),认为它们才是事物生成和变化的根源,开始具备了形而上学的特征,为其后出现的“本体论转向(Ontological Turn)”奠定了理论基础。

真正开始超越自然哲学的当属哲学之父巴门尼德(Parmenides BC515-BC445),他首先区分了存在和非存在,他认为存在是指一切事物的抽象共性,是唯一的、永恒的本源。他也是第一个用“Being(毕因)”来表示世界的本质。巴门尼德将“存在”视为哲学的研究对象”,实现了自然哲学到本体论的转向,并使其延续了两千多年。黑格尔将他视为西方哲学的真正开始者。

接下来,是苏柏亚三师徒出场了。

苏格拉底(Socrates,BC469-BC399)主张观念论,认为“存在即本质”。

他的学生柏拉图(Plato,BC427-BC347)循着他的思路,提出了理念论,主张用“理念(Idea)”来概括和表示事物的本质和共性。柏拉图的研究是从“本质之问”到“实存之问”,遵循“自上而下”的思路。自从他的“理念论”之后,古希腊便真正开启了一个追问先验本质的形而上学的研究传统。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Anamnesis)认为:世界的本质仅是一种”理想化形式“,它就只能在心智中通过逻辑推理来掌握。他和苏格拉底都是理性论的倡导者。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BC384-BC322)则沿着相反的方向来思考,即从“实存之问”到“本质之问”,走上了一条“自下而上”的研究之路,提出了“四因说”,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后三者被归结为“形式”,因此“四因说”就被简略为“二因说”,即“质料”和“形式”,其中“形式”是高一层的东西,形式给质料以规定,是事物的决定因素。亚氏还提出了“十大范畴”,充当主词的当为“实体”,其他九大范畴作谓词,“实体”和其他九大范畴的关系可谓是“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他的二值逻辑也启发了笛卡尔的“二元论”,培根也是基于亚氏的《工具论》的“演绎逻辑”而提出了“归纳逻辑”的分析方法。

随后,黑暗中世纪的到来开启了“神”的绝对统治,柏拉图和亚氏的古典毕因论到中世纪演变成了“神学毕因论(Theological Ontology)。奥古斯丁(Augustinus 354-430)宣扬”上帝创世说“和“原是罪恶”说,提出“信仰大于理性”的口号。11世纪到13世纪的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使得神学毕因论更加体系化,主要代表人物是安瑟伦和阿奎那,他们为了维护基督教教会利益和统治,提出了“最高的存在着是神”的荒谬主张,几乎断送了哲学的前途,使人们失去了对理性思辨的信心。

2)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

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到来,人文主义(Humanism)以理性反对信仰,用科学反对宗教,鞭挞批判神权思想、禁欲主义和经院哲学,从而宣告神学毕因论的终结,倡导“认识人本身”,重塑了“理性”的地位。哲学家们将研究中心转向了人类的意识世界,从“对实体的思考”变成了“对认识的思考”,围绕“什么是人?人的真知来自哪里?认识的本质和规律是什么?”等问题进行探索。

培根(Bacon,1561-1626)认为:经验才是真知的可靠基础,提出了“归纳逻辑”,并喊出了“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口号,主张用经验归纳法来批判经院哲学。他的秘书霍布斯(Hobbs)也持相同观点。除了培根,英国近代史上的另一位著名经验论者—洛克(Locke,1632-1704),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Theory of Tabular Rasa)”。贝克莱也主张经验论,曾提出“To be is to be perceived(存在即被感知)”。休谟(Hume,1711-1776)持“感觉论(sensationalism)”和“不可知论(Agnosticism)”。孔德(Comte,1798-1857)创立了“实证主义(Positivism)”,斯宾塞(Spencer)和马赫(Mach)是其继承者,他们认为一切真知都源于经验事实的可证实性,响应来文艺复兴时期近代科学的潮流。

理性论代表笛卡尔(Decorates,1596-1650)主张用理性演绎法来批判经院哲学,其著名口号”I think,therefore I am(我思故我在)”和培根的“Knowledge is power”成为了认识论(Epistemology)的两大支撑。笛卡尔还提出了天赋观和“二元论(Dualism)”,使得形而上学再次成为哲学研究的一个基石。莱布尼茨(Leibniz,1646-1716),发明了二进制,创造了“思维字母表”。

康德(Kant,1724-1804)兼有经验论和理性论,一方面认为“物自体(Thing-in-itself)”的存在,但又强调不可知性,他发动了一场号称“哥白尼式的革命”,喊出了“人为自然立法”的口号,提出了颠覆性观点:用先天理性(时空观+纯粹理性活动)来概括杂多经验,将其升华为具有理性的普遍知识,从而使得先天的综合判断成为可能。

接下来,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形而上学家黑格尔(Hegel,1770-1831)出现了,他将欧洲形而上学研究推向了高峰,倡导“绝对理念”,标志着形而上学得以走向了极致,同时也标记着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张志伟2004)。但是,黑格尔认为绝对理念是不断变化的,他的“辩证法(Dialectics)”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些认识论哲学家,各领风骚一百年,将西方文明送到了20世纪。

3)现代哲学的语言论转向

认识论者围绕“真知来自哪里”分别提出了经验论(Empiricism)和理性论(Rationalism),双方各执一词,互不服气,于是哲学家们将矛头转向了“表述认识的语言”问题,着手研究语言的逻辑形式和所表意义。

语言论转向基于现代形式逻辑,以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语言意义,一度成为哲学家的首要任务,从而形成了“语言论转向”(Linguistic Turn)。由于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哲学家们致力于研究语言的意义,分析语言,阐明词语和语句的意义。

弗雷格于1897年正式发表《概念文字—一种模仿算术语言构造的纯思维的形式语言》,标志着现代形式逻辑(Modern Formal Logic)的出场。随后经过罗素、维特根斯坦、塔尔斯基、卡尔普纳等推荐、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了表述精确的理想语言系统。其中,罗素将逻辑视为语言、哲学、数学之本质,提出了分析哲学之典范的“摹状语理论”(the Description Theory)。“维也纳小组”(Vienna Circle)建立起“逻辑实证论”,倡导用实证的原子论和精确度、逻辑形式来描写意义。维特根斯坦1922年建立了第一个完整的逻辑真值表。

随后,随着哲学家们人文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又发生了语用学转向,使得语言论进入“日常语言学派”时期,进而发展出欧陆人本哲学。维特根斯坦后期(1953)提出了“语言游戏论”(Theory of Language Game)和“意义用法论”(Theory of Meaning-in-use)等;奥斯丁(Austin,1911-1960)提出了“言语行为论”,认为“动嘴”即“动手”,话语的意义取决于受话者的行为,标志着语言哲学开始从注重语言的客体性转向重视语言的主体性以及主体间性。欧陆人本哲学则沿着日常语言学派的基本观点继续前行,这个时期的欧陆哲学家包括胡塞尔和他的弟子们,以及萨特、福柯等学者,他们强调“人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反对把人归结为科技理性的存在。这一部分当算建设性后现代哲学思潮。

三、总结

古希腊和中世纪                      自培根、笛卡尔等,                自费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 和维也纳小组之后,

“存在者之存在”的讨论    问题变成“认识存在者之途径”问题变成“何以准确表达认识

产生“毕因论(本体论)”     产生了“认识论”,,            产生了“语言论”,

本质来认识世界;              从思想和观念来认识世界         从语言分析来认识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