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败酱草抑制胃酸的良药

败酱草出自《神农本草经》,又有龙芽败酱、泽败、鹿酱之别名,以清热解毒,散瘀排脓见长,临床常用于治疗痢疾、泄泻、肺痈、黄疸等证。笔者临床体会,败酱草为一味抑制胃酸的良药。泛酸或吐酸为临床常见症状,脾胃肠病证中或以其为主症,或为胃痛、胁痛、呕吐之兼症。夫酸者,肝木之性也,吐酸多与肝、胃相关,且有寒、热之别,《证治汇补 · 吞酸》云:“大凡积滞中焦,久郁成热,则本从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热也;若客寒犯胃,顷刻成酸,本无郁热,因寒所化者,酸之寒也。”但吐酸总以热证多见。笔者则无论病之寒热,凡有吐酸症者,皆随方加用败酱草,常用量15g,效不显者,可用至20~30g。如治患者程某,女,苦病有年,饥则胃痛,食后吐酸,手足欠温,大便不畅,舌淡苔白,脉沉。病之性属寒,故以健脾温中,化湿和胃为治。于主方中加乌贼骨、瓦楞子之属,少效;后仍守同一主方加败酱草20g,仅服3剂则胃痛减,吐酸止,续服10余剂,随访3个月,病未发作。湿热郁滞于中,随气上逆,则吞酸作矣。败酱草用于湿热之证,此其制酸之理也。临床上我在胃病治疗上遇有胃酸一症,必加败酱草,即经济又有效,可以说是一味不可多得的治胃病良药。药量我一般为30克,低于15克效差,这一点要注意。屡用屡效,几乎都成了我治胃病的专药。败酱草性味归经:微寒;辛、苦;归胃、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用于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相关阅读: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可因嗜酒、喝浓咖啡、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恶心、泛酸,偶有呕吐。临床遇到反酸的患者较多,经多方治疗但往往效果不佳,该偏方主要无法针对有反酸症状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艾国医传统医学经典传承,国医名家资料领取,秘方偏方临床绝活、道家养生智慧分享。公众号组成:柴胡12g、法半夏10g、全瓜蒌10g、苍术10g、陈皮10g、厚朴10g、 白术10g、茯苓10g、竹茹10g、枳实6-10g、乌贼骨10-20g、煅瓦楞子15-20-g、黄连6-10g、吴茱萸3-5g(根据病情轻重调整用量是关键),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g。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早饭后,晚饭前服。注意事项:服药及恢复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海鲜、辛辣食物等。

古中医频道感冒表实证的辩证论治#黄帝内经 #学习 #我要上热门 #中医@倪海厦 @药材会@五味的视界视频号

- End -关注我每日了解最新资讯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点击 「赞」 + 「在看」让更多人看到吧

阅读原文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赤脚老中医特效方赤脚老中医特效方...国医大师秘方验方不喜欢不看的原因确定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老中医效验秘方老中医效验秘方...国医大师秘方验方不喜欢不看的原因确定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中医验方秘方|常见病方八首中医验方秘方|常见病方八首...国医大师秘方验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