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阴阳
关于阴阳辨证,我之前有一篇专门讲过,今天我再来讲一下。
每个中医都有自己的流派与理念,有从脾论治的,有从肝论治,不管你是哪一派的,都离不开阴阳二字。
中医化繁为简,无外乎就是阴阳。
中医上讲的阴阳,其实是浑然一体,互相融合的,不能说这边儿就是阳,那边儿就是阴。
打个比方来说,你的手,你能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阴,你握自己的手,它有温度、有力量,这个看不见的温度和力量就是阳。
人的元气也是一样,从出生时,人的元气就是浑然一体的,但是因为先天的东西和后天的东西又有所区别,而且两者互为其根。
比如说脾胃是后天之本,而且据五行的理论,脾属土,土能够生万物,其它脏腑都受它的灌溉,如果在中间这里出了毛病,脾胃不能够健运,那五脏就失养了,最后还要归结到后天之伤,损及先天之阳,动摇了生命的根基。
基本上现在人得病,首先就是脾胃先受伤。喝大量的冷饮,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上油腻寒凉的太多,生活不节制,房事过多。还有就是生活过于劳累,思想比较复杂,或者压力大等等。
中医说:思伤脾,所以这个人首先就不想吃东西,消瘦,然后从这个地方开始,演变出多种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压....都是这么来的。
还有很多人肥胖,肚子上全是赘肉,那不是因为脾胃好。恰恰是脾胃不好,吃了那么多营养都消化不了,都变成痰湿,最后变成废物堆积在体内。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现在中医上普遍提阴虚,不怎么谈阳虚,动不动就是滋阴降火这一套。这个其实是完全错误的。
现在的中医,从金元以后,逐渐的,有些个分支,就走向歧路,其中走得最远的是朱丹溪。
他当时创造了一个理论,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实际上是谬论,他首先就把《内经》的宗旨给背离了。现在好多大夫看病,都是根据他这个理论来的。
这里我再讲一下。一个人的虚一定是从阴虚开始的,阴虚一段时间了你不管它,才会变成阳虚,阳虚再不管,就会变成阴实。
什么是阴实,就是脏腑里长东西了,简单来理解就是肿瘤。一般来说一个人只要阳气足了,这个人是不太会长肿瘤的。
从《内经》开始,从《易经》开始,就特别强调:人的阳气乃是生命的根基。
阴这个东西,阴是包括你人体的所有器官,你所吃进去的食物,各种营养成分,这些东西是属于阴的。
那个阳气是居于统帅地位的,是一个主导。所以阴的东西,都是在阳的统率下,绝对不是半斤八两,平起平坐,阴阳平和。这个阴阳平和是指这个阳气主导下的阴阳平和。
《内经》有几句话,一个是「阴平阳密,精神乃固」,还有一句「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当你的阳气处在一个饱满的状态的时候,才能达到阴平阳密。另外《内经》有许多重要观点,比如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折寿就是短命啊。易经也讲:大哉干元,万物资始!通俗讲:有了太阳才有了生命,阳气就是人身的太阳......
没有阳气就没有生命。从养生治病的经历来看:阳萎则病,阳衰则危,阳亡则死。所以救阳,护阳,温阳,养阳,通阳,一刻不可忘。治病用药切切不可伤阳。
所以古人云:「万病不治,求之于肾。」求之于肾就是救阳气。
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在各个不同的生命阶段表现也不一样,小孩儿时候,当然是阳气旺盛。
生长发育到成年以后的话,所谓阴阳平衡,就是处在一种健康的状态。
但是,到老年以后,无缘无故地流鼻涕、流口水、流眼泪,或者是小便憋不住,尿频,这些都是因为人在老年以后,阳气衰弱,阳气失去统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