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搬迁上海,中奥地产明星高管阵容再添一员猛将!

艳姐说

最近,中奥地产在地产圈是个热议的话题,这家即将总部搬到上海的房企,是继新力之后,为数不多将大本营搬至魔都的赣系房企。

并且近期广募英才,迎来不少Top20房企的高管加盟。

刚在不久前,中奥地产迎来前正荣产业集团总裁田永盛加盟,担任执行总裁;没过多久,中奥地产又迎来了正荣营销管理中心负责人李光的加盟。

据了解,此次李光将担任集团副总裁一职

根据内部消息了解,李光是继田永盛之后,中奥地产引入的又一位核心管理层,此前中奥地产尚未外部引入过副总裁这一层级的核心高管。

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光的到来不仅意味着中奥地产组织架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也意味着这家企业对外引入标杆房企高管的通道已经打开。

可以期待,中奥地产接下来一段时间,将成为猎头圈和媒体的热门。

01
总部迁上海
中奥地产提前做的几样功课

中奥地产这家江西本土房企,在地产圈发展历史不算短,有25年时间,是南昌最早涉足房地产的企业之一,也是几家赣系房企中最早走出去的企业。

对中奥地产来说,2020年是其发展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节点,在从深耕江西到全国化布局的战略升级阶段中,这家房企即将把总部搬迁到上海。

对大多数房企全国化战略来说,都走过了“总部搬上海—深耕长三角—辐射全中国”的路线,上海是关乎企业规模能级质变的一个关键跳板。

其背后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在上海设立总部,一方面是因为上海实属人才高地;第二方面上海的金融资源、合作方资源的优势也非常明显,营商环境良好;第三方面搬到上海能让视野更加开阔。

其实,中奥地产为了这个战略已经提前几年开始布局,其中几个标志性的动作:

一是大举在长三角拿地;

二是与在沪房企签订战略合作;

三是发力多元化。

自2015年开始,中奥地产这家深耕江西的房企就开始在省外,尤其是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区频频出击。

围绕无锡、常州、金华等长三角地区;围绕惠州、三亚等珠三角地区;围绕南昌、安义、乐平、九江、抚州、吉安等江西地区成为其布局的重头。

尤其在2019年下半年,长三角的土拍市场上经常出现中奥地产溢价举牌的身影,在无锡、温州等长三角二、三线富裕城市频频拿地。尤其在今年上半年,中奥拿地依旧凶猛,已拿下20多块地,新增货值超过200亿。部分城市成拿地重心。

在上半年观点指数新增土地储备排行榜中,中奥地产全口径土储储备304万平方米,位居排行榜的第31位,紧跟世茂之后。

一边在长三角积极囤地,另一边中奥的核心管理层也多次到上海“拜码头”。

根据报道显示,今年4月份,中奥地产董事长兼总裁任小军和公司高管团队先后前往中梁控股、新城控股、弘阳地产总部,短短五天内与三家上海头部房企签订战略合作。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房企牵手合作优势互补已经成为常态,尤其对于中奥地产这样的进取型房企来说,与大房企合作能增强其抗衡市场环境的能力,也让其规模发展搭上了快车。

除了对长三角重点布局,中奥地产也有多元化发展的野心。

早在去年,中奥地产就提出了“快乐生活综合服务商”的核心定位,计划以“地产+服务”链接客户,以地产开发为主,物业服务为辅,同时发展筑达投资、乐盈商业、百臻装饰等子板块业务,形成“1+1+3”的业务布局。

对于中奥地产来说,从江西搬迁到上海的动作背后,是整个集团战略定位的变化,企业实际控制人和核心管理层的视野与眼界、思维方式与心态也需要随之改变和提升。

而核心管理层作为体系的搭建者和老板管理思想的贯彻者,对于一家上升期的房企来说尤为重要。

虽然中奥地产总部搬迁上海的消息还未官宣,但已经在“钱、人、地”几个维度全面撒网,尤其是高管层面,引入田永盛之后,李光的加盟再次将地产圈的视线聚焦在中奥身上。

02
李光与中奥地产的几个契合点

作为85后总裁,李光的职业履历亮眼,先后供职于首创置业、融创、中骏、华夏幸福和正荣等标杆房企。

和同时期一些“误打误撞”进入地产行业的职业经理人不同,李光是房地产专业科班出生,毕业于985名校大连理工,从入行到做到集团副总裁,李光只用了十三年。

不同于众多管培生出身的营销高管,李光毕业后选择从营销一线置业顾问做起,一步步走到营销管理岗位。

在担任中骏上海区域副总期间,李光曾创下单盘年销近百亿的商办销售神话;作为正荣集团营销总经理,李光不仅推动了新营销体系搭建,更主导了营销组织变革。带领营销团队实现了正荣销售破千亿后的再次突破。

今年截至李光离开之前,正荣年1-9月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金额961.56亿元,虽受到疫情影响,业绩完成仍明显优于去年同期。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光属于那种用成绩和硬实力说话的营销总。

李光与中奥集团,二者有相当多的契合点,总结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李光有多家千亿房企营销管理经验,并深度参与其快速发展期的营销体系搭建,这也正是中奥在当下这一阶段所亟需的。

李光的职业生涯经历过融创从300多亿到破千亿,也经历了正荣破千亿后再度冲击1600亿规模的阶段,对于中奥地产这样量级的房企来说,未来目标势必要瞄准规模上台阶,对于企业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经历,以及对应的营销大发,李光相当熟悉。

其次,李光所熟悉的长三角市场也正是中奥布局的重点区域。李光是典型的深耕华东区域的职业经理人,中奥要拓展华东区域,先让更需要这样能架接资源、熟悉市场的深耕型人才辅助。

最后,再深挖一步,李光担任正荣营销中心负责人期间,同时兼任客研部负责人,在投资拿地决策中,积累了自己的一套投资逻辑体系,而此前深耕江西的中奥在走向全国化的过程中,对新拓城市能否具备清晰的战略研判、并快速对客群需求进行分析,将是其后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03
“上升型”房企吸引明星高管
需要哪些特质?

对于当下中型房企来说,尽管行业下行、政策趋严的市场环境设置了颇多障碍,但仍有一批中型房企渴望寻求规模上的突破,引入标杆房企明星高管,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而对标杆房企经理人来说,重新开启另一端职业生涯,不仅仅是个“向上走向下走”的简单问题,也关乎自我价值实现、文化认同、甚至理想信念的高等命题。

那么问题就来了,中型房企自身有哪些特质,能够打动职业经理人;又或者这家房企凭什么能让高管相信,这里会是自己实现职业生涯新境界的理想之地?

艳姐和很多跳槽的职业经理人聊过,简单总结有几个点不能忽略:

①第一点一定和老板有关,老板的战略意图是不是构想的足够清楚,老板自身是否保持着冲劲儿,这家企业在老板手上基本面如何等等。

对于大多数中型房企来说,很大程度上还保持着扁平化的管理结构,老板身兼总裁统筹全局,老板管理风格如何,格局怎样,战略思路是否清晰,成了大部分加盟中型房企的职业经理人衡量自身与企业匹配程度的重要标尺。

②企业拿地意愿和节奏,相比防守型企业,所有职业经理人都希望跟着一个进取型企业和老板一起发展。

全国化是大多数中型房企寻求规模突破的必由之路,全国化拓展的战略路线怎么走,如何在巩固大本营的同时开辟新战场,长三角和大湾区两个大热的城市圈如何落子,都是彰显着中型房企投资布局的野心和信心。

③一家企业的产品力也很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对产品的态度,就是他对人的态度。包含了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基因。

有高管对艳姐说,考察一家企业时专门跑到其总部所在地打造的项目,看到这家企业在二三线市场仍以产品力为突出标签,甚至交付了四五年以后的小区品质维护后仍保持了较高的品质,令他本人非常吃惊,也发自内心地认可这家房企。

④最重要的是,这家房企能否在未来给到职业经理人综合发展的机会

一些标杆房企高管来到中型房企,最关注的是老板给予的发挥空间和授权,在公司发展中担当更多重任,希望能把积累的经验转化到体系的搭建和强化过程中,最终助力企业发展和上市,从而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本文作者:王亦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