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巧治--沈绍功
治疗湿疹有两个巧治:
第一个巧治要调理脾胃。
调理脾胃用六个办法:
当然祛痰主要的,祛痰用竹茹、莱菔子、云苓;
第二化湿,用生薏苡仁、白扁豆、车前草;
第三个是开胃,用白蔻仁、焦三仙、生内金;
第四个要醒脾,用木香、砂仁、陈皮;
第五个要清热,用黄芩、连翘、公英;
第六个要化瘀,用丹参、桃仁、赤芍。
第二个巧治要给湿邪以出路。
出路有四条:
第一条宣肺利湿,用炙杷叶、桑白皮、桔梗;
第二渗湿,通过利尿来排湿车前草、泽泻、泽兰;
第三条根据缓泻来排邪,草决明、全瓜蒌(全瓜蒌也要用量大,至少30g)、桃仁;
第四条就凉血,用制军、丹皮、生栀子。三十二.湿疹
湿疹难治,反复发作。巧治有3端:
1.调理脾胃-茵陈温胆汤。
祛痰:莱菔子、诸如、云苓;开胃:焦三仙、鸡内金;利湿:生苡仁、白扁豆;醒脾:木香、砂仁、陈皮;清热:连翘、公英、黄芩、生栀子;化瘀:桃仁、丹参、川芎、赤芍。
2.给邪出路-宣肺:炙杷叶、桑白皮、桔梗;淡渗:车前草泽泻竹叶生苡仁;缓泻:制军、全瓜蒌、草决明;凉血:丹参、丹皮、赤芍。
3.重视反佐-寒性反佐:公英、连翘、生栀子、野菊花、白花蛇舌草;热性反佐:肉桂、乌药、高良姜、川椒、仙灵脾。湿疹。讲皮肤科了,湿疹很难治,反复性很大,巧治有三个办法:
第一个调理脾胃很重要,湿疹从中焦来治,另外湿疹实有湿呀,湿从哪里来?是从中焦来。中焦两个,一个是脾失健运就生湿了,另一个是湿困脾胃,健运也不行了,总之湿的来源在中焦,所以第一个巧治必须调理中焦,又祛痰、开胃、利湿、醒脾、清热、化瘀,进行调理脾胃。
第二个湿邪一定要给出路。四条出路:宣肺、淡渗、缓泻和凉血。肺主皮毛,湿疹长在皮肤上,所以要宣肺,小便排泄最多,加上缓泻,加上凉血。(五)处置湿毒为患。
外科有毒这毫无疑义,外科常常夹湿,湿毒,夹湿热交替在一起,就构成了矛盾。湿毒,假如用温燥药,对湿有好处,对毒非常不利;湿毒,假如清毒,苦寒对热有好处,对湿又不利。所以处理湿热这一对矛盾,就是我讲的这一个原则,先祛湿,不管毒。另外湿邪粘稠,湿邪容易反复,祛湿的时候少用温燥药,比如法夏、苍术、厚朴,都免用,不能用,对湿有利,对毒不利,主要用三仁汤。然后再加上对湿没有妨碍的
,对毒有好处的,如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生栀子和连翘、板蓝根,这些药对毒很有利但是不会助湿,这样就以祛湿为主,兼顾湿和毒。另外呢,还要加淡渗利水的药,利湿呀!光靠一个薏苡仁不行,还要加冬瓜仁、桑白皮、车前草。湿来源于脾胃,所以要加健脾的云苓、白扁豆和生鸡内金。这又一个组方处理湿毒,互相矛盾统一了,效果增强了,疗效也就提高了。所以外科大夫想不到这一步,他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所以容易反复,疗效不明显,我用这个办法处理一对矛盾。你可以碰到外科就四大病,痈、疽、疮、疔,这四个病都可以用这个办法处理湿毒。当然湿毒最关键,毒好弄啊,这四个本身就是毒,怎么判断他有湿呢?就是苔腻。舌苔腻了,这四个病一看舌苔腻了,甚至是薄腻的,你都要想到有湿。【湿疹难治,反复发作】巧治有3端:1.调理脾胃-茵陈温胆汤。祛痰:莱菔子、竹如、云苓;开胃:焦三仙、鸡内金;利湿:生苡仁、白扁豆;醒脾:木香、砂仁、陈皮;清热:连翘、公英、黄芩、生栀子;化瘀:桃仁、丹参、川芎、赤芍。2.给邪出路-宣肺:炙杷叶、桑白皮、桔梗;淡渗:车前草泽泻竹叶生苡仁;缓泻:制军、全瓜蒌、草决明;凉血:丹参、丹皮、赤芍。3.重视反佐-寒性反佐:公英、连翘、生栀子、野菊花、白花蛇舌草;热性反佐:肉桂、乌药、高良姜、川椒、仙灵脾。第一个调理脾胃很重要,湿疹从中焦来治,另外湿疹实有湿呀,湿从哪里来?是从中焦来。中焦两个,一个是脾失健运就生湿了,另一个是湿困脾胃,健运也不行了,总之湿的来源在中焦,所以第一个巧治必须调理中焦,又祛痰、开胃、利湿、醒脾、清热、化瘀,进行调理脾胃。第二个湿邪一定要给出路。四条出路:宣肺、淡渗、缓泻和凉血。肺主皮毛,湿疹长在皮肤上,所以要宣肺,小便排泄最多,加上缓泻,加上凉血。湿疹一定要重视反佐,寒凉药用了以后,要强调热性反佐,加一两味药,其中最主要的就肉桂;热性要用多了,你要凉性反佐。四十八.五子饮祛湿毒自拟“五子饮”由蛇床子、地肤子、葶苈子、莱菔子、车前子组成。利湿排毒,专治湿毒证。临证应用还要加味:清热解毒选加苦参、生苡仁、制大黄;清宣润肠选加桑白皮、野菊花、连翘、全瓜蒌;和血散风选加丹参、赤芍、川芎;祛风止痒选加白鲜皮、防风;利尿排毒选加白花蛇舌草、泽兰、泽泻、冬瓜仁。五子饮。湿毒很痛苦的,现在有好多药物祛湿毒,疗效很有限,我给它建了一个“五子饮”。哪五个子?蛇床子、地肤子、葶苈子、莱菔子、车前子。当然可用车前草,车前子讲了要“包”,用车前草就更全面,这个五子来祛湿毒。这在我老师的基础上,老师四川的名医,叫“叶心情”。当时很有办法,疗效非常突出,有几个绝方:比如“乌梅汤”,《伤寒论?厥阴病》的“乌梅丸”,他改成了乌梅汤,原方10个药,《伤寒论》乌梅汤治蛔厥呀,厥阴病不就蛔厥,现在临床上用的也是胆道蛔虫病,他可用到头痛,用到慢性痢疾,用到胃痛,用到更年期综合征,很绝呀!非常有效。我们第二任卫生部长徐部长,偏头痛,痛了20多年,反复发作,原方乌梅汤,头痛好了!徐部长就对中医相当器重,到处开会讲中医是个宝。老人家从来都不讲,他1、3、5在高干门诊,2、4、6在普通门诊,当时我们跟他是很累呀,位置都没有,椅子都没有,就站着一个上午抄方,老人家从来不讲,很绝。为什么?话多了伤心,到不了百岁,所以从来不讲话。老人9点上班,11点准时回去,就在西直门的国务院宿舍,下午睡好觉,2点左右,钓鱼,礼拜六上政协礼堂,跳舞去,很潇洒。从来不讲,怎么办?要学他的本事,就是琢磨琢磨,用乌梅汤哪些指标?怎么加减?我也不讲,一个病人好了,两个病人好了,当年都有大病例,1963年呀,治好了在普通门诊把大病例写好了,朝老人家面前一放,我也不开口。老人说:“嗯”,点个头。一个、两个、十个、八个,老人家佩服了。说:“你真能下功夫。”就给我送这一句话,再也不说了,琢磨了有绝招。他当年治疗老年的瘙痒,老年有两个病:一个就便秘,我把这招已经告诉你了;第二个就瘙痒。尤其到了秋冬以后,痒啊!特别难受。老人家用3个药:一个蛇床子,一个地肤子,还有一个就苍耳子。苍耳子有毒,要炒,炒苍耳子就没有毒,但是我为了安全,干脆我苍耳子不用了,安全呀!何必炒不透苍耳子中毒了那就麻烦了!怎么弄想一想,痒在身上,肺主皮毛,肺胃是同源,所以为什么白虎汤呀是肺胃同治,又治肺又治胃呀!想到两步:第一肺主皮毛,用什么药?葶苈子,泻肺呀!胃有什么药?莱菔子。所以我就改成了葶苈子、莱菔子。一个湿呀,祛毒到哪?从小便而出。车前草,很安全的排尿,祛邪最好的路就是排尿。驱邪一共有5条路:第一条出汗,外邪出汗排邪,当然排量有限,排不多,排多了以后伤心阳,排的又少;第二条路通中焦,和胃来排邪,但是和胃也有害处呀!影响胃阴呀!影响食欲;第三条通便,润肠通便,当然不是峻下了,要润肠,尤其当归、白菊花、草决明、全瓜蒌、桃仁,给他来通便,通便也能伤正呀!有句俗话“英雄禁不起三泊屎”,再强壮的人,拉了三天,就软了,这也有不利的一面;第四就是凉血,血分有热通过凉血,犀角地黄汤,现在犀角不能用了,现在完全可以用水牛角,现在已经过关了,水牛角3g,能代替犀角,但凉血你也不能太凉呀!从血里面排邪,凉了以后会有好多副作用;第五条就是排尿,淡渗,它没有副作用,小便排尿量很大,排邪量也大,所以实邪要给出路,最好的出路,排的最多的量就是利尿,尤其是车前草,还有白花蛇舌草,还有冬瓜仁。改了这五子,有毒呀,要解呀!用苦参、生苡仁和大黄;清宣桑白皮、野菊花、连翘和全瓜蒌。中医的传统治湿疹要和血,血和了,风熄灭了。止痒还可以加两个药:一个是白鲜皮;一个是防风,防风、白鲜皮止痒。排毒,刚才讲了,通过利尿,白花蛇舌草、泽泻和冬瓜仁,淡渗利尿配合车前草,这是治疗湿毒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叫“五子饮” 。老年人皮肤瘙痒-----沈绍功。对这我顺便给你们讲两个方子:老年人,你们假如私人开业的话,全部可以取之有道,赚回来钱,你把处方改为磨粉就行。一个老年人瘙痒,这个很难受的,这个人过了五六十岁以上啊,尤其到了冬天晚上特别痒,奇痒难忍,孩子特别孝顺,用了好多药不行,给他抹上考的松,当时能止痒,过了就不行,这个你可以赚钱,有个有效的方子就三个药。第一就蛇床子10g,第二个地肤子15g,第三就葶苈子10g。
生的葶苈子它容易引起腹泻,假如老人就是便秘的,用生的葶苈子,老人没有便秘的,你用炒的葶苈子,他就不会泄了,就这三个药给你组合,所以你定一个名称,要保密,你假如自己人吃药,就得熬药,熬了之后你灌在适当的瓶子里,给它消好毒,病人喝这个合剂也行,磨粉装胶囊也行。
对老年瘙痒,这三个药是我老师传给我的,叶心清,四川的名医叶心清呀,我单独给他出了个近代100名临床家,我给他出了一本书,唯一老师留下来这么一本书,中间就这个方子,当然他用的苍耳子,我给他改成了葶苈子,因为苍耳子有毒,生的苍耳子有毒呀,引起膈肌痉挛,呼吸麻痹,人就死了,躲开这个药,用的葶苈子,注意安全啊,这老年人第一个他的拿手的病;【湿疹-三妙丸合茵陈温胆汤】
病史:冯生,32岁,初诊节气,大暑。
湿疹2年,四肢躯干红色丘疹水泡,部分融合成片,少量渗液,双下肢见脓性分泌物,周边肤糙,中西药治收效甚微,口粘纳差,脘胀,尿黄便干。苔黄腻,脉弦滑。诉食辛辣,暑湿季节加剧。朋友介绍,门诊试治。
讲解与互动:
这辨证简单吗。看出来没有?
学生:“痰浊。”
对!痰浊,而且痰浊化热。湿疹不要清热利湿,要注意苔腻的痰浊。光利湿不祛痰,效果不好。用什么方?
学生:“温胆汤。”
哎!温胆汤。而且加了清热的药。化热了,他尿也黄了,便也干了。要分利二便。
脉案:
成年冯生,湿疹2年,过食辛辣,暑湿季节反复发作,中西药治无效,门诊试治。刻见四肢躯干红色丘疹水泡,部分融合成片,少量渗液,双下肢脓性分泌物,周边肤糙,搔痕血痂,口粘纳呆,脘腹胀满,尿黄便干,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脾胃湿热,蕴于肌肤,发为湿疹。治当清利湿热,祛风止痒,投《医学正传》“三妙丸”合经验方“茵陈温胆汤”加味。
处方:
茵陈(后下)15g 竹茹10g 枳壳10g 云苓10g 陈皮10g 莱菔子10g 葶苈子10g 地肤子10g 黄柏10g 生薏苡仁10g 炒苍术10g 白鲜皮10g 草决明30g 丹参30g 藿香10g
结果:
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14剂,皮疹瘙痒减轻,呈现隐退之象,脘胀减轻,食纳增加,大便转润,效不改法再加制军10g、紫草10g、板蓝根15g,增强凉血解毒之力。再服14剂,丘疹减轻,瘙痒缓解,湿热渐清。苦寒药中病即止,以防伤胃,上方去苦参、白鲜皮加白花蛇舌草30g,增大清热解毒之力,再服14剂,瘙痒已止,皮疹大量脱痂,肤色逐渐恢复,改为每晚服1汁巩固,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语:
1、本案中焦湿热蕴遏,熏肌成疮,治当清热利湿,调理中焦,“三妙丸”由黄柏、苍术、薏苡仁3味组成,乃调中利湿效方。经验方“茵陈温胆汤”由茵陈、枳壳、竹茹、云苓、陈皮5味组成,清热利湿效方,两方合用切中其证,故能奏效。
2、白鲜皮、苦参祛风止痒,中病即止;草决明、白花蛇舌草分利二便,利于湿邪之泄;莱菔子、地肤子、葶苈子为治肤痒效药;藿香为时令用药。
3、制军泄热,紫草凉血,丹参和血,板蓝根解毒均系增效之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