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件事是否能干?可从这6点分析!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13卷 汉纪五

汉高后(吕太后)八年(辛酉,公元前180年)

【原文】(可跳过看解析)

原文很长略过。

【译文】(可跳过看解析)

代王就此征询左右亲信大臣意见,郎中令张武等人说:“汉廷大臣都是当年高帝开国时的大将,精通军事,多有诡诈奇计。这些人的愿望并不止于已有的权位,只是畏惧高帝、吕太后的严威罢了。现在,他们已诛除诸吕,刚喋血京师,此来以迎接大王为名,实在不可轻信。希望大王自称有病,不要前去长安,静观政局变化。”

中尉宋昌却说:“各位的意见都是错误的。当年,秦失去了政权,诸侯、豪杰蜂拥而起,自以为可以得天下的人,数以万计,但最后登上天子之位的是刘氏;天下人不敢再有称帝的奢望,这是第一条。高帝分封子弟为诸侯王,封地犬牙交错,可以控制天下,这就是所谓宗族稳如磐石,天下人信服它的强大,这是第二条。汉朝建立之后,废除秦的苛政,简省法令,推行德政,百姓安居乐业,很难动摇,这是第三条。以吕太后的威严,封立吕氏三人为王,独掌大权朝政,然而,太尉仅凭一个符节,进入北军一呼,军士全都左袒,拥护刘氏,背叛诸吕,终于消灭了吕氏。刘氏的帝位,来源于天授,不是靠人力争夺而得。现在,即使大臣另有异谋,百姓也不会为其所用,他们的党羽难道能够统一吗!现在,朝内有朱虚侯、东牟侯这样的宗室大臣,外面又畏惧吴、楚、淮陽、琅邪、齐、代等强大的宗室诸国,大臣谅必不敢另生他念。高帝诸子,现在只有淮南王与大王健在,大王又年长,天下人都知道您的贤圣仁孝,所以大臣们顺应天下人之心,要迎立大王为皇帝。大王不必猜疑!”

代王禀报太后商议此事,犹豫未定。卜问凶吉,得到了“大横”的征兆,所得卜辞说:“横线直贯多强壮,我做天王,夏启的事业得到光大发扬。”代王说:“我本来就是王了,又做什么王?”占卜的人说:“所谓天王,是指天子。”于是,代王派太后之弟薄昭前去拜见绛侯。绛侯等人向薄昭详细说明迎立代王为帝的本意。薄昭还报代王说:“迎立之事是真实的,没有什么可疑之处。”代王就笑着对宋昌说:“果然如您所说。”

【解析】

诸吕诛灭,功臣派要立新皇帝。

远在齐王因为某些因素被剔除在外。

经过群臣讨论,帝位的归属落在代王刘恒。

本来刘恒是远离权力中心,极力回避权力争夺。

现在,有机会登上帝位,刘恒没有头昏脑热,而是先问了左右的意见。

刘恒的手下对此分成了两派。

有人说静观其变,而宋昌说可以干。

至于原因,也各有各的说法。

材料中对宋昌的说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他分析理由包含时代背景,并不是我们要分析的,但是通过他分析的过程,以及思维方式却是我们可以参考的。

其中可以高度提炼概况,我们如何去分析一件事能否去做?

1.大环境是基础

在原文材料中,代王刘恒的郎中令张武发表了反对意见。

他认为,诛灭吕氏的群臣都是刘邦、吕太后时期的老臣。

这些人不但善于带兵打仗,而且特别擅长玩阴谋诡计,小心其中有诈。

而且他还从人性的角度去阐述,这些群臣有自己的利益述求不排除想更进一步。

宋昌却对这一说法进行了驳斥。

他的出发点有三个,可以这样理解。

1.刘氏得天下众望所归。

2.刘氏还有极强的力量。

3.天下安定没人愿意跟着造反作乱。

这三点归纳总结都可以称之为大环境、大势。

说白了就是,功臣就算想造反、窃权、搞阴谋,现有的环境没有实施基础。

孙中山有句名言:“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这句核心就是大势、大环境的重要性,想要成事就必须顺应大势、大环境。

咱们要判断一件事能不能做,最先的应该是做这件事的外部大环境如何?

大环境是有利还是不利,这是最基本的。

比如说,现在长江10年禁捕,你却想在长江边开个渔家乐,那就是明显的逆势而动,不用想都必败。

2.入门门槛

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

这是宋昌分析代王刘恒的其中一点。

既然要做汉朝的皇帝,有刘邦的血统是先决条件。

刘恒有、淮南王也有、几个分封的刘氏宗亲也有。

有刘氏血统是第一个门槛,把别人排除在外了。

但是能进门槛的人还是不少。

于是又有了第二道门槛或者说再把门槛提高,即血脉远近。

大王又长。

这是刘恒无与伦比的优势,刘邦的儿子,而且是现存最大的。

这一道门槛,是刘恒的优势,也成功的阻挡了别人,尤其是远房和直系第三辈。

这就像VIP能搞的人多,但是VVIP呢?VVVIP呢?

逐级筛选下来就少了。

做一件事,大环境分析完,还要看事情本身需要什么门槛。

这个门槛可不是只有一道。

入门有门槛,专精同样有门槛,做好有门槛,做到极致也门槛。

你能够到哪个门槛说明的起点可以选择在哪里。

门槛越低竞争越激烈,而门槛存在也帮你阻挡掉其他竞争者。

3.个人能力

贤圣仁孝闻于天下

这就是个人能力品质方面。

做皇帝当然是有能力最好,但是皇帝这个岗位注定德行胜过能力。

所以,宋昌会说仁孝,这就是德行。

古话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据说是出自《朱子治家格言》)

如果德行不够,登上高位必然会有灾祸。

代王刘恒明显是够的,至于其他诸侯王,淮南王刘长整就一个混蛋、齐王刘襄草率起兵造反更不行。

如果是对于普通人做事,谈论德行或许有点虚,不如聚焦在做事需要的具体能力。

这个东西都是正确的大道理,想要做事必然要有相应的能力。

要是没相应的能力去做事,怎么可能成?

这也叫,才不配事,事倍功半。

所以说,想做事,分析完大环境和门槛后,就要看看自己个人能力是否能够驾驭。

关键是,自己的能力、德行是否与事情做成、做好所需要的相匹配。

4.可调动的资源

方今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陽、琅邪、齐、代之强。

这些提到的都是刘氏宗亲,尤其是后面几个都是诸侯王。

这些人都算是刘恒的助力,都是可以争取借用的外部的力量。

如果说刘恒以代国作为力量或许弱了,但是把这些诸侯王加起来呢?

那可就说不准了。

咱们分析完大环境、门槛、个人能力之后,就要看看自己有什么资源去做这事。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要是有资源事情自然好办。

但是如果没资源?或者资源不够呢?

那就要好好看看外部资源了。

这里不是让你立马去用这些外部资源,而是在做之前你就得想好,如果事有不顺你能够找谁,而且找的哪些能够真的帮到你。

否则,等真需要了你无头苍蝇式的乱找,还真未必可行。

5.关键人

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

就算大环境可以、门槛够得上、能力足够、资源充沛,这个皇帝就是代王刘恒的吗?

未必!

长安在群臣手中,立谁为皇帝基本上是他们说了算。

他们不点头,就算你代王刘恒各方面条件优秀上天了,不立你刘恒又能如何?不服造反?

所以,这些群臣就是关键人物,他们点头刘恒才能上位。

这也是宋昌分析其中关键一点。

这个问题,在职场中最常见。

最常见那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这个说你行和不行的,就是关键人。

做事也是如此。

事情想要成,上面四点不过是基础,而关键人是否愿意支持你、为你买单这才是决定你能否成的关键。

所以找到关键人,怎么搞定他?很关键!

6.信息

于是代王遣太后弟薄昭往见绛侯,绛侯等具为昭言所以迎立王意。

当你把上面都分析透了,就能成?未必!

刘恒听完宋昌的分析,可能有点热血沸腾,但是他还是做了一件事。

派人去长安了解情况,其谨慎、细致可见一般。

回到咱们个人身上,通过上面分析,看起来自己做事好像能成。

不少人极有可能真的就去干了。

但是,你分析的情况和实际情况是不是真实一致,这是个大大的问号。

人很容易陷入思维陷阱。

当想做事的时候,你会不自觉的把风险低估、又把自己的优势高估(拒绝时会反向)。

你分析之后得出来的结论,还需要和真实情况进行比对核实才行。

尤其是别人告诉你的,这里面水分极大!

不能完全想当然,更不能因为这个人和你关系好,他说什么你就信,应该回归到事情真实。

调查的信息越充分,越接近真实情况,成的概率越大。

【启发】

写到这里已经3000字了,不容易。点个赞好不好?

简单的总结一下,如何分析一件事能不能做。

1.分析大环境是否可以看,可以看看别人干的如何,多看几个。

2.看做这件事的门槛有哪些,表面的,潜藏的。

3.看做这件事需要什么能力,自己是否足够,欠缺什么。

4.看需要什么资源,自己有哪些资源,又能调动哪些外部资源。

5.关键目标人(决策的、掏钱消费的)是哪些人?他们是否会支持你?你的东西他们是否认可?

6.充分获取信息用于上面5点的策略支撑。

别管你想做什么,不是凭你一腔热血的情怀就够的!

(0)

相关推荐

  • 读通鉴(65)女人的心思很难猜

    读通鉴(65)吕太后的眼里的家国 注:女人掌权在中国完整的大历史中有很多次,你如果仔细去读一开始都是大同小异,女人无非就那么一点小心思,以高兴不高兴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喜欢的就拿国家公器以私之,不喜欢的 ...

  • 代王入长安,步步惊心

    公元前210年,刘邦四十六岁时,吕雉生下一位男婴,取名叫刘盈. 八年后,刘邦称帝,这位嫡长子便被册封皇太子. 又过了七年,高祖过世,十六岁的刘盈登上帝位,为大汉的第二位天子汉惠帝. 惠帝刘盈为人仁弱, ...

  • 连载:两汉四百年28

    三十六.天降皇位,砸中了刘恒 刘邦有八个儿子,最没有存在感的大约是代王刘恒. 吕后并非是丧心病狂的毒妇,除了刘如意以外,其他的儿子在早年间,都能带着自己的母亲就国. 刘恒和薄姬这对透明人母子,谁稀罕去 ...

  • 《西汉趣事》之四:诛灭诸吕 文帝即位

    上集说到朱虚侯刘章率领一千多军士赶往未央宫.进入宫门,见吕产还在庭院中.黄昏时,朱虚侯攻击吕产.天刮起大风,吕产的从官大乱,不敢抵抗.吕产逃走,被追兵杀死在中府厕所中.皇帝命谒者持符节慰劳朱虚侯.朱虚 ...

  • 刘邦死后15年,临终托孤的大臣杀光了他的嫡孙,这是为什么呢【一点资讯】

    了解楚汉战争的人都知道,刘邦能够在秦末乱世脱颖而出,成为最终一统天下的王者,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离不开一群鼎力支持他的好兄弟. 其中有一个人,刘邦非常信任他,给了相当高的评价,认为他"厚重 ...

  • 周国平:判断一件事该不该做的两个标准

    周国平:判断一件事该不该做的两个标准

  • 如何判断一件事的利弊

    遇事总要有选择,无数的选择决定了我们人生的走向.选择的基础是判断,趋利避害.畏死乐生,要做出判断真的挺不容易.复杂的环境决定了做出判断的难度,这里没有一定之规,只有一些能保证大概率正确的原则. 选择之 ...

  • 判断这件事该不该要求孩子的简单法则

    孩子应该越大越懂事,可为什么越大越不听话,我们却越来越烦恼呢?原因在于,孩子越大越聪明,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后,不愿意按我们的要求做.这意味着,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可能是错的.事实上,考察家长对孩子的要求, ...

  • 今天起空调经销商这件事不能干了

    2021年7月1日起,所有2020年7月1日前生产的老能效国标空调产品,不得再上市销售.对于所有的空调经销商们来说,则意味着,今天起(7月1日)所有老能效国标的空调,不能再卖给消费者了,必须要退回工厂 ...

  • 质量人怎样判断一件事重要还是紧急??!!看过来!

    重要紧急四象限大家都非常熟悉吧? 质量人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事,每一件事过来的时候,对方都告诉我们:这很重要,这很紧急--如果我们照单全收的话,我相信绝对是剪不断.理还乱. 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去判 ...

  • 比王熙凤能干,比林黛玉漂亮,她却做错一件事,遭贾母嫌弃

    身为贾府的当家奶奶,王熙凤的聪明能干,是出了名的.周瑞家的评价这位琏二奶奶:"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 ...

  • 现标题:心理学: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前途,就看他对这件事的态度

    富克兰林曾经说过:"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 在这个充满欲望的世界中,年轻人总会有"嫌贫爱富"的思想.家境好的富 ...

  • 夫妻之间“相不相爱”,久别重逢后做的第一件事,就能判断出来

    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件事情的美好体验而去畅想这件事情的后续发展,大多数人在恋爱时期有美好的体验,所以他们觉得婚姻当中的感情也应该是美好的. 电视剧<蜗居>里面的刘易阳和童佳倩相恋了八年,在这八 ...

  • 投资第一件事:如何判断趋势(上)

    想象你眼前有一条江,一江春水向东流,你张开双手,跃入其中,请回答:你会往哪个方向漂流? 答案是:东边. 很多人问我什么叫做趋势,这就是趋势,你只需跃入其中,就会被趋势带着走. 在任何交易市场中,趋势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