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自汗、头晕眼花…这些症状竟和脾有关?!如何治疗用药?
本 期 导 读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本期从脾土的统血与脾的生理特性来谈谈脾在中医中的作用。
自汗、出血等问题如何解决?
✦脾主统血✦
脾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讲白一点,就是控制血液的流动不让它出血。
这个功能从哪里来?——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其中这个气的功用有很多,比如推动、温煦、防御,其中一个叫作固摄。
固摄控制体内的液体不让它无故流失。
临床上只要见到体内的液体无故流失,基本上是气虚固摄不足。
✦自 汗✦
什么叫体内的液体无故流失?比如说自汗,病人有很多汗,而且这个汗偏冷汗,汗后还有疲惫感,中医肯定是气虚。
还可以落实到脏腑,这个汗谁管呢?心在液为汗,第一种可能心气虚;肺宣发卫气到体表,控制汗孔开阖,所以第二种可能肺气虚。
到底是心还是肺,则看你伴随的症状,如果是心系统的多一点,那就是心;是肺系统的多一点,那就是肺。
你说你两个系统的症状都没有,就是自汗多,那也简单,心肺一起治,用人参就行,人参补五脏之气。
人参、党参是两回事,党参补的是肺和脾。中药你懂跟不懂就差很远,你不懂,觉得党参便宜一点,买了党参吃,最后吃了半天没效,怪中医不行,殊不知是你用错了药,你是心气虚,党参不补心气,而此时你用红参就有效了。
✦出 血✦
我们说气能摄血,能防止出血
那我们能不能反推,凡是出血就是气虚?
NO!不能!!
对于出血患者,同样是皮下出血,可能对于甲患者中医辨证为气不摄血,乙患者是瘀血出血,丙可能是血热出血。换句话说就是中医的治疗是因人而异的。
比如对于瘀血出血,我们可以用活血止血药。
这种药既能活血,又能止血,即双向调节(比如田七)。
✦一不小心讲个同病异治✦
西医治疗一个病,它的大方向差不多,但中医不一样,比如说感冒,有风寒、有风热、有外感风寒内有蕴热……一个感冒就能整出十几个型出来,这样的好处是针对性很强。
我个人感觉治感冒比较复杂,因为它变化快。比如说你早上来看病的时候,咳嗽痰白咽喉痒(外感风寒)。第二天早上可能痰有点黄了,咽喉有点痛了,而那个怕冷、无汗症状还在(外感风寒兼有里热)。第三天你完全没有怕冷的感觉,就是发热、喉咙肿痛,痰黄稠(热邪雍肺)。三天我就开出三个方,你变我就变。
头晕眼花、低血压、低血糖……
我们可以从脾的生理特性入手治疗
✦脾的生理特性:脾气上升✦
指脾气具有向上运动与维持水谷精微的上输和内脏位置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其实主要就是讲的就是脾主运化,运的方向。
✦脾的生理特性:升清✦
此前讲过地气上升为云,运到肺,这体现的就是脾气上升,即升清——水谷精微向上运(第二个是稳定内脏)。
当升清功能不行,水谷精微上不去,不能濡养头和目,就会出现头晕眼花。
所以一旦出现头晕眼花,中医很可能就用补脾升清,尤其是像现代医学的低血压。
血压不够血上不去,我就用补脾升清的药,如北芪,既补脾又补气又往上升。然后用升麻,升麻虽没有补的作用,但是它有往上升的作用。柴胡也没有补的作用,但也有往上升的作用。
补中益气汤就是由补气药组成的,但里面有升麻、北芪、柴胡,既补了气,还把气往上打。气行则血行,气往上血就跟着往上,所以头晕眼花用这种方法很容易解决。
升麻
上面是低血压,另一个是低血糖,低血糖也晕。还有在很多南方潮湿的地方,人经常有一种昏沉感。昏沉的沉属于湿,看湿的特征,湿性类水,是往下走的,所以人就会有昏昏沉沉的感觉。
其实湿也可以理解为水,水气一蒙,气就上不去,甚至是往下走的,这时治疗就得往上升,也能够解决昏沉感。
这是在上部的。第二个在中部的,升不上去水谷精微就停留在中间了,其实腹胀纳呆你可以说它不运,而不运的特征是升上不去还停留在中间。
再进一步,就是表现在下部,这种比较麻烦,水谷精微不升反降,就会出现便溏,甚至下利清谷。
❖注意:
下利清谷的表达要比之前讲的完谷不化重一点。清谷肯定有完谷不化,但是完谷不化可以成形。而下利清谷除了吃什么拉什么,还有大便不成形。
到了这个程度,就是脾阳虚了,比脾气虚更重,连形都成不了了。
所以中医治疗下利清谷,会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阳气不够,补阳;另一个就是帮你升上去。
✦脾的生理特性:升举内脏✦
升举内脏是治疗内脏下垂的,瘦高的人容易内脏下垂。瘦则肌肉无力,高则空间大,就往下坠。
既然脾有升的作用,所以凡是内脏下垂,中医都用升脾的方法。内脏下垂,皆和脾有关。
肝下垂=肝气下陷
肾下垂=肾气下陷
脾属土,土有什么特征?承载。承托东西是土气的作用,你这个下垂就是土气不够承托不了,所以不管哪种下垂,都用补脾升气。
肾下垂加点补肾药,肝下垂加点疏肝药。
✦一不小心又说了异病同治✦
❖
✦举个例子✦
比如椎间盘突出,肾主骨,那个问题可能跟肾虚有关,先补肾。为什么人家的椎间盘不突出,你的很容易就出来了,因为你的承托力不够,跟不能升举内脏是同一原理的。你要升上去。
同样,老年人有很多眼袋,就是下垂,补中益气升阳。还有女同胞很希望某个地方坚挺,一下垂,那不用讲了,补中益气升阳。
同机理的可以互用,所以学中医学得活就是在这里。而不是说我这个方治什么症状,那我没讲过的症状你就不会用了。其实没讲过的症状,只要你学得聪明,你觉得机理一致的这个方就可以用,一个方的治疗外延就大了很多。
【 互 动 】
你自己或家人朋友们
有过自汗、出血、头晕眼花等症状吗?
现在知道可以怎么解决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