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探古】刘伯温路过宁海
记忆中的碑文
上世纪八十年代,普查组来到桑州镇X村采访,一位75岁的陈姓老人拿出一本光绪年间的手抄本,书中有一篇刘伯温题写在宁海白峤岭的碑文。老人说,刘伯温是来过宁海的,白峤岭头确实立过他写的石碑。
过不久, 我们来到了一市镇X村普查,采访到一个80多岁的老人,他也说起白峤岭原来确实立有一块刘伯温写的碑,碑文至今他都能背。我们请他背,他果然很顺利地背了下来,这与沙地老人手抄本上的刘伯温诗大同小异。但诗文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至今不解。
下白峤古民居 · 古道摄
刘伯温到底来过宁海吗?白峤岭头真立过碑吗?让我们先来搜索一下刘伯温在宁海的民间传说,这是他来过宁海的蛛丝马迹。
凄婉的传说
传说一:相见岭上通台温、下达宁绍。是古代的重要通道,这条古道至今还在。这一带流传着刘伯温藏金银的歌谣:“上百步,下百步,银子一大镬。”也有说:“一步上,一步落,金银满大镬”,听说岭上还有刘伯温的题字。
传说中,当他经过相见岭时,见山高林密,道路偏僻,怕路中闪出剪径强人,就把随身所带的御赐金银就地埋藏。埋藏完,为了便于日后取回有个记忆,就在藏金地点上下走动,根据山形特征念念有词。后人知道刘伯温在此埋了金银,就叫刘伯温藏金处。至今,这里有一条小坑叫银子坑,坑上有一座小拱桥,旁边有一块巨石,石上留着一个仙人足印。关于刘伯温的题字,究竟题的什么,题在哪里,也不见踪影,也没一个具体的说法。
银子坑 · 聪丛摄
传说二:大明一统,朱元璋要刘伯温选择卧龙之地作为京城。刘伯温看了好多地方的风水,最后选择金陵作为皇城,并绘制好图纸,与奏章一道呈报上去。奏章写道:“金陵乃虎踞龙盘,龟蛇相锁之地。东有六骏奔腾,南见淮河涌金,西有金龙露爪,北见财宝压城。此乃藏龙卧虎之地,千秋万代之都!”
朱元璋看后,心里一惊:“军师通晓天文地理,若有谋逆之心,夺我皇权,如何是好?”想到此,就下旨捉拿。
刘伯温回到府里,忽觉心头如堵,掐指一算,得仙师暗示:“赤胆忠良心,招来杀身祸,速速出城去,闲云逐野鹤。”意思说,朱元璋已怀疑你有谋逆之心,得赶快逃走。果然,刘伯温前脚逃出府门,后脚朱元璋的御林军赶到。
刘伯温在山野里躲了几日,又回到城门口,远远望去,只见刀光闪闪,城门口张挂着缉拿自己的图形榜文,不觉悲从中来:“想我刘基,跟随皇上多年,驻帷幄,献良策,决胜于千里之外;定乾坤,掌阴阳,飞箭划破鄱阳;灭周国,俘士诚,旌旗遍于水乡;战敌酋,扫异己,夕阳号角苍凉;执长鞭,敲金镫,凯歌浩浩荡荡。想不到我是如此下场······”因大明律法有规定,不论身犯何罪,只要你出家为僧,就可饶恕。
刘伯温心一灰,来到了宁波天封塔下。天封塔原是宋代天封寺里的一座佛塔,后来寺院坍塌,只剩下这座七级浮屠。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翘檐风铃,斑驳陈旧;破寺断壁残垣,枯枝败叶,老鸦旋空,一片凄凉,刘伯温就此落发做了和尚。朱元璋见他已是方外之人,也就不加追究。
1978年宁波最高建筑:天封塔
刘伯温取“辣蓼和尚”为法号,意思是我就像一颗无用的小草,你朱元璋贵为天子,就别追杀我了,他意志消沉,浑浑噩噩。
一天,他乘舟到宁海,从白峤埠头上船,站在高处,环视宁海一周,叹了一口气,在茶堂粉壁上题了一首诗,又回转宁波天封塔。
大雪纷飞的除夕夜,刘伯温栖身塔中,只见远处来了两个小讨饭,用门板扛来一个死人,死者是个大讨饭,也是他们的师父。两个小讨饭挖了一个坑,把师父埋了。拜了几拜后,师兄说:“师父,今天你是饿死的。到了阴间,当心别投错胎,如果投了饿鬼道,那么你在下世还得挨饿!”接着又对师弟说:“师父讨了一辈子饭,结果还是饿死。今天是三十年夜,明年我们总要寻个有饭吃的行当。”师弟说:“百行百业都有前途,但讨饭的前途又在哪里呢?”师兄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要去寻前途。这棺材杠的大头就是我们的出路。”说着把棺材杠抛向雪地,杠的大头朝东,他们就往东边去了。
这一幕都被刘伯温看在眼里,他不禁一阵心酸。连讨饭人也想要前途,而我却曾是大明的堂堂军师,前途又在哪里呢?我的前途还不及他们呢。他越想心越灰,掐指一算,自知归位的时日快到了,想想自己没有后代,总有些遗憾,就天天蹲在塔旁一个清水塘边,嘴里不停地叫着:“谁叫我一声阿爸喽,谁叫我一声阿爸?”几天来,来来往往的人都当他是疯子,没一个人叫他阿爸。
这时,来了一位大瓶嫂,这大瓶是堕民的谐音,是朱元璋对元人及叛将后代的蔑称,这些人不准考科举,只能做低等的行业。
大瓶嫂见和尚叫了几天,也认为他疯了,就戏谑地说:“你这和尚,想做爸想疯了。我叫你一声,怎么样?”
刘伯温说:“那你就叫吧。”
大瓶嫂叫了一声:“爸!”
刘伯温说:“你假叫,我就假应了。哎······”
应声刚落,只听“嘶啦啦······”的一声响,清水塘被撕裂开来,冒上冲天的黑烟。一时,旋风大作,昏天黑地,一声轰响,刘伯温反身向后跌了进去。“劈啦啦······”一个霹雳,清水塘合拢,覆为平地,一切归于寂静。原来这个清水塘是龙口,是刘伯温归位的必经之路,他由此升天后位列仙班。
现修建的天封塔
大瓶嫂回去后即怀上身孕,她的后代世世代代都是做戏人,戏里有帝王将相,但却是假的。只怪大瓶嫂当时不真叫,如果真叫,她的后代都是真官了。
综上传说,刘伯温可能来过宁海。我们来了解一下刘伯温的身世。
刘伯温的身世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把他比作汉之张良。
来源网络
洪武四年,辞官赐归。他为何要辞官,史书上说,当时的丞相的胡惟庸是刘伯温的政敌,他俩的怨恨起于刘伯温与朱元璋的一番话。
当年,徐达对胡惟庸的人品极为鄙视,刘伯温也有同样的看法。洪武初年,朱元璋曾与刘基论相,当问到胡惟庸是否可为丞相时,刘基说:“譬之驾,惧其偾辕也。”意思说,胡惟庸好比一匹劣马,叫它驾车,必然会翻车坏事。但朱元璋没有采纳刘基的意见,不久便擢胡惟庸为相。刘基心感失言,不禁悲叹道:“使吾言不验,苍生福也。”意思说,如果我的话不应念,才是天下百姓的福祉。他知道得罪了身居极品的胡丞相,朱皇帝也开始猜忌于他,身在朝堂如坐荆棘,随时有着杀身灭族之祸。为此只有功成身退,乞归乡里,辞官是他唯一的退路。
但刘伯温为什么要来宁海呢?我认为他来的时间应该在辞官回乡之时,是从京城返回青田老家的旅途中。从几个民间传说联系起来看,他应该是到过相见岭的,“当年的相见岭是上通台温、下达宁绍的主干道,唐宋年间,便是贯通台州府与宁波府的便捷通道。那时官差、举子、商贩、僧侣、游人皆要在相见岭经过”(见网文)。
岭脚吴村砍柴人在砍柴时倒真的是捡到过银子的,捡到后他没有私藏,而是用来修复相见岭的路,做好事积德,后来他孙子办企业蛮兴旺。
相见岭 · 聪丛摄
那么,在宁海流传六百年的宁海风水谣、四门谣、罗家岙三十六坑、白峤岭头立碑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与走相见岭是不是同一时间呢?笔者分析,刘伯温到宁海的所有传说应该是同一个时间。首先,刘伯温不是传说中的“辣蓼和尚”,因受追捕而入了空门。他是辞官回家的,虽有沉重悲凉的心情,但不至于心如死灰,身如飞蓬,随处飘游,他的心如明镜般清晰。在回到青田后,他知道宿敌肯定没有忘记他,胡丞相一定会在皇帝面前继续进谗言,妄图进一步陷害他。虽然家乡青田是天高皇帝远,但他还是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地做人。他隐迹山水,浊酒石棋,芒鞋布衣,不言前功。认为如此隐忍,才能明哲保身,才可颐养天年,才可使子孙平安。平日,他只在乡间林壑走动,不聚友议政,不言及朝纲,把自身融入山水间,好似一个闲散的道人。在这段时间里,刘伯温是裹足止步,不可能到处游走,也不可能来到宁海的。
但即使这样,他还是被朝廷剥夺了岁禄。看来是胡惟庸在作梗,其实也是得到朱元璋的默许。民间对刘伯温的崇拜大大刺激了心地狭窄、疑心病极重的朱元璋,有功高震主的威胁。为此,当胡惟庸对刘伯温进行报复时,他装作不知,或许是默许,酿成了历史悲剧。
刘伯温为何来宁海?
而宁海民间关于他的传说故事却又如此的传神,流传又这样的广泛久远,认定他来过宁海的,历代有人。
笔者认为,刘伯温是来过宁海的,但不是特意而来,而是路过宁海,时间就在辞官回乡这几天里。当他进入宁海县境内,踏上相见岭时,就忽然想起一个很亲密的宁海同僚,这个同僚与他同为大明征讨天下,马上献策,意气相通,相见略同,成为好友。但好友天不借年,四十三岁病故家乡,成了刘伯温一生的憾事。
踏上相见岭后,他想起了这位宁海的好友,在朝中因政事务繁冗,又要提防政敌的攻讦,所以忘了要路谒好友墓冢。正因为是忽然想起的,或许即从半途下了岭,过冠庄、竹口、东庵、火炉山到好友老家白鲤堂村。这个好友是谁,使得他在归家路上放慢脚步,由西向东,绕道到白峤岭下?他就是洪武年间的御史大夫,被朱元璋赞为“海东䴖张御史”的张纯诚。
张纯诚(1327-1369),讳大志,谱名尹诚,宁海白鲤塘人。元朝末年,弃嘉兴县县学教谕,归隐田里。至正十九年,朱元璋建牙金华间,前往金华投靠朱元璋。朱元璋问他,你的家乡不是有方国珍吗,为什么远道来投我?张纯诚答道,不是说只可让君来拣选臣子,做臣子的也可选择君王也。朱元璋听了很高兴,当即赐名纯诚,号琼台。此后就跟着朱元璋征讨天下。在这个血雨腥风的战争中,刘伯温与张纯诚都在一起,共同的志向与意愿使他们友谊日厚,长期的共事,所见略同,英雄相惜。他俩志同道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张纯诚于洪武二年卒于故里,年仅43岁。刘伯温见知己鞠躬尽瘁,不胜悲伤,写了长篇悼诗,以寄托朋友之情。
宁海县城至今流传着“上县过白鲤堂”的老话,就是说你要进城里必须先到白鲤堂村。白鲤堂村在哪里,它坐落的位置就是白峤岭隧道东北,妇保医院对面一带,崇祯《宁海县志》载为东隅。《宁海地名志》载“即今前张、后张、唐家。属竹口乡。”因村处东北角,最近县城,一条古道沿村而过,所以从北边来的人都要经过白鲤堂。
另一个原因,极有可能村里出了个御史大夫,南来北往的官员都先不去县衙,却要先去他府里拜谒,因此留下这句老话。明初,唐代宁海小城墙已在宋时坍塌,明代城墙还未建造,北门只立一个朝京门,有驿站,县城处于无险可据的情况下。为此,县城常被倭寇掳掠,县令林大梁县才决定建造大城墙。嘉靖三十一年(1552)十月动工,至三十三年(1554)二月竣工,前后十七个月。
刘伯温祭拜了张纯诚的墓地后,并看望了他的家人,又顺道上了白峤岭。具有仙道之气的玄学之士都要登高堪舆地形,白峤岭是俯瞰城里的最佳地点,他或许一直有个心结,好友张纯诚的英年早逝是否与这里的地形风水有关,今日既然来此,就定要看一看。
白峤岭风光 · 山水尤摄
猜想,他站立在白峤岭头,和风送爽,衣带飘飘,好一个仙风道骨,如鹤立云顶。刘伯温纵目远眺,眼前无数青山重重叠叠,晨曦初露,朝霞灿烂,拥锦推衾,紫气东来,霞蔚云蒸;龙凤隐现,盘亘于云雾之间,天籁之音,轻移于天上云顶。此时的刘伯温心内一喜,此地乃文曲星照耀之地,东接尾闾龙宫,南有沧海来宾,西迎天台佛光,北有金榜题名。此地此景,难怪乎先民滋生,砸石为斧。农耕社会的形成,商贾贸易逐渐繁荣,读书求士者踊跃,实乃金瓯之地。
刘伯温又俯瞰了白峤村,他知道,白峤村是东晋太康元年(280)建治的地方。当年选县治于此,莫非有以下原因:西北有一座高高的杜鹃山,从村东望去,大山就像是一顶硕大的官帽,每当春季,山上开满杜鹃花,就像是状元帽上的宫花。
杜鹃山 · 山水尤摄
另一方面,白峤东是海港,港入白峤,可通樯帆。万倾碧波,岛国往还;南过白峤岭,即广度里,山下是万倾良田,可比一县粮仓。这个藏风得水,聚财纳福的地方,面海背山,交通便利,海上渔利,陆上贮粮,高岭为屏,退守自如,是很好的老县治选址。
到晋义熙元年(405)天竺僧人昙猷乘枫槎从海上东渡,进三门湾白峤港登岸,港之尽头,即是港头村。昙猷开山,宝刹巍峨;唐时,鉴真驻足,跋涉天台;宋代,奝然来朝,仁宗颁赐。更有陈行修撰与文天祥同朝为官,英年早逝,天祥有悼诗祭之。今有登瀛桥、圆山书院,传为陈行所建。桥之西,有历代传为古“县堂”所在地。西出岙里,古道蜿蜒,近达许家山、远至长亭巡检。
上白峤的登瀛桥 · 古道摄
玄妙之词
正当刘伯温喜观宁海山水脉络,天霞之光,心中翻阅历史典故,人事沧桑之时,忽然眼前浮现灰暗的幻影:天光失色,电闪雷鸣,一股煞黑之气从山壑深沟窜出,似蛟龙升腾,辗转翻侧,似有毒雾锁城之势。忽然间,群山移动,山峰顿挫,东水南灌,直冲城门。眼前幻境,恍如地震,忽有山河易位,忠臣蒙难之兆,刘伯温不觉大惊失色,预感到惨烈的大事将要发生,不禁喟然长叹:
十山九无头,清官不敢留。
东山去九凤,西山无九龙。
大水反躬流,大荒三斗收。
朋友的老家应该是吉祥之地,怎会出现晦暗之像?刘伯温心犹不甘,于是再视四郊。此时的宁海,在刘伯温眼里,恍惚见峰峦如削,浑圆如球,愁云惨雾盘绕其上,北高南低,颜河之水忽而东流,继而南去。南溪之水汹涌澎湃,水口却在下陈。终然沿途有崇教寺、它山庙、孔庙、火神殿、青云观等建筑,意欲镇住财源,但未得其所,任财源东逝。又听得桃花溪水呜呜咽咽,凄婉低沉。刘伯温大叫一声:“啊呀,不好!”
聪丛摄
为了解此厄难,传说在溪南罗家岭埋下一个金鸡,每日早上对准北边的桃花溪引颈高唱三遍,方能解除灾厄。于是他左顾右盼,禅定南方,闭目祈祷,忽而用手一挥,一只金鸡飘然而至。轻轻一挥,金鸡又慢慢向南边飞去,架落在罗家岭上。刘伯温总认为这下可解得大难,想不到一群谋风水的外省人见有金鸡叫,不期而至。金鸡知道有人捉它,就钻入地下。谋风水的听听在树上,却不见踪影,就寻声追捕,结果听得金鸡在地下叫,于是他们就到处挖金鸡,山路旁被挖了三十六个大坑,后人称之为“三十六坑”。金鸡经不起连番骚扰,终于飞走了。
刘伯温为了彻底挽救宁海的风水,又到处寻找龙脉和文脉。一日,他来到辛岭隆德寺,寺后有潭,见此处聚水为财,石似官印,财官两旺,本是风水绝佳的地方,却也是黑烟缭绕。见一块巨大的岩石斜铺其上,顶部平整如席,犹如大床。刘伯温酒后微醉,撑颏而息,不觉昏昏沉沉。
梦中,一位白须皓发的老者慈爱地与他说:“徒儿,你自身已经如此,却要为宁海百姓禳灾解厄,足见你有仁爱之心。但世上之事,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并非徒儿神力可为。宁海之难,当在神宗之后才得昭雪,宁海文风也于此重振。徒儿,你归位时日不多了,安心归位仙班吧,天下事自有上神安排。”刘伯温还是不信,醒来叫了一声:“西门石岩卧”,继续寻找着解除厄难之法。
他又站在白峤顶峰,环顾山下,乌云压城,天光晦暗,却见文曲星还有一丝光亮照射在山下的四个方位,不禁一阵兴奋:这四个方位是宁海的四个擎天之柱,只要四个方位还有文曲星照着,虽是微弱,宁海重振文风就有希望。他默念着:
东门金界角,
南门一张桌,
西门石岩沃(卧),
北门田里摸(鹤)。
东门金界角:县城自西向东,如一条蜿蜒的老龙,金界角就是龙头,这里从山上汇集下来的山水,可灌溉东谷洋一带的稻田。在五十年代末,政府在此建造过金界角水库。
南门一张桌:指的在飞凤山脚的地方,潭水最深,有个旋涡,所以叫螺丝潭。水下有一张石桌,并有石凳。是一个未作雕琢的平面岩块,石凳也如此。
西门石岩沃(卧):宁海流传有二种说法,辛岭隆德寺山后公墓边,有一块很大的黑色斜面岩石。因岩面上常年渗水,呈潮湿状态,故称石岩沃。另一种说法是,刘伯温来过这里,吃醉酒在岩石上少卧片刻,有感于此地风水,醒来后高声赞美:“西门石岩卧”。因民间把刘伯温当作仙人,故又称“西门仙人卧”。
北门田里摸(鹤):也有二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跳头村一带,原来属城郊,村外有很多农田,田中有一座元代军官的大墓,墓旁立着二只很大的石雕的仙鹤,可能成为北门的一个标志物,所以叫田里鹤。鹤是长寿的象征,年长者去世,有驾鹤西归一词。旧时,宁海八十岁以上老人出殡,棺材上要立五只仙鹤,叫“五鹤朝天”。在南路,有一座元代的墓,墓前就立有石鹤。这说明元代墓前立鹤是一种葬仪,这可证实跳头大墓前肯定是立有石鹤的。但为什么又叫田里摸呢?笔者认为,可能到明代后,元人军官墓坍塌后,石鹤也深陷于地下,后来村民在田里劳作时能摸到这对石鹤,故称田里摸。
刘伯温见四柱不倒,文星光照,心才平静些,自语道:“好,这下我可放心了。师父叫我归位,我就去吧。”临走时,题诗白峤岭茶堂粉壁。后来,此诗被人刻成石碑,立于白峤岭上,成了永难破译的玄妙之词。不知何年何月,此碑不见了,只留在老人们的记忆之中。
现实推理
其实,一切有关刘伯温能知过去未来的传说,都是民间的一种崇拜心理所产生的。最大的可能是刘伯温能了解某地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某地的发展趋势,形势走向,其实他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心理学家。他知道宁海的民风特点是正直忠耿,重视节操,民性强悍,嫉恶如仇,坚忍不拔,具有台州人的硬气。
山水尤摄
宁海有句老话“硬来硬到底,麦来不吃米”,就说明宁海人耿直、刚毅,保守、固执,强悍。这种受地域影响而产生的性格,如山岩般坚硬,很难改变。为此,他预知这种地域性格必定要在重大的政治变革中出现重大的事件,所以才会题诗白峤岭来警示人们,特别警示读书求仕的学子们。
古 道 探 古
第 7 期
作者:古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