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难忘宋朝的那场热血风雨

昆仑海

45分钟前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大的变法运动,王莽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可惜二者均以失败告终,不过详细考查两大变法的理论内容,比起王莽的变法来说,王安石变法理论可谓更为精妙深刻,也有更充分的实践准备,惜哉却依然以痛心的失败结局收场,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沉重的遗憾,让人困惑的同时也让人很想寻觅其中的真相,寻找出变法失败的原因究竟在什么地方。

历史上的王安石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自北宋以来,既有褒之者,也有毁之者,褒之者誉他为“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改革家”,毁之者则将他贬为祸国殃民的罪臣,真可谓是评价不一、褒贬皆有。

南宋大儒朱熹是如此评价王安石的:“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皇之盛。而安石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奸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而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则很是称赞王安石,并认为“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悠悠千年,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而国民所当买丝以绣,铸金以祀也。距公之后,垂千年矣,此千年中,国民之视公何如,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

即使历史的车轮滚到了21世纪,王安石却依然是一个难以盖棺定论的人物,虽然宋朝早已经沉寂在历史长河中了,但他那振聋发聩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豪言,数百年之下,依然凛凛有生气。与西汉王莽变法运动的结局类似,王安石的这场变法运动固然也失败了,不过不论怎么评价王安石本人,就算仅仅从经济学思想的角度出发,其变法理论依然有着很深刻的思想价值,也大大超越了王莽变法的理论深度,其中更是不乏宝贵的经验教训,值得给予高度评价。

那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究竟何在?不少人认为是王安石触犯了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因而最终失败了,也有人认为是用人不当及权力斗争最终导致了变法的失败。原因真的如此吗?在阅览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之后,可以发现其实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与以上的看法大相径庭、相差甚远。对于这段变法历史,很多人忍不住无语凝噎,心中不禁感慨万千,王安石变法的诞生及失败的全过程,不仅是大宋王朝的悲剧,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两个才华横溢,目光远大,性格坚毅的王朝精英,怀抱着最美好的裕民富国强兵的目的而发动的变法运动,最终却造成了残民、害民、祸国的后果,从而造成了变法的全面失败,真是让后来之士唏嘘不已。

一、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公元1067年,在宋朝历史上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的正月,三十六岁的宋英宗病逝,皇太子赵顼继承大统,他就是历史上名气响当当的宋神宗,此时距离宋太祖开创大宋王朝,已经有一百来年了,虽然宋朝的疆域版图,不如汉唐那么辽阔,军事上也不如汉唐王朝那么强盛,可是它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却是居中国历朝历代之首,如此花团锦簇、星汉灿烂一般的昌盛文明,难道是宋前之古人所曾经见识过的么?诚如我们所知道的,北宋时期最重要的文化名人,如今绝大部分已经登场:寇准、梅尧臣、范仲淹、晏殊、欧阳修、柳永、曾巩、司马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等,12年前,比王安石小15岁的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也由四川眉山来到京城,并且一举中第,在考场上,苏轼用仅仅六百余字,洋洋洒洒的阐明了“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的主题,立论宏远,雄辩有力,苏轼在388位进士中,名列第二。

据说,仅仅因为主考官欧阳修判断失误,以为这么漂亮的文章定是出自自己的一位弟子之手。于是,为了避嫌,把该文的名次往后错了一位,就此才委屈苏轼成为了第二名。这个时候,黄庭坚、秦观诸人也以接近弱冠之年,意气风发地崭露头角,李清照、陆游、辛弃疾们还要再过一些年月才能大放异彩。此时的大宋王朝,真可以说是人物风流、星汉灿烂。他们雅歌投壶,诗酒唱和,光风霁月,文采风流。可能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自己已然处身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最高峰处,几乎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而后无来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的这首大江东去词正是对这文化顶峰状态的最佳描绘。

然而高处不胜寒,大宋皇帝和他的大臣们,开始对宋朝的未来忧心忡忡,他们清楚地知道,在这繁花似锦、星汉灿烂的背后,却隐含着许多深刻的危机。这些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王朝财政危机,国家财政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虽然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最发达的时代,举凡农业、手工业、商业、国际贸易、城市发展等等无不是处于中国历史的顶峰,但是让人万分诧异的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宋朝的财政收支竟然越来越拮据。据清人赵翼《廿二史扎记》引卢策所言,宋仁宗皇祐年间,国家财政收入三千九百万,支出一千三百万,占收入的三分之一;宋英宗治平年间,国家财政收入四千四百万,支出八百八十万,占收入的五分之一;而到了神宗的熙宁年间,收入虽达五千零六十万,但支出也是五千零六十万,竟占收入的百分之百。

宋神宗登基后的财政收支拮据到什么程度呢?有一个历史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情况。本来,按照宋朝惯例,每次春季祭天大典完成后,都要赏赐给文武百官银两绸缎,表示皇家对诸位大臣一年辛苦的一点意思,也包括了对开春以后,新一年的拜托之意。这是皇家的面子所在,不到实在过不下去的地步,这笔钱的确不是可省则省的。然而如今,宋神宗登基后的首次春季祭天大典,却连这笔钱都发不出来了,可见国库已经空虚到了什么样的地步,这一切不能不让刚当上皇帝的宋神宗郁闷万分。宋朝财政开支快速增长的原因,按照《宋史·食货志》的说法,主要是军费开支及冗兵、冗官等原因,“与辽夏长期作战,岁费弥加,募兵益广,宗室蕃衍,吏员岁增”,这些大概是宋朝财政拮据的主要原因所在。

其二,军事危机,与辽夏长期作战,胜少败多,军事威胁一直无法解除。宋朝在军事根本无法和前朝的汉唐相媲美,在北方,不仅受到军事力量强大的辽国的长期威胁,而且连宋人一直念念不忘的故土——燕云十六州,也一直无法收复。在宋朝西面,面对撮而小国西夏的挑衅,宋朝也无法将之歼灭,只能是一直维持不胜不败,战略平衡的态势。北有猛虎,西有饿狼,两面作战,使得宋朝的军事斗争处于非常不利、尴尬的局面

这一切与宋神宗的期望实在差得太远了,年轻的皇帝怎么也无法理解,泱泱大宋竟会变得如此积贫积弱,对契丹人如此卑躬屈膝,特别是西夏,又小又穷的一个国家,竟然也能让大宋颜面扫地,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他为什么不能像汉武帝、唐太宗那样,一扫六合,重振大宋之天威呢?刚刚登上帝位的宋神宗,正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热血沸腾,壮志薄发,一心想当个像汉武唐宗那样的英明有为君主,,让大宋朝重新强大起来,“使大宋天威布于滨海”。

史书记载说,宋神宗当皇太子时就天性好学,读书或者研讨学问时,常常废寝忘食,以至于皇帝不得不派内侍去制止他。他的老师在讲习经史时,他会率一同听讲的弟弟们行大礼拜之,众人为之感动,交口赞之曰:贤。他继位之后,不治宫室,不事游幸,也就是说,宋神宗在当上皇帝之后依然不图享受,不贪女色,反而一心励精图治,可见他希望大宋强大富裕的愿望是非常强烈和真诚的,而且,这位皇帝的心地相当善良、宽厚。这些可能是后世史家对他评价颇高的原因。甚至有人认为,宋神宗赵顼虽然生长在深宫之中,却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杰出英明的君主。

宋神宗皇帝的确颇想有所作为,他曾经广泛征求大臣和皇室成员的意见,特别希望能够找到富国强兵的办法和道路。可遗憾的是,他听到的那些劝告,特别是那些元老重臣们的劝告,通常是些空洞陈旧的儒家理论教条,这无疑经常令他感到失望和沮丧。比如,他向德高望重的富弼征询有关边防的事宜,这位当年曾经支持过范仲淹实行“庆历新政”的老宰相忠告他说:“陛下如果能够二十七年口不言兵,亦不重赏边功,则国家幸甚,天下幸甚。”甚至有不少人根本不支持宋神宗的做法,还给宋神宗的想法浇冷水。

历史记载,有一天,二十岁的宋神宗身穿全副戎装来看皇太后,那应该是相当英姿勃发的一种装束。皇太后果然很喜欢小皇帝的英武挺拔,但是,却郑重告诫年轻的皇帝:“你如果能够永远不贪军功,就是天下臣民的福分。”神宗皇帝身着戎装,的确表明了他对汉唐文治武功的向往,表明他对于国盛兵强的渴望。可惜当时围绕宋神宗周围的人,不论是太后还是朝中的大臣,大都不理解甚至不赞成他富国强兵的想法,剩下极少能理解他那富国强兵、重振大宋天威的大臣们,又根本提不出有效的、建设性的意义,而只会说些之乎者也的道德文章,这样的情况肯定会让不想安于现状、希望能够有所作为年轻的宋神宗有点闷闷不乐。

宋神宗有一次询问大臣关于富国强兵的政策,一个大臣说要修德,一个大臣答要修身,所有这些人全都语重心长地告诫皇帝,要他爱养民力,要他布德行惠,要他选贤任能,要他疏远奸佞,要他持重安静,要他恪守祖宗成法。这些空洞陈旧的答案无疑让宋神宗很是郁闷,修德修身固然重要,可是没有人告诉他:眼前大宋王朝已经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军事危机,快要支撑不下去了,到底要怎么办?大宋积贫积弱的状况怎么扭转?大宋的财政危机应该如何解决?泱泱大宋该如何重振雄风?怎么样消除辽、夏的军事危险?怎么样夺回故土燕云十六州?怎么样让大宋王朝扬眉吐气,布天威于海内?没有人能够告诉他答案,甚至也没有几个大臣愿意和他讨论所有这一切。

朝中的大臣都如此死气沉沉,畏难保守,安于现状,不图革新,从他们身上既然得不到富国强兵的答案,宋神宗只好将目光投向了京城以外,积极寻觅,希望能在别的地方寻找到能安邦富国、强兵裕民的治世良臣。最终宋神宗将注意力锁定在当时已经极具盛名的王安石身上,似乎他正是那寻觅已久的天赐能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