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 佟炳文的随笔《上海印记》
上海印记
外 滩
初到上海,初到外滩,我们单位的办公楼就在外滩,上海外滩六号长江航运管理局上海分公司,家里的信件就寄这里。1972年,我19岁,从湖北蒲圻县的一个大山沟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二三四八工程二处调动工作,来到武汉长江航运管理局报到,被分配到煤字2008号驳船当水手。拿到分配通知单,先回黄石的家向爹妈报告,休整两天后,到黄石港务局调度查问2008动向,告知航芜湖裕溪口装煤运往上海,让我坐船到上海去等候上船。
三日后清晨到上海,十六铺码头下船后问路,沿着黄浦江边直走十来分钟就到了外滩,找到调度室,两位夜班调度还没有下班。他们问我早饭吃过了吧?我说没有粮票。他俩一个搜出半两上海粮票,一个搜出一两,都送给我,让我去买馒头吃,并告诉我2008已经停靠锚地,可到轮渡码头坐八点的交通艇上船。我看时间还早,找到一个小食堂,看了看没有馒头,要了一两半阳春面。后来才明白,上海人的馒头叫生煎或叫小馒头,其实就是小笼包。
煤字2008号驳船属于上海分公司管辖,基本路线是九江至上海一线,基本上是从安徽的芜湖运煤到上海,或到九江运黄沙或生铁到上海,基本上是一个月跑两三趟上海。我在驳船上水手四年,算下来来外滩一百多趟。
上海外滩,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全长约1.5公里,东面靠着黄浦江,西侧是52幢风格各异的大厦。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其中的外滩六号楼始建于1897年,由玛礼逊洋行的格兰顿先生设计和营建,是外滩唯一一幢由罗马式艺术发展而来带有英国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建成于1897年,原是一家拍卖行后成为中国通商银行,当时也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银行。1956年大楼交由长江轮船公司(后改称长江航运管理局)使用,因旁边的小路叫元芳弄,该大楼也曾被称为元芳大楼。现为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所在地。
南京路
七十年代初当水手的我一到上海就到外滩拿信,然后就去逛南京路。南京路上没有一个人穿解放鞋的,男人几乎都是皮鞋。我赶紧给自己买双皮鞋,看了几家商场,挑来挑去买了一双皮鞋,立刻穿在脚上,逛来逛去,脚打泡了也不在乎。回到船上向师傅们同事们显摆,师傅过来看了看,对我说:“你怎么跑到上海来买湖北的皮鞋?”我仔细一看,湖北黄陂生产的。
师傅告诉我,要买衣裳和皮鞋就去淮海路,要买其他小东西,就去南京路。一个月才38元钱,没钱买衣裳,买小东西也是要准备休探亲假了去买一点。在南京路买过香烟、肥皂、白糖,还买过白塑胶底黑布鞋,还买过“克罗米”——一种电镀的带弯把的带亮亮尖的黑布伞,如同英国老绅士常用的那种黑布伞。1982年旅行结婚到上海,在南京路上让新娘子烫发,在南京路上的照相馆里拍婚纱照,在南京路上又买了不少“伴手礼”,有一人只能称半斤的大白兔奶糖,有一人只能买两盒的香烟。我们这个地方买两盒,换个地方再买两盒,有“大前门”、“红牡丹”,还有带香味的“凤凰”。我家新娘子买了好几盒“中华牙膏”,回到住处才发现,牙膏不见了,返回到南京路去找,牙膏还在柜台,售货员给我们保管得好好的。
2011年,近六十岁的我和老伴和小侄孙儿轩轩一起去上海,小轩轩多大?用他自己的话:三岁八(三岁八个月)。在上海工作的小女儿带我们逛南京路,她在上海昂立少儿教育静安区南京西路校区做教务。
她讲了应聘的趣事:网上搜职位投简历,不日电话通知她去面试,面试几分钟后,主考官拿出三份简历,一份一份地摆给她看,“你看,这个复旦大学毕业的,这个东南大学毕业的,这个上海大学毕业的,都是名校本科生。再看看你的,湖北大学的大专毕业,你回去等消息吧。”本以为不可能被聘上,没想到晚上就有网邮通知报到上班。上班后得知,有流利的英文口语,有国外研修实习的经验,有充分准备的自信,所以就被昂立集团所聘。在南京路,她给小轩轩买车模小汽车,买了两辆。轩轩高兴极了,手握汽车,睡觉都不放手。
二天下午,在上海女儿家养老的大姨姐大姐夫,把我们带到南京东路附近的一家咖啡小店,店名就叫哈根达斯。问我喝什么,我要一杯卡布奇诺,给老伴点一壶薄荷香草茶,大姨姐大姐夫点了一壶什么奶茶,给小轩轩点一份三个球的鲜奶冰激凌。他喜欢草莓味的,又给他要来一份一个球草莓味冰激凌。哈根达斯够贵,一个球近三十元。
提篮桥
在船上就听师傅说提篮桥,那里有名是因为有“远东第一监狱”,关过好多的名人,汪精卫的老婆就关在那里。1982与同事义能两口子结伴旅行结婚到上海,上海火车站旁的旅馆接待员,审查完介绍信结婚证后,明确告诉我们,男女必须分开住,男的住阁楼,女的住房间。分开住就分开住,有地方住就很好了。
拿着接待员给我们开具的地址,或转公交或步行,来到提篮桥的住处,原来是一个家庭小旅馆。两个新娘子住在一间小小房间里,我和同事义能爬梯爬进小小的阁楼,不能站立,只能卧坐,坐在床上伸手可以摸擦天窗,晚上透过天窗数星星看月亮。
最近看电视剧《隐秘而伟大》,剧中女主角沈青禾在监狱旁的弄堂里租房,租小警察顾耀东家的阁楼,可以透过天窗看月亮的小阁楼,真与我们住的家庭旅馆很相像。电视剧里的监狱就应该是提篮桥监狱,周边现有犹太难民纪念馆、下海庙、摩西会堂等历史建筑,周边还有石库门弄堂,我住过的家庭房应该也是一处石库门弄堂。
城隍庙
从提篮桥住处出来往右一拐,走不远就到外白渡桥,穿桥而过到外滩,穿过外滩到十六铺,拐过十六铺到豫园。江南古典园林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已有四百余年历史。豫园里有城隍庙,所以百姓又称豫园为城隍庙。道教将城隍视作中层官员, 对下统摄地方上的土地公,所以城隍庙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土地庙相当于现在的街道办事处或社区。
在城隍庙吃过大排面,在长航局煤字2008驳船工作四年,每年要休探亲假,我都会去城隍庙买“伴手礼”,买的最多的是五香豆、梨膏糖,还有小折扇。2011年再来城隍庙,吃个饭都不易,跑了两三家,都是人满为患,饭堂门口坐满了等候翻台的人。见“老妈米线”人少些,找个桌点菜,问小轩轩,吃甜黑米饭。问老伴,吃乌鸡米线。小女儿点了两个菜:水煮肥牛、目鱼蛋,要了一碗米饭。我只要了一瓶啤酒。小女问我怎么不点主食?我说不用。果然不用。轩轩吃了一口就不吃了,我来吃。小女儿只吃一碗白米饭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轩轩吃了。一大碗米线,老伴也吃不完,装了三小碗给轩轩,轩轩也吃完了。目鱼蛋很好吃,我不敢多吃,胆切除了,医生不让吃任何动物的内脏,我把剩下的肥牛都吃完也就饱了。
据说,最正宗的阳春面在上海的城隍庙。二回去上海,在上海工作的三外甥女陪我逛上海,我说去城隍庙,就在那儿午餐吃阳春面。三外甥女带我来到城隍庙最正宗的上海本帮菜酒家,点了荠菜春笋、水晶虾仁、扣三丝、腌笃鲜,哪容得我去寻去点阳春面。
静安寺
如果把四年水手算作一次的话,第一次来上海是1972至1976年,虽然吃住在船上,但每月在上海有两三次靠码头。第二次来上海是1982旅行结婚,十六铺下船,被安排到提篮桥一家庭旅舍住小阁楼。第三次来上海是1995年,我带着岳母、妻、小学毕业的女儿,小学生小女儿、初中生侄儿,一行六人从黄石坐船去上海,十六铺码头下船后,要了两部出租车花了一百多元车费去静安寺,住进静安寺附近的公司驻上海办事处。
当时的办事处,由经理办公室秘书科管辖,办事处负责人范师傅是位上海人,电话告诉他我这个办公室秘书科长来出差,他早早地就给我把住宿安排好了还要请我们吃饭,被我婉言谢绝。在办事处住了五六天,出差的公事一天就办完,我带着老人和孩子们去西郊公园,去锦江乐园,去豫园外滩。天气很热,第一天买了十几块钱矿泉水,老岳母很心疼,让把矿泉水瓶子都带回来,她每天在办事处烧开水摊凉,灌进矿泉水空瓶,每天提着好几瓶凉白开出去游玩。天气很热,妻为他们和我洗衣裳都会洗到下半夜。结算住宿费时,那位负责人只收我一个人的住宿费,理由是我很亲爱家人让他感动,理由是我的住宿费可以报销。
十六铺
第四次来上海住十六铺,那是2001年。
十六铺码头是上海外滩最著名的码头,拥有150多年历史。曾是远东最大的码头,曾是上海的水上门户,承载着很多关于上海的历史人文记忆。然而,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大发展后,水路作为交通工具形式的衰落是历史必然。2001年申汉和宁汉两条客运航线相继停航,十六铺一度淡出人们视线。
我任职液化气供应部主任的2001年,需要去杭州临安采购备件,大舅子请我绕道上海取照片,我让车开到十六铺住宿。二天一大早,徐科长和司机,还有张会计他们还在睡懒觉,我和文书小陈坐地铁到浦东,用胶卷拍了十几张照片,回到宾馆,带他们吃小馄饨、大排面和生煎。上午让他们自己去逛南京路吧,我要赶到火车站那边的一家宾馆去拿照片。大舅子一月前在上海旅游,上海导游小姐热情用相机照相冲洗好送往大舅子住的旅馆,而大舅子因故提前离开旅馆赶回黄石。找到宾馆,负责人笑咪咪地把照片给了我后说:“我们笃定保管好的,我们笃定不会丢掉的。”下午回到十六铺会合他们赶往杭州,在车上,文书小陈抱怨说,徐科长不会照相,胶卷全部曝光了。
武宁路
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来上海都是住在武宁路,其中第五次、第六次是住在二外甥女家,第七次是住在大外甥女家。她们的家都在武宁路。大姨姐有三个女儿,学营销,毕业于浙江冶专的二外甥女,当年放弃国企供销处优渥待遇,跳槽民企万向集团在上海的国际贸易部,多年打拼,不仅自己在上海站稳了脚跟,还把她姐和小妹两大家子弄到上海,还让退了休的爹妈跟随她在上海安度晚年。
第五次是2009年,我,老伴带着研究生毕业的大女儿,从青岛坐动车来上海。上海外滩正在改造,为了迎接世博会,上海到处是工地。坐地铁人很多,有时要等第二第三班车才能上去,上去后也是人挤人的。尽管人挤人,但总有人给老人让座。尽管人挤人,但总有人在车上看报看书。哦,那还是本英文书。
第六次到上海,是2011年和老伴和小侄孙儿去上海。本来准备在上海待一周或十天,因家中有急事,只待了三天。三天时间很短,但也去了101层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世博中国馆、外滩、七宝老街、新天地。
住在上海女儿家的大姨姐大姐夫带我们逛七宝老街 ,在七宝老街饭馆中餐。七宝老街的羊肉好吃,来一盘白切羊肉,这是给我自己点的菜。轩轩要吃玉米,就点个玉米炒年糕。给小女点个美容的清水芦荟,给老伴点一个耗油生菜,给轩轩大姑奶奶点个鱼香茄子,给大姑爷爷点个清蒸鲈鱼。要一扎鲜榨猕猴桃汁,我要了一瓶五年陈七宝老黄酒。
我对老街感兴趣,小轩轩不喜欢,要回家。大家哄着他来到浦东一百零一层亚洲最高观光楼,他高兴了,在楼顶兴奋不已,下楼来,又去海洋馆,更是蹦蹦跳跳。二天逛世博园。后世博时代游览世博园会怎么样?会有什么感觉?有些展馆拆了,有些展馆在装修整顿,就看看中国馆吧。买票排队半小时,进场排队一个半小时,天气炎热,喷雾的冷风机却没有开。中国馆够中国,清明上河图栩栩如生,画中人物动物河水小船均在灵动。低碳生活物品吸人眼球,一辆日光动力概念小轿车像一条展鳍翘尾小飞鱼。馆内还有轨道游览小电车,小电车载着我们尽览五千年的宏伟建筑。各省市的小朋友画的美术作品绝不是涂鸦,馆内的直饮水摁开即饮,8分钟的声光电或许是3D影视,集中展播改革三十年的变化中的前进中的幸福中的普罗大众。
第七次去上海是2015年炎夏八月,去厦门旅游转道去上海。60多岁的我和老伴,带两个小朋友——三岁半的小外孙佟弟和七岁半的侄孙子轩哥。原准备在厦门玩十天,买四号返程票,其结果到十号的票都卖完了,真应该来的时候就把返程票买到手的。不可能在厦门待许久,即买去上海虹桥的动车,再买上海到黄石的软卧。这次住在大外甥女家。
浦 东
三外甥女的家在浦东,小舅子的儿子,我老伴的小侄儿的家也在浦东。学电子商务,毕业于武汉商贸学院、还攻读复旦EMBA的小侄儿也是一个狠角色,毕业十年,从武汉跳槽到杭州,又从杭州跳槽到上海,沃尔玛、世纪联华、屈臣氏、万达和上海的一家知名房企,不断跳槽涨了本事又自己创业,把老婆老妈都带在身边,在浦东买房定居,2021年爱妻还为他生下宝贝女儿。2021年暑假,买好车票,我准备偕妻带着两个外孙子去浦东小侄儿家,去给他的宝贝女儿做满月,不料南京扬州突发疫情,只好退票未能前往。
浦东是一定要去的。三外甥女婿是旅游公司大巴司机,是浦东原住民,有自家的房子、自家的院子和自家的小菜地。或邮寄给我或随车带来的马兰头、玉米,都是他们家小菜地的物产。浦东是一定要去的,要去迪斯尼乐园。小侄儿媳妇就是迪斯尼乐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员工,她会给我们做导游。浦东是一定要去的,上海科技馆、金山城市沙滩和奉贤渔人码头、三甲港海滨度假乐园都在浦东。
(2021年10月31日稿)
佟炳文,高级经济师,1953年辽宁本溪出生,1954年随父母来到新冶铜矿。六十余年在黄石新下陆这片土地上,读书、工作、成家、立业,当然不忘,对这片土地的感恩。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