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回看2000年前这五个小故事

您是否和我一样有这种感觉:现在获得的各种信息和资讯,越来越庞杂,然后越来越碎片化,最终越来越难辨真伪。

一个事实真相摆在那里,被第一个人发现,然后信息进行传递,最后被你获取,这个过程中想要彻底不走样、不误读,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

今天借这个话题,和大家分享五个小故事,都和信息误差有关,并且都来自2000多年前的《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为秦始皇嬴政的“仲父”:吕不韦所编著。

嬴政即位初期,他是摄政的国相,并效仿战国四公子,广招门客,然后集合他们编著了《吕氏春秋》,被称为“杂家”的代表作。

所谓杂家,就是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法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等各学说为素材集合而成。

《吕氏春秋》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就是里面有许多寓言故事。比如,我们都知道的那个“刻舟求剑”。

下面,就来讲一下和今天主题相关的五个小故事。

故事一:穿井得一人

这个寓言故事收录在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

故事讲的是,宋国有一户人家,家里没有井,需要到远处去打水浇田,为此,不得不安排一个人居住在外面。

后来,他们家打了口水井,于是对外说:“吾穿井得一人。”(我家打水井如同得到了一个人一般。意思就是有了水井,省出了一个人的人力。)但听到这话的人传播出去的是:“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于是这话越传越广,国都的人都在讨论,甚至传到了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国君还派人到他们家询问,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个经典的以讹传讹的故事。因为一开始的听错,或理解错,就把错误的信息当成事实真相传播了出去。

而且,现实中更多的情况,不是因为理解错误,而是信息的传播者故意将之曲解,以达到“眼球效应”。试想,如果只是“打口井节省了一个人力”这样的信息,有可能做到“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吗?

故事二:颜回攫其甑

攫,念jué,意为:抓取,夺取

甑,念zèng,古代的一种炊具,这里指的是饭锅。

这个故事名用白话来讲,就是“颜回抓饭吃”。话说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曾经受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的一个地方,七天没有吃上米饭。

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讨了点米回来煮饭。但在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手伸到锅里抓饭吃)。孔子假装没看见,也不去责问。

到了吃饭的时候,孔子若有所思地对颜回说:“我刚才梦见祖先了。我们拿这个干净的,还没人吃过的饭,先祭拜一下祖先吧!”

颜回马上回答道:“不可以,这个饭已经被我吃过了。刚才煮饭的时候,有些炭灰掉进了锅里。弄脏的饭丢了太可惜,我就抓出来先吃掉了。”

孔子听闻后恍然大悟,并对自己误会了颜回而感到惭愧,于是向他道了歉,还说:“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这是一个经典的,片面事实无法展现全部真相的故事。我们每天接收到的大量信息里,有许多看起来都是被验证了的“事实”,但它们是否就是“真相”?却不一定了。

比如一张照片,一段聊天截屏,都是眼见为实的东西,于是我们便容易相信那是真的。只是,如果照片换成视频,聊天加上前后文,真相可能也就变了。

这些“事实”,就是吃瓜群众手里的“瓜”,随着信息越来越多,这个瓜也越吃越大,往往在信息拼凑完整的那一刻,却容易发生反转,瓜瓜跌碎了一地。

故事三:引婴投江

有一个渡江的人,看见有个人拉着一个小孩,想把他扔进江里去,于是小孩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人说:“此其父善游!”(这孩子的爸擅长游泳)。

这个故事很短也很荒诞,但却展示了信息误导中的一个惯用手法:贴上先天标签。

比如,穷人就是愚昧的,富人就是贪婪的;城管一定是凶恶的,保安一定是粗鲁的;富二代一定是游手好闲的,美女主播一定是拜金的。各种有标签的人在一起,一定是有故事的。

这类信息的显著特点,就是只展现一些片面的事实,但啥具体故事也没有,大家按照人物标签自己脑补吧。

引婴投江是夸张了点,但这个“婴”若换做是成年人,这个寓言同样成立,游泳健将的儿子长大了,扔进江里就一定不会淹死吗?

前两个故事,讲的是观察事实时出现了偏差或者误解,而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因为偏见而罔顾事实。

故事四:循表夜涉

楚国想要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河里做了标记。但到了偷袭的那天夜里,澭河的水位突然涨了起来,但楚军不知道这事,依然沿着原来做的标记涉水,结果淹死了一千多人。

这个故事堪比“刻舟求剑”的姐妹篇。刻舟求剑讲的是空间变化导致事物本质发生改变,而循表夜涉讲的是时间变化。

有些信息,就是因为时间的不同,展现出来的事实真相也就完全不同了。我们也常因为没有注意这个时间差,而被这些信息所误导。

最近的一个著名案例,就是有人爆料钟南山探望新冠患者的时候不戴口罩,并且“有图有真相”。却最终被正义的网友找到了图片出处,竟是2016年的。不同时间段的相同行为,对错标准会发生改变。

还有一个相关案例,和咱的语文课本有关,也可以说一说。最近有一个大学教授提议删除朱自清的《背影》,理由之一,就是“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涉嫌违反交通规则,对中学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咋一听还真有“道理”,但稍微一想,就会发现这又是一个玩“时间差”游戏的伪逻辑。如果用现今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准则,来要求百年前(背影写于1925年)乃至千年前的作者,那几乎可以把所有经典都推翻。这种将时间因素和历史背景切割后所产生的信息,并无太大实际意义。

故事五:黎丘丈人

大梁的北部有一个叫黎丘的地方,那里有个奇鬼,喜欢装扮成别人的儿子、侄子或兄弟的模样。

有一天,当地一个丈人(老人)喝醉回家,黎丘的奇鬼就扮成他儿子的样子,扶着他却又一路捉弄,让老人受了不少苦。

老人回到家,酒醒后大骂了儿子一通。儿子直呼冤枉,并给出证据,昨晚他去别人家讨债了,不可能去接老爹。于是老人意识到,捉弄他的是那个奇鬼。

第二天,老人特意又到街市去喝酒,想把那奇鬼引出来。而他的儿子,担心父亲喝醉了不能回家,所以前去接他。老人看见儿子,认定那是奇鬼,拔出剑就刺了上去,误杀了自己的儿子。

五个故事中,个人觉得这是最发人深省的一个。有时候重大的事实就在我们眼前,但辨别相似之物却并不那么容易。

相同的面目,相同的信息下,即有可能是要害你的鬼,亦有可能是爱你的至亲,一时的失智,铸成终生的大错。

这个故事出自《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故事的最后一句是:“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翻译为:那些被冒牌贤士搞糊涂的人,见了真的贤士,反而不能辨认,他们的见识其实是和黎丘老人一样的啊!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到底是专家还是砖家,可得仔细辨认才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杜衡记
学语文.品中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