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摘录(一)

前一段时间,上网浏览时无意中看到了两本书,一本是王栋生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本是杨九俊老师的《花开的声音》(《幸福教育的样子》续集)。看着名字,就知道一定是本好书,而且网上好评如潮,于是,下班回家就央求夫人帮我从网上购买,不几天,书就到了。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情不自禁地在书的封面空白处写下“沈玉成,购于2016.4.5”字样。虽然没有古人沐浴更衣的庄重仪式,但是,我依然带着虔诚的态度去打开书本,慢慢沉浸在两位老师的话语中。

我首先拜读的是王栋生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通读全书后,我得到的最大收获是,教育一切要按常识来进行。整本书分为六个部分:人与课堂(代序);第一辑——课堂,与未来有关;第二辑——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第三辑——照亮课堂的光;第四辑——常识常理常情;第五辑——这些,和课堂有关。

下面,我就先从王栋生老师的书中分章节摘录部分语句,以期与各位分享。

人与课堂(代序)

★课堂只是教师全部生活的一部分,但有职业追求的教师会不断从生活中汲取教育资源并获得灵感。

★教学,就像长途跋涉,带着一群儿童、少年,或是稚气未脱的青年,往前走,有时停下休息,偶尔也会绕点儿路,甚至会走错路,虽然我可能熟悉这段路,但我每次带着不同的人;他们最终要去不同的远方,我带领他们,直到他们有勇气踏上一段陌生的路,甚至去冒险。他们视我为同行,抑或是智慧使徒,要在遥远的未来,当他们回望人生之路时才能判断。

★教师一节课,仅仅是一滴水,但是,每一滴都是重要的,对于生命。

第一辑课堂,与未来有关

这节课,与未来有关

★    每节课,都和未来有关。

兴趣是怎样丧失的

★    过早被剥夺学习兴趣并经常处在考试压力下的学生,往往会渴望平庸的生活。

学科趣味可以培育

★知识本身有趣味,学习的过程更可能培育兴趣。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能通过教师智慧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老师说,对他的学科学生感到无趣,毫无办法。教师先丧失了教学信心,这课的确很难上好。可是,作为教师,怎么就没有办法呢?说没有办法,不仅缺乏职业精神,也因为缺乏智慧。

★在学校,在课堂上,功利的“分数观”毁掉了最宝贵的好奇心,让一部分学生永远地丧失了童奶奶和少年,也给他的青年时代注射了“成功”的毒素,让他们的学习变得紧张而无趣。

★长久地浸润在这种无趣的教育中,想不变得猥琐,不可能。

水龙头下的漏斗

★真正优秀的学生,是“会学”的学生,而不是考试分数高的。

★在无休止的灌输下,有些学生被压成漏斗状,随灌随漏,而教师误以为学生仍有“空间”,仍在“渴望”,一股劲地继续灌。这种一味“灌”的教师,甚至会误以为自己勤奋并成功,因为他的学生时代就是被“严师”“灌”的。通过观察还可以发现,这种类型的教师,虽然教了一二十年书,仍把自己当容器,他们从不主动读书,布置探究、思考,而是到处找学者、专家乱问,把他们当作“水龙头”,当作职业生命之源。

没有必要把他固定在教室里

★在课堂上,只要不妨碍他人,学生有“想”的自由。

让学生学会自主支配时间

★教育者必须明白:学习,不是生命的全部。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在独处时寻找快乐,教会学生在个人空间内培育趣味,这些,也是教育的任务。★学生时代,就能自主安排个人时间,也就能在未来选择前路,寻找快乐和幸福。

学生有属于自己的快乐

★教会学生“课外”如何度过,让他们有属于自己的课外,长大后他知道“业余”如何度过,比成天讲“应试”要有用。

引导学生关注未知世界

★学生处在“无兴趣”的状态,需要教师的启蒙和引导。引导学生关注未知的世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了解他的心理状态,并能有足够的智慧。

应当想到可能会发生什么

★常说教师“要了解学生”,然而一个班五十多名学生的个人学习状态,往往只有用心的教师才能做到大致有数。

★只有熟悉这个班的任课老师,才有可能清楚即将发生的事。

教师的价值观必然影响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能记住的,往往未必是教科书上的知识,学科知识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特别是在当今。他容易记住的,常常是教师的言行特征。

★高贵气质不是一年两年形成的,学生有精神追求,有阅读作为基石,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变化下,都会始终如一地追求自我完善。同样,入骨的庸俗、猥琐也不是一天练成的,相对而言,速度更快,而且难以根治。在成长中,教师品格色彩有可能涂在学生的精神底色上。

我不愿在肮脏的教室里讲述美好我希望学生今后是这个样

★你的学生能凭诚实的龙洞自立,操持家庭,养育子女,享受生活,成为合格的公民,这就是教育所要做的,这就是我一个教师的职业追求。

教师的目光

★让儿童心里多装一些美好的东西,善良和友爱,诗和梦,这是童年的“底子”。

★“早教”是在“透支”

★学生有自己的爱好,不但生活充实,也有自信。

★如果每个人都认真一些,何至于有这些问题。“小事”,可以看出习惯和品质;只有让一丝不苟成为习惯,“品质”才能融化在生活中。

★记住那些为你劳动的人

★不要让学生变庸俗

★教育教学如果一味追求“成功”,其过程必将印上“利益”的钤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