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千年古村落炉/文良勇

千年古村落炉

——大山深处的桃源胜景

四围青山藏锦绣,一湾碧水纳乾坤。

落下沧桑尘埃定,炉中阡陌自纵横。

在璀璨无边的星空,落炉,一个人口近5000人的古村落,也许就如茫茫人海的每一个个体,渺小而又陌生。任何时候,站在通往那个古村历史的山口,手搭凉篷,落炉的星星点点便一览无余,这,一定是你与她的第一次对眸。再看一眼,一种深邃的魅力就会悄然浸染,仿佛直面待字闺中的大家淑女,温文儒雅,端庄贤淑。刹那间,你就已经剪短了和她的距离。

四周皆山,一水横穿而过,这就是落炉的自然之象。

一条河,成八卦之势;数座山,显九鼎之尊。

落炉的历史,就是山与水,人与自然的乾坤之道的极致演绎。一切,无不显示出历史的沉淀与睿智的精神。

当我沿着落炉的经脉缓缓行走,商铺、医院、祠堂、学校、农舍一一呈现,一切均依山形地势而起,井然有序,纷繁而不冗杂,俨然一座村庄之城。村庄因自然而生,没有刻意的雕琢,没有呆板的规划,无规而显矩。落炉,从容淡泊与安详宁静的自然交融。

落炉,坚忍不拔与吃苦耐劳的完美结合。没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土地贫瘠,即便不算恶水也可称穷山,虽然如此,落炉人却敬重自然,珍惜自然的每一点馈赠,砌垄坎而留住水土,通过精耕细作也每有收获。历艰辛而存世至今,每一点奋斗,无不体现出落炉人敢于挑战自然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生存理念。

落炉,打破成规和与时俱进的深刻锲和。在恶劣的环境中,唯有突破,方能峰回路转。为了生存,落炉人没有安于现状故步自封,而是积极发展制糖、酿酒等传统手工业,依托观音河发展物流,从而实现了历史的华丽转身,绝处而逢生。这个古老的村落曾经木商云集,热闹繁华,至今,水陆码头的痕迹依然依稀可见。

落炉,厚重历史与淳朴文化的深切体现。无论是三重庙、云华山,还是观音洞、两夹崖大桥等景致,无不体现出落炉独特的乡土文化。在两夹崖大峡谷蜿蜒的河水中,一代一代的落炉人,精心打造自己的家园,修祠堂庙宇,办学校,文化的因子历经淘洗,逐渐沉淀,厚积而薄发。

落炉,身在山中,心在山外。我渴求与你坚毅的眼神对视,哪怕被你瞬间洞穿,哪怕被你无声传染。

落炉,山的襁褓,水的摇篮,孕育出一方平凡而神奇的家园。

华灯初上,吟咏出落炉上空的繁星点点,抒写出她的前世今生,谁挽的一个结,不经意间纠缠在一起,静待你仿佛触手可见的疏解与不由自主的沉寂。

落炉,你来时,没有欢腾,你离开,没有喧嚣,可是你总会带走一点点的遗憾与眷恋,与落炉人不动声色的挽留与静水流深的从容,因为她知道,你走了,会再次回来。

每一次要离去的时候,我都像极一个久居深闺的怨妇,将一腔离别愁绪一览无余的凸现,双手轻拂,依依回眸,与落炉四目相视,款款柔情将每一片思恋渐次丰满,默默中,竟无语凝噎。再一次回望,夜色中的落炉呈现出五光十色的星星点点,更显静谧神秘,在这一方深邃的土地上,定然还有无数的故事无人复述,千百年来,它就默然的这样存在,而我们却无法触及,也许,那就是历史,无法抒写,无法挖掘,历史,就是一种存在,哪怕海枯石烂,它依旧永远的占据着时空的一片书页。

今夜,我在落炉的怀抱中,仰望星空,许多感觉幽然而起,一种魔力,诱惑你有意无意之间,渴望触及她的内心深处。有时,你以为洞彻了她,揉一揉双眼,却觉烟岚许许,无法触摸;有时,你觉缥缈迷离,正感无奈之时,蓦然回首,她却在数步之外,款款而笑。无论心言还是手语,总有些许牵挂翩然而至,轻轻的驻足心上,本已平静的心,被她的芊芊玉指,无声的肆意弹拨,溅起无数浪花,曼妙展开,曾经的艰辛,柔嫩脆弱的,仿佛吹弹可破,而一个如花的家园,在落炉人的心中,渐次变得清晰,一切的美好,顿觉指日可待……

作 者 简 介

文良勇,70后,贵州遵义人,遵义市汇川区林业局干部。微信名“一路向北”,自幼爱好文学,一生勤奋,荡涤心灵;文中耕作,不问收获。





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