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诩:细笔不落纤媚,粗笔不近狂率
郭诩 访道图
郭诩(1456—1532),字仁弘,号清狂道人,江西泰和人。工书画,善山水,尝遍历名山,曰“岂必谱也,画在是矣。”郭诩与吴伟齐名,为吴伟、沈周、杜堇所推重。 花鸟杂画,信手拈来,颇有奇趣。草虫书法工写兼备,其画风在明中期 别成一格。郭诩的写意画,细笔不落纤媚,粗笔不近狂率,神气淌穆,耐人玩味。
郭诩 高士图
他的人物画,内容多为历史人物故事,采用白描手法,运笔如行云流水,不着颜色而光彩照人,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史载“天下竞传其画,购之百金”。郭诩作画,多有题跋,诗画结合,隽永有致,寓意纯正,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郭诩 虢国夫人夜游图
观画整体构图宗法南宋,前景突出,远景清淡,取景绘法习浙派的豪迈笔墨,侧锋挥扫,笔墨氤氲。
桃木以中锋墨笔写出树干,用笔水分较大,是为体现桃树光润的特有质感,又以白粉点枝头,碧桃微开的早春气象一下扑现出来。
接着往下看,靠右而立的为题材主要人物——虢国夫人,虽绘为唐人,但整体姿态笔墨为典型明代人物特征,圆润不丰腴,纤丽不病态,其面部施以明代盛行的“三白法”,朱砂点唇,眼眉盈盈,若春晖泮水,郭清狂在绘制人物时一改清狂本态,用笔用色十分讲究。
白粉兼石绿绘发钗,此两色相间小石想来是为表现碧玉或者翡翠之物,故两色兼用。又白粉点珠,颗颗圆润饱满,不兼一点杂色,皇家品质。
外衣以粗线提出,敷色淡白粉,可见是有一定厚度的外披。又以石绿绘制衣服纹饰,矿物颜料的厚重凸起感表现刺绣非常逼真,再次侧面表现了衣服的厚度——能抗的起如此华丽刺绣的衣服,一定不是轻如薄纱的。正符合了画面本身早春微寒的天气。
衣带轻舞,宛若当风,虢国夫人徐步于湖石碧桃之间。白色素衣的阴影处使用石青分染出明暗,这让小石隐约想起来画西画的时候,很多白色物体的阴影会用蓝色来表现,可见我们明代的郭诩已经十分“洋气”了。
仕女勾勒的精彩程度不亚于虢国夫人,虽然外衣朴素,但仕女身着的素衣也是带有暗纹的,从此低调的华丽猜想应该是虢国夫人很喜欢的的贴身丫头。
仕女外衣行笔速度明显变快,折笔处也更多,体现了一种较为粗糙的布料质感。
《石渠宝笈》记载仕女二人一提笼烛,以捧酒罂。笼烛一词也是生动的体现在讲究的郭清狂笔下—微风下的薄纱映着烛台,灯映桃花,人影衣香,美哉美哉!
院派的典型楼台雕栏也是用石青分染明暗,佐以斜线,体现雕栏内扣的工艺。
郭清狂讲究起来这笔墨的细腻程度真是宛如美好的处女座一般,细致且环环相扣,从艺术本身来讲,除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外,也是越看越有意思,郭诩的传世作品并不多,经《石渠宝笈》著录更是只有三件,绢本设色更是仅此一件,不仅是郭诩的代表作品更是明代院派的重要作品之一。
朱文正公像
《朱文正公像》为郭诩仅存的人像画作品,绘籹年应在明代弘治(1488-1505)年间。画中老人慈祥温和,栩栩如生。其面部及衣纹皆用淡墨线条勾出,唯有眼睛用浓墨,以使面部更为清润。领边袖沿还有头上乌纱皆施以浅墨,与衣纹勾线形成对比,准确地表现了当时的服饰特征,使人物的头部与衣饰有了呼应,老人儒雅的气质跃然纸上。淡淡的着色减弱了黑线与白纸的对比,起到了和谐有致的效果。
明 郭诩 东山携妓图轴 纸本水墨 123.8×49.9 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东山携妓图是以东晋名士谢安栖隐东山的轶事为蓝本。谢安,字安石,未入仕前已名重于时,朝廷屡次征召,皆以病辞,隐居会稽之东山,放情山水,以声色自娱,每出游必携妓同行。后出仕司马,又升任宰相。在此画面上,谢安清须飘洒,气宇轩昂;三妓云发高耸,缓步随后。
郭诩 乞巧图
郭诩 斋居运甓
郭诩 虎溪三笑
伏羲造人图-明 郭诩 人物图册之一 上海博物馆藏
神农-明 郭诩 人物图册之二 上海博物馆藏
明 郭诩 人物图册之三 上海博物馆藏
求仙图-明 郭诩 人物图册之四 上海博物馆藏
明 郭诩 人物图册之五 上海博物馆藏
明 郭诩 人物图册之六 上海博物馆藏
葛仙吐火图-明 郭诩 人物图册之七 上海博物馆藏
牛背横笛图-明 郭诩 人物图册之八 上海博物馆藏
拜石图-明 郭诩 人物图册之九 上海博物馆藏
塞北图-明 郭诩 人物图册之十 上海博物馆藏
明 郭诩 人物图册之十一 上海博物馆藏
明 郭诩 杂画册
尺寸:纵28.5 厘米 横46.5 厘米 质地:纸
上海博物馆藏
明 郭诩 杂画册(一)
明 郭诩 杂画册(二)
明 郭诩 杂画册(三)
明 郭诩 杂画册(四)
明 郭诩 杂画册(五)
明 郭诩 杂画册(六)
明 郭诩 杂画册(七)
明 郭诩 杂画册(八)
此图册绘蕉石妇婴、青蛙草蝶、青山花村、鸡冠蛱蝶、竹石秋菊、草亭钓艇、芦塘芥菜、溪山空亭等八图,每图自题七绝一首,阐发画意。此选二幅花鸟作品,一为《芦塘芥菜图》,二为《竹石秋菊图》。作者在花鸟的表现技法上更具创造性,纯用色彩绘写,色泽鲜洁而运笔简练。在笔法上,勾曳点垛染灵活飞动,毫不板滞,生物的形态栩栩如生;芥菜、竹菊等画法,也显见他水墨写意的娴熟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