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来稿作品选登(三)
随着工业化生产的飞速发展,我们生活中曾经无处不在的手艺已经逐渐边缘化。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手艺不只是民间技艺,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延续不断的造物文脉,里面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今天我们寻找手艺人,其实是在寻找传统的生命力,是传承,是创造……
杨海云(黑龙江牡丹江)
糖画艺人
陈 阵(河北沧州)
画唐卡
薛明瑞(宁夏银川)
民间酿酒师
民间手工技艺:擀毛毡
碾辣椒
扁豆粉师
耍狮子
杂耍--变脸
杂耍--喷火
李志昌(上海)
绘制彩蛋
炒茶
糖画
泥瓦匠
字画
神奇拉大片
纯手工银饰品制作
李洪涛(天津)
速画师
舒焕英(四川成都)
马玉娥(山西太原)
吹糖人
做毛笔
汪顺宽(河北沧州)
磨菜刀磨剪子
蔡栋森 (河北霸州)
传统爆米花
李桂斌(山 西)
吊炉烧饼,从发面、成型、烤制都采用传统工艺,吊炉是一种特制的上下都烧有炭火的器具,这几年,面临着环保的考验和电烤箱的挑战,吊炉烧饼手艺可能失传。
蒋晓琳(湖北黄石)
烙铁画一种民间艺术,应用烙铁的热量,在丝绸上烫布印成画,如今这门艺术已经申报非遗,传承人是湖北师范大学的一名老师,这几张照片是在讲课的时候拍的。
于全利(河北秦皇岛)
拉洋片
巴德玛 (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
传统民俗手艺银匠女人
绣图毡子
绣乌珠穆沁蒙古服饰的少妇
李寅成(山东济南)
在济南市老城区鞭指巷北首,有一个专门手工制作胡琴的小铺。铺子主人叫杜长江。从他爷爷手里传承下来的手工制琴到他手里已近百年了。他制琴所用木料来源于旧红木家具,琴杆用福建闽侯的紫竹,蒙皮用汉口一带的蛇皮。所有工艺过程均是手工,现在是济南市非遗传承人。
检查蒙皮
加工蒙皮
用烙铁压平蒙皮
制作琴弓
做好的成品
做琴的蛇皮
朱国智(云南会泽)
丰乐街32号,历经百年的老宅,院子里住着一群热爱生活辛勤劳作的人。“擀面师傅”,历经几代人一直从事擀面的活计,上个世纪的擀面机沿用至今,在擀面师傅的爱护下,这台擀面机依然运行顺畅。擀面师傅说一斤面粉两个鸡蛋是最合适的比例,搅拌出来的面粉金黄金黄的,经过人工揉搓再到机器压出来挂到室外晾晒,一挂一挂一排一排阳光下显得灿烂,待晾干后按固有尺寸整齐切断用纸包裹最终成型。
白玉华(贵州兴义)
纺纱织布:布依族妇女具有传统的织布技能,家里衣服被褥的布料,都是自种自收、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她们善于在结构简单的织布机上编织各种色彩斑斓的土布和织锦。
李 黎(湖北武汉)
蕲春县管窑镇,这里曾是古代民间重要的陶窑基地,早在1300多年前的盛唐时期就有 “陶都”之称。这里也曾有过辉煌的陶器生产时代,遗憾的是由于手工制陶技艺复杂以及新兴的工业产品取代陶器用具,现存的管窑日渐萎靡,幸运的是,尽管时代变迁,但管窑的手工制陶业依然保留下来,在艰难中传承着古老的制陶手艺。
王志敏(河北沧州)
芦苇画艺术是将民间传统工艺与现代装饰艺术结合在一起来表现的。制作时需要剪、破、熨、粘、烫、贴等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画精细到每一根羽毛,每一个虾须,每一个字以及印章,都是芦苇皮加工制作。
素 心(河北沧州)
如今,加工被套的人越来越少......
阿拉坦苏和(内蒙古锡林郭勒)
制作蒙古袍的手艺人:蒙古族妇女从古到今善良、勤劳著称,从早晨忙到晚上,挤牛奶、捡牛粪、做好一家人的三餐、做奶食品、拉扯孩子、收拾家里.......等等忙不完的活等着她们,但她们总是忙完一切后挤出时间用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缝制精美漂亮的、男女老少四季穿的蒙古袍子、帽子、靴子,难以置信!
做冰雕的蒙古族艺人:曾经拿套马杆套烈马的双手如今拿起了铲子做起了冰雕,内蒙古乌珠穆沁的牧民冬季那达慕来临之际,亲手制作了精美的冰雕,给寒冷的冬季增加了另一道风景!
李泉玲(甘肃正宁)
正宁芦苇席制作工艺:
拍摄时间:2016年——2017年
拍摄地点:正宁宫河镇西水村二组
拍摄民族:汉族
组图说明:制作芦苇席首先劈篾子,用篾刀,在芦苇与左手虎口中运行,“咔咔”声响,整棵芦苇秆一分为二或是一分为三,宽窄一致。篾子劈好后放到背阴处,洒上水让它湮透,再用碌碡来回滚动着碾轧。石头碌碡呈圆柱形,中部略有些鼓。在篾子上来回推动,直至篾子柔韧性极好,整个篾子就算完成了,然后用手开始编织席子,一张席大概需要一天时间完成。
小郭飞砖(河北沧州)
运河边上的理发师:喧嚣的市区中心地带,一位国营理发店的老师傅和他在运河边的理发店。